神話演繹 【土地神】【土地爺】【城隍神】【泰山神】

作者 ︰ 紫薇大帝

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爺」,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于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于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民國(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的神?。

起源與形成

在一般民間的信仰中,神明多半會有明確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處很多,傳說之多不勝枚舉,此舉中之兩例。

一說為︰周朝一位官吏張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廉正,勤政愛民,至周穆王三年辭世,享年一零二歲,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貧轉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資建廟並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發展。

另一說為︰周朝上大夫的家僕張明德(或張福德),主人赴遠他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張明德帶女尋父,途遇風雪,月兌衣護主,因而凍死途中。臨終時,空中出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九字,蓋為忠僕之封號,上大夫念其忠誠,建廟奉祀,周武王感動之余說︰「似此之心可謂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明清以後民間又多以名人作為各方土地。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傳為唐代大文人韓愈。杭州太學一帶,原是岳飛的故鄉,於是太學就奉岳飛為土地神。現在的土地廟中常配祀有土地婆婆,其俗約起于南宋。

土地公的形象

土地公是商人崇拜的財神,每個月的初二、十六,都要祭拜土地公,稱為做迓(或做牙)。農歷二月二日叫做頭迓,十二月十六日叫做尾迓,尤其尾牙商家更是為了答謝員工一年的辛苦,請吃尾牙宴。

祀的土地公都是慈眉善目,白須白發的老人,有時會有土地婆陪祀,有時則只有土地公而已。這是民間傳說著一個故事︰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下凡時,問他有什麼抱負,土地公希望世上的人個個都變得有錢,人人過得快樂。土地婆卻反對,她認為世間的人應該有富有貧,才能分工合作發揮社會功能。土地公說︰那麼,貧窮的人不是太可憐了嗎?土地婆反駁著︰如果大家都變有錢人,以後我們女兒出嫁,誰來幫忙抬轎子呢?土地公無話可說,也因此打消這個原可「皆大歡喜」的念頭,世間才有今天的貧富懸殊差別。世上覺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個惡婆不肯供奉她,卻對土地公推崇備至。

土地神的職責

土地神屬于基層的神明,專家學者有認為土地公為地方行政神,保護鄉里安寧平靜。也有專家學者認為其屬于城隍之下,掌管鄉里死者的戶籍,是地府的行政神。

生養萬物︰土地載萬物,又生養萬物,長五谷以養育百姓,此乃中國人所以親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太平御覽》引《禮記外傳》稱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故建國君民,先命立社,地廣谷多,不可遍祭,故於國城之內,立壇祀之。

管理本鄉︰自東晉以後,隨著封建國家從中央到基層的官僚制度的逐漸完善,土地神也演變成為在道教神階中只能管理本鄉本土的最低級的小神。東晉的《搜神記》卷五稱廣陵人蔣子文因追賊而死。東吳孫權掌權後,蔣子文顯靈於道說︰我當為此土地神,以福爾下民。這里所指的福爾下民,就是指的保佑本鄉本土家宅平安,添丁進口,六畜興旺,並且為人公道。中國南方土地廟常有對聯稱︰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

地府行政︰漢族許多地區的習俗,每個人出生都有「廟王土地」即所屬的土地廟,類似于每個人的籍貫;人去世之後,道士做超度儀式(即做道場)時,都會去其所屬土地廟作祭祀活動。或者是新死之人的家屬,到土地神廟,稟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資料,以求土地神為死者引路。

閩南、台灣人則認為,土地神可以保佑農業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經商順利,旅客旅途平安,甚至還保護墳墓,不受邪魔的侵擾。土地神是功能性極強的神明。一般說法土,地神為地方之守護神?,為一鄉一里之神。

文獻記載

中國自古就有土地神的崇拜,生養萬物︰土地載萬物,又生養萬物,長五谷以養育百姓,

《左傳通俗篇》有雲︰「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為守護社里之主,謂之上公。」。所謂土地神就是社神,其起源是來是對大地的敬畏與感恩︰

《說文解字》︰「社,地主也」,顧名思義,社就是土地的主人,社祭就是對大地的祭祀,又有後土之說。

《禮記》︰「後土,社神也」,《禮記》之《祭法》篇注稱,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居,滿百家以上,得立社。

《史記?封禪書》︰「湯以伐夏,祭告後土」。

《漢書》之《五行志》又稱舊制,二十五家為一社,古人尊天而親地,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

