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那場甲午戰爭里,北洋水師在威海衛被日本聚殲,全軍覆沒;那麼在此之後,中國海軍是不是就連毛都沒有一根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在另一個位面中,經過1895年的甲午戰爭,曾經雄霸亞洲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清王朝北方門戶洞開,京畿重地直接面臨著列強堅船利炮的威脅。為了拱衛首都, 清政府決定重建北洋水師,于是四處購艦,掀起了 清朝的第二個購艦熱潮。這一階段的購艦時間從甲午結束一直持續到民國初年,大約購艦40余艘。這些艦船組成了甲午戰爭之後的新北洋水師,歷史上稱為「後北洋水師」。由于甲午戰敗和庚子國變中總計達到11.7億兩白銀的超級巨額賠款,以及慈禧老妖婆為了一己享受、在修復被八國聯軍毀壞的頤和園中又挪用了400萬兩白銀的海軍軍費,使得海軍軍費嚴重缺乏;在這種情況下, 清所購入的艦艇,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遠遠比不上之前那第一支北洋水師,只能作為一支極為有限的地區海上力量而存在。
2艘4300噸的「海天」級、3艘2950噸的「海琛」級、1艘2600噸的「肇和」級、1艘2460噸的「應瑞」級,這7艘在種類上早就過時了的防護巡洋艦,便構成了歷史上後甲午時代的 清海軍的主力核心。它們不僅噸位輕小,火力貧弱,防護更是連垂直裝甲都沒有的渣渣貨色,根本不能起到當年定鎮二艦砥柱中流的作用。他們所能干的事情,也只有是對內嚇唬一下造反的民眾,再欺負一下像古巴、墨西哥這種連海軍都沒有的貨色(海圻號在1909年對古巴和墨西哥實行了一次成功的炮艦外交,迫使兩國政府對國內的排華暴亂道歉);如果讓它們去和日本艦隊交鋒的話,那麼它們在戰場上絕對堅持不了5分鐘!最為坑爹的是,海天號這艘排水量最大、造價最貴的 清水師第一「巨艦」,在僅僅服役了5年之後便觸礁沉沒,簡直虧到了姥姥家。
雖然清英對 清這種非要等自己的皮被抽爛了之後,才知道錯了的犯賤行為極端鄙視;但此番李鴻章前來德國購艦,他還是頗為看重的。歷史上這7艘巡洋艦中,前5艘主力戰艦都是李鴻章在1896年的環球訪問中順路訂購︰其中2艘海天級購于英國,3艘海琛級購自德國,5條船總耗資115萬英鎊。而在這個位面, 清只向日本賠付了1億兩白銀,僅為歷史同期的4成有余;其國庫財力,較之史實大為充裕,完全有更多的資金來打造一支更強大的艦隊。如果此番 清真能趁著這被日本人痛揍的三分熱度,下血本買幾條好船回去,那麼在之後即將到來的日俄戰爭之中就有了獨善其身的本錢和底氣!
不過, 清的購艦行動估計也就僅此一次了。今後2年里,清日兩國的海軍實力還能保持大致對等的態勢;而在此之後,等到他們那混合著屈辱和不甘的三分熱度過去之後,馬上就會變回原來行尸走肉的老樣子。正所謂「任憑沸水翻滾,我自死豬一頭」,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與 清又有什麼相干?
由于 清政權本身乃是異族蠻夷沐猴而冠,而後又極其狗屎運的竊取了恢復數百年的中原神器;因此對于 清統治者而言,他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外敵,而是在華夏大地上所生活的數萬萬漢民。 清的核心利益,不是讓這個國家得到騰飛和發展,而是保證他們的統治權力,能夠讓這群蠻夷雜種能夠繼續在華夏大地上作威作福下去。
歷史上那支在甲午戰爭的廢墟上新建立起來的北洋水師,便是最佳的例證。所謂的同光中興的煌煌大清,竟然被他們一直蔑視的彈丸倭賊打得一敗涂地,二十年苦心經營的水師艦隊灰飛煙滅,還勒索走了2.3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熱血上頭的 清統治者們怒火奔涌,決定要臥薪嘗膽十倍回報,因此才有了于1896年向英德兩國購買的那5艘戰艦。然而, 清對于振興國家的熱度也就到此為止了。由于在支付2.3億兩賠款的同時,還要支付這5艘兵艦共計700萬兩的購艦款,戶部登時就叫苦連天,連稱這種事情是個人都沒法干。而在此時, 清統治者的復仇熱度也漸漸消退下去,他們忽然發現,自己的處境也不像當初想象中的那麼不堪!他們不過在甲午年間的那張戰爭中失敗了而已,「只」損失了北洋水師、割讓了台灣這塊「彈丸之地」,並賠償了2.3億兩白銀「而已」!日本人並沒有吞並清廷的實力,自己依然能夠在這片膏腴之地上執掌大權、作威作福、魚肉漢民,過醉生夢死的生活!只要自己的政權不覆滅,充當列強的走狗、幫他們舌忝嗶(ju)嗶(hua)又有什麼關系?
