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與爭 1.第四十一章 巔峰時刻(A)

作者 ︰ 草葉笛

第1節第四十一章巔峰時刻(a)

第四十一章巔峰時刻(a)

(這不是一個讓人興奮的時刻,李奇微收起桌上的全家福,然後將一件已經穿爛的睡衣釘在辦公室牆壁上,並在睡衣上寫下一句話︰「第8集團軍司令官謹向中**隊總司令官致意!」)

12月22日晚上十一點(華盛頓時間),李奇微中將和夫人佩妮正在一個朋友家中聚餐。還有三天就是聖誕節了,大家心情都很輕松,宴會上氣氛一直很熱烈,直到客廳的電話鈴響起。電話是陸軍參謀長科林斯上將打來的,找他的副手馬修?李奇微中將。「馬特,很遺憾地告訴你,強尼?沃克在朝鮮死了!是車禍。」李奇微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手上的酒杯也放到桌子上了。「麥克阿瑟已推薦你作為繼任者,希望你盡快赴任。」

沃克是在朝鮮當地時間12月23日上午出的車禍,當時美第8集團軍司令正在去步24師的路上,公事包里還有一份給兒子的嘉獎令(薩姆?沃克上尉是24師的一個連長)。作為一個資深飆車族,沃克中將的吉普車是改裝過的︰車頂有警燈、底盤焊接了防地雷的鋼板、前部加裝了鐵柵,供中將站立時扶手用;沃克的座車開出來,不僅外形拉風,速度也是風一樣的,遇到塞車,司機會打開車上的警燈,提醒前面的蝸牛趕緊讓道。

當天上午十一點,司機載著沃克和他的助手塔納中校行駛到議政府南方五公里處時,看見前方有一隊卡車停在路邊(一共六輛,其中一輛車停得比較靠近路中間),沃克的司機沒有減速,直接將車拐上了另一側的車道逆行。

瓦罐井邊破,將軍陣前死,沃克的時間到了!就在司令官的座車開始超越卡車時,車道上迎面駛來一輛車,速度也不低,沃克的司機急忙打方向避讓——都是民主惹的禍啊!大司令出行既不清道又不擺儀仗,這下傻眼了吧?道路泥濘,吉普車打滑掛上了旁邊那輛靠近路中間的卡車,翻了個底朝天。翻轉的吉普車將沃克扣在里面,車的側板剛好壓在司令官的脖子部位,當場就要了沃克的命。

那六輛卡車屬于南6師2團,查明之後李承晚要槍斃「這幫混蛋士兵」,最後被美國人阻止——雖然卡車停得不是地方,有違交規,但車禍的主因還是沃克的司機太彪悍了。沃克死前,國會已經批準他晉升四星上將,因此可以說美軍在朝鮮戰場損失了一名上將。沃克的遺體裝殮後,由其子薩姆?沃克護送回國。若干年後,小沃克在美國陸軍也混到了四顆星星,直到1984年才退休。到目前為止,這父子倆依然是美國陸軍史上唯一一對父子上將。

馬修?李奇微中將生于弗吉尼亞州門羅堡,西點畢業後曾在母校任體育教官,有在中國服役的記錄,二戰中擔任空降部隊指揮官,立下赫赫戰功;在朝鮮戰場上,他的標志性裝束是一件皮馬甲,胸前掛兩手雷——當然是掏空了火藥的裝飾品,頭戴一頂毛邊帽子,衣領上除了三顆星星外,還有傘兵徽章。12月23日晚上8點(華盛頓時間),提前點亮聖誕樹,給孩子派了禮物後,李奇微吻別老婆爬上了飛往日本的飛機,抵達東京時已經是12月25日夜晚。——因為飛越了國際日期變更線,所以李奇微中將就失去了他的1950年12月24日。

在陸軍副參謀長任上時,李奇微了解到的麥克阿瑟是一個天天在要增援,並用美軍就要「被迫向釜山地區撤退」的悲觀言論,向參聯會施加壓力的司令官。可是在東京的司令部,麥克阿瑟給第8集團軍新司令的指示卻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堅守住最前方的陣地」;要求「只要有可能,就要固守漢城」,因為漢城雖然在軍事上意義不大,但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義」。

麥克阿瑟坦率地告訴李奇微,他最擔心的是軍隊「在戰場上無所事事」,而讓政客們轉向通過外交途徑來解決朝鮮問題。麥克阿瑟也許從來就沒有信任過沃克,在沃克做第8集團軍司令時,第10軍不在集團軍序列內,沃克也沒有獲得全權處置朝鮮戰場事宜的授權,但是李奇微在上任後的第一時間就獲得了這些權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朝鮮戰爭現在是李奇微的了。

志願軍進佔平壤後,各方也在反復討論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最後決定立刻在「三八線」以南打一仗,一戰掃除「三八線在人們腦子中存在的舊印象」;戰役結束後主力即可分置于糧運較為便利地區,休整兩個月,準備春季攻勢。決定出台後,志願軍總部機關各職能部門立刻就開始戰役籌備工作。

