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色宮女是王妃 第八十章︰大典之上的真相

作者 ︰ 上官瓏月

眾叛親離的皇後失去左膀右臂,心靈受傷的她整日里待在宮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對外閉門謝客。她在回憶著過去,漸漸地她發現自己從來沒有如此的冷靜過,雖然她不覺得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是錯的,但卻意識到自己確實不該趕盡殺絕,其實當年的事,仍有別的處理方法。她只是選擇了錯誤的方式。

宮里,皇後坐于窗前,呆呆地想著事情,她不知如今宮里的局勢,也不想過問。她只想把自己關在籠子里,好好冷靜些時日。

「聖旨到。」王喜的聲音從「坤寧宮」外傳來,皇後回了神,在常陌的攙扶下,迎上門外而來的王喜。

「臣妾接旨。」皇後跪于前,王喜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今日乃是為前朝皇帝辦陰辰之大事,皇後貴為後宮之母,特準前往。欽此。」

皇後猶豫了片刻,磕頭謝恩。「臣妾謝恩。」王喜將聖旨交于皇後之手,待皇後起身。

「娘娘,請務必于午時之前到祭壇。」

皇後微微點點頭,王喜哈腰退下。皇後在王喜走後,深嘆一口氣,將聖旨交于常陌。

「娘娘,您不高興嗎?」皇後閉宮不出已有些時日,雖說皇上為前朝皇帝辦陰辰之日並未得到眾大臣的同意,但無論如何也是朝廷之大事,皇上能召請皇後一同前往,想必對皇後還是另有一份情。只是皇後的神情令常陌不解。

「常陌,這些日子,本宮一直覺得有事情發生。此次皇上宣召不知是福還是禍。」

「娘娘多慮了。皇上知道娘娘近日一直閉宮不出,這等大事仍不忘傳召娘娘,說明皇上心里還是在乎娘娘的。」

「希望如此吧。」盡管皇後亦是如此安慰自己,可她心里仍有塊石頭堵著,她不好的直覺始終環繞在心頭。

許久未出宮門的皇後一直穿著簡單,樸素,不曾重視妝容。此時,常陌正為她梳妝打扮。

「永壽宮」後花園,淑妃坐于桌前,秋兒剛為淑妃請過脈。

「秋大人,娘娘的身子如何?」若惜問。

「娘娘已痊愈。據臣看來,娘娘再也不會發病了。」

「真的嗎?太好了,娘娘。」若惜很是替淑妃高興。

淑妃亦是相當激動,伴隨她多年的病痛終于離她而去,她終于能和平常人一樣的生活。淑妃拉著秋兒的手,讓秋兒坐下,激動得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感謝。

「秋兒,真是謝謝你。」此時一聲「謝謝」也許過于簡單,對淑妃而言,簡單的兩個字包含著太多的情感。

「娘娘,這是秋兒應該做的。能為娘娘解除病痛,秋兒也很開心。」秋兒現在也終于明白淑妃和皇上如此相愛,為何一直未懷上龍子的原因。「娘娘,秋兒在這兒恭喜您了。」

「恭喜本宮?」淑妃倒有些被她說得莫名其妙。

「娘娘可知為何懷不上龍子?」秋兒開門見山,在淑妃面前她不會忌諱什麼。淑妃搖了搖頭。這個問題淑妃從來沒有想過,人們常說︰母憑子貴。她未懷一子,皇上對她的深情未減半分,這足已證明皇上深愛的是她這個人,而不是看中的某些因素。有皇上深情如此,她還會在乎所謂的龍子嗎?「因為娘娘的病。如今娘娘病痛已除,懷上龍子已是指日可待。」

「可是本宮的病是家族遺傳,若是真如你所說,那又怎會有本宮?」

「娘娘,只要母體本身沒有,那就不影響懷孕。若是所料不錯,娘娘是遺傳您的父親。」

淑妃恍然大悟。秋兒不僅治好了她,更是給了她做母親的權利。

「秋兒,你真是本宮的大恩人。」

「臣的本份而已。娘娘不必如此。」

如今的秋兒終于能夠真正理解醫者仁心這句話,曾經她是「三不醫」,如今每次經她之手救治之人,她都會無比高興。比起她曾經醫治的那些疑難雜癥,她更輕松,更開心。她的所學有了用武之地,如今的她已經可以釋懷更多,生活變得輕松,她亦變得快樂。