社神與土地神

中國古代就有奉土祭社的禮俗。社者,地方之最小行政單位。《禮記》之《祭法》篇注稱,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居,滿百家以上,得立社。《漢書》之《五行志》又稱舊制,二十五家為一社,古人尊天而親地,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為報答大地之恩賜而奉土祭社,東漢時即稱社神為社公或土地,而稱土地者更甚。社神初無姓名。東晉以後,民間以生前行善或廉正之官吏為土地神,遂有人格及姓氏。道經《道要靈只神鬼品經》的《社神品》曾引用《老子天地鬼神目錄》稱,京師社神,天之正臣,左陰右陽,姓黃名崇。本楊州九江歷陽人也。秩萬石,主天下名山大神,社皆臣從之。

社神即土地神,相傳的社神有兩個︰一是句龍,《禮記?祭法》記載︰「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土,能千九州,故祀以為社」。一是禹,傳說他勤勞天下,死後托祀于後土之神。大地生長草木五谷,養育人類,故被視為無窮力量的神靈。古代對土地的崇拜和對︰帝的崇拜,具有重要的意義。祭土地是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小民百姓一年中的大事。先秦時期社神地位極高,故「社稷」一詞通常作為國家的代稱,祭祀典禮也由天子或各地行政長官主持。漢唐以後,社︰神的地位有所下降,祭祀也不限一地,其原因是因為「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所以各地山陵園地,均有大社壇,這些社壇以後又演變為各種︰土地廟,社神也由顯赫的大神演變為明清小說中所描寫的猥瑣的土地老兒。

土地廟

土地廟,又稱福德廟、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于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于分布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布。在民國(1949年)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供奉土地

供奉土地神的土地廟大多比較簡陋。一些大廟中間也有在殿堂中設有當方土地神位者。土地神的神誕之日是二月初二。舊時,官府和百姓都到土地廟燒香奉祀。現在初一、月半到土地廟燒香的依然十分普遍。

土地廟的問題

土地廟在大陸曾由于「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強調信仰自由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和發展勢頭。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屬于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關于大量恢復建設「土地廟」的問題,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在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的情況下,呼吁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于「迷信」,仍舊無濟于事。1980年代部分農村地區出現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在當地小學教學設施仍舊沒有改善的情況下,鄉民只熱衷建設土地廟,使得部分地區官方進行強行拆除,這股熱潮才有所遏制。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布因地而異。台灣也有相當普遍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為台灣第一大地主。

按照漢族的習俗,每個人出生都有「廟王土地」即所屬的土地廟,類似于每個人的籍貫;人去世之後行超度儀式即做道場時都會獲取其所屬土地廟。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于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小廟,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台北的土地公廟

在台灣,土地神有財神的能力,商家會在舊歷的每月初二日、十六日祭拜土地公,稱之為"作牙"。台灣各地均有供奉土地公的習俗。另一方面。常見供奉土地公的,還有台灣的墓園,都會設有土地神之神位"後土碑"或土地公神像,用以祭祀。此外,許多地區會有大型的土地公廟,如台北市的景福宮、台北縣中和市的烘爐地土地公廟。

香港的土地公廟

香港不少小商店門前也有一個迷你的神位安奉土地公,很多家庭門外亦有同樣安有神位,並每天定時上香祭祀。此外,鄉村地方一般有一小型土地廟以保佑整條村。位于香港市區的較為大型的土地廟有︰大坑東福德廟,筲箕灣福德廟,尖沙咀海防道福德古廟,紅?福德古廟,牛頭角伯公古廟。

土地神的祭祀

土地公生︰農歷二月二日

土地公得道升天日︰農歷八月十五

《諸羅縣志》︰「中秋祀當境土神,與二月二日同;訪秋報也。四境歌吹相聞。為之社戲」,故所謂春祈秋報即與上述兩日相同,現今之祭儀應為舊有社祭習俗之變。

作牙︰「作牙」,習俗上舊歷每月的初二、十六,商家都祭拜土地公,稱之「作牙」,又稱「牙祭」、「作?」。

掃墓︰民間認為土地神乃墓園之守護,故掃墓前需先祭拜土地神,答謝其看守墳墓之辛勞。

土地爺

土地神又稱土地公或土地爺,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較低,但在民間信仰極為普遍,是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流行于全國各地,舊時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現象存在。

