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書 第五十章安分守己

作者 ︰ 風天小畜卦

九四︰不克訟,復既命渝。安貞吉。

本爻的爻義是指︰爭訟沒有成功,返回到自己原來的狀態,安于現狀,堅守正道,吉祥。講解;九四以陽剛之爻而居于鍵卦之下,既不得中又不得正,但是由于它上承九五,下履六三,又應于初六,故能化險為夷,平安無事。

訟卦第四爻人生啟示

從卦象上看,九四已經進入上卦,並且屬于剛爻居于陰位,失位且不居中,過于剛健好勝,不得人心。九四明白自己的過錯之後,改變與人好爭的性格,從而獲得吉祥。

佔得此爻者,在爭執、官司上不能勝訴。當出現這種結果時,雖然心里可能覺得不滿意,甚至不服氣,怒心沖沖,但是,要克制一下自己,接受這種結果。回歸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不要再因為官司或爭執而耽誤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不要為了發泄不滿做出傷害他人的舉動,不要想著去報復對方,應接受法律的判決,並認為這都是命運的安排,回到家繼續自己以前的生活,這樣才能吉祥。

九四陽爻居于偶位,自然不會安分。他自然也想爭奪些什麼,可是他與九五相爭,怎麼能勝利呢。識時務者為俊杰,吃了虧後變得老實了,開始安分守己,自然也會吉祥。

譯文;倘若自己敗訴,那就認罰,主動給對方以物質賠償(復即命),這樣才能夠讓自己今後的生活與工作平安、順利(安貞吉);訴訟不贏,返回遵從王命,改變一些(態度),維持安定生活。訴訟,很吉利。

九四爻說,不以爭訟取勝別人,而以仁德使人歸附,又得到了別人的回報,別人的回報就立即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而且安然無恙;這都是堅定不渝地施行仁德的結果。這也是對待訴訟的一種正確方法。九四爻也是對秦穆公以仁德對待訴訟,以仁善之德待人而得到回報的評價。九四是有身份的人,他也不適合卷入官司。他應該過好自己的日子,享受安樂,不要去爭訟,對于他來說,打贏官司也許還是輸家,所以只有安于純正才是吉利的。四位本就是機遇位,是鄰接三位的凶險和五位的成功,對于爭訟,應該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還有官司沒贏,回來自己本來的生活、位置,此後,變成老實本分,反而是件好事。爭論沒有贏,輸了,能回頭看看自己輸在哪里,好好反省,如果是自己的錯,那就自然接受,就會平安吉祥。相當于兩口子吵架,吵了離家出走,又能主動回到家中,在冷靜中主動調合大家的關系,就會家庭和睦)

九四與九五打官司,注定會輸。而且九四與初六相應,沒什麼好爭的。

六三、九四、九五互為巽卦,乖乖在本來的位置,听從九五的安排,一切都會順利。

「九四」以陽剛與「初六」爭訟,「不克訟」則敗訟也。「復即命,渝安」,即回歸正理,改變原有的念頭,安分守己,也是可以獲得吉祥的。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個世界從來都是柔弱勝剛強。別人打你一巴掌,你對他呵呵地笑,他還會再揣你一腳?自我本性柔弱斗不過人家,就退讓免爭安享舊祿。

我們來說說秦穆公賜酒那些事;

有一次,秦穆公丟失了兩匹烈馬,經打听發現是岐山的奴隸偷去將馬殺了,在岐山南坡煮了吃起來。秦穆公失去心愛的烈馬,親自率人尋找,來到岐山南坡,見有三百多個奴隸正在吃著馬肉,前去拘捕的官吏將這些奴隸抓起來,想要處罰他們。

這時,秦穆公卻說︰「君子不能因為愛惜財產而傷害人。我听說吃馬肉的人不喝酒會傷身體,我真為這些人擔心。」說罷,他命人賜酒給奴隸,讓三百多個奴隸邊吃馬肉邊飲酒,直等奴隸們吃飽喝好,秦穆公方才離去。三百多個奴隸見秦穆公不僅不處罰治罪,反怕他們吃馬肉不飲酒而傷身體,還賜酒給他們痛飲,一個個感恩不盡,為秦穆公的寬宏大度所感動。

秦穆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中原大國晉國興兵攻打秦國,秦穆公親率大軍,任命丕豹為大將前去迎戰。

秦穆公和晉惠公各自統率大軍,在韓原(今陝西韓城縣西南)相遇交鋒,秦軍自西向東攻晉,晉軍逆向迎戰,一場鏖戰在韓原展開。大戰開始,晉惠公遠離大軍,親自沖到陣前,與秦軍爭戰,輕敵自大,結果受挫,只好撤退,不料戰馬力竭,又陷人泥濘中,戰車無法行動。

這時,秦穆公率人馬急速追趕晉惠公,沒有抓到晉惠公,反而被晉軍包圍,晉軍團團圍住秦穆公的戰車,晉將梁由靡已拉住了秦穆公戰車左邊的戰馬。在秦穆公處境十分危急的情況下,曾在岐山偷吃秦穆公戰馬的三百奴隸突然趕到,他們奔馳沖殺,沖向晉軍,拼死相救,沖散晉軍的包圍圈,從戰車上救出受傷的秦穆公。結果,秦穆公轉危為安,反敗為勝,打敗晉軍,還活捉了晉惠公,得勝西歸。晉國只得奉獻河西八城給秦國,又派太子圉到秦國作人質,秦國才將晉惠公放回,自此秦國東部邊境一直擴充延伸到黃河。

當初秦穆公以酒施恩,韓原大戰得到回報。原來這三百奴隸听說晉軍進攻秦國,就要求從軍參戰,見到秦穆公身陷重圍,車處險地,就一個個奮勇當先,殺入重圍,拼死相救,以報答秦穆公失馬不怒反而賜酒的恩德。

按中醫理論,馬肉甘酸、性寒,食馬肉不飲熱的酒不行。由以上史實可見,當時雍州(鳳翔)已釀有「醪」和「酒」,而且人們對酒「性」也有了一定的認識。

推薦此故事的理由;此篇主要論述的是國君要「愛士」,「士」在這里講的既不是官員也不是賢人,指的就是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愛士」就是國家統治者要愛護老百姓,也就是儒家提到的「民本」思想。文中節選以秦穆公愛士為例,說明君主只要做到施行仁德,人民,人民就會親近君主,就會願意去為君主犧牲一切。

歷史車輪早就證明了勤政愛民是保持王朝不倒的一絕對真理。百姓才是一個國家生存的根基所在,身為上位者能做到愛民如子,那才能被稱為明君,受到百姓愛戴。才能在危難之間也還被百姓坐擁。——楊文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心中有民,才會為民做實事,心中有百姓,才會知百姓冷暖。水與舟的道理我們都懂,時刻關心百姓,做百姓的晴雨表。

想起溫爺爺總理一句話︰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會讓你坐在台上。人心是比大炮子彈更強的武器,不懂得這道理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了。——高欣婷

人民才是推動歷史變革的主要力量,這是自人類產生政治以來我們的一大總結。得民心者得天下,從古至今向來如此。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百科大全書最新章節 | 百科大全書全文閱讀 | 百科大全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