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
已過子時,御書房內依舊燈火通明,朱允炆與其身邊的三大忠臣齊泰、方孝孺、黃子澄三人正在商議一件至關重要之事,削藩。藩王問題一日不能解決,那建文帝便一日不得安寧,削藩不失為一條可取之路,只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在削藩的問題上,齊泰與黃子澄產生了分歧,齊泰認為要先那勢力最大的燕王下手,而黃子澄則主張要先削去其他藩王,翦除燕王的羽翼,最後再解決燕王。如果你在中學時看到這段歷史,或許你會覺得黃子澄的做法是錯的,畢竟,最後建文帝敗了。然而,那只是說明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戰敗,並不能說就是削藩策略的失敗,難道將第一個削藩的對象選為燕王朱棣,他就不會起兵了嗎,又或者說他就沒有機會起兵了嗎,當然不是,朱棣謀反是早有預謀,是早就準備好了的,並非一兩個月便可有什麼成敗轉折的。不對,說多了,現在該寫朱允炆削藩了,怎麼突然就跳到靖難之役的結局去了呢。
現在回到故事中來,子夜,御書房內依舊燈火通明,而窗外卻下起了雨,如傾如注的大雨,雨水瘋狂的沖刷著大明皇宮內的紅牆黃瓦,它不想洗去什麼,只是身不由己的從空中落下,濺起,再落下……
朱允炆決定選用黃子澄的辦法,那就是先削去那些實力相對較弱的藩王,而後再對燕王、寧王等人下手。
周定王朱橚,朱元璋第五子,亦是燕王朱棣的同母胞弟,同為妃之子,所以他很幸運的成了此次削藩的第一人選。(關于朱棣生母一事,尚有爭議,朱棣自稱是孝慈高皇後之子,這樣的話就是嫡出,對自己奪取皇位有幫助;另有說法是,朱棣的生母其實是高麗人,那就是說朱棣身上有高麗人的血統。)
朱允炆不放心朱橚,暗朱橚亦是早有謀反之心,奈何準備不足,所以遲遲未能動手。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周王朱橚次子朱有向朝廷舉報其父圖謀不軌,朱允炆借機派曹國公李景隆帶人突襲開封,包圍周王府,將朱橚及其家人一並押回京師,當時的建文帝朱允炆不會去想什麼叔佷情面,也沒有給其辯白的機會,便將朱橚貶為庶人,流放雲南。
建文元年,四月。
有人向朝廷告發湘王朱柏在封地私自鑄錢,圖謀不軌,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啊,建文帝又豈會放過,即便他肯放過,那黃子澄也不可能會放過的。于是,李景隆這個家伙又要「大顯身手」了,不過,這次並非像抓周王朱橚那樣順利。消息傳到湘王府,王府的管家勸他逃走,或是跟前來抓人的主使者套套近乎,而這位心生傲骨的湘王卻是不肯。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本王曾親眼目睹被太祖株連獲罪的大臣不願受辱,自殺身亡,本王乃太祖高皇帝之子,又豈能為了保全性命,而被獄吏侮辱。」
「可是王爺,難道您就甘願束手就擒嗎?」
「好了,不要說了,本王比不了寧王、燕王他們,他們是重兵在握,而我呢,王府里的這點兒兵士根本不足以與朝廷所派之人相抗。好了,你不必多說了,本王已有打算。你去把王妃和郡主叫到大廳里來,就說本王有話要說。」
「是,王爺。」
管家應聲退下,按照朱柏的指示將王妃、郡主召集到大廳里。
是日,湘王府府門緊閉,里面卻燃起了大火,湘王朱柏與妻子女兒一起在那跳動著無助與怨恨的大火中結束了生命。火光沖天,卻沒有一絲悲鳴。
「我朱柏無能,不能保全家小。」這是朱柏留下來的最後一句話,接著便是大笑,而後笑聲結束,生命也就此終結。
同月,代王朱桂、齊王朱榑相繼獲罪,被削去爵位,廢為庶人。
六月,岷王朱楩獲罪,廢為庶人,流放漳州。
至此,藩王之中僅剩寧王朱權與燕王朱棣了,而燕王更是建文帝最大的對手,現在,也就到了解決最大隱患的時候了。然而,這個時候黃子澄這位飽讀詩書而缺乏經驗的謀士又犯錯了,如果說削藩的順序上,黃子澄未必是錯,那這一次,他可是徹底地錯了,而且,這個錯誤是致命的。
建文元年,五月初三。在外游歷的朱靜仙和千落二人回到了京師,因為,朱元璋的忌日就要到了,五月初十,僅剩七天了。
北平燕王府
朱元璋的忌日將至,按禮制,這藩王們也應該回京祭拜,不過,有了上一次的經歷,這燕王朱棣也心生畏懼,不敢回京師了,可是不去的話又于理不合,反而給了朝廷懲治他的機會,苦于無奈,這朱棣便只好找來自己的軍事智囊道衍商議。
書房,燕王府書房的正面牆上掛著一張朱元璋的畫像,以示朱棣對朱元璋的尊敬,不管是不是真心,反正看上去是有那麼點兒意思。
「大師,先皇的忌日就要到了,本王不知該如何是好,還請道衍大師給本王出個主意。」
道衍撥弄著手上的念珠,回答道︰「王爺,既然是先皇的忌日,若王爺不去,恐怕朝廷會趁機治王爺一個對先皇不敬的罪名,倘若王爺去了,又恐怕會被朝廷扣押,所以……」
「是啊,大師,這樣正是本王所擔心的。」
「王爺,如今只有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
「就是王爺稱病,讓三位小王爺代替王爺您往京師走一趟。」
「讓高熾他們替本王前去,那萬一朝廷把他們扣押下當人質怎麼辦。」這一點朱棣也不是沒有想過,如果自己的兒子被扣,那也是個問題啊。
「王爺,那就只有賭一把了。」那道衍依舊是無意撥弄著手上的念珠,笑了笑。
「賭一把?」朱棣看著道衍臉上那神秘的笑意,心中很是疑惑。
「對,賭一把,就賭朝廷不會扣押三位小王爺。」
「大師何故會有如此把握?」雖然道衍一臉自信,但朱棣還是有些擔心,畢竟那是他的三個兒子,而且是同他一樣喜歡權力的兒子。
「王爺,朝廷削藩一來,諸如齊王、代王之輩皆被朝廷所除,廢為庶人,卻遲遲沒有向王爺您和寧王動手,王爺可知其中緣由?」
朱棣想了想,而後回答道︰「想必是朝廷忌憚本王和寧王的實力,不敢輕易動手吧。」
道衍點了點頭,「正是這樣,朝廷此舉恰恰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朝廷想穩住王爺,讓王爺您放下戒心,日後再向王爺動手,所以,貧僧就賭朝廷不會扣下三位小王爺,而會放他們回來,以示朝廷對王爺的信任。」道衍這番話貌似很有道理,實則不然,因為,時至今日,情況已經明朗,動燕王只是時間問題,還提什麼誰麻痹誰呢,不過,他所說的也正是建文帝身旁那個所謂謀士黃子澄的想法,這個書生雖然手段也夠狠,卻是太異想天開了。
朱棣點頭,听完道衍這番話,那朱棣雖仍心有疑慮,卻還是同意按道衍所說的去做,畢竟,除此之外,他也想不出其他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