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塊地面的神。《公羊傳》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漢應昭《風俗通史?祀典》引《孝緯經》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報功也。」清翟灝《通惜編?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般商時期,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地帶有自然屬

性。據《禮記?祭法》載,同時祭祀土地神已有等級之分,文稱︰「王為群姓立社曰大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日國社,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暑社。」漢武帝時將「後土皇地祗」奉為總司土地的最高神,各地仍祀本處土地神。

最早稱為土地爺的是漢代蔣子文。據《搜神記》卷五曰︰「蔣子文者,廣陵人也。……漢末為秫陵尉,逐賊到鐘山下,賊擊傷額,因解緩縛之,有頃刻死,及吳先主之初,其故吏見文于道,乘白馬,執白羽,侍從如平生。見者驚走。文追之,曰︰‘我當為此土地神,以福爾下民。爾可宣告百姓,為我立祠。不爾,將有大咎。’……于是使使者封子文為中都侯,……為立廟堂轉號鐘山為蔣山。」此後,各地土地神漸自對當地有功者死後所任,且各地均有土地神,據清趙翼《陔余叢考》卷三五稱沈約為湖州鳥鎮昔靜寺土地神,岳飛為臨安太岳土地神。清人趙懿在《名山縣志》中稱土地神不一,有多種名目,其中有花園土地,有青苗土地,還有長生土地(家堂所祀),又有攔凹土地,廟神土地等。

土地神崇奉之盛,是由明代開始的。明代的土地廟特別多,這與皇帝朱元璋有關系。《瑯訝漫抄》記載說,朱元璋「生于盱眙縣靈跡鄉土地廟」。因而小小的土地廟,在明代倍受崇敬。如《金陵鎖事》稱建文(1399-1403年)二年(1400年)正月,奉旨修造南京鐵塔時,在塔內特地闢一「土地堂」,以供奉土地爺。又《水東日記》稱當時不僅各地村落街巷處有土地廟,甚至「倉庫、草場中皆有土地祠」。

土地神的形象大都衣著樸實,平易近人,慈祥可親,多為須發全白的老者。一般土地廟中,除塑土地神外,尚塑其配偶,惜稱「土地女乃女乃」,與土地神共受香火供奉,沒有特殊職司。,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宮。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科儀。

城隍神

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說文解字》曰︰

「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周易》亦有「城復于隍,勿用師」之語「城隍」一詞連用,首見于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城隍神的奉祀,古人有始于堯,始于漢,始于三國諸說,然所據不足,無可憑信。有史可征者,約在南北朝《北齊書?慕容儼傳》載︰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555)慕容儼鎮守郢城,被南朝梁軍包圍,梁軍以荻洪截斷水路供應,形勢危急

「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禱。于是順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請,冀獲冥?。須臾,沖風?起,驚濤涌激,漂斷荻洪」這是關于城隍神顯靈護城的最早記載

唐代奉祀城隍神已較盛行《太平廣記》卷三百三「宣州司戶」條引《紀聞》稱,唐代「吳俗畏鬼,每州縣必有城隍神」唐代地方守宰多有撰祭城隍文,祭祀城隍神者。開元五年(717)張說首撰《祭城隍文》其後張九齡、許遠、韓愈、杜牧、李商隱等繼之。李陽冰、段全緯、呂述等撰有「城隍廟記」杜甫、羊士諤有「賽城隍詩」

唐代信仰城隍神已成習俗,以致「水旱疾疫必禱焉」五代十國時期,城隍神已有封號。據《冊府元龜》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祀三》載︰後唐末帝清泰元年(934)詔杭州護國廟,改封崇德王,城隍神改封順義保寧王,湖州城隍神封阜俗安成王,越州城隍神封興德保?王。漢隱帝乾?三年(950)海賊攻蒙州,州人禱于神,城得不陷,故封蒙州城隍神為靈感王

宋代城隍神信仰已納入國家祀典。據《宋史?禮志八》載︰自開寶、皇?以來,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宮觀陵廟,名山大川,能興**者,並加崇飾,增入祀典,州縣城隍,禱祈感應,封賜之多,不能盡錄。宋趙與時《賓退錄》謂宋代城隍︰「今其祀幾遍天下,朝家或賜廟額,或頒封爵,未命者或襲鄰郡之稱,或承流俗所傳,郡異而縣不同」趙與時還就聞見所及,列舉有廟額封爵的城隍神達數十個之多

