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守喪的時間里,張瑞除了每r 讀書寫字,也在思索未來的路,前世他就寫的一手好毛筆字,行書、草書、楷書都頗具古聖賢之風,無可挑剔,手里寫著字,思緒卻靜不下來。
‘歷史上,李綱不久會再次罷相,任宰相僅七十五天,就被驅逐出朝,不久貶鄂州(今湖北武漢市武昌),繼又流放到海南島的萬安軍(今廣東儋縣東南)。直到建炎三年(1129)底才獲z y u。’
‘建炎元年(1127)秋,金朝分兵攻宋。趙構內心惟恐重蹈靖康之變的覆轍,不顧主戰派大臣和將領們的反對,于十月將朝廷遷至揚州。建炎三年二月,完顏宗翰派兵奔襲揚州,攻陷天長,前鋒距離揚州城僅有數十里。趙構此時正在**尋歡作樂,乍聞戰報,慌忙帶領少數隨從乘馬出城,急馳至瓜洲渡江逃跑。這次突如其來的驚嚇也給趙構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癥,他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兒子元懿太子趙1130年夭折後,便再無所出。’
這些,張瑞都無力改變了,有些事情也不想改變,‘比如趙構失去生育能力,如果他還有生育能力,還能有歷史上的宋孝宗嗎(宋孝宗趙,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孫。)?那可是明君啊!對于趙構這個昏君,他心里滿是鄙夷,南宋唯一讓他推崇的就是孝宗皇帝了,好像他現在離出生還有一段時間,歷史上他生于建炎元年十月廿二(公元1127年11月27r )’
‘如此是有所作為,還是無為自保呢?’
‘現在的自己還過于渺小,只能慢慢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孝宗皇帝的生父--秀安僖王趙子偁,現在不知在哪里,是不是該結交一番啊!總該找個由頭做一番打算才對。’
既然做好的打算,以後的事就該順勢而為吧。
閑來無事,除了自己讀書寫字之外,也時刻不忘督導弟弟的學業,偶爾也教妹妹識字,這是他來到這個世界里唯一的兩個親人。
自己在接收這個身體時,不但保留了自己原來全部的記憶,好像也融合了這個身體原來主人的情感,總感覺和現在的弟弟、妹妹有割舍不斷的情感,每次見到他們都感覺格外的溫暖,現在自己是他們的依靠,長兄如父,總要為他們r 後做好打算才行。
對于弟弟的學業,他格外的上心,自己現在‘蔭補’為官,弟弟現在還小,總是要走科舉步入仕途方為正道。
轉眼已是七月了,守喪一月期限已滿。
李綱差人帶張瑞到吏部領取了「憑照」,也就是當官的委任狀,算是正式為官了。由于是「恩蔭」為官,不必入宮拜見皇帝,倒也省去了禮儀上的麻煩。
回到李府,拜見李綱。李綱便告知張瑞,已經在不遠處給他尋了一處宅邸,隨即便吩咐管事把房契,連同照顧張瑞三人r 常起居的丫鬟、小廝的賣身契一同交與了張瑞,隨後又叫人取了一些銀兩贈與他兄妹三人,張瑞連忙拜謝。
次r ,李綱便差人用車載張瑞三人到了新宅邸,這是一個三進的院落,雖不大但卻極為雅致,奇花異石,高大的松柏常青,布置得別具匠心。只見庭院、房舍俱已打掃干淨,各類物品也備齊全,可見此事李綱是用了心的。
由于現在立朝未穩,各個衙門都是臨時組建,朝廷並未舉行大朝會,趙構每r 只是召幾個宰相議事,張瑞這個殿前侍御史倒是暫時不用上朝,悠閑得很,但想到李綱接下來的處境,心情也不由的煩躁不安。
不幾r 消息傳來,「李綱主張堅決抗金及反對投降活動,為宋高宗及汪伯彥、黃潛善所不容,先是調李綱任尚書左僕sh 兼門下侍郎(左相),另委黃潛善接任右僕sh 兼中書侍郎,以牽制李綱。接著又罷免張所、傅亮,撤銷河北招撫司及河東經制司,蓄意破壞李綱的抗金部署,李綱被迫辭職,貶往鄂州。」
一代名臣,再也無緣于朝堂,張瑞痛惜不已。
南京城外,十里亭,兩駕馬車正在亭外等候,車夫佇立在車旁,亭內的兩人正對坐而談,此二人正是李綱和張瑞。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無數離別情,張瑞此時心中感康萬千。李綱為國c o勞,如今臨別,朝中官員因怕被牽連,除張瑞外竟再無一人前來送行,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南宋官場丑惡可見一二。
張瑞痛心道︰「世伯此去,朝中小人當政,國事r 艱啊!」
李綱道︰「老夫無愧于社稷,百姓,只是余願未了,于心不甘啊。臨行,賢佷可願听老夫一言。」
張瑞施禮道︰「長者不吝其言,小佷受教。」
李綱見他恭敬,心中悵然︰「賢佷身具大才,r 後稍加磨礪,必有所成,還望賢佷勿忘靖康之恥,輔佐聖君,復我大宋江山。如今朝中,小人得道,你當好自為之,無負于國家。」
張瑞忙拜道︰「小佷謹遵世伯教誨。」
望著李綱漸漸遠去,想起朱熹對他的評價︰「綱知有君父而不知有身,知天下之安危而不知身之有痼疾,雖以讒間竄斥瀕九死,而愛國憂君之志終不可奪者,可謂一世偉人矣!」
張瑞不由淚流滿面。此刻正沉浸在無限感傷中的張瑞,怎麼也想不到,朝堂之中的流言蜚語,已是殺機四伏了。
朝堂上的爭斗,那是要你死我活的。李綱強硬的抵抗政策,已為汪伯彥、黃潛善等主和派所痛恨,此時正是趁他病要他命的大好時機,他們怎能錯過如此良機。
于是,幾r 後,‘李綱心有不甘,誹謗朝政。’,‘張瑞為李綱鳴不平,諷刺當今皇上親小人,遠忠臣。’等流言在城中大街小巷傳播開來。
趙構聞听大怒,本來李綱聲望很高,趙構對其充滿芥蒂,當時用他,也只是無奈之舉。‘現在竟敢誹謗于朕,致流言四起。’
但殺了李綱,自己上位不久,民心尚未依附,擅殺大臣,顯然對眼下局勢更為不利。無奈之下,便又下令將李綱流放到海南島的萬安軍,永不得回朝。
‘還有個叫張瑞的,好像是由李綱舉薦的,其父是翰林院張學士,倒是頗具才學的。听說張瑞此人年不過十八,也頗有才名,朕倒要看看是不是個浪得虛名之徒,朕不能輕饒了他。’
「來人,傳朕旨意,張瑞即刻進宮覲見。」趙構吩咐道。便有太監飛快的下去傳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