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45年
櫻兒到了四貝勒府將近一年多,總有些說不出的不對勁,想來想去,才知道原來始終沒有見到過傳說中的十三阿哥。照理說,十三阿哥為人豪爽,與四貝勒親厚,應該是常來常往的那一種。問問文秀,文秀說她到府上兩年多,也只見過十三阿哥幾次。因為十三阿哥剛剛大婚娶了嫡福晉,但還是住在皇宮里,兄弟們平時就在外面見面。況且听說他近年來倒也時不時的外出辦差,開春三月里就隨老康巡畿甸,回來沒幾天就又伴駕巡幸塞外去了。平時十三就是來府上也就在前面正堂,內府的人除了逢年過節的大典或是宴會,根本不得而見的。櫻兒想起來果然連十四阿哥都不怎麼見,上次他說的大小家宴沒見到過她的話,想來也是這個道理。還有文秀說,按照規矩,所有內府的人都不可以隨便會見外面的爺們的(這也是當時的通用禮儀規範)。咦,櫻兒想起上次她請四貝勒帶她去見九阿哥,他不是答應得挺爽快的嗎?
十三阿哥果然豪爽,見禮之後,笑道,「原來你就是櫻兒?久仰久仰,前兒听說你和老十四比劍,他輸了你的?」目光炯炯有神,露出一口整齊的牙齒,老康的兒子果然各個精彩,微笑起來就能夠把人化了,
櫻兒紅臉笑道,「哪里哪里,本是小孩兒家的胡鬧,讓十三爺見笑了。」
「我听好些個兄弟提到過你,你名氣可大呢。」
「十三爺說笑了,櫻兒不過是這里灑掃的小丫頭而已,承蒙眾位爺海涵櫻兒小時候的淘氣,別人再以訛傳訛的也是有的。」十三阿哥回頭笑道,「四哥,你听听,這麼精靈古怪的小丫頭在你書房上只充灑掃之職,那你的書房恐怕從此要名動京城了。」四貝勒不自然的咳了一聲,十三阿哥轉頭又問,「你在看佛經?怎的嘆氣起來?定是四哥的禪話嚇著你了?」
「佛經櫻兒可看不懂,太深奧,不過佛家說頓悟,有些事兒也可以通過身邊的小事上進行領悟。櫻兒只是個俗人,也僅在這些俗務上去盡量體會禪機妙理。」
十三阿哥哈哈笑著對四阿哥說,「四哥,你瞧瞧,這里又多一俗人,」回頭對櫻兒說,「以前我和四哥談經論道,我說我領悟的禪機也就在些個俗務上,比不得他勤于修煉,說不定哪天就成佛了。對了,八哥九哥對你的茶道禪意贊不絕口的,我早有意領教,可真如他們說的那般神奇。」
櫻兒抿嘴笑道,「十三爺應是個笑傲江湖之人,貝勒爺本身也是精通佛禮,若要為你二位奉茶,櫻兒可有得準備呢?」
「笑傲江湖?痛快痛快,這個說法新鮮。爺喜歡,怎麼?這茶道還因人而異?」
「那是自然,每位茶客的喜好心性,直接關乎他對禪機妙理的穎悟,而每個人從茶道中獲得的感受,才是茶道的真諦。茶道還因此分了好多流派呢。」
十三道,「怪不得,九哥的邀月山莊也有茶道的,都說是向你學的。旁人稀奇不已,可八哥九哥卻說遠沒櫻兒你的神韻。」
「那麼今兒起櫻兒就去準備,兩位爺慢聊,櫻兒先告退。」櫻兒告退出來。心里想著,果然十三阿哥豪爽,與他交往一點壓力也沒有。不過十三阿哥也太自來熟了點,似乎對自己非常熟悉,難道他們是經常談論自己的?不會吧,四人幫大半年里也走動的不頻繁,四貝勒幾乎沒怎麼露過面,十三今兒個頭次見面,怎的很多事情那麼了如指掌?她可沒想到,四貝勒從來就把櫻兒當作是奸細看,之前怎會讓十三摻和進來?只是近幾個月的所見所聞,實在看不出這個小丫頭是哪一路的,也找不到什麼把柄,于是想著還是把她放到眼皮底下,讓十三也從旁看著點。
