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第四十二章喋血漢江(a)
第四十二章喋血漢江(a)
(這種藏兵于地下的坑道體系,在日後相持階段的山嶺攻防戰中,成了志願軍各部隊的標準防御工事,並因上甘嶺戰役而聞名後世,但是其始創者50軍卻因其出身不純而籍籍無名。)
離開華盛頓的辦公桌飛到朝鮮的冰天雪地後,李奇微給前線部隊下達的第一個指令,居然是要求作戰部隊將卡車的帆布車篷拿掉。零下十幾度的冬天,讓我們在車上頂著風吹,新司令官是不是神經有點問題?接到命令後,第8集團軍官兵的第一反應是認為李奇微同志應該回華盛頓去看看心理醫生。
在官兵們疑惑的眼光中,李奇微講出了他的理由︰車篷雖然擋不住子彈,但其封閉的空間卻給車上的人一個錯覺,車廂里是安全的。這樣當部隊受到襲擊時,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想立刻躲進「安全的」車廂,就如同鴕鳥在受到威脅時將頭埋進沙子里一樣。帆布車篷在遮擋風雨的同時,也封閉了士兵的勇氣。失去作戰勇氣的士兵是無法打勝仗的,從北朝鮮境內一路敗退而回的第8集團軍士兵,呈現在李奇微面前的正是這樣一幅鴕鳥形象。扯去帆布車蓬就可以讓士兵從這種心理幻象中走出來,去面對真實的戰場。
旋風般走訪了屬下的每一個師後,李奇微發現事情遠比他想象的復雜,因為低落的士氣很大程度上源于士兵的迷惑︰我們為什麼要出現在這里?我們在這里干什麼?顯然,要想提振士氣,李奇微必須先解決士兵的這兩個疑惑。
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簡單而肯定,因為我們選舉的政府命令我們前來。作為軍人,我們的職責就是服從命令,沒有為什麼;第二個問題則必須給士兵一個明確的回答。李奇微引用了杜魯門總統對這場戰爭的定義,**的挑戰。既然是來對抗**的挑戰,那就不是單純的替南朝鮮人保衛南朝鮮了,而是為自由而戰,為捍衛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戰。
美國人都是天然的物質主義者,提振士氣不能單靠忽悠,還得給士兵提供實實在在的休整。李奇微深深地懂得這個道理,他決定每個師每周可以安排200名作戰士兵前往日本休養,時間5天,地點是東京或者別的日本城市。
當時日本尚處于極度貧困狀態,在日本,美國大兵們只需要花美國國內半包香煙的錢,就可以和嬌柔的日本女人歡愛一場,很快這項休整計劃就被美軍士兵戲稱為「**加飲酒」。酒精和性,總是能讓一個疲乏的男人重新恢復斗志。李奇微得到了他要的東西,日本人得到了恢復經濟的資金——所以後來有人說,啟動日本經濟的第一筆資金是女人用**賺來的,而許多美國毛頭小伙則將童貞交給了日本女人。
撤到37度線後,美軍與志願軍月兌離了接觸,李奇微曾在1月15日派出一個偵察支隊向北展開戰斗偵察(狼狗行動),結果也沒有發現志願軍的蹤跡。就在第8集團軍上上下下都感到焦躁不安時,麥克阿瑟飛臨朝鮮和李奇微交換了意見後,命令李奇微北進「直到踫到敵人的主抵抗線為止」。
在麥克阿瑟的催逼下,1月22日,第8集團軍下屬各軍都組織了營級規模的偵查隊,向北展開偵查行動。兩天之後,各偵查支隊都報告說在各自陣地前24公里內,都沒有發現敵軍蹤跡。
李奇微中將是個很有歷史感的人,他總是記得美國陸軍的一句口號(源自南北戰爭時期)︰找到他們!咬住他們!打擊他們!消滅他們!既然24公里內沒有發現敵人,那就再往前走一走,于是李奇微在25日將行動升級為師級規模的戰斗偵察(代號霹靂行動),計劃由美第1軍和第9軍各派一個師,與南朝鮮的一個團一起組成一支進攻部隊,聯袂向北挺進,去「找到他們」。
作為一名出身空降兵的將軍,李奇微的戰術和裝甲戰將沃克有很大的不同。沃克時代,美軍總是沿公路快速突進,而不太在意側翼有沒有部隊支援;李奇微則強調挺進部隊必須形成一條直線,並與左、右兩翼的其他部隊保持密切聯系,防止對手從兩翼迂回包抄——這就是「直線戰術」。在具體戰法上,李奇微要求部下徹底地執行火力第一的原則,即對要攻擊的每一個陣地,先由飛機、大炮進行轟擊,然後派坦克、自行高射炮、高射機槍進行抵近射擊,最後才是步兵前去佔領陣地——被趕出陣地的敵軍則交給飛機解決。
