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蔡邕(讀y ng),(133-192),字伯喈(讀ji ),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也。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博學多才,通曉經史、天文、音律,擅長辭賦。靈帝時召拜郎中,校書于東觀,遷議郎。曾因彈劾宦官流放朔方。獻帝時董卓強迫他出仕為侍御史,官左中郎將。董卓被誅後,為王允所捕,死于獄中。
??在漢魏文學風尚轉變過程中,蔡邕是一位比較重要的人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在文人利益集團形成過程中,蔡邕的創作起到了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特別是蔡邕晚年,地位顯赫,建安時期很多作家都得到過蔡邕的提攜和延譽。第二,從文學風尚的變遷來看,東漢前期的文學多少還繼承著西漢以來莊重典雅的傳統。其後,由清峻而華麗,由通月兌向壯大。這種轉變,在蔡邕的《青衣賦》、《述行賦》等創作中,已經表現得比較明顯。第三,蔡邕是漢末文體學研究的重要學者,《獨斷》一書不僅總結了秦漢以來的文體學成就,也為後來的文體學研究開啟了方向。
??陳實逝世了,各地親友、百姓有三萬多人前來奔喪,將相官員不計其數。蔡邕也親來拜祀,並親自為陳實撰寫碑文道︰
??先生諱實,字仲弓,潁川許人也。含元精之和,應期運之數,兼資九德,總修百行。于鄉黨,則恂恂焉,彬彬焉,善誘善導,仁而愛人,使夫少長,咸安懷之。其為道也。用行舍藏,進退可度,不徼訐以干時,不遷怒以臨下,四為郡功曹,五闢豫州,六闢三府,再闢大將軍,宰聞喜半歲,太丘一年。德務中庸,教敦不肅,政以禮成,化行有謚,會遭黨事,禁錮二十年,樂天知命,澹然自逸,交不諂上,愛不黷下,見機而作,不俟終日。及文書赦宥,時年己七十。遂隱丘山,懸車告老,四門備禮,悶心靜居。大將軍何公、司徒袁公,前後招闢,使人曉喻,雲欲特表,便入可踐常伯,起補一事,紓佩金紫,光國垂勛。先生曰︰「絕望巳久,飭巾待期而己。」皆辭不至,宏農楊公,東海陳公,每在袞職,群僚賀之,皆舉手曰︰潁川陳君,命世絕倫,大位未躋,慚于文仲竊位之負。」故時人高其德,重乎公相之位也。年八十有三,中平三年八月丙子,遭疾而終。臨歿顧命,留葬所卒地,時服素棺,槨才周梓,喪事唯約,用過乎儉。群公百僚,莫不咨嗟。岩藪知名,失聲揮涕。大將軍吊祠,賜以嘉謚曰︰「徵士陳君,稟岳瀆之精,苞靈耀之純,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