過了一個月,櫻兒果然為他倆人和四福晉、十三福晉奉茶,府里並沒有和室,櫻兒就命人在湖邊的柳樹下用木板搭了一個矮矮的平台,木板間留著小手指般的縫兒,所有的人都席地而坐。茶道的時間選擇在黃昏後,櫻兒在木架下面放滿了花瓣,在金色的夕陽下,風拂著細柳,聞到陣陣花香,遠處吹簫,她自然挑了幾首現代的曲子,但讓樂師慢慢的吹奏,她還讓樂師和著曲調擊缶,端的如聞仙樂。更有甚者,最後幾首現代曲子用古箏演奏,隱隱的配上了木魚的節拍(櫻兒知道古代的文字獄盛行,還要避名諱什麼的一套套的繁瑣規矩。所以現代的流行曲從來不配歌詞,只奏曲子)。櫻兒在一個水缸里用一長柄的水瓢盛水,洗手,然後將水徐徐送入口中漱口,目的是將體內外的凡塵洗淨,然後,把一個干淨的手絹,放入前胸衣襟內,再取一把小折扇,插在身後的腰帶上,稍靜下心後,便引眾人進入木台。所有過程結束後,所有人無不嘖嘖稱奇。尤其是十三,他本就精通音律,忙不迭地問櫻兒討要那些曲譜。
45年七月老康的熱河避暑山莊建成,于是駐蹕熱河,大伙兒都隨駕到了熱河。由于老康還是要到那里辦公的,其他的阿哥們都帶著福晉家小,但是這次四福晉有微恙在身,于是四貝勒就帶了李側福晉一起去,櫻兒作為執行秘書一起隨著。
自從認識了十三阿哥,櫻兒的生活豐富了許多。十三阿哥是個標準的「十萬個為什麼」,從櫻兒設計山莊的理念,對裝修概念,對工程監理的運作方式,對物料預算的管理,尤其是財務審計等等有著濃厚的興趣。
櫻兒開始只道是四貝勒派他來探底細的,後來一看卻也不像。他十分聰明,也肯下功夫,比如櫻兒偶爾說某個理念是法國的十六世紀的,具體卻記不清,但沒過幾天,十三阿哥就回來說和傳教士打听過,卻是如此這般那般。這麼一來櫻兒倒起了知己的興致,乘機央他向傳教士討了不少書籍和器物。但總而言之,十三做這些都是為了老康的喜歡。因為老康自己對自然科學有興趣,還時時向傳教士們請教,也讓兒子們跟著學,十三是個模範好兒子,自然肯在這方面下功夫。于是和櫻兒正好湊成一副搭子,眾人對櫻兒的「天賦異稟」恍然大悟,習以為常。櫻兒也常見十三福晉,上次茶道時就認識,她一付小鳥依人的樣子,還未退新娘子的羞澀,對十三惟命是從。
這天在避暑山莊,十三問櫻兒,「老十四有個弩弓,寶貝似的也不讓人看,听說是你給的?」
櫻兒知道十三的生母去世後,老康就讓德妃照顧他們兄妹三人,而且老康還給他和十四指派了同一個老師,自然很熟。抿嘴笑道,「好像十三爺還知道的不少。十四爺當年也是個小孩子,自然喜歡這些玩具。」
「玩具?櫻兒你口氣可不小,什麼玩具射程可達一里地去?你不知道,現在沒人敢與老十四比射箭。他亮出這麼個寶貝,這個射程再加上奇準無比的準頭,誰上去不是白給?」
櫻兒偷笑,沒想到十四還那麼喜歡出風頭。「弩弓有什麼稀奇,平時就是個玩意兒,用作狙擊手等特種兵的單兵作戰還可以,但並不適合大規模作戰。我答應過他,這個知識產權他可以專用。」
十三奇道,「什麼權?」
「就是他有專項權利使用這一項技藝,簡單的說,櫻兒不能再將這門技藝展示給別人。」
十三道,「稀奇稀奇。」
「這不算稀奇,好比醫家的藥方,不輕易給別人是一樣的道理。」十三爺失望道,「那爺就沒有這個眼福了。」
「十三爺,只是一個小玩意兒,打什麼緊?十三爺不如玩大的,玩火炮才有意思呢。那個射程更遠,起碼十里地,而且殺傷力一大片呢。」十三听的兩眼放光,喜道,「好櫻兒,告訴我,怎麼個玩法」
于是櫻兒搜刮枯腸,將之前听那些大學同學所講的一些兵器知識貢獻給十三。心想這到底是從冷兵器到熱兵器的過渡,這里的人還好想象。若是提到核武器,那沒準我會被當成怪物的。
沒幾天,十三從傳教士那里回來說,火炮的形態樣式是有的,可當地煉鐵的技術不行,會炸膛的。于是櫻兒建議加入一些銅鋅等元素。十三點頭稱是。
櫻兒沒有料到,十三自此以後的幾年里並沒有停止研發,此為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