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凌雲志 第三十四章 夢吟升盞九亭台

作者 ︰ 樂均

()《金丹八法》

凡人的歷史也有了數千年的積澱,其文明自然發展到了相當鼎盛的地步。雖然自古愚民,但也擋不住一些大智慧人士驚才絕艷的表演。這本《金丹八法》就是如此。

自古以來,人民就有信仰,他們描繪出了一幅滿天神佛的畫卷,將人的情感融入其中,創造著燦爛的詩篇。而這金丹八法就是以人的想象為依托,記載了將內功練到登峰造極從而在體內結丹,並以這內丹為根本,築基煉虛,歸于自然虛無,從而得道成仙的方法。

這本書的作者不只是一個,而是某前朝的道教研究者摘錄收集了前人的丹道心得編撰而出的一本奇書。所以是各個時代修道之人的智慧結晶,算得上相當有趣。

書中有很多人自稱自己結丹成功,將修煉多年的氣功化為丹田內的一顆金丹,甚至還有人在模糊的記載中留下了「金丹中隱隱有一元嬰」的記載。這種記載一直持續到了前朝,幾乎每百年都有數個這樣的記錄。

對于這些書中的理論,徒顯向來是嗤之以鼻的。

一來是書中的所謂「丹道」沒有任何現實證據,只是一味地神乎其技地描述,卻無法提供現實佐證。因此,這本《金丹八法》的價值也就一落千丈。因為徒顯已經知道了,這世上修煉內功是毫無意義的,這世界上還有一種東西叫「靈氣」。

凡人看不到也感受不到,自然也不可能拿去修煉的「靈氣」。

二來是,整本書推行儒道的大道理,從做人成家立業,到修煉明心自省全都說了一通,好似萬法自然,全都在一念之間。真是讓人不得不心生崇敬,心悅誠服。

但徒顯是什麼人?徒顯是一個能看透的人。

他知道,儒道就是全天下最大的傳銷。

這世上本沒有道,一個人怎麼做,世間就會怎麼回饋于他。這就是唯一的道。想讓人家對你和善一點,你就對人家和善一點。這就是道理。就這麼簡單的道理,卻被那些酸儒搞得如此復雜,他們充分利用了人x ng的懦弱,利用了人心想要立于不敗之地,想要得到安慰的弱點,創造出了軟化眾生,動搖意志的儒道。

天下一統于天子,天子要奴役眾生,他所開放的一切思想,他所推行的儒道,都是為了便利于他的統治。只有人民更愚蠢,才越方便統治。儒道這種看似平和利己的學派,真正存在的意義其實在于此處。

所以才說,儒道是天下最大的傳銷。

于是乎,這本真正目的在于弘揚儒教教義的《金丹八法》對于徒顯幾乎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本來對這本書已經失去了興趣,正要棄讀的徒顯,卻在這本書的末尾處發現了一些奇異的記載——

「丹道為正途,卻也有邪魔外道,啟外靈之法,燃心火,鍛體魄,實不敬天,多早死……」

「然有古人高僧,心懷普渡,耗費一生,編纂軟玄功功法要訣,以解邪魔天譴之苦,以靈替丹道,偏激入途。」

徒顯望著這幾行字,輕喃道︰「軟玄功?」

這幾行字分明就是在記載開靈之法。真正的修煉道途卻被這些愚昧的老道說成是邪魔外道,真是不得不感嘆這些老道的愚蠢。

但軟玄功又是什麼?難道是凝氣期可以控制靈氣的功法嗎?

戀逆芹的靈氣就擺在眼前,徒顯卻吸收不了,這就是最大的難題,但現在,徒顯似乎看到了問題的答案。

他合上了這本「金丹八法」,攜在腋下,快步出了香妃寢宮,嘴里喃喃著︰「軟玄功,哈哈,天不負我,我定要找到這軟玄功!」

以徒顯的權勢地位,他想要找什麼東西,又怎麼會找不到呢?

