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與爭 20.第三十章 新的戰爭(A)

作者 ︰ 草葉笛

第20節第三十章新的戰爭(a)

第三十章新的戰爭(a)

(麥克阿瑟在回電中說,自己所說的「新的戰爭」是指這是一場不同于第二次大戰的戰爭,它首先表現為這場戰爭除了要尋求戰術上的勝利外,還要尋求用政治途徑來解決戰爭;其次則要求戰場上的戰術行為,要密切配合政治的需求。)

在28日的東京會議上,沃克第一次被授予了自由裁決權——他可以自己決定是否防守平壤。由于平壤近郊並不適合防御,所以在東京初步擬定的計劃是沿肅川——順川——成川——陽德建立一條防御線,期望能擋住志願軍進攻的腳步。然而在北朝鮮游擊隊的配合下,沿中部山脈前進的志願軍部隊,已經在12月3日突破了成川,這樣麥克阿瑟期待中的防線,尚未建立就被攔腰折成兩截。沃克不得不建議,放棄平壤,大步向後退到三八線附近重整部隊,建立防線;當日,參聯會就復電表示同意沃克的建議。

放棄平壤的消息立刻就在整個城市傳開,繼而傳遍了所有美軍還佔據著的北朝鮮土地,一場南逃的難民災難驟然而至。在短暫統治北方時,南方人用掠奪性的金融政策,搶走了北方人的「面包」——當時南北物價差十倍,李承晚卻強令南北貨幣按1:1兌換,並在北方強行流通南朝鮮新發行的貨幣。美國人沒有想到幾天前還在咒罵李承晚的北朝鮮居民,會在金日成帶著他的主義重返平壤前,選擇舍棄自己在北朝鮮的家業,舉家遷往陌生的南方。當時整個北朝鮮不過900萬人口,而攜家帶口往南方走的,居然有300萬之多。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寒冬里,拋家舍業,用腳表達了自己內心的願望!

這個歷史事實極具幽默感,因為它讓我明白在決定自己命運的歷史關頭,被某群人蔑稱為素質低下的文盲做出的選擇,和同時代中國最有名的博士所做的選擇居然完全一致,所差的僅僅是說出一段話語而已。

當北朝鮮人趕著牛、推著車、頂著包袱、牽著兒女,走上冬季冰天雪地的道路時,美國人感受到了無聲的壓力。——從道義上講,此時的美軍有責任解決南撤的民眾的交通問題。在調用了全部的列車車廂、許多載運士兵的卡車後,聯合**又調配在西海岸的6艘屬于英國海軍的驅逐艦,前往鎮南浦港接收難民。此時鎮南浦港區水域的水雷還沒有完全排除,但英國驅逐艦還是冒險進港,接走了8700名難民。

從鎮南浦港南撤的還有原本屬于北朝鮮鎮南浦精煉廠的30噸黃金砂、17噸白金砂及其他貴金屬。這批金砂在美軍逼近平壤時,被金日成政府運出工廠,秘密掩埋于精煉廠和鎮南浦車站之間的地里,當時指揮這次掩埋行動的是一個名叫方震昊的北朝鮮上校。金日成政權北撤時,方上校不知道什麼原因被遺留在平壤,美軍進了平壤後,南朝鮮的特工人員找到了他。

在得到不會被當做赤色份子清洗的保證後,方震昊于11月28日供出了金砂的埋藏地點。挖出掩埋物已經是29日,此時聯合**戰局早已不妙,南朝鮮特工遂于30日,用兩艘船將所有金砂從鎮南浦運往釜山。海運途中,一艘船因超載沉沒于白翎島海面,另一艘船所裝載的30噸黃金砂,最後在長項精煉廠提煉出純金434公斤。在金本位時代,一窮二白的南朝鮮得到這批金子後,還是很高興的,方震昊還因此獲得了南朝鮮政府頒發的勛章。

北朝鮮的氣候,一般情況下進入十二月份後,大同江就已經封凍,但是今年反常還沒有上凍,難民過江就必須依賴橋梁。美軍為了部隊移動順利,已經將靠近牡丹峰的人行橋指定為軍隊專用,南朝鮮政府就決定簡單修復另一座鐵橋,供南撤的平民使用。

修橋是個技術活,需要相應的設備、熟練工人和大量物質,急切之間南朝鮮政府難以齊備,這橋就修得急死人的慢——這可不是俏皮話!因為在大橋修復前,難民多是使用小木筏過江,水流湍急,站立不穩,時不時就有人掉入冰冷的江水中淹死。一直忙碌到12月4日下午一點鐘,大同江鐵橋才被用木板簡單連接起來,隨後大批難民就從橋上過江,撤往南方。

決定放棄平壤的這天,12月3日,正是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的61歲生日。當沃克乘坐的列車經過大同江鐵路橋時,負責守衛這座橋梁的薩姆?沃克上尉,沃克中將的兒子,跑到他父親的車廂前敲開車門,對老爸說了聲生日快樂。然而被迫撤退的軍隊司令官是不可能快樂的,在朝鮮戰場上,二戰中的裝甲虎將從來就沒有感受到快樂,即使是在美軍取得狂勝的十月,得不到麥克阿瑟信任的沃克也沒有享受到軍人取得作戰勝利的快樂。

12月5日,美軍在破壞了平壤的大部分設施後,撤離平壤。當南朝鮮部隊撤離時,據戰後升到4星上將的白善燁回憶說,他手下的士兵無不嚎啕大哭、淚流滿面,甚至有士兵因哀傷過度而暈倒;他本人則悲憤難忍,心象掏空了一般難受,沖動得幾次想留下來決一死戰。最後撤離平壤的是一群記者,當《紐約先驅論壇報》的霍默?比加特和湯姆?蘭伯特驅車繞城一周後向機場駛去時,空蕩蕩的平壤大街留給他們的印象,除了傷感就是恐懼。

12月6日,志願軍39軍116師和北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並肩進入平壤。隨後美軍開始執行向三八線的總退卻令,北朝鮮軍隊則相機跟進,于12月8日收復鎮南浦,11日進佔沙里院,期間兩軍沒有發生什麼大的戰斗;莫斯科的斯大林則早在12月1日,就向北京的**發出了一封賀電,「向中國人民志願軍和全體中國人民,致以衷心的敬意。」

在朝鮮戰場上的美軍月兌離和志願軍的接觸,大步向三八線撤退時,東京的麥克阿瑟和華盛頓之間的爭吵卻日益激烈起來。由于麥克阿瑟在11月28日的公開聲明中,先將戰場上的事態解釋為「超出了自己的權限範圍」,並要求聯合國「重新作出適應現實事態的政治決定」,而後又聲稱自己面對的是一場「新的戰爭」,這就讓世界輿論以為,目前在朝鮮半島上的戰事,正在演化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為了平息這種質疑浪潮,參聯會給麥克阿瑟發來一封語氣嚴厲的電報,要求他解釋他所聲稱的「新的戰爭」的涵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與爭最新章節 | 戰與爭全文閱讀 | 戰與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