「太子殿下到,程良娣到,容良娣到。」

听聞來客,秋兒起身,俯身行禮。

「路濤給娘娘請安。」

「給娘娘請安。」程霜和慕容雪齊齊行禮。

「免禮。」

自程霜中毒之後大變性情,大家對她的過往既往不咎,和她相處之後才發覺,其實程霜也是那樣的可愛,率真。

「娘娘,我們正想去祭壇,想著娘娘應該還沒有出發,故而前來相邀一同前往。」安路濤說明了來意。其實他真正的意思是估算著秋兒會在這兒,借故前來看望。而安路濤的小心思瞞過了所有人,始終瞞不過早已知情的慕容雪。

「殿下有心了。本宮亦準備出發。」

淑妃一行人往祭壇走去,走至御花園,他們的右前方出現一行人,看著很熟悉,或許是長時間未見,他們已經忘了皇後的容顏。

「皇後也去了祭壇?」安路濤提出眾人疑問。

近些日子,沒有皇後的出現,後宮很安靜,也很平和。突然見到皇後,難免會有些想法。不難讓他們聯想到皇後的突然出現是搞破壞。畢竟一直以來反對皇上留用前朝官員,對皇上封前朝太後為安國太後也是敢怒不敢言。此次為前朝皇帝辦陰辰,皇後的突然出現在他們眼里的確是不懷好意。

「皇後乃是一國之母,此等大事不應該讓她參加嗎?」淑妃反問。她對皇後的出現並不吃驚。

「皇後早就閉宮不出,此次突然出宮是不是有著什麼目的?」

「殿下何必把人心想得如此可怕?」淑妃與安路濤並肩而行,他們對皇後一事的看法產生了分歧。「是皇上宣旨讓皇後去祭壇的。」

「父皇?」安路濤更是不解,他清楚皇上的心意,皇上皇後雖有同甘共苦的夫妻情份,但皇上對皇後的冷淡足已證明當初的一切已代表不了什麼。況且,皇上深知皇後對前朝之事的反感,這麼大的事怎敢讓皇後參與?莫非……安路濤看向淑妃,大膽猜測。「是您勸父皇下的旨?」

淑妃嫣然一笑。「皇上尊稱前朝之帝為兄,封前朝太後為母,此等大舉並不是所有人都贊成。今日召集的群臣除了前朝留用舊臣,幾乎沒人願意前往。不過,皇上的聖旨誰敢不遵?他們不過是面和心不和罷了。皇後一直反對皇上對前朝的忍讓,這在朝廷已是眾所周知的事,若是她出現祭壇,對心有不滿的百官也是種約束。其實皇後本心不壞,她此舉不過也是為皇上揚君威,皇後近日來的表現更加證明她在乎皇上,本宮相信她也會讓發現自己的不足。本宮和太後商量,畢竟她是一國之母,皇上的結發妻子,借助此事也好讓皇後知道皇上其實仍是心里有她,也希望借此能夠讓皇後認清自己處理事情的錯誤方式。」當淑妃前去勸說皇上時,她看得出來皇上的心里仍有皇後的存在,他只是不知如何接受已不是曾經的皇後,皇上亦希望借助此事解除他們之間的隔閡。皇上對皇後心里的那份情,是根深蒂固,任誰都取代不了,就算他對皇後過于冷淡,皇後的曾經永遠活在皇上心底的最深處。

「娘娘想得周到。不過就不怕萬一?」

「萬一的機率還是存在的。本宮相信,皇後定會以大局為重,她不會讓自己深愛的丈夫丟失顏面。」

淑妃賭的是「真情」,盡管她也時刻擔心,卻不會後悔自己的決定。

祭壇已到眾多百官,他們在竊竊私語,無非在私下說著對皇上此舉的不滿。

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淑妃和安路濤站在一起,經過皇後身旁時,他們仍是有禮貌地對皇後行著禮。雖說皇後的臉色不是很好,卻不難看出她已經學會收起自己的鋒芒。沒有過多的交流,他們各自回到屬于自己的位置。等候皇上和太後的到來。