由于美軍在從漢城撤離時,對沿線地區采用了清野的政策(沒有堅壁,所謂堅壁就是找個隱蔽的地方將東**起來),不僅政府和商家的糧倉被清空,就連民間的糧食也被一掃而空——要麼運往南方,要麼一把火燒毀。漢江以南沒有糧食,不適合大部隊駐扎,第三次戰役結束後,彭德懷就命令志願軍主力撤到漢江北邊去休整,等待春暖花開時再回來給美軍以最後一擊。
李奇微的「霹靂行動」雖然名字叫得響亮,可是戰場上依然沒有對手的身影,除了應付一些零星的阻擊外,美軍在北進途中沒有什麼大的作戰行動。1月27日,美1軍25師進佔水原,美9軍屬下的騎1師也推進到利川。
1月27日,李奇微決定再次提升進攻等級(作為二戰的斗士,李奇微進攻的熱情和勇氣總是飽滿的),目標設定為掃清漢江南岸的中**隊。——至于漢城,由于沒有什麼軍事價值,李奇微認為不值得去攻取,但是麥克阿瑟提醒他注意該城市的政治意義,並建議第8集團軍在適當的時候加以攻取。
為了加強攻擊力量,李奇微將步3師配屬給第1軍,將步24師配屬給第9軍,這樣在最後形成的進攻鋒線上,從西向東依次是︰美第1軍(土耳其旅、美第25師、美第3師,南朝鮮第1師為軍預備隊);美9軍(美騎1師、美第24師,南朝鮮6師為軍預備隊);在東線的美第10軍也同時北上,進行牽制性攻擊。一周之內,李奇微的行動從營級規模的戰斗偵察一步步升級,最後變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攻勢戰役。
1月28日,美第1軍的鋒線抵近修理山南麓。
修理山,主峰標高474米,整個山系由一連串的岩石山丘組成,從水原往永登浦的國道和去仁川港的砂石公路都從其腳下經過。作為一個扼住兩條公路的要地,志願軍50軍在這里修築了相當規模的陣地,深深的塹壕聯通著帶有頂蓋的野戰工事,各類武器的射擊孔俯視著山腳下的公路和上山的坡地。
美軍要找的「他們」出現了,一路順風的美25師在修理山遇到了有組織的迫擊炮火力的襲擊。美25師的作戰參謀們主張用裝甲縱隊順著公路直接往前突,——以前就是這麼干的,反正中國人的輕兵器也奈何不了中型坦克,但是師長基恩少將的思想已經與時俱進,不再玩裝甲突擊的戰術了。參謀們的意見被否決,美25師要離開公路去爭奪山嶺。
基恩由西向東擺開土耳其旅、美第35團和南朝鮮15團,計劃在1月31日開始攻擊修理山,等拿下修理山後再派出兩支步坦聯合支隊順著公路實施進攻——順著國道的德爾溫支隊由第89坦克營和27團1營(切克營)組成,順著砂石路的巴萊特支隊由第64坦克營和27團2營(馬丁營)組成。戰斗期間,美25師的黑人團,第24團負責看守師的交通線並確保水原機場。
31日晨,美25師集中了所有的師屬火炮,對志願軍50軍在修理山的一線陣地展開了50分鐘的炮擊。炮火準備一結束,擔任左翼進攻的f連就在21輛坦克和4輛半履帶的m—16自行高射機槍的火力支持下,向光禿禿的250高地發起沖鋒。中午前,f連在付出2死29傷的代價後,登上了250高地;志願軍50軍在山頂陣地上的死者共有43人,全部死于美軍的炮擊。
擔任右翼進攻的e連發起攻擊的時間比左翼稍微晚一點,因為連長格蘭德中尉發現他的連必須要穿過一塊900米長的稻田,才能接近目標210高地。格蘭德連長要求繼續對210高地進行炮火打擊,並同時發射煙幕彈掩護部隊沖鋒。e連在爬山過程中只受到了一些零星的射擊,最後在12點30分左右佔領了目標陣地,全連無傷亡。
e連登上山頂後,仔細查看了修築在山峰正斜面上的志願軍陣地,發現炮擊基本上摧毀了所有的工事,少數逃過了105榴彈炮打擊的有圓木蓋頂的隱蔽所,也被從射擊孔飛進來的57毫米無坐力炮彈,將里面配置的機槍組連人帶槍炸成碎片。在美35團2營從正面進攻的同時,左側的土耳其旅和右側的美35團1營也分別攻佔了各自的目標,傷亡情況和2營都差不多。
e連的下一個目標是253高地。格蘭德中尉登上210高地的時間大約是12點35分,當他對自己的下一個目標進行觀察時,驚喜地發現幾十個中國士兵正順著山脊往那個山頭上跑。顯然,此時253高地上還沒有多少守軍,e連可以乘虛而入,撿個大便宜。
格蘭德迅速將自己的發現報告營長麥利特中校,並請求營部為進攻提供火力支援——e連此時只剩下80發迫擊炮彈、30發57毫米無坐力炮彈。麥利特中校不太相信會有這樣的好事,所以對此反應並不積極,只是告訴部下飛機馬上就到,讓格蘭德在210高地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