元朝繼承宋的祀典。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上都建城隍廟。至元四年,興建大都。至元七年,大都城建成,立城隍神廟,設象而祠之,封曰?聖王。元虞集《大都城隍廟碑》曰︰「自內廷至于百官庶人,水旱疾疫之禱,莫不宗禮之」元文宗天歷二年(1329)加封大都城隍神為護國保寧王,夫人為護國保寧王妃,城隍夫人之封賜始見于此。元余闕《安慶城隍顯忠靈?王碑》記曰︰「今自天子都邑,下逮郡縣,至于山夷海嶠、荒墟左里之內,無不有祠」明代城隍神信仰趨于極盛。洪武二年(1369)封京都城隍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開封、臨濠、太平、和州、滁州城隍亦封為王,秩正一品;其余府為鑒察司民城隍威靈公,秩正二品;州為靈?侯,秩三品;縣為顯?伯,秩四品都、府、州、縣城隍各賜王、公、侯、伯之號,並配制相應的袞章冕旒。朱元璋敕封城隍的用意,據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三載,太祖謂宋濂曰︰「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洪武三年,又定廟制,府州縣城隍廟與各地官署正衙高廣相當《大明會典》卷九三載每歲仲秋祭都城隍神,「遣官詣廟致祭,國有大事則告」明代府州縣新官到任,必先宿齋城隍廟,以與神誓;並稱城隍神于冥中司民命,且有監視糾察官吏之任

清代亦崇祀城隍神。據《清史稿?禮志》載︰清都城隍廟有二,一在北京,一在沈陽。清初定制,凡祭三等,城隍為群祀之一。清承明制,以城隍主厲壇,每歲仲秋祭都城隍

每月朔、望有司詣都城隍廟上香,二跪六拜,?雨愆期則禱

從隋唐開始,逐漸以「正人直臣」或被認為有功于民者為城隍神。《通典》卷一百七十七「襄陽郡」條引鮑至《南雍州記》雲︰「城內見有蕭相國廟,相傳謂為城隍神」

《太平廣記》卷三百三「宣州司戶」條載,宣州司戶死,引見城隍神,府君曰︰「吾即晉宣城內史桓彝也,為是神管郡耳。」宋趙與時《賓退錄》卷八雲︰城隍「神之姓名具者,鎮江、慶元、寧國、太平、襄陽、興元、復州、南安諸郡,華亭、蕪湖兩邑,皆謂紀信;隆興、贛、袁、江、吉、建昌、臨江、南康,皆謂灌嬰;福州、江陰,以為周苛真州、**,以為英布;和州為範增襄陽之谷城為蕭何;興**為姚弋仲;紹興府為龐玉…鄂州為焦明…台州屈坦…筠州應智頊…」af時代愈後,所祀之人愈多。明清時期的杭州城隍周新、上海城隍秦裕伯,是城隍神之著名者

民間奉祀城隍最初以為城池、地方的保護神,前引《北齊書?慕容儼傳》所記城隍幫助慕容儼退梁軍,即是一例。稍後人們又奉城隍為主管陰司冥籍之神,《茶香室叢鈔》卷十六謂︰「《太平廣記》引《報應錄》雲︰‘唐洪州司馬王簡易,常暴得疾,夢見一鬼使,自稱丁郢,手執符牒雲,奉城隍神命來追,王簡易即隨使者行,見城隍神。

神命左右將簿書來檢,畢,謂簡易曰︰猶合得五年活,且放去’是唐時城隍之神,已主冥籍,如今世所傳矣」ag道教至遲在唐代即奉祀城隍。它因襲民俗,亦視城隍為保護地方、主管當地水旱疾疫及陰司冥籍的神靈。

城隍的觀念源自道教,其後與儒教結合相互影響。最早記載城隍的是《周易》︰城復于隍,勿用師。最早祭城隍只築土壇,無廟無像。正如《鳳山縣志-祀典志》所載︰城隍廟無專祭,而水旱、疾疫必禱之,致敬、宿齋必告之;故立之廟,使神有所憑依也……設置城隍廟祭祀,大抵從道教成為民間信仰才出現。