淑妃,安路濤和皇後的距離不遠,他們能夠听到彼此的對話。

「皇後娘娘,今日皇上為前朝皇帝大辦陰辰有辱國體,還望皇後娘娘規勸皇上收回成命。」幾個大人來到皇後面前,希望皇後提出皇上的錯誤行徑。當然,大臣的話盡收淑妃他們耳里,比起大臣的態度,他們更想知道皇後會如何回復他。而此時皇後的回復將會證明淑妃的決定是否正確。

「孫大人這是想讓皇上下不來台嗎?」皇後的威信不禁令人倒吸幾口涼氣,這讓前來的幾位大人不知所措。「還是孫大人想帶領文武百官指責皇上?」

「娘娘您……」

「孫大人,皇上是君,你是臣,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孫大人還想保住這頂烏紗,最好是乖乖地站著,什麼話都不說。再者,安國乃是禮儀之邦,皇上今日的決定既是孝順太後,也是對前朝的尊重。孫大人是覺得皇上哪里做錯了?」

「沒有沒有。臣失言了。」孫大人連忙改口,退至自己的位置。本想著皇後一直是站在他們這邊的,想借助機會在皇後面前好好表現,誰知皇後一改常態。大臣們也只得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皇後一席話盡收淑妃他們耳里,他們听得字字清楚。對皇後更是刮目相看。皇後果然是最在乎皇上,也是最不願失去皇上的女人,她用近日的「面壁」換來一改常態。不管她是真的想明白了,還是為了讓皇上重新回到自己身邊,什麼原因都不重要。在淑妃看來,沒有什麼比陰辰大典順利進行更重要。

皇後也學會惺惺作態嗎?在你心里只有自己最重要,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殺了我母後,為了讓自己日後榮登太後之位,處處為難我。就算你現在知道悔改了也還不了我母後的命。總有一天,我會找到證據,為母報仇。

安路濤對皇後剛剛的表現並沒有改變他對皇後的印象,反而令他更加反胃,他怒視皇後的雙眼,臉色極為難看,握緊的雙拳像極了秋兒為報仇時的舉動。

看穿安路濤的秋兒,上前握了握安路濤的手。此舉也許太過于大膽,但秋兒顧不了那麼多,她只望他能在皇上來之前平復自己的心情。

自從第一次在宮外偷听到安路濤和安辰逸之間的對話,她一直想知道安路濤隱藏在心里的秘密。或許經過這些年的相處,安路濤對皇後的反抗,此時安路濤和自己曾經一樣的狀態,秋兒已經猜到七八分。這是仇恨,不共戴天的仇恨。

安路濤被突如其來的溫度拉回思緒,怒視著皇後的雙眼回復平靜地望著身旁的秋兒。

「你怎麼了?」秋兒小心問道。

「沒什麼。」安路濤放松自己,回復平靜,對秋兒淡淡一笑。他不是不願把自己的秘密告訴秋兒,只是不想把自己的煩惱和危險帶給心愛的人。秋兒亦如此,因為自己的先入為主,總以為隱瞞一些事實是對心愛之人的疼愛。正因如此,他們對彼此的欺騙亦如日俱增。

緊拉著的雙手被一股力量強行分開,仔細一看,方知是慕容雪。

「你們瘋了。」慕容雪小聲呵斥著他們。「這種場合你們也敢手拉手,是不是嫌自己的命太長啊?」

看著慕容雪的樣子,不是妻子對丈夫偷情的責備,而是擔心丈夫偷情被發現,會對丈夫不利。這樣的妻子角色太矛盾了,讓他們看著覺得有些好笑。

「娘娘,不是您想象的那樣。」秋兒忙解釋。

「我怎麼想的不要緊,要是被其他有心人看到,你的腦袋可就不夠砍了。」

「多謝娘子提醒,相公會注意的。」安路濤一股怪腔引來她們笑意。

「你們在說什麼呢?這麼開心,可否讓霜兒也參加?」剛從程一海那邊回來的程霜錯過了好戲。

雖說程霜已一改常態,但他們還不放心讓程霜知道太多的事。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

「沒什麼,我們在說一些小時候的事情。姐姐這是去哪兒了?」慕容雪一概而過,迅速轉移話題。

「剛去給爹請安。」

「程將軍可否原諒你?」因為程霜的改變,程一海對她不曾完全接受,這些日子也見程霜悶悶不樂。

「父女沒有隔夜仇,爹已經原諒霜兒了。」

「太好了。」

「殿下,爹讓我問您,何時有空去將軍府坐坐?」

言下之意不就是什麼時候陪同程霜回娘家嗎?