首先自然是政治動員,志願軍入朝後,已經連續打了兩個戰役,人困馬乏,正是需要大講革命精神的時候。12月18日,志願軍黨委先發了一個指示,號召「進入朝鮮中部之六個軍全體黨員特別是干部,要帶領全軍同志堅決執行與完成志司作戰命令」,接著在23日,又給全體黨員發出了一封信(那時候,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不是用嘴講講就算了的!),要求黨員「在部隊中帶頭忍受艱苦,積極生動地做好工作」。政治工作方法是一套一套的、成效也是顯著的,到了26日,志願軍全體指戰員就向**保證︰繼續努力,爭取再打一個勝仗,作為新年獻禮。——我們口中的第三次戰役,美國人稱其為新年攻勢。

虛的東西好整,然而作戰是要消耗物質的,槍支彈藥要補充,人糧馬草要提前儲備,隨著兩次戰役的勝利,志願軍已經推進到三八線附近,運輸線被拉長了一倍,後勤補給的困難愈加明顯。為了搶修鐵路,在已經有一個鐵道兵師入朝的前提下,又增調鐵道兵團直屬**團、橋梁團入朝——這些鐵道兵部隊就是日後資本市場上中國鐵建和中國中鐵的前身;公路運輸中斯大林允諾的2000輛汽車也兌了現。努力之後,運力雖有所增強,但依然無法滿足前線的需求,為了彌補運輸的不足,志願軍決定就地籌糧。

對志願軍官兵而言,戰地籌糧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國內戰爭中一直都是這麼干的。金日成也很配合,不僅向志願軍各部派出了聯絡員,共同組成征糧隊,還以北朝鮮政府的名義,通令各級政府和人民予以協助。——根據協議,志願軍籌集的糧食(無論是從民間還是從北朝鮮政府手中得到的)日後都由中國政府償還。最後,志願軍西線部隊共從北朝鮮籌集到2萬噸糧食,東線部隊(雖沒有參加第三次戰役)也籌集到1萬噸糧食。國內負責志願軍後勤的東北局于12月18日,專門開了「炒面煮肉」會議,解決志願軍戰士的吃飯和營養問題。一個月內,東北局組織了650萬斤炒面和52萬斤熟肉,運送到朝鮮前線。

12月25日,中朝聯軍司令部決定戰役發起時間為12月31日17時,一線進攻部隊(志願軍西線6個軍和北朝鮮3個軍團,合計30萬人,東線部隊未參加此次戰役)分為左右兩個縱隊同時向聯合**展開攻擊。27日,參戰部隊離開集結地向攻擊出發陣地開拔,到30日全軍完成戰役展開。中朝聯軍總司令彭德懷在進攻鋒面上的配置,由西向東依次是50、39、40、38軍(右縱隊);42、66軍和北朝鮮第1、2、5軍團(左縱隊)。

結束了和麥克阿瑟的會見後,李奇微當天下午就出現在大邱第8集團軍司令部,12月27日晨(與志願軍開始進入陣地的時間相同),聯合**在朝鮮的最高司令官飛抵漢城。在回憶錄中,李奇微說他進入第8集團軍前線司令部後,說的第一句話是「各位,我是來帶領大家進攻的!」——這當然不是真實的歷史,事實上他立刻要做的事是指揮撤退。第8集團軍雖說整建制逃出了北朝鮮,但是武器裝備損失慘重,尤其是步2師和第一騎兵師,在未得到新裝備前還不能投入戰場;剛剛從噩夢般的長津湖撤回釜山的第10軍,士兵也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才能重返戰場。

當時美軍估計其正面的志願軍和北朝鮮部隊合計約40萬人,而聯合**在朝鮮的部隊,雖然總數也有36萬之多,但是第一線的作戰部隊只有大約25萬人,其中南朝鮮士兵14萬人,美軍10萬人,其他國家總計1萬人。南朝鮮士兵沒有經過什麼正規的訓練,戰斗力本來就極其低下,還被中國士兵幾頓猛揍,個個都被嚇破了膽,戰場上遠遠望見中國人就轉身而逃;美軍倒是能打,可惜眼下只有兩個師(步24師、25師)能投入戰斗。

李奇微認為他的首要任務是「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損失」,然後才是堅持抵抗讓敵人付出代價,並據此形成了聯合**的總作戰方針,即在釜山以北300公里的地域內,依托既設陣地使用火力對敵進行打擊,當陣地面臨被突破的危險時,就主動後撤到第二線陣地。

第8集團軍司令部在分析了前面的作戰情況後,得出中**隊的攻勢都是進行一周或者十天左右就結束,而且進攻距離以50公里為上限,因此最後決定在選定的防御區間(縱深300公里)建立6道防御陣地。

李奇微將8個南朝鮮師布置在最前面的邊境陣地上;第二線陣地設在漢江南岸,為一個收容線,主要目的是在此收容從第一線陣地潰退下來的士兵,並為第3道陣地的防御爭取一點時間;第三道陣地在37度線附近的平澤——安城一線,這里距離漢江南岸大約55公里,是南朝鮮最狹窄的地方,也是李奇微心目中的主抵抗陣地,因此主要由美軍防守。再往後就是錦江陣地、小白山脈陣地、洛東江防線,作為最後的撤離線,戴維斯防線也計劃給予再次加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與爭最新章節 | 戰與爭全文閱讀 | 戰與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