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攻滅令支、孤竹以後,北狄又不斷挑釁,進犯中原。
公元前661年,北狄侵擾邢國(今河北邢台),邢國人又向齊國求救。齊桓公苦于鞍馬勞頓,未能及時作出回應。管仲勸諫說︰「戎狄猶如豺狼,貪婪無厭。華夏各國務必合力征討,不可相棄。《詩》說︰‘豈不懷歸?畏此簡書。’邢國告急,主上焉能心安?」于是,桓公听取管仲的意見,出兵救邢,擊退了狄人。
次年,北狄再次大舉南下,侵襲衛國。衛懿公倉惶應戰,並派人向齊國告急。齊桓公厭惡衛懿公的為人,遲遲不願起兵。
衛懿公是ch n秋時期出名的昏君!
——此君平生不愛江山不愛美人,唯獨喜好羽中仙鶴,乃至嗜鶴成癖,言必稱鶴,痴迷若狂。海內各國,無人不知「懿公好鶴」。
衛懿公自繼位以後,從來不問國政,無視民間疾苦。終r 吃喝玩樂,窮奢極y 。任憑國家**,百姓抱怨,听而無聞,視而不見。許多鑽營之徒,為討好懿公,四處搜羅、捕捉名鶴,進獻于朝,皆得重賞。當時,衛國的宮廷苑囿,隨處可見鶴的英姿倩影。懿公為提高鶴的身價,對鶴中佳品,封爵加祿。按照品相,上等鶴可享受大夫待遇,次等鶴可享受士人待遇。于是,衛國便有了「鶴將軍」和「鶴大夫」。養鶴的奴僕也因此得福,享有很高的俸祿。
懿公每次出宮巡游,必有鶴群陪伴,多則上千,少則數百。出類拔萃的名鶴,時常披紅掛綠,乘坐大夫的車輛,配備樂隊、儀仗護送。吹吹打打,招搖過市。衛國百姓,稍有知x ng者,皆嗤之以鼻。
于是,有關鶴的研究,便成為衛國官方的獨門學問。據馮夢龍的《新列國志》記,時有《鶴經》雲︰「鶴屬陽鳥,喜游于y n;兩歲換毛,三歲頂赤;七歲可飛雲漢,再七歲變聲節,晝夜十二時鳴;百六十歲,大毛落,茸毛生,潔白如雪,泥水不污。或有純黑者,羽若膏腴;千六百歲,鸞鳳同群,胎化而產;其聲聞于天,故頂赤;食于水,故啄長;軒于前,故後指短;棲于陸,故足高而尾周;翔于雲,故毛豐而肉疏。且大喉修頸,吐故納新,天壽不可估量。行必依洲嶼,止必集林木。常悠然展翅,翩翩而舞,飄逸靈動,身姿優雅。」關于鶴的品質鑒定,又雲︰「鶴不難相,大凡頂丹脛碧,毛羽瑩潔,頸縴而修,身聳而正,足臞而節,謂之上品。瘦頭朱頂則沖霄,露眼黑楮則視遠,隆鼻短啄則少暝,鞋頰宅耳則知時,長頸竦身則能鳴,鴻翅鴿膺則體輕,鳳翼雀尾則善飛,龜背鱉月復則伏產,軒前垂後則好舞,高脛粗節則足力,洪髀縴指則好翹。而望之如雁鶩鵝鵲,則為下等。」
衛懿公視鶴如命,朝政荒廢。大夫石祁子、寧速等人,多次勸諫,懿公充耳無聞。公子燬見人心渙散,國力r 衰,預感禍亂將至,索x ng出奔齊國避難。
公元前660年冬天,北狄大舉進犯。衛國兵力衰弱,邊防空虛。數萬鐵蹄,長驅直入,直逼熒澤。衛懿公驚慌失措,急忙召集群臣,拼湊人馬抵抗。百姓怨恨懿公,不願替他賣命,听到狄人入侵,各自逃生,朝歌幾成空城。由于對國君失望,許多將士臨陣月兌逃,甚至還諷刺說︰「讓國君派鶴將軍、鶴大夫去打仗吧!它們享受朝廷的俸祿,我們這些人,衣不蔽體食不果月復,早就被朝廷遺忘了!」危難關頭,眾叛親離,衛懿公雖有悔悟,然大限已至,悔之晚矣。
衛懿公麾下無人,只好將國事托予石祁子料理,讓寧速留守都城,自己率領軍隊,前往熒澤抵御狄兵。結果中了狄人埋伏,衛軍被分割為三段,首尾不能相顧。面對狄人的凶猛剿殺,衛兵無心交戰,丟棄武器戰車,四散逃命。懿公被狄兵重重包圍,大夫孔渠請求懿公偃旗息鼓,換上士兵服裝,以便逃亡。懿公不肯,堅持拼殺到底,以死向國人謝罪。戰斗到最後,全軍覆沒,懿公被狄兵亂刀砍死,衛國將士無一生還。狄兵乘勝攻佔朝歌,衛國遂亡。
石祁子、寧速無力抵抗,只好護送宗室親眷及難民逃出朝歌。在狄兵追擊下,一直逃到黃河岸邊,幸虧宋桓公派兵營救,連夜渡過黃河。清點人數,僅有七百三十余人存活下來。加上共邑、滕邑的遺民,總共留下大約五千余人。于是,衛的遺民便寄居在曹邑(今滑縣西南),搭建廬舍,擁立公子申為君,是為戴公。
衛懿公玩物喪志,招致國破身亡,為千夫所指。
衛戴公短命,即位數月就病逝了。衛國人又從齊國迎回戴公的弟弟公子燬繼位,是為文公。
齊桓公因衛國數次遭遇禍亂,遂派公子無虧帶領三百乘戰車、三千名甲士,替衛君戍守曹邑。次年,狄人又進犯邢國,齊桓公召集宋、曹兩國的軍隊前往救助。趕走狄人之後,將邢國遷至夷儀(今山東聊城)。第三年,狄人再次侵犯衛國,文公向齊國告急。齊桓公親自率領諸侯的軍隊討伐狄人,並在楚丘(今滑縣東)築城,安置文公。
齊桓公對衛文公特別關照,另有隱情。因為衛文公是齊公主宣姜與昭伯(黔牟弟)的兒子。當初,衛宣公去世,惠公即位,有人密謀作亂,齊國人擔憂宣姜的安全,就私下讓昭伯與宣姜通ji n,以保護她。昭伯起初不願意,在齊國人的強迫才接受了。二人同居後,生下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兄妹五人。衛國被北狄攻滅後,宋國能及時營救衛國難民,就是宋桓夫人從中斡旋的結果。許穆夫人遠嫁許國,听到衛國滅亡,悲痛y 絕,不顧許國人阻止,毅然赴衛吊唁,進而奔走齊、宋之間,尋求救助。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終于使衛復國。許穆夫人在故國淪陷,親人遇難,自己無力相救之時,寫下了許多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詩篇,如《竹竿》、《泉水》、《載馳》等,流傳古今,吟詠不輟。
在北狄進犯衛國之時,魯國發生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