這個問題安路濤天真的以為沒人會記得了,突然被提起,他倒不知如何應答。以前那個蠻不講理的程霜已不在,照理說他應該不會介意和程霜單獨相處。而真正遇到這樣的問題,他倒是舉手無措了。條件反射地他看向秋兒。而秋兒卻適時地別過臉,對安路濤的求救忽略不見。秋兒是愛著安路濤,但她也愛得明白。從淑妃身上秋兒亦學到了很多,愛上一個人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而當這個人不是一般人的時候,自己也注定要承受著別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與痛苦。只有自己放寬心,不強求,只要彼此有對方,其他的事根本不重要。有時候,自己活得明白,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過分強求,不但活得痛苦,也會適得其反。

「霜兒,我知道這對你很不公平,但我實在是抽不開身。前些日子忙著安排陰辰大典,也未抽出時間。等過段時間再去拜見岳父。」緩兵之計也只能解一時之急,明日復明日,總不見得太子殿下比一國之君還要忙碌吧?秋兒對安路濤的說詞頗有意見。與其延遲時間,倒不如早些面對。

「霜兒明白,一切等殿下空閑時再說。」如今的程霜的確讓人有些喜歡。

听到程霜的回答,安路濤松了一口氣。時辰還沒到,各說分雲。

「皇上駕到,太後娘娘駕到。」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眾嬪妃,眾臣紛紛下跪行禮。

「平身。」皇上手一揚,大家紛紛謝恩起身。

皇上和太後一齊朝祭台走去。經過淑妃身邊時,太後笑著望著淑妃,手一抬,淑妃會意,上前扶著太後,與太後一同前往。走到皇後身邊時,皇上注意到她,今日的皇後一改平日的妝扮,今日顯得樸素簡單,這讓皇上又想到當初的皇後。

看著皇上伸出的手,皇後先是一驚,隨後心喜地伸手迎上前。拉著皇上的手,與皇上如此親密的站姿已是許多年前的事了。近距離打量著皇上,皇後的眼眶竟有些濕潤。

「皇後怎麼了?」

皇後略略擦拭著,擠出一抹笑。「臣妾失禮了。沙子迷眼了。」

「沒事吧?」

「謝皇上關心,臣妾已經沒事了。」

陪同皇上太後上了祭台,接過宮女太監遞來的香,對前朝皇帝的牌位鞠躬行禮。依照規矩,上完香,便是君臣行跪拜之禮。心有憤憤不願者大有人見,而皇上卻不在乎,既然封前朝皇帝為皇兄,皇上又怎會在意對他行跪拜之禮?況且,他沒有信守承諾,對前朝皇帝亦有愧疚之心,行此之禮已是應當。

皇上下跪,群臣哪有不跪之理?就在皇上屈膝下跪之時,太後上前拉著了他,阻止了皇上的跪拜之禮。

「皇上不必行此大禮。」太後對皇上說道。

「母後,朕跪拜皇兄天經地義。」

「皇上,此次你為我兒辦陰辰大典,哀家已是感激不盡。我兒畢竟是前朝皇帝,皇上才是如今的萬金之軀。古往今來,只有臣拜君,哪有君拜臣之理?皇上,听哀家一言,這跪拜之禮我兒身受不起。安國群臣今日能來參加陰辰大典已是給足哀家的顏面,哀家怎敢接受群臣大禮參拜。大家都免此大禮吧。」

太後的深明大義讓眾臣敬佩,他們似乎開始對太後有所改觀。但他們高傲的膝蓋只跪安國皇帝。

什麼?太後竟然是……是皇女乃女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皇女乃女乃又怎會貴于安國太後?到底還有多少事是我不知道的。父皇,原來秋月不是孤苦伶仃,秋月找到了皇女乃女乃,您在天上看到了嗎?父皇,請告訴秋月,到底還有哪些是秋月的親人?

