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初將她們安置在宴會的右側帷簾後,花姑子答應來皇宴獻藝,前提便是拉上這帷簾。花姑子能答應來獻藝即可,秦奕楓當下便同意。怕是他自己也很好奇這民間謠傳最美最艷的女子真面目。
殿中,秦奕楓坐于主座,旁邊坐著兩個妃子,下首左方應是朝中大臣,右方是東胡國使臣。距離有些遠,更有帷簾擋著目光,使花姑子看不清他的面貌。隨花姑子一塊來的舞姬們此時身著桃紅水袖衣,極力秀著舞技。整個舞蹈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妙曼的身姿為眾人塑造了如同小桃樹一般的少女形象。舞姬們輕盈跳躍著,如同桃之精靈一般,整個舞蹈充斥著夢幻的氣氛。
粉絹白衣和嬌媚的妝容,待嫁少女那嬌羞的眼神,掩面時流露出的女兒家的羞澀……被舞姬們用完美的舞姿一一演繹,伴著的曲調如行雲流水般素潔高雅,緊跟而後的高調管樂卻表現了少女們獨有的調皮與活潑,明媚的眼眸,紅撲撲的少女羞臉龐伴著那身桃色絹裳。舞姬們揮舞著桃色透明的衣袖,粉紗翩翩。殿中之人無一不被她們吸引著目光。
臣西看著那些女子的舞蹈有些發愣,平時主子教她們跳舞總是一天學一點,可是他從未想過這舞蹈連起來跳會這麼美。
向南眼楮直盯盯的望著殿中那些舞姬,她知道她們美,卻從未見過舞蹈中的她們會這麼美。特別是舒兒,那眼神叫一個欲語還羞,舒兒此時是不一樣的美!
一舞終了。舞姬們陸續從殿中退出,舒兒留在最後。這是花姑子吩咐的,想必這汎夏國君還會問些什麼。
果不其然,秦奕楓目光深邃的盯著殿中的女子,雖然這女子舞得極美,可他可不太相信這民間謠傳那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妖艷女子。「此舞詞曲獨特聞所未聞,倒讓人賞心悅目。不知這編舞之人可是姑娘?」
花姑子听得他的聲音,帶著皇族特有的威懾力之余有些疑惑。不僅好笑。
「回皇上,此舞並非舒兒所編,乃是紅塵閣花姑子之作。至于詞曲乃是由一首詩歌改編。」舒兒聲音甜美,語氣中不帶一絲嬌捏做作。
「哦?什麼詩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妙。好詩。」秦奕楓眉眼含笑沖著舒兒贊道︰「這作詩之人可是那花姑子?」
依照花姑子的交待,該說的她已經說了沒必要停留。舒兒欠了欠身,聲音甜美「民女告退。」
殿內一片喧嘩,這女子莫不是沒听見皇上在問他話?普天之下能夠忽視皇權的存在的人屈指可數。不止眾臣駭然,連同秦初臉色有些不好看。
就在此時,帷簾後的花姑子掩著些許笑意說著「汎夏國君抬愛小女子了,作詩之人是小女子的一個故交,現已逝世。」听在眾人耳中,迷離的柔媚,軟甜的語氣不經對這女子多了些許好奇。
「朕早年便听聞紅塵花姑子艷名,今日姑娘能應邀獻藝,見證了汎夏東胡兩國友誼修好,朕倍感榮幸。」秦奕楓的眼神略帶探究的透過帷簾打量著她。眾臣本對這帷簾之後的女子就听好奇,听著自己國君言辭中的尊敬,心下一片凜然。
原來這女子是花姑子,听聞她從不輕易面見眾人。有幸見得她一面的人皆是對她絕美的容貌跟妖嬈的身姿所折服。這才有了「棲皇城,宿花叢,品世間百酒,怎敵得紅塵花姑子回眸一笑」的民謠。
「秦皇抬愛。」
花姑子也不待他再說些什麼,讓臣西將焦尾取出。示意身後的眾女子可以開始。這才緩步走向琴台上,半跪半伏,長發傾瀉而下灑了些許在琴上。白衣及地柔順的匍匐在她腳下。只見她手指縴長扶上琴面,焦尾獨特的琴音緩緩傳出,悠然流出,如是流水一般,寸寸為綾,滋潤煦陽。焦尾琴音獨特,對音律略有心得人一听便會懂得這琴絕對是好琴。
月光稀是誰搗寒衣;望天涯想君思故里;一夜落雪未滿北風急;千里迢迢一心相系;榮華夢塞上吹羌笛;戰非罪烽火燒幾季;今夜關山雪滿北風急;千里迢迢兮心相系;是今生相伴或來世再惜;為何你總不懂這謎題;到驀然回首才默然長記;天涯路只影向誰依;知卿心千里寄寒衣;若功成冠翎歸故里;今夜邊聲迢遞頻傳急;血染黃沙魂歸止兮;月光斜今夕似何夕;雪花飛問歸未有期;今夜更漏迢遞無淚戚;青絲成雪兮釵委地;生若求不得死如愛別離;終有日你會懂這謎題;黃泉碧落去從今分兩地;千山雪月下長相憶;是今生相伴或來世再惜;為何你總不懂這謎題;到驀然回首才默默長記;天涯路只影向誰依;黃泉碧落去從今分兩地;千山雪月下長相憶;月光稀是誰搗寒衣;天涯路魂自歸故里;今夜無雪無晴無悲喜;兩相對望兮風細細。
一曲終了。
花姑子愣愣的看著殿內听的入神的眾人,低笑出聲「各位大人這麼不給小女子面子麼?」
听懂她言辭中的揶揄,不少人羞紅了臉。僅一曲只听得眾人神識游離,天籟之音便是如此吧。難怪這花姑子艷名遠播,隔著帷簾看她看不清她的容貌,這聲音這般嬌媚,恐怕這人長得自然是絕美!
站在花姑子身後的臣西于向南,自然是听的最仔細的。
他們不是沒有听過她唱歌彈琴。可每每都能給他們帶來那麼多的震撼。這奇女子的稱呼,她當之無愧。
就連秦初自認粗人從不懂什麼音律,听得她的歌聲,也不僅對這個女子產生一股仰慕的因素。這女子,能歌善舞,容貌過人,傳聞她見世人從來都是一席紅衣,他一直以為那不過是煙花女子gou引人的本事。可今日見得她白衣示人也這般清雅月兌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