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利海峽,是英國人對分隔英格蘭南部海岸和法國北部海岸狹長海灣的稱呼,但在法語中,它被叫做拉芒什海峽。英吉利海峽的形狀,自西向東漸窄,呈東北的狹窄朝著西南的寬闊走向,形如喇叭。最寬處約180公里,而最狹處僅有34公里,即位于英國多佛和法國加萊之間的狹窄水域,多佛爾海峽。
從16、17世紀開始,當荷蘭、英國、法國等新興強國主導的大西洋沿岸文明,一舉超越佛羅倫薩、威尼斯、葡萄牙、西班牙等地的新地中海文明後,英吉利海峽便取代了直布羅海峽的地位,繼而成為是世界上海洋運輸最繁忙的海峽。
在此前後,無數影響歐洲,乃至世界進程的重大歷史事件曾經在這里不斷發生。包括了羅馬入侵不列顛,1066年諾曼人入侵,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1944年諾曼底登陸等等。不過在19世紀初,拿破侖卻差一點率領15萬法軍橫穿英吉利海峽,登陸不列顛島。
回歸真實的歷史,與其說是無數英國人心目中的英雄,納爾遜勛爵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擊敗了西法聯合艦隊,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大英帝國;倒不如說是英吉利海峽特殊復雜的地理環境,尤其是極端惡劣的糟糕氣候避免了歐洲軍隊再次對英倫三島的大舉入侵。
整個英吉利海峽屬于溫帶海洋氣候,地處西風帶,又是大西洋與北海進行水交換的主要通道,主要的海流為北大西洋暖流的支流,潮汐落差較大。這使得英吉利海峽一帶終年多霧,經常灰霧茫茫,又加白浪滔滔,海面下隱藏的眾多暗礁,都嚴重影響艦船的順利航行。
……
當德賽的先遣艦隊離開伊利利亞半島,一路由南至北,橫穿比斯開灣,繞過法國布列塔尼半島的最西段,通行于英吉利海峽時,各種麻煩先後繼踵而至。
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導致多艘艦船的桅桿與風帆破損,艦隊的整體航速下降;不久在海峽群島附近,先後有1艘巡防艦,3艘運輸船因遭遇暗礁而被迫擱淺。幸好底艙大體完好無損,後在海水漲潮時,受損船只都被大型軍艦拖出暗礁群,送到附近的瑟堡港進行修理。
不過最麻煩的不是艦船損傷,而是水兵們不怎麼適應北方陰寒多霧的海洋氣候。與風和日麗,陽光充足的地中海相比,白浪滔天、終日陰霾的英吉利海峽簡直就是通向地獄深淵的航程。百余名水手在艦船作業中意外受傷,值得慶幸的是,僅有8名重傷者,且無一死亡。
在征詢了伯麥艦長的意見後,德賽隨即下令,全體艦船編隊開赴法國科唐坦半島北端一帶做短期休整。那里有法國西北部最重要海防軍事要塞,瑟堡港。
由于事先得到了巴黎方面的通告,駐守瑟堡港的法**事長官派出引水員,引導4艘受損的運輸艦到防波提內的船塢進行搶修,海防要塞的醫院也接受了數位傷勢較重的水兵。至于先遣艦隊的其他艦船與人員,必須停泊于距離瑟堡港東面10公里外的巴夫勒爾商港一帶。
不過,德賽親王卻是例外,因為他除了擁有加泰羅尼亞聯合王國攝政王,華沙大公國王儲的顯赫地位外,還頭頂著一個令50萬法**人尊崇的閃耀光環,法蘭西帝國陸軍元帥。
于是,駐守瑟堡軍港的司令官拉姆斯特將軍派出副官,盛情邀請德賽元帥出席為他準備的一場歡迎宴會。由于瑟堡屬于海防軍事要塞,里面除了軍人,還是軍人,參與作陪的嘉賓中沒有鶯鶯燕燕,僅有協防此地的法國西沿岸分艦隊指揮官貝爾松上校,以及多名艦長。
宴中,當德賽元帥一臉沮喪的提及他的先遣艦隊在進入拉芒什海峽後的重大損失時,正在撕咬一大塊血淋淋羊排的分艦隊指揮官貝爾松上校居然大吃一驚,差點咬到自己的舌頭。他趕忙灌下一大杯葡萄酒,好將尚未咽下的食物一股腦的沖進胃里。
等到喉嚨眼全部清空之後,貝爾松這才對著德賽問道︰「抱歉,元帥閣下!剛才您是說裝載1萬4千名海陸官兵的27艘艦船編隊,在第一次通過拉芒什海峽,遭遇暴風雨與暗礁過後,損傷4艘輔助艦船和數十名傷兵?」
德賽似乎不太明白這位頭發謝頂,身材消瘦的法國海軍上校話中引述的含義,只是禮貌性的點點頭,他的表情略帶不悅,心中暗罵道︰「你妹的,老子為此損失了上萬法郎的船只修繕費,多名官兵不得不上岸住院。你倒好,喜歡追根問底,想看老子的洋相。」