城隍崇拜可追溯到周朝,是除夕要祭祀八個神之一水庸。據《禮記》所載,古代皇帝祭祀八蠟中的水庸,就是祭祀城隍。相傳三國時代的吳國曾建城隍廟;另在《北齊書》記述,北齊大將慕容儼就曾于郢城拜城隍神祠而戰勝了南梁敵軍。而《隋書-五行志》記載︰梁武陵王紀祭城隍神,將烹牛,忽有赤蛇繞牛口。由此可知,在南北朝的城隍普遍為民間信仰。

由漢代開始,城隍的祭祀活動不斷提升,更尊封已死功臣為城隍,其中有︰霍光和紀信等。唐代祭祀城隍為求晴祈雨、招福避禍、禳災諸事,已出現祭城隍文。撰文的不乏著名人士,其中有︰韓愈、杜牧和李商隱等。到宋代,由于祭祀城隍列入國家祀典,故城隍廟普及各府、州和縣。北宋歐陽修所寫的祭城隍文︰雨惟神有靈,可與雨語,吏竭其力,神佑以靈,各供其職,無愧斯民,顯示了當時官吏們對城隍的敬重和互賴關系。其後的元朝,除在京都建城隍廟外,更封城隍為佑聖王。

到明代時,明太祖對城隍特別崇敬,曾親詔劉三吾︰朕設京師城隍,俾統各府州縣之神,以鑒察民之善惡而福禍之,俾幽明舉,不能幸免。明太祖更冊封京都、府、州、縣四級城隍,各級城隍神都有不同爵位和服飾,各地最高官員需定期主祭。及至清代,祭城隍同樣列入祀典,城隍的地位更崇高。但凡新官到任前需到城隍廟齋宿;上任日,更需在城隍前完成祭禮才能就任。由此觀之,城隍的職能隨時代變遷,已由起初有求必應的神明轉變為地位超然的國家和地方守護神。

城隍這個名詞最早的文獻記載,可以追溯到《周易.泰封》︰城復於隍,勿用師;《易經》中又言︰城復於隍,其命亂也,在這?所說的城是指城廓、城壁、城牆,隍則是城塹,指城外護城的壕溝,也就是指護城河,城隍的意義就是防守城池的護城河。其意是指如果城牆傾覆時,是為亂兆,為政者應應息武止戈,不可窮兵牘武。

《梁書.陸襄傳》中也曾記載陸襄曾率領城中百姓官史一起修城隍的事情。

在《禮記》中則記載︰天子大蠟八,水庸居其七,句中即說明了古時的天子有八種重大的祭祀活動,此蠟祭包含先嗇、司嗇、農、郵表?、貓虎、坊、水庸、昆蟲等八類。鄭玄注︰水庸,溝也。,《陔余叢考》?三十五︰水則隍也,庸則城也。,所以城隍是由水庸神演化而來,由城池的守護神而變成了城市的守護神,在周朝天子就有祭城隍的儀式,所以城隍神在當時就是一種建物神,人們將城隍視為保護地方的守護神。

在上古時代,只有天子可以祭祀城隍,當時祭祀的方式只築土壇,並無塑神像或建廟,且每年有春、秋二祭,清孫承澤撰的《春明夢余錄》中說︰蕪湖城隍廟,建於吳赤烏二年(西元239年)間……,是有關城隍廟中最早的記載。

清代趙翼所寫的《陔余叢考》中說到︰《北齊書》的〈慕容儼傳〉有記︰城中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禱。可見在南北朝時代,民間就有了城隍爺的祭祀行為了。

到了唐代以後,城隍已漸變成冥神,並具人格化了,祭祀城隍神更為普遍了,韓愈、李商穩、張說、張九齡、杜牧等文人都有撰祭城隍的文章,主為祈雨、禳災的祭祀行為。

五代的唐愍帝清泰年間,城隍爺地位更高了,被封為王爵,各地尊稱為城隍爺。

到了宋代城隍信仰已是民間非常普遍的信仰了。

元代文宗天歷年間,朝廷讓城隍爺配享夫人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更是信奉城隍爺,傳說中這和朱元璋未當皇帝前,曾宿身於土地公廟有關,而城隍爺更是土地公的頂頭上司,故特別推崇,故封京師城隍為帝,開封、臨濠、東河、平滌四地城隍為王,各府城隍為威靈公,各州城隍為綏靖侯,各縣城隍為顯佑伯