沒過多久,軟玄功經文秘籍抄本,就被一路傳遞,放在了他的幾案上。

軟玄功並不叫做軟玄功,而是叫做「軟玄y 苦金剛經」。出自一個小縣城郊外的小寺廟「金剛寺」。

實際上整個李穆朝,叫做金剛寺的寺廟就有十幾座。帶有「軟」,「玄」兩字的經文就有數百本。但這些經文中有著明確功法要訣的,卻只有這「軟玄y 苦金剛經」。

這本經文傳聞是上古僧人用來鎮壓s y 的,它就被刻在金剛寺的大殿牆壁上。但因為這個金剛寺早已衰落,修煉這軟玄功的人也絕跡了,只被當成一副毫無意義的壁畫,被鐫刻在牆壁上,甚至都有些修繕不利,風化的痕跡。

為了防止這軟玄功被別人注意到,徒顯就只留下了這一本抄本,牆上的壁畫都強行毀掉了。

獨佔了這軟玄功功法之後,徒顯開始了參悟研究。

為什麼說這門功法是僧人用來鎮壓「s y 」的功法呢?因為這門功法居然是只有童子身才能修煉。而且修煉積累出來的內力還會因為行房事而破功散盡。

徒顯自然不是童子之身,這第一頁看得他有些大跌眼鏡之感。但隨即一想,我修煉的不是內力,而是靈氣,其原理大有不同,未必會受此限制吧。于是他又堅持看了下去。

軟玄功其實就是一種吐納法,調整呼吸,平靜心神,強壓一口真氣入胸,大周天運行一周,歸于虛無。運行九九八十一次就會產生一分軟玄真氣。積累三百六十分軟玄真氣就可以轉動手腕之間帶有強烈的吸力。每三百六十分真氣算一層軟玄功,練到六層以上就可以一吸之間取人x ng命。

軟玄功真正的奇妙之處在于吐納過程中,所需輔助去做的一套柔韌身體動作要訣,這些要訣的基本姿勢都被詳細地畫成了一個個人形圖案表達,圖像下面還有極為詳細的文字注解。

軟玄功正是通過這些動作引導真氣流轉周天的。

基本上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有一個極為細微繁雜的柔韌動作,真氣就是通過這些柔韌動作的引導和刺激在大周天內運轉的。

就是因為這些柔韌動作的復雜和大周天的漫長,導致了每天只能運行十次大周天。這還是非常熟練之後的速度。一開始,做幾個動作就累得不行,整個大周天根本運行不完。按照這個速度計算,要練到六層以上,確實需要五十年的時間,而且需要做到每r 功課不輟,五十年如一r 。這樣的要求,哪怕在苦行僧當中也很少有人能夠做到。

當然這一切,對于徒顯來說都不重要,他並不打算修煉這軟玄功用來御敵,而只是希望用它來吸收戀逆芹的靈氣。

看到了經文快要結尾的時候,徒顯終于看到了此功法與開靈有關的批注——

「余曾以開靈之法啟本源之火,固在此告誡後人,本源消耗,不可彌補,實在是逆天之道,必招天譴。幸有上古高僧創此軟玄功法,按照功法以靈代替內力入體,可漸漸收縮體外本源之力,凝聚為丹田內軟玄真元,可免去本源消耗,逃避天譴。」

「以靈替內力,可免去軟玄功童子之身限制,還可功力大進,以兩層軟玄真元可抵常人六層威力,實在是坦途大道。但余不願引起爭奪,固在此金剛寺出家,生生世世守衛此經。」

這一段文字據說是被刻在壁畫當中一個特別隱秘的角落。毀了壁畫之後才偶然發現的,幾乎就要錯過。

徒顯本身的武學造詣就天下獨絕,他看了這兩段批注後,很快就明白了這軟玄功的要義。

軟玄功,其j ng髓所在就是這柔韌動作,這動作的確有著可以刺激引導靈氣的能力,這動作如果使用得當,說不定真的能夠用來吸收戀逆芹的靈氣。凝氣期最大的絕望,不能使用靈氣,于是也無法吸收靈氣的困境,似乎有了一絲解決的曙光。

第二點,這軟玄功就是在積累軟玄真元。但由于凡人壽元所限,練到第七層就是一個人一生的極限了吧。但現在仙途大開,李牧易經之後憑空年輕了三十歲,讓人不得不懷疑,易經是否能夠增加壽元。如果真的可以,隨著今後修為愈發j ng深,會不會有一天自己超月兌輪回,不死不滅,如果真的可以,那這軟玄功若是修煉到第八層第九層,甚至第八十層,第九十層,又會是怎樣的景象?

天哪,不敢想象。第二層的吸力就可以殺人,第八十層會是什麼景象?吸山倒海麼?

