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與爭 4.第四十二章 喋血漢江(B)

作者 ︰ 草葉笛

第4節第四十二章喋血漢江(b)

第四十二章喋血漢江(b)

在這個世界上,等待的結果很少有如意的,格蘭德中尉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對此有了切身的體會。兩個小時過去了,飛機沒有等來,對面253高地的機槍子彈倒是等來不少——志願軍50軍148師戰斗力雖不怎麼樣,補缺的功夫還是不錯的。眼見得中**隊已經完成了布防,痛失偷襲良機的格蘭德中尉除了在心里問候營長的母親外,也沒有別的招數可用。

下午3點,營長麥利特中校的電話過來了,表示將以營的炮兵提供火力支持,讓e連展開攻擊。沒有充分的火力打擊,美軍對既設陣地的進攻成績都不理想,半小時後,格蘭德中尉就不得不撤回進攻部隊。清點人手,2死2傷,卻連253高地的毛都沒有撈到一根。又過了一個半小時,晚點的飛機總算出現了,也對山頭進行了攻擊,但是被炸的不是253高地,而是後面的主峰474高地。210高地上的e連再也無話可說了,大兵們雖不能燒點熱水洗洗,卻也只好一睡了之。

1月31日夜,253高地的守軍趁著夜色撤離了陣地。

美軍對修理山主峰的攻擊因為天氣因素,推遲到2月2日才進行。整個計劃依然是由土耳其旅攻擊左翼(440、431高地),e連攻擊主峰,美35團1營攻擊右翼(422高地)。炮火準備後,e連開始爬山。修理山是光禿禿的岩石山,也沒有什麼路,美軍士兵手腳並用花了一個半小時才爬上尖尖的山嶺脊線。志願軍已經在夜里撤離陣地,因此e連沒有流血就完成了任務。

左翼的土耳其人也一樣,兵不血刃就佔領了440和431高地。然而志願軍50軍148師並沒有遠走,他們就留在440、431高地的南坡內——準確地說,是在構築嚴密、偽裝巧妙的坑道內。反擊以來,一直順風順水的土耳其人也沒有仔細搜索,就從中國士兵頭頂越過,直接進入了空無一人的山頂陣地。

志願軍50軍在修理山防御戰中修築的坑道,里面貯備有足夠士兵生活一周的物資,各個屯兵點間拉接了電話線,並有交通壕連接。這種藏兵于地下的坑道體系,在日後相持階段的山嶺攻防戰中,成了志願軍各部隊的標準防御工事,並因上甘嶺戰役而聞名後世,但是其始創者50軍卻因其出身不純而籍籍無名。志願軍50軍,前身是在長春起義的原國民黨滇軍60軍,入朝前該軍在湖北沙市(現並入荊州市)修築荊江大堤。

入夜以後,坑道內的中國士兵突然冒出來,一舉攻下了土耳其人據守的兩個高地。被趕出陣地的土耳其人,一小部分(19人)往西逃到了e連據守的主峰,大部分則直接跑到後面的253高地去了,這樣在修理山山頂就只剩下格蘭德中尉的e連了。

美軍e連在「霹靂行動」開始時共有174名士兵,其中有15名南朝鮮士兵,43名在開戰當天才分到連隊的補充兵,真正有戰斗力的老兵只有116人。因為一路上沒有遇到大的戰斗,e連在當晚只攜帶了36發迫擊炮彈和8發57毫米無坐力炮彈上山。

志願軍50軍148師在奪取431高地後,立刻就移兵攻擊474高地。戰斗過程沒有什麼新意,志願軍的戰術依然是用機槍壓制敵人,掩護投彈組接近敵陣地後,听哨音指揮一起投擲手榴彈。幾次攻擊後,e連的外圍陣地都被志願軍攻佔,美軍全體退守山頂主陣地。

美軍修理山主陣地前也有一道石牆樣的岩石(和前面鐵壁連據守的石山差不多),美軍就躲在後面向下仍手雷,仰攻的志願軍卻常有因力氣不足,將手榴彈擲到岩石上反彈回來在自己頭頂爆炸的慘事,戰局一時陷于僵持狀態。

凌晨兩點半,趁著美軍發射到空中的照明彈熄滅,新的照明彈還沒有升空的間隙,大批的志願軍戰士突然一涌而上——不投彈,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直接往上沖。人潮攻勢取得了效果,志願軍突破了美軍e連2排的防線,前鋒直接沖上山頂,和美軍士兵展開白刃戰。

格蘭德中尉的指揮所設在山頂下方30米處,看著頭上一片混亂,就向營長報告說︰「e連完了!陣地被中國人突破了。」然而就在格蘭德中尉悲傷的時候,眼前卻突然一亮——由155榴彈炮發射的照明彈將陣地照得雪亮。也沒有誰下命令,e連1排和3排的士兵借著亮光,突然從後面向混戰中的志願軍士兵開槍(看來美軍操典里沒有白刃戰時不能開槍的規定)。

刺刀總是干不過子彈,很快突進去的志願軍士兵就死的死、傷的傷,余下的人也被趕出美軍e連的陣地。從那以後直到凌晨5點,志願軍沒有發動新的突擊,兩軍只是隔著岩石對射;凌晨6點,志願軍在山谷里集結部隊時,兩顆155榴彈炮彈踫巧落在人叢中,一切就此結束——155榴彈炮彈,每顆重達40公斤,殺傷範圍接近半個足球場。