洪武三年,朱元璋再度下詔,封京師城隍為都城隍、府之城隍稱為府城隍;縣之城隍則稱為縣城隍,此時城隍神謂和朝廷官制相仿。

到了洪武二十年,清廷更將城隍廟之規格更往上推,將各級的城隍廟比照官署衙門規格,此時城隍神地位更確立了陰間的地方行政長官。

在清代同時也訂出祭祀的禮儀,對城隍推祟極備,也讓城隍成為協助人間官吏的重要陰間力量。

雍正二年春秋二祭時,風雨雷雨之神位置於祭壇之中,當地山川之神居右側,城隍爺則位左側,祭祀之禮後,並共同奉祀於城隍廟內。

各級地方官吏於上任就職之前,則須先至城隍廟上香,在每月的朔、望之日也須至城隍爺前上香,一方面表示對城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希望城隍爺也庇佑眾生,也能以其神靈協助其處理地方事務。

城隍的民間傳說

清代《新齊諧》記載︰雍正年間,有一位少年謝生,住在城隍廟里讀書。一天夜里,他听見一個小偷對著城隍禱告說︰「今天晚上你如果保佑我偷盜成功,明天一早我就拿三牲來祭奉你。」。謝生想︰城隍是神,公正嚴明,不可能為了區區三牲而去保護小偷的。怎料,第二天清早,小偷果然拿著三牲前來祭奉城隍,這可把謝生氣壞了,于是,他寫了一篇文章,大罵城隍的貪贓枉法。夜里,城隍托夢給謝生的老師,說要懲治謝生。老師懼怕城隍的威嚇,就把謝生的文章燒毀了。誰知,城隍托夢給老師,原本只是嚇唬一下謝生的,而老師當真把文章燒了,卻正好遇見路神經過,路神把此情況報告給了東岳大帝,東岳帝就撤了城隍的職。過了幾天,災禍降臨到了謝生身上,謝生不治身亡。廟里的道士按照東岳帝的指示,把原來的城隍像扔了出來,再按謝生的模樣搠了一個新的城隍供奉在廟中。

城隍

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于陽界的市長。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並隨城市的發展而發展。

城隍產生于古代祭祀而經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城隍本指護城河,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規形成于南北朝時。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為國家祀典。元代封之為佑聖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分別由國王及府州縣守令主之。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鑒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幸免」。城隍由護衛神變為陰界監察系統,道教因之而稱城隍神職司為剪除凶逆,領治亡魂等。

城隍的起源與形成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宮》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道教把它納入自己的神系,稱它是剪除凶惡、保國護邦之神,並管領陰間的亡魂。

早在周朝,每到收獲之後,到了除夕,人們都要臘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水即隍,庸即城,水庸神即城隍神。

自三國開始,民間就有了城隍祠,記載最早的城隍祠便是公元239年孫權在安徽蕪湖建立的。到隋朝時,已有了用動物祭祀城隍的風俗。但當時的城隍神只是一個抽象的神,並沒有具體的姓名。

唐朝時,信仰城隍已相當普遍,很多文人雅士,如杜甫、韓愈、張九齡、杜牧、李商隱等人都撰有祭祀城隍的詩文。因為在當時的封建**統治下,人們都希望那些當官的能為民做主,體恤他們的疾苦,因此,他們對那些為人民做好事的官員非常敬重,在他們死後,便把他們做為城隍神供奉。如蘇州祀春申君,杭州祀文天祥,上海祀秦裕伯,桂林祀蘇緘等。

到了明朝朱元璋做皇帝時,他對城隍大感興趣,因為他是在土地廟里出生的,因而對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敬重,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詔加封天下城隍。並嚴格規定了城隍的等級,共分為都、府、州、縣四級。于是一下子全國各地的城隍廟便如雨後春筍般修了起來。朱元璋說「聯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

縱觀城隍神的演變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城隍的出現與城市的形成是同步的。城隍神是從自然神變為人神又從好的變成壞的,從為民眾服務的英雄到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地方官吏」,從為民眾歡迎、愛戴的到被民眾所嘲弄和唾罵的過程。

城隍:村名,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東北65公里處的雞澤縣,全村人口五千人,主要是以農業為主的現代化農村,村內有千年古楊樹。

城隍廟的歷史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廟。

最早的城隍廟見于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建的蕪湖城隍廟。歷史上有唐人張說、李德裕、李陽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獻記載。