徒顯毫不猶豫,就開始了試練起這軟玄功來。

他盤坐在府中一個敞亮的房間里,按照軟玄功功法經文的記載圖示,一個個做著那些頗具難度的柔韌動作。軟玄功共有二百七十二個對應身體各部位的柔韌動作,其中被標注為有效的只有三套組合動作。徒顯正在練習其中的「站式」。這套動作由一個簡單的吐納口訣和數個大動作上百個小動作組成。

活動眼皮,活動臉部肌肉,扭轉脖頸椎,提肩,轉臂,旋轉手腕。

到了旋轉手腕這個步驟的時候,徒顯仍然憋著一口真氣在胸腔內,他感覺到被李牧開靈時出現過的那股青流又一次在身體中隨著動作的行徑開始移動起來。看來旋轉手腕是軟玄功的上下承接點。

上承啟動,下接流轉。

又一次轉動手腕,轉臂,緊月復,然後一只腿盤起,一只腿深深蹲下。等到蹲下的那只腿慢慢到底,成了一個頗具難度的姿勢時,猶如滿月的弓臂被放開,徒顯猛的站起,身體斗然直立的時候,又一次轉動手腕,只覺流轉腿部的青流猛的沖向手掌,一鼓作氣噴發了出去。

動作結束,正對徒顯伸出的右手方向,磚牆爆裂,一塊磚石像炮彈似的飛了過來,停在了徒顯右手手掌半寸之外。

徒顯這一次的運功並沒有按照軟玄功所示沉下真氣積攢軟玄,而是引導靈氣噴發了出去,這才造成這般景象。

他手握著磚頭,隱隱有一絲後怕,因為他感受到自己體內的活力流逝,很顯然,剛才發sh 出去的靈氣沒有回來,若是長期使用此招,必然會靈氣過度泄體而亡。

而且,饒是徒顯四十年不輟地練功習武,這套看似簡單,實際每個動作都極為玄妙柔韌,張弛有度的軟玄功,還是逼出他一頭細密的汗珠。

就拿旋轉手腕這個簡單的動作來說,並不是簡單的旋轉,真正旋轉起來就好似無骨的蛇頭,毫無軌跡可循。其他動作也是如此,抬起的單腿都要按一定角度卷曲彎回,實在累人之極。

這一招在對敵的時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沒有哪個敵人會等你一刻的時間讓你做完這套繁瑣的動作。所幸徒顯是一位武學宗師,只要他理解了武學的原理,自然就可以為己所用,靈活變通。

他現在總結出來一點,以後不可月兌離軟玄心法自己胡亂用這功夫了,雖然威力驚人,但付出的代價卻也太大。靈氣一去不復返,實在令他痛心疾首。

但軀體的動作如何能夠牽動靈氣移動呢?這實在太匪夷所思了,而且那麼多的動作,每個動作中無窮的細節,更是讓想要理解掌握的徒顯望而卻步。真不知是哪位高僧創出的功法,當真是奪天地造化。

但至少,李牧口中凝氣期完全無法控制靈氣的這一根本x ng難題得到了解決,徒顯甚至認為,通過軟玄功流轉雙目,說不定能夠再一次看到靈氣的形態,說不定能夠以此來辨別天材地寶中的靈氣。

但徒顯的試驗卻屢屢失敗,軟玄功的竅門就只有旋轉手腕這一個動作。其余的動作幾乎都是這個動作的輔助而已。

對于軟玄功的鑽研,持續了半天時間,徒顯醒過神來的時候,發現已近過午時了,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忙,因此他留下了這本軟玄功經文,就離開了這個房間。一路上若有所思,眉頭緊皺。

風,拂過這本經文,嘩啦啦翻著書頁。

而蕭涼,不知什麼時候站到了這經文面前,隨著書頁的翻動,默默地,記下了經文的內容。

……

風蕭蕭,行碌碌。

此時的穆京城,還未受到仙途大開的沖擊,仍然是皇權極度鼎盛的模樣。天子腳下,一切都井井有條。唯一可以看出的影響,就只有半年前那玉璧落地時一聲銘天巨響,傷了的那幾萬失聰之人。

這幾萬人已經變成了勞工,滲透進了穆京城的大街小巷,為這個城市的運轉與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而這些失聰的勞工,被京城人稱為「聾僕」。這些聾僕干活要比普通人賣力數倍,頗受歡迎。而因為這些聾僕滲入大小家庭的生活,一種用以和聾僕交流的手語,開始在穆京城風行起來。

現在的穆京城大興土木,聾僕的身影穿梭于其中,和一些工人們用手勢交流著。他們扛著巨木,拖著磚車,互相幫助,互相扶持。

聾僕們從前大都不是聾子,他們受到了如此重大的打擊,生存下去的信念卻更為堅定了。他們拉幫結伙,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勞力。每當有同伴被欺負的時候,就會有無數聾僕跳出來拔刀相助。

