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基本情況就是這樣。不過——」賈大雄話鋒一轉,說︰「這個人選,我們也征求過海北縣委主要負責同志的意見。于樹奎同志提議,在異地任職還沒有成為硬性規定前,海北檢察長還是應當從當地政法干警中選拔。他們提出了一個人選,是海北縣公安局政委、黨委副書記顧鋒。我們初步了解過,這個同志各方面條件也不錯。」
賈大雄說的這個情況,顯然事先並未現朱玉溝通,也陡然使原本簡單的局面變得復雜起來。
廖志國看到朱玉臉色鐵青,就做了個和事佬,說︰「既然許海衛經過了多重推薦程序,又已經正式考察過了,那就定他吧。至于海北縣委推薦的顧鋒,作為一個後備人選,等到有合適崗位時再另行任用,大家看如何?」
廖志國此言一出,其他常委沒有異議,便順利通過了這項議案。
沒想到,信息反饋下去,海北縣委書記于樹奎竟然表示堅決反對,而且態度出奇激烈。一方面,他授意以海北縣委名義,給陽城市委提交了一份措辭激烈的報告,仍然堅持海北檢察長由本地產生,其理由還是著眼于調動地方干部的積極性,甚至將市委下派干部說成是揀落地桃子。另一方面,他在縣里有關會議上公然提出︰「如果市委不收回成命,海北縣的廣大人民代表有權行使民主權利,選出自己認為合適的檢察長。」為了表明「行使民主權利」一說並非兒戲,他還授意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林松,著手整理公安局政委顧鋒的事跡,準備作為全縣優秀領導干部的典型,進行大力度宣傳。當時的種種跡象顯示,于樹奎有可能說得到做得到。
海北縣是黃一平的老家,他在那里生長近二十年,親戚、朋友、同學、鄉鄰眾多,耳目自然相當靈敏。于樹奎的言行舉動,很快傳遞到他這里。
黃一平听了大感吃驚,不便張揚,卻也不敢大意。私下里,他悄悄做了些調查。原來,那個公安局政委顧鋒,長期主管交警、經偵、刑偵,是跟隨于樹奎多年的鐵桿親信,雙方關系密切程度甚過同胞兄弟。據顧鋒在外吹噓,于樹奎早就許諾他官升副處。同時,黃一平也獲悉,朱玉推薦的起訴處長許海衛,亦非等閑之輩——從履歷表上看,其人與朱玉八竿子都打不著,似乎沒有任何牽連,實質卻是朱玉嫡親妻兄的兒子,即朱妻娘家佷兒。只是,朱玉的那個妻兄,從小過繼給了外縣一個遠房親戚,外人不知內情罷了。
黃一平將掌握到的情況,悉數報告給市委書記廖志國。
「這還得了,他敢!」廖志國大怒的同時,顯然不太相信于樹奎真會付諸行動。
當然,廖志國也知道,事情到了這一步,就不是于樹奎與朱玉私自安排親信之類的你爭我奪了。自己上任後主持召開的第一個常委會,豈能因于樹奎的反對啞了頭炮、壞了例子?于是,他吩咐黃一平︰「通知組織部長賈大雄,許海衛的任命照常執行,馬上送人到海北上任。」
任命書下了,許海衛也到海北就職了,矛盾卻並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像縣級檢察長之類的人事任免,市委只能任命到黨組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也只能任命到副檢察長,最多是代檢察長,名正言順的檢察長則必須由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這個法定程序,任何組織、個人都無法跨越,更不能輕視。因此,三天前召開的海北縣人代會,檢察長選舉被列入議程,預料中的麻煩卻也隨之出來了——除市委提名推薦的許海衛外,數十位人民代表又聯合提名了另一個候選人,而後者正是于樹奎看中的那個汪鋒。
這件事,黃一平早在人代會開幕那天就得到信息。他的兩個身為人大代表的同學打來電話,說是海北那邊已經有人在做小動作,要求通過聯合提名方式,替換掉市委研究推薦的許海衛。曾經擔任過海北縣長的喬維民,也從掛職的新疆傳來信息,提醒注意海北人代會上的異常動向。喬維民在海北任職多年,也是耳線眾多。
當時,黃一平將情況再次匯報了廖志國,卻仍未引起後者的足夠重視。廖志國仍然認為,于樹奎對自己再有看法,膽子再大,總還不至于公然對抗市委決定,拿組織原則開玩笑吧。因此,他只是令黃一平轉告組織部長賈大雄︰「及時關注下邊幾個縣(市)、區的人代會動態,尤其是像海北這樣有人事選舉的地方。如果出現什麼異常,要明確責任與紀律,哪里出了問題,就拿哪里的黨委一把手是問!」
按照廖志國一向自信的個性,絕對不會預料到于樹奎膽敢公然對抗市委決定,賈大雄也一定能夠掌控局面。誰知,直到剛才得到賈大雄匯報,說是海北那邊代表聯合提名得到主席團認可,正提交各代表團醞釀、討論,準備交付明天的大會投票選舉。這說明,海北人代會局面已經不可控制,廖志國這才知道事態的嚴重,也才有了罵娘、砸茶杯之類的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