自听說皇上要為前朝皇帝辦陰辰大典,秋兒便開始懷疑皇上的真正目的,而現在秋兒才知道太後的真實身份,之前對皇上的種種猜測已不復存在。原先太後口中死逝的公主原來就是她,她才明白先前對太後的熟悉感覺原來不是幻覺。如今她改了面貌,難怪太後對她一點印象都沒有。太後年紀大了,小時候留在秋兒腦海里的印象也是模糊的。

站在台下,怔怔地看著太後,她心情澎湃,她好想沖上台,抱著太後,告訴她︰皇女乃女乃,我是秋月,您的九公主啊。

「太後。」祭台下閃出一個人影,他是前朝留用舊臣。迎上前,跪于前。「臣等乃前朝舊臣,承蒙皇上大恩,繼續留用安國,臣等對皇上忠心不二。而此次皇上不計前嫌,為前朝君主舉辦陰辰大典,更讓臣等感動。而臣等對前君主亦有情份。請太後恩準,容臣等向前君主請安。」

「請太後恩準。」前朝舊臣紛紛下跪。這讓太後動容,亦讓皇上看到了他們的忠心。

太後被前朝之臣的忠心深深打動了,她不曾想到,在他們心里仍然有著前朝之主,太後也知道自己的兒子並不是治國之主,而前朝之臣居然還心念著並不算明君的前君主,這讓太後更為感動。太後看著跪于前的前朝眾臣久久不曾開口。

「母後,您就應了他們的請求吧。恩準他們對皇兄的忠心。」

太後看著皇上,猶豫之後。「好吧。哀家恩準。」

「謝皇上,謝太後。」

「母後,也請恩準兒臣給皇兄請安,也謝皇兄給兒臣留下忠心耿耿的眾臣。」

「皇上,他們是前朝舊臣,行跪拜禮無可厚非,皇上一國之君,哀家絕不允許皇上有失身份。」

「母後……」有誰知道皇上對前朝皇帝的愧疚之心呢?

「別說了。皇上若是再堅持,哀家會立刻離開。」

皇上的心思,太後的心思,他們互相理解,卻因身份的原因,太後不可自私。只見兩人堅持于台上,互不相讓。

「太後,皇上,請听臣妾一言。」淑妃上前,像是有了好主意。太後和皇上轉身,期待淑妃的主意。「皇上一國之君,拜天拜地拜祖先,太後的心思皇上理應理解,而皇上尊重皇兄也是一片心意,太後也應支持。臣妾想個折中的辦法,讓臣妾代替皇上跪拜皇兄。既能體現皇上的心意,又不會失了皇上的身份。」

淑妃此言正中他們心懷。皇上覺得此方法絕對可行。而太後方才想到,淑妃原本是前朝太子的未婚妻,由她跪拜順理成章。

「淑妃此言甚好。母後意下如何?」

太後當然會同意淑妃的一片孝心。「哀家也同意。難得淑妃機智。」

「濤兒。」皇上喚來安路濤,「皇兄膝下無子,你就代替子孫後輩給皇兄行禮。」

「是。」安路濤應允。如果安辰逸在,或許他才是最佳人選。現在就讓他代替安辰逸和三公主行此大禮吧。

怎麼辦?今日是父皇的陰辰,我理應跪拜。如果現在告訴大家,我不是秋兒,不是辰王妃,不是宮女,不是女御醫,而是前朝皇帝的九公主秋月,你們會讓我給父皇請安嗎?你們會接受我嗎?