2月4日,美25師在投入27團第3營後,又經過兩天的激戰才徹底肅清修理山各高地的志願軍守軍。其中l連2月5日對440高地的攻擊,是這場歷時一周的山地戰的**,整個作戰細節已經編入美國陸軍的戰術教材,日本人所編著的《朝鮮戰爭》一書中也有非常詳實的敘述,我就不再多說了。

2月5日,修理山大局已定,基恩終于放出了手上的兩個步坦聯合支隊︰德爾溫支隊和巴萊特支隊。順著國道攻擊前進的德爾溫支隊的目標是安養東北側的303高地,順著砂石路前進的巴萊特支隊的目標是雲興山,這兩處目標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禿山且山勢緩和沒有什麼起伏。這樣的地勢特點顯然有利于火力發揮出最大效能,是美軍夢寐以求的戰場。

德爾溫支隊的兩位中校指揮官(坦克營長德爾溫和步兵營長切克),從洛東江時代就開始合作,到現在已經磨合出一套成熟的指揮方法,所謂的雙人一體模式。他們用一個坦克連搭載兩個步兵排,再配備3輛m—16自行高射機槍,組成一個進攻縱隊;整個縱隊通過坦克的無線電台來進行聯絡,同時坦克打開頂蓋和外面的步兵進行聯絡(就算在戰斗時,也打開);一般情況下,由步兵指揮官指揮一線,坦克指揮官指揮後面的縱隊,當步兵展開攻擊時,則由步兵指揮官接管坦克的射擊指揮。

德爾溫支隊的攻擊計劃是︰先正面強襲303高地,接著掃蕩安養市區,最後攻擊175高地群。2月5日晨,在後方炮火(12門火炮)對303高地進行轟炸時,兩個步坦進攻縱隊在303高地前完成了集結(30輛坦克、6輛m—16)。隨後,德爾溫中校指揮坦克火力(30門坦克主炮、60挺車載機槍和6組四聯裝高射機槍),也加入了對303高地的射擊。

9點整,一直躲在坦克後面休息的步兵開始進攻。步兵前鋒背上纏著粉紅色的對空聯絡板,坦克的射擊則在步兵指揮官的控制下,在進攻隊列前方46米處形成一道伴護前進的彈幕。到下午1點,步兵登上了303高地,美軍無一人傷亡,志願軍留在陣地上的尸體一共56具。

對防守陣地的志願軍戰士來說,被進攻火力籠罩的陣地還不是地獄,被趕出陣地後在光禿禿的坡地上遭受飛機轟炸,才是真正的人間地獄——凝固汽油彈的毒火、重磅航彈的殺傷,能夠活著走下山坡的真沒幾個人。

德爾溫支隊隨後掃蕩了安養市區,沒有受到抵抗,大約在下午5點停止攻擊;巴萊特支隊在下午3點半完成了當天的任務,也沒有出現傷亡。

黃昏時候,兩個美軍步坦支隊接到師部命令︰「放棄現在的陣地,迅速撤回攻擊出發位置,準備明天再次進攻。」當夜,志願軍50軍的士兵又奉命回到白天被攻佔的陣地,重新布置防線。

第二天(2月6日),相同的劇目再次上演一遍,過程和結局與前一天沒有什麼大的不同,除了結束時間略微提前一點以外——德爾溫支隊在下午2點結束戰斗,巴萊特支隊在中午12點結束戰斗。這一天德爾溫支隊依舊無傷亡,但是巴萊特支隊出現了傷亡。下午4點,兩只步坦聯合支隊再次撤回出發線,而中國志願軍50軍所部也再次于夜間「反擊」成功,收復全部陣地。

2月7日,上演帽子戲法時,情況有了很大的不同——主動投降的中國士兵明顯增加,于是德爾溫支隊順勢佔領了前兩天都沒有佔據的175高地群。當兩個美軍步坦聯合支隊第三次撤回出發陣地時,基恩終于命令南朝鮮1師和土耳其旅接過了他們手中的陣地。

佔領漢城以後,中朝聯軍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吃飯問題。當時留在漢城的幾十萬南朝鮮人已經快斷炊了,心里正期待著金日成政府前來救濟,而中朝聯軍卻是打著進城撈補給的心態入得城,誰給誰糧食呢?

糧荒的第一個惡果是在漢城以西和沙里院以南地區出現大量土匪。戰亂之中,為了活下去的平民結伙搶劫後盤踞某處,就成了窩匪;運氣不好,找不到合適的落腳點的,就成了流匪。一般來說,窩匪手上總是有點糧食的,自然也就成了中朝聯軍「借糧」的對象。彭德懷派出的借糧隊規格還是蠻高的︰2個北朝鮮團和志願軍39軍的一個師;借貸活動開展得很順利,沒有打欠條立字據,就拉回了幾十噸大米。可惜,飽飯還沒吃幾天,美軍就轉身撲上來了。

作為中朝聯軍的總司令,彭德懷在第三次戰役結束後,判斷敵人「無進攻我漢江南岸橋頭堡的意圖」,並據此同意屬下大批軍、師、團主官返回沈陽,參加一個由蘇軍顧問主持的聯合兵種作戰訓練課程。兵疲將走、糧彈兩缺,彭德懷期望可以「放棄仁川及橋頭陣地」,大軍北撤繼續休整,待春暖花開時再來決戰。請示電報于1月27日發給北京的**後,第二天彭德懷就收到了**的復電(此電副本同時傳給莫斯科的斯大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與爭最新章節 | 戰與爭全文閱讀 | 戰與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