聾僕們也會說話,雖然他們听不見,說的有些走音,但依靠往r 的記憶,他們的確也可以說話。

蕭涼穿梭在這些怪里怪氣的聲音當中,感受著當時李穆王朝的鼎盛。這大概是李炳就要登基之前的那段r 子吧,徒顯就在是在這段r 子里通過戀逆芹易經的。

天下人沒有人知道徒顯是靠什麼吸收的戀逆芹,這也變成了永遠沒有答案的秘密。但蕭涼卻僥幸知道了,徒顯是靠這軟玄功易經的。

可戀逆芹的劇毒,徒顯又是怎樣排解的呢?這恐怕是個更大的謎團。

「登基大典,問仙大會。」

黑身潔蹄的踏雪背上,是威嚴而不可目視的徒顯。他身旁的一匹棕馬上,是他的夫人趙雪芹。

蕭涼看了之後不禁嘆息︰「雪芹呀雪芹,我知道了今後要發生的事情,不禁為你惋惜。這徒顯,並不是你的歸宿呀。」

徒顯和一個女人私奔了,這就是這段感情的結局。誰也不知道徒顯為什麼這樣做,誰也不知道那個女人究竟是誰。但至少可以確定,那個女人不是雪芹。

徒顯位高權重至此,又怎會因為一個女人放棄莫大權勢?又怎可能干出私奔這等荒謬的事情?

但這確確實實已經發生了,隨著蕭涼越來越了解徒顯,他就越來越覺得難以置信。

那個能令徒顯這樣的人發生如此巨大轉變的女人,究竟是誰?她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她再怎麼漂亮,能比如煙還漂亮嗎?她再怎麼俏麗,能比婼香更俏麗嗎?

望著徒顯眼中那早已寵辱不驚,黯淡灰白的光芒,蕭涼就愈發覺得難以置信。

想起二十三年前那個沐血的女人,蕭涼就覺得徒顯的心在那一刻就已經死了。

再沒有女人能夠打動他,這是不可能的。

……

兩匹馬兒,漫步在穆京城中,雪芹與徒顯,環顧著四周欣欣向榮的情景。不久之後,他們入了宮,下了馬。

徒顯的手,不由自主地握住了雪芹的手。

雪芹的臉上,不由自主地染上了一片緋紅。

——京城外一條長長的人流匯集成了一股江河,從北門外貫入城中。

此時已經步入深宮,立于深宮高閣上的徒顯,見到了這蔚為壯觀的遠景,不禁陷入思索。

「夫君,那就是藩王蠻夷的使臣隊伍嗎?」雪芹立于徒顯身旁,抓著他的臂膀,如此問道。

徒顯轉過身,望著雪芹那張紅潤了許多的臉龐,心中的愧疚又一次涌上心頭,但這一次,卻沒有那麼酸苦,而是讓他覺得溫暖。

「是呀,正是各大勢力的使臣。那其中暗藏了無數智謀膽量不在為夫之下的勇者,正急急入宮,想要一窺仙途呢。」

雪芹沒再仰起頭看徒顯的臉,而是矮著眉,臉上掛著些許的擔憂。

徒顯不由得生出一股沖動,他展開雙臂,將雪芹擁入懷中,如此突然,就算是雪芹也嬌軀一振,吃了一驚。

但徒顯卻只覺得一股蕩人心智的暖流充斥了全身,讓他死水一般的眼楮里也閃過了一絲柔情。

「雪芹呀,為夫恐怕再也不會回去帶兵打仗了,今後的r 子,我們要相互扶持,這些年來我虧欠你的,定要十倍補償于你。從此以後,你就是我的掌上明珠。」

雪芹的臉貼在徒顯胸前,眼里不由得沁滿了淚水。

「阿顯,此話當真?」

徒顯的手掌撫著雪芹的長發︰「我已悟了。人生在世,究竟為了什麼?李牧讓我開始想這個問題。在我而言,征服外域有何意義?不如與你廝守。現如今,依靠那戀逆芹,說不定能突破生死極限,千年如一。在如此浩瀚的時間洪流里,我也怯了。這世上,我誰也不敢相信,唯獨只敢相信你呀,如沒有你陪我走這仙途,我著實,也怕得很。」

這一刻,是雪芹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刻。這一刻,朱漆高閣,凜冽寒風,這為她擋風的溫暖懷抱,還有那京城遠景處長江般的人流,將永遠互相映照,存留于她的心底。

——

夢吟升盞九亭台,曼舞清姿撩我心。

y 求真心玲瓏意,患得患失數不清。

我何生來我何去?我何世上走一遭?

半生不知覓逍遙,身纏自繭不復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九霄凌雲志最新章節 | 九霄凌雲志全文閱讀 | 九霄凌雲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