不過這次,穿越者卻是料錯了。
得到陸軍元帥的確切答復後,貝爾松上校竟然用雙手猛拍餐桌,大聲叫嚷道︰「我就知道,是英國人,唯有擅長此地航行的英國佬才會令您的艦隊承受如此輕微的損失。記得5年前,我率領的分艦隊第一次穿越拉芒什海峽時,四分之一的艦船受到嚴重……」
法國分艦隊司令的話音未落,宴席上響起一片重重的「咳咳」聲,各種尷尬、難堪之色立刻浮現于德賽元帥與拉姆斯特將軍等人的臉上。要塞司令官趕緊揮手讓房間內侍從們退出,而在座所有的人,包括貝爾松上校麾下的幾位法國艦長,幾乎都在心中異口同聲的痛罵那位心直口快的海軍指揮官。因為世間的很多事情屬于潛規則,可做、但不可說。
歐洲各國聘請英國-軍官作為海軍教員,並不少見。自從路易時代的英法全球爭霸以來,盡管法國歷代君主與海軍高層出于法蘭西民族的強烈自尊心,嚴禁本國海軍中有英國人的存在。但事實上,很多法國艦隊指揮官還是暗地里聘請英國海軍教官,招募英國的退役水兵。
只要不派遣這些海軍雇佣兵直接與英國海軍對戰,平日里,英國教官會向法國同行展示自己極為專業的優秀職業素養,差不多能夠做到傾囊所授,絕不**。至于為何法國海軍在于英國人的交鋒中屢戰屢敗,既非軍艦質量與數量的問題,也不是兩國海軍官兵的能力差距,追根溯源,很大程度就是法國海軍高級將領缺失一種納爾遜精神︰勇往直前,絕不退縮!
原本很是歡快、融洽的豐盛晚宴,就因為貝爾松上校那一句不經大腦的話,搞得賓主敗興,氣氛盡失。一分鐘過後,德賽悻悻的解下胸前方巾,他在感謝海防拉姆斯特將軍的盛情款待後,起身告辭。
德賽一行人騎馬離開海防要塞,準備趕往10公里外的先遣艦隊的停泊地,巴夫勒爾商港時,卻听到後面傳來貝爾松上校叫喊自己的聲音。
「還有什麼事,上校?」德賽策馬折回,頗不耐煩的詢問這個不受歡迎的造訪者。
「殿下,我希望跟隨您和您的艦隊趕赴波蘭!」貝爾松上校一開口,就提出一個令德賽異常頭疼的要求。這位海軍指揮官繼續解釋緣由︰「實際上,是巴黎海軍部已強令我在今年必須選擇主動退役,因為他們不怎麼喜歡一個愛挑刺的艦隊指揮官。」
「哦,為何選擇去波蘭?」德賽有了好奇心,但他絕不會接受來歷不明的法國-軍官。
「我渴望在海洋上建功立業,但在法國,在這里,幾乎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幻想。」說完,這位海軍軍官遞給陸軍元帥一個厚厚的筆記本,並聲稱攝政王看完之後,一定會改變主意。
……
作為海港城市的巴夫勒爾屬諾曼底地區芒什省,它最輝煌的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11世紀,威廉公爵和他那著名的諾曼征服。當年那支征服英倫三島的艦隊旗艦,也就是當時38歲的威廉公爵乘坐的船只「莫拉」號,就是出自巴夫勒爾附近的船塢,而且這艘旗艦的舵手,也是來自巴夫勒爾。如今在鎮中的聖尼古拉斯教堂的牆壁上,可以看到表現這些事件的浮雕。
在19世紀初,當巴夫勒爾與瑟堡劃歸軍事管轄區時,這座昔日繁華的商業海港由于過往船只的大量減少而變得有些蕭條。但今日,加泰羅尼亞聯合王國先遣艦隊的20多艦船以及一萬多名官兵的意外造訪,令冷清多年的聖托馬斯大街再度熱鬧起來。
那些被獲準半日休假的官兵們剛一登上碼頭,久候多時的小鎮漁民們就集體撲了過來,熱情地向顧客推薦他們的龍蝦,並保證巴夫勒爾的龍蝦是這一帶海域最棒的,驕傲的神情溢于言表。各種小商販也聞訊趕到,用法語、英語、西班牙語兜售各種食物與紀念品……
在侍衛隊的強行突破下,德賽這才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間,擠到碼頭岸邊,並乘坐一艘軍用劃艇回到自己的旗艦「國王號」上。
「哦,這是什麼?」伯麥將軍接過德賽親王扔來的一個黑色封面的記事本。
德賽解釋說︰「嗯,這是一名法國海軍上校20年來的作戰筆記,里面有太多的專有術語,我看不太明白,你幫我確認一下。」在登上國王號之前,德賽已派人調查貝爾松上校底細。
伯麥頗為不屑的將法國海軍軍官的筆記本扔到桌案上,說,「等著明天回來再看吧,而現在,殿下,請您做好準備,因為再過兩小時,我們將換乘一艘三桅商船,前往懷特島。」
與此同時,利物浦伯爵的馬車距離英國南部最重要的軍事港口,樸茨茅斯,也僅有5英里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