宋代以後,城隍開始人格化、多以去世後的英雄或名臣奉為城隍神,如蘇州祀戰國時春申君黃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楊椒山,杭州祀周新、文天祥,會稽祀龐王,南寧、桂林祀蘇緘等。

後唐末帝清泰元年(934)封城隍為王爵。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則下旨封開封、臨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為王,職位正一品,與人間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級,又封各府、州、縣城隍為公、侯、伯,即府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威靈公,職位正二品;州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侯,職位正三品;縣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伯,職位正四品,並且重建各地城隍廟,規模高廣與當地官署衙門完全一樣,還按級別配制冕旒哀服。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正祀典,詔去封號,只稱「某府或某縣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廟不得雜祀其他之神。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廟里,所以他對土地廟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極為崇敬。明孝宗年間(14881506),莆田抗元英雄陳文龍(12321277)被封為福州城隍爺,其從叔抗元英雄陳瓚(12321277)被封為興化府城隍爺。

塑像與配神

城隍廟里的塑像與配神一般是︰正殿之中祀奉城隍大神,兩旁分列八大將、判官、牛頭、馬面、黑白無常、鐘鼓神以及十殿閻王、十八司等地獄塑像,府城隍廟里則有更多的配神。

文化古跡

城隍廟里掛有「綱紀嚴明」、「浩然正氣」、「護國庇民」、「我處無私」、「節義文章」、「發揚正氣」等匾額,還有「作事奸邪任爾焚香無益,居心正直見吾不拜何妨」「善惡到頭終有報,是非結底自分明」、「善行到此心無愧,惡過吾門膽自寒」等楹聯。這些匾額與楹聯的核心是歌頌城隍爺的功和德,勸人行善不作惡。此外還有石碑、石刻等,這些文化古跡是城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節慶日的城隍廟

每逢正月十三日的元宵、五月十九日的城隍壽誕、六月初八日夫人媽的生辰以及清明節、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的祭孤,城隍廟都要舉行廟會活動。這些廟會規模大、範圍廣、人數多。

城隍廟里,每年都有錢、米、衣服、棉被、醫藥、棺木等的施舍,府城隍廟每年農歷十二月廿五日為最大的一次施舍活動,每月初一和十五亦有小規模的施舍。還有為人主持公道,排解糾紛的活動。在舊社會每年除夕之夜,府城隍廟戲台上例有一場木偶「魯戲」。因那時窮人多,三十晚上因躲債,有家難還,無路可走,只得進城隍廟看「魯戲」當「守歲「。有樂善好施者,派人捎帶「紅包」,悄悄地分別送給那些窮苦人。

泰山神

泰山神又稱東岳大帝、東岳泰山之神,是道教中的重要山神。泰山神源于原始社會人們對自然神的崇拜。道教產生後,納入道教神?系列。晉張華《博物志》︰「泰山一曰天孫,言為天帝之孫也。主召人魂,東方萬物之始,故知人生命之長短。」道教認為,泰山神「主管人間貴賤尊卑之數,生死修短之權」,「東岳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生主死,百鬼之主帥也」。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封禪泰山,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東封泰山時,封「仁聖天齊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封「天齊仁聖帝」。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封「天齊大生仁聖帝」。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均先在岱廟禮拜泰山神,泰山神地位越來越高。清康熙帝、乾隆帝禮泰山神時,行三獻典禮。元代之後,祭祀泰山神多由皇帝遣官致祭。辛亥革命後,此制遂廢。

泰山神對佛教發展也有一定影響。佛教密宗稱泰山神為深沙大將,是閻魔王的太子。在地府十王之說中,泰山神主第七殿,專司熱腦地獄等。明清後,較為流行的泰山神來歷傳說有《封神演義》中的黃飛虎,《神異經》中的金虹氏,後說載入《道經》。

建國前,祭祀泰山神的東岳廟遍及全國各地,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為祭祀日。泰山以外,北京東岳廟最為著名,是元明清朝廷舉行祭岱儀式的場所。

歷代對岱廟泰山神像均十分重視。開皇十四年(594年),隋文帝楊堅詔令立石像于岱廟。唐代更為玉像。金代重雕玉像。明更為銅胎泥塑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話演繹最新章節 | 神話演繹全文閱讀 | 神話演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