秋兒矛盾,秋兒不知所措,看著安路濤走上前,她好想跟上前。

「太子殿下請留步。」太後發話了,讓秋兒又看到了希望。安路濤站于原地,等候太後吩咐。「太子是未來儲君,與皇上一樣的尊貴。哀家想,我兒並不在乎這些。有淑妃代替,我兒已然會很高興。」

「母後何苦糾結這些身份呢?濤兒是皇兄的晚輩,給皇兄跪拜沒有不妥。母後,兒臣已經同意由淑妃代替,那母後可否成全兒臣一次?」

皇上的誠懇,讓太後無法拒絕,只得默認。安路濤受命上前,與淑妃一前一後站立,儀式馬上就要開始。

秋兒為盡一片孝心,大步上前,跪于台下,秋兒此舉令所有人不解。

「太後,皇上,請听臣一言。」

「秋大人起來回話。」

「謝皇上。」皇上惜才眾所周知,對于秋兒的本事他有目共,僅是她醫好淑妃的病疾,就因好好獎賞她。「太後深明大義,只求辦理一場陰辰大典,哪怕只有太後一人參加,太後也無所謂,更不願安國君臣屈膝而跪。而皇上大仁大義,對太後的孝心,對前朝的仁心亦感動天地。前朝舊臣為表忠心跪拜于此,為顯安國乃禮儀之邦,對故人的尊重之情,臣覺得安國眾臣也理應參拜。皇上既然已封前朝皇帝為兄,那便沒有前朝與安國之分。」秋兒此言無非加深了安國眾臣對她的意見。「但是,眾臣忠心為國,心里一時間難免無法接受這一事實。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皇上的大度讓臣佩服,臣願意代替安國眾臣對前朝皇帝行跪拜之禮,已示皇上心意,安國禮儀。」

秋兒像接受審判一下,忐忑不安地站在台下等候皇上的金口。

皇上听了秋兒的發言,深表感動。他為安國眾臣中有人支持他的想法而感動,他看了一眼太後,太後也深感心慰。但這畢竟是安國的臣民,她沒有發言權利,對皇上只此一笑,不表明立場,把所有難題交于了皇上。不管皇上做什麼決定,太後都會同意。

「秋大人小小年紀,領悟如此之高,這些臣子遠遠不如你。」皇上審視了台下,眾臣紛紛低下頭,他們只是心有不平,若是他們也能有些領悟,那天下就不知道姓誰了。「秋大人,朕準奏。」

秋兒听到皇上的恩準,心喜若狂。忙下跪謝恩。「謝皇上恩典。」她松了一口氣。

台上的安路濤和淑妃對秋兒的舉動看出了另一層含義,只是他們還沒想明白到底是什麼。

「大典開始。跪。」王喜說著,淑妃,安路濤,秋兒和前朝舊臣紛紛下跪。

跪于牌位前,他們心緒萬千,他們帶著外人不知道的情緒,情深意切地跪拜。

皇上,之彤給您請安了。請您原諒之彤嫁于他人,請您告訴殿下,之彤對不起他,請求他的原諒。

這是淑妃心里一直的痛,三從四德是淑妃從小的訓誡,而如今,她拋下前朝太子,放下前朝太子妃的身份,旁若無事的嫁給安國皇帝,成為別人的寵妃。盡管太後原諒她,理解她,但她心里永遠有著這樣的愧疚。

皇上,我是安路濤,今日代替您的三公主秋霜給您請安。我不知道您是否知道我皇叔和三公主的感情,希望您可以接受皇叔和三公主,也希望您不要因此事為難三公主。路濤請您轉告泉下的三公主,告訴她,皇叔從來沒有忘記過她。

安辰逸和前朝三公主的愛情知道的人不多,而知道他們之間感情的人都非常支持,盡管知道十幾年前他們本不該在一起。明理事非的知情人,他們知道國家的戰爭與他們無關,更與愛情無關。

父皇,不孝女給您請安了。請原諒秋月的不孝,這些年都不曾給您上香叩拜。父皇,您和母後,眾兄弟姐妹在那邊還好嗎?父皇,秋月放棄復仇到底對不對?安國皇上到底對您做了什麼,對前朝又做了什麼?難道兒臣听到的,看到的都不是真實的嗎?父皇,如果有機會,您一定要托夢給兒臣,告訴兒臣到底該怎麼做。

秋兒是在前朝滅亡之後第一次對父皇行禮參拜,之前她一直忙于苦練,一心為報仇。如今她爭取到這個機會,她也希望借此跟父皇好好傾訴困惑于心的難題。

看著他們對兒子禮待有加,太後的心里既感動又興奮,她看到了一片祥和,她亦有話說︰兒子,皇上對哀家很好,你可放心。請你幫助皇上早日找到凶手,為後宮死去的冤魂討回公道。你在天之靈,一定要保佑皇上身體安康,安國國泰民安。