想明白這一層之後, 清在2年前臥薪嘗膽、整軍備戰的三分熱度登時瞬間冷卻,直至冰點。在1896年買了5條船之後, 清置辦海軍的步調就和10年前一樣再度停滯,完全就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破罐子破摔德性。此後10年間, 清都沒有再向外國訂購過哪怕1艘驅逐艦以上的艦艇;直到1909年, 清的經濟狀況有所好轉,這才又不情不願的向英國訂購了「肇和」號和「應瑞」號2艘航速只有20節的超級渣渣巡洋艦。在1909年,20節的航速能干什麼?比它們噸位大10倍的戰列艦,航速都能達到21節了!
因此,由于 清本身的階級局限性,便注定了他們決不會像日本人那樣,從國外連續大量的訂購軍艦以圖國強;而 清這種心血來潮的海軍建設方式,根本無法和日本海軍年復一年的大量穩定投入相提並論。要知道,日本經過一番臥薪嘗膽,在日俄戰爭前夕已經擁有了一支由6艘戰列艦和8艘裝甲巡洋艦為核心的強大艦隊;其海軍實力已經超過了奧匈和意大利,雄踞世界第六位。此番,即便是 清的財政好于史實,又得到了來自德國1.2億馬克的貸款,他又能拿出多少錢來購買戰艦?幾年之後,北洋水師的實力又會被日本所超越,重新處于被動防守的不利態勢;只不過相較于歷史上那天地一般的懸殊,他們在這個位面的處境要好得多罷了。
在這種情況下, 清只能打造一支「存在艦隊」,用停泊在港口中的幾艘主力戰艦來牽制日本艦隊主力,然後放出小船來實施破交戰略。由于一戰時期沒有海軍航空兵,不能在遠洋實施有效的搜索,而太平洋又是無比的廣袤,正是襲擊艦大展身手的絕佳舞台。只要艦長指揮得當,走位風騷,那麼像歷史上「東方白天鵝」一樣捕獲個幾十條商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果 清能買幾條襲擊艦回去,就將能在對日作戰中起到極大的作用。
6月19日,由德國各大造船廠所派出的代表所組成的聯合銷售團出現在了李鴻章的面前。在清英的有意暗示下,他們所出示的設計鮮有重炮鐵烏龜的影子,大多都是航速較快、且續航力較強的遠洋戰船。盡管 清方面還沉醉在大東溝海戰中正面擊潰日本聯合艦隊主力的光輝戰績里,但日本巡洋艦在此後對 清沿海的襲擾,同樣令 清記憶深刻。現在見德國人提出了能以牙還牙的軍艦設計, 清也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這上面。
經過一番比對權衡之後,一份完全不同于歷史上的購艦合同正式出現在了世人面前。 清以210萬英鎊的總價,向德國造船廠訂購了1艘戰列艦、1艘裝甲巡洋艦和3艘遠洋襲擊艦。甲午賠款不及史實一半的 清,其購買力也遠非史實可比;加之還有德國方面所提供的貸款,足以讓李鴻章有底氣來達成這筆交易。
在 清購買的這大小6條戰艦中,那艘戰列艦無疑是備受矚目的明星。它采用了濃郁德國風格的低干舷長艏樓船型,其常備排水量10700噸、航速18節、裝備2座雙聯裝42倍徑283毫米主炮,水線裝甲厚達250毫米。盡管她的噸位不及富士級,4門11.1英寸大炮的火力也稍遜于對手的4門12英寸,但她的主炮射速和裝甲防御面積卻是對方的2.5倍。由于德國新式的42倍徑283毫米火炮已經將彈重提升到了300kg,穿甲能力絲毫不遜色于英制的40倍徑305毫米主炮,她的實際攻防能力遠勝于敵。
除了這艘戰列艦之外,其余4艘戰艦都是具備海外襲擊能力的遠洋船舶。那條裝甲巡洋艦幾乎就是史實意大利那款經典的加里波第級的翻版,只不過削減了部分的副炮和裝甲,以此來增加續航能力。其常備排水量7800噸、航速裝備2座雙聯裝40倍徑210毫米主炮,水線裝甲厚度為150毫米。在把一部分屬于副炮彈藥和裝甲的空間改裝成了煤倉之後,設計載煤量增加到了1400噸,能以9節的巡航速度航行8000海里。而另外3艘襲擊艦盡管體格較小,常備排水量只有2880噸,但其航速卻能達到23節之快;790噸的超大燃煤儲備,更是為它提供了8250海里的超長航程,足以在日本周邊的航道上恣意來回。
當然了,這麼做肯定是有代價的;該襲擊艦只裝備了可憐的4門105毫米火炮,其20mm的穹甲也只能抵御近失彈的破片傷害。不過它本身就是用來欺負那些沒有武裝的商船的,因此也算不得什麼大問題。
液鋼傾瀉,爐火轟鳴,1897年就在德國造船廠的金鐵交擊聲中悄然來臨。
求點絕世唐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