皇上立于一側,看著前朝皇帝之靈位,心里甚不是滋味︰皇兄啊,朕對不起你。沒能保護好後宮女眷。不過請你放心,朕答應過母後,定會找出幕後凶手,以慰她們在天之靈。

「禮成。」在王喜的宣布中,陰辰大典圓滿完成。眾人起身,回到原先的位置。

皇上緩步上前,在台前正中央站立,今日他要宣布眾人不知道的事實。更要以此對幕後凶手當頭一棒。

「朕今日正式宣封前朝皇帝為姚舜帝,從此,若是有人對姚舜帝不敬,朕定不輕饒。」

「臣等遵旨。」

皇上此舉連太後都不知曉,她欠皇上的實在太多了。

「朕知道,你們對朕的決定有疑問,那今日朕便告訴你們一件事。」皇上的反應引來群臣竊竊私語,他們都在議論著皇上想說什麼,又是什麼樣的大事要選在今日說。「十幾年前,安國和前朝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朕舉兵滅朝,是不忍看在姚舜帝統領下,百姓飽受折磨。姚舜帝是名武將,他有著超乎常人的領兵才能,卻沒有文才。朕的江山不是靠自己的雙手打來的,當年要不是定遠候的背叛,朕根本無法奪下前朝江山。」皇上提到定遠候,讓更多的人知道定遠候原來是背信棄義之徒,站在人群中的定遠候後退,想象著自己並未被別人發現。「當年,朕和姚舜帝單獨談過,他為天下寧可把國印交于朕手,他希望朕可以給天下帶來和平,可以令百姓夜不閉戶。姚舜帝唯一的心願便是讓朕照顧好太後和後宮女眷,朕答應了他。原來他早已服下毒藥,待朕答應他後,便毒發身亡。他放心的把天下交給朕,而朕卻沒有信守承諾。後宮女眷除了太後,無一幸免。」皇上說到此處,忍不住停頓,平復心情。同時,皇後听到皇上此言,心里亦咯 一下,更是不安。「當年後宮一場大火,奪走了她們的生命,更有人假傳聖旨,把她們活活燒死。朕多年來一直在調查幕後凶手,朕定不會讓凶手逍遙法外。」

皇後捂著胸口,努力使自己平復,絕不能讓別人看出她的反常。皇後更不敢相信原來皇上一直在調查著當年的事。

台下眾臣的議論聲越來越大,他們對皇上所言半信半疑。

「皇上所言乃是事實,皇上並沒有對前朝做什麼,他只想為天下謀太平。而姚舜帝原本亦可反敗為勝,就算被人背叛,他亦有辦法保住帝位。可他知道自己並非治國之才,他放棄戰爭,把天下交給有能力之人。他何嘗不想看到天下太平?皇上宅心仁厚,對哀家照顧有嘉,卻不知是誰嫁禍皇上,放火燒掉後宮,燒死無辜女眷,此人歹毒之心人神共憤。或許此人正是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哀家在此發誓,哀家定會替那些無辜女眷討回公道。」

皇上和太後都表明心願,也證實前朝和安國之間的誤會。不僅是前朝舊臣對皇上刮目相看,淑妃和秋兒更是慶幸自己沒有做出傻事。

真相大白了。幕後黑手到底是誰?

秋兒心里的怒火再次被點燃,原來她並不是放棄了報仇,而是直覺早已告訴她皇上並不是她的復仇對象。

皇叔,原來父皇不是當年下旨放火燒死後宮女眷的人。三公主也不是死于父皇之手。皇叔,快回來吧,告訴父皇你和三公主的事,我相信父皇會原諒你。我們都錯怪父皇了。

安路濤的心情跌宕起伏,原來他並沒有真正了解過父皇。

人群里的定遠候並不知自己將大禍臨頭,程一海正用另一種眼神看著心神不定的皇後。不管是前朝後裔,還是做賊心虛的凶手,每個人心里都有著另一番打算。

一場陰辰大典,收獲了不可思議的事實真相。另一場爭斗即將開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絕色宮女是王妃最新章節 | 絕色宮女是王妃全文閱讀 | 絕色宮女是王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