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曹操來說,進攻豫州很簡單。關鍵在于,攻克冀州以後,如何在孫堅的反撲下,最終保住豫州。
自從袁術向朝廷上表,任命孫堅為豫州刺史以後,孫堅便將豫州刺史的治所,遷移到了前線的陽城,以方便對董卓的戰斗。而孫堅的主力,目前還呆在變成了一片廢墟的雒陽故都。
被孫堅留下來守衛陽城的人,不過是一名隨軍司馬,名叫賈華,能力平平,兵力也只有堪稱老弱的四千余人。這些陽城守軍的主要任務,還不是進行戰斗,卻是為前線搬運糧草。從這一點來說,陽城的防御是極為空虛的。
當曹操率部,打著袁術軍旗號進入陽城時,可謂是一帆風順。
由于大家都是出身自漢軍,軍服、旗幟什麼的都大同小異。也就是為了與董卓的涼州軍區分,才在旗幟上變化了一點顏色。所以,直到被夏侯惇當場拿下後,孫堅留守的司馬賈華這才反應過來,對曹操破口大罵。
當然,以曹操的臉皮厚度,他自是不會在意一個敗將的牢騷話。相反,為了日後好與孫堅相見,曹操在詐取陽城之後,對孫堅的部下頗為客氣,並無折辱之類的行動。
孫堅在前面與董卓打生打死,自己卻在後面捅刀子,曹操也知道這事情干的不地道。所以,盡管賈華大聲痛罵,甚至牽連到曹操的祖先,曹操除了叫夏侯惇給了他幾下子,讓他閉嘴以外,最後還是放過了賈華的性命。
除此之外,曹操還把孫堅陣營中諸將安置在陽城的家眷親隨,也統統交給賈華,讓他帶走。
對于這頭「江東猛虎」。曹操早在「黃巾之亂」中就見識過。說起來,雙方還是有些交情。為了別人的事情,而去往死里得罪這樣一個大漢難得的猛將,曹操才不會傻到這種地步呢。大家各為其主,只要不做的太過分,大家都能理解。名如今大家各留一步。以後也好相見。
當然,曹操放走的,只是孫堅的舊部和親信。至于被俘的三千多孫堅在豫州招募的新兵,曹操可沒有放手,全都留給了周昂。外加上周昂從兄長周昕那里,得到的兩千丹陽兵支援,新任豫州刺史手下,便有了足足五千兵馬,算是可以撐一撐刺史的架子。
活兒干到這個地步。曹操也算是對得起周昕、周昂兄弟了。于是,在孫堅反應過來之前,曹操先就帶著本部精兵四千,離開豫州,返回兗州,屯兵于東郡,接受袁紹的遙控指揮。至于周昂在孫堅的反擊下,到底能不能撐得過去。那就不關曹操的事情了。
沒有點兒自己的實力,還想搶孫堅的豫州刺史。那不是做夢嗎?
孫堅的反擊來的並不快,卻很凶猛。
袁紹這次的小動作,可是將袁術徹底的激怒了。袁術當著手下眾將和劉和、公孫越的面,公開痛罵袁紹是個「婢生子」。然後,袁術寫信給好友陶謙,還有新近拉上關系的公孫瓚。將袁紹這次的不光彩行為通告眾人,並邀請他們一起出兵,共同圍剿袁紹這個背棄同盟,喜歡背後捅刀子的「婢生子」!
如此一來,退守長安的董卓。一直期待中的關東諸侯內訌,終于全面爆發了!
周昂擅長文事,武略並不怎麼樣。不過,光是守個城什麼的,倒還難不住他。在佔據陽城以後,周昂從繳獲中得到的輜重和糧草堆積如山,足可以供應一萬大軍支撐半年多。所以,他在佔據陽城以後,一面給豫州各郡的大吏寫信,要求他們服從新刺史的命令,還一面招募各地的壯士從軍,並征發城內民夫全力修整城牆,準備迎接孫堅軍的反擊。
陽城並不大,卻很堅固。孫堅當時選擇此地為治所,也就是看中了此地只要有五千人據守,哪怕來上五萬大軍,也難以強行攻克。不料轉眼之間,本來為對付董卓軍而準備下的城池,如今卻要孫堅自己來享受了。
連同袁術支援給孫堅的兵力,孫堅用于進攻陽城的總兵力,高達六萬人。除了從雒陽廢墟里撤退回的主力以外,那兩千來自北疆的幽州騎兵,也在公孫越的帶領下,參與了圍城側行動。
另一方面,徐州刺史陶謙雖然沒有公開向袁紹宣戰,卻派遣了部將曹豹,帶領四千丹陽兵,對豫州和兗州發起了試探性的騷擾。顯然,袁紹派出新刺史去豫州奪權的行動,很是刺痛了各地州郡大吏的神經。
不過,曹豹的任務,與其說是襲擾兗州,倒不如說是驅趕徐州黃巾軍。自從中平五年188年中原黃巾軍復起以來,青州、徐州一帶的流民多有從者。徐州境內的黃巾軍雖然在陶謙的鎮壓下,一直沒有形成太大的氣候,可仍然是此起彼伏,讓人難得有三個月的安寧。
陶謙也算是個有能力的刺史,普一上任,便任用大量的徐州豪強大族子弟和有力亡命,擔任州郡掾吏。他先是將流亡在東海一帶的泰山人孫觀收編為司馬,又啟用徐州豪強曹宏為功曹,名士趙昱為別駕,名士王郎為治中,世家子弟陳登為典農校尉,曹宏之弟曹豹為州師都尉,很快便理清了徐州的政局,掌握了州中的力量。
接下來,陶謙一方面嚴厲打擊徐州境內的黃巾軍,一方面又縱容同鄉下邳相笮融,大力傳播浮屠教,用以對抗太平道的傳播。
浮屠教即後世的佛教,此時在中國並未得到多少人的認可,故而流傳不廣,地位不高。很難得的,這位笮融倒是個虔誠的浮屠教徒,為了傳播浮屠教,他可謂是全力以赴,甚至不惜背著同鄉恩主陶謙,大量貪污挪用廣陵、下邳、彭城等地收上來的錢糧。後世的史書上對其行徑記載如下︰
「融起大浮屠寺,可容三千余人,悉課讀佛經;又以信佛免役作號召,招致人戶五千余。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于路,經數十里,民人來觀及就食者且萬人」。
有浮屠教在內,外加曹豹、孫觀、陳登等人的大力鎮壓,當初平年間黃巾軍再次大興的時候,徐州的黃巾軍卻始終不成氣候。如此一來。曹豹就憑借手中四千丹陽兵,就能夠將萬余依然堅持斗爭的徐州黃巾軍,驅趕到兗州境內。
相比徐州的太平,兗州境內就可謂是兵荒馬亂了。
劉岱襲殺橋瑁之事,雖然讓劉岱坐穩了刺史寶座,卻沒能消除他與其他郡國大吏間的矛盾。那些曾經支持過橋瑁的郡國大吏們,害怕劉岱事後算賬,紛紛擁兵自保,並私下里相互串聯結盟。
如此一來。比起手里有兵有將有錢有糧的陶謙,劉岱手下可以有效支配的實力,就相去甚遠。而兗州黃巾軍也乘著州郡大吏之間的不和與爭斗,在雙方的縫隙間茁壯成長,最後居然成為了一股足以顛覆州郡的大勢力!
要說兗州黃巾勢力最頑強的郡國,首推泰山郡。泰山多山,自古以來,山賊便以「剿之不盡」而著稱。就連張狂。當年也曾經看上了此地的藏匿性,想要在泰山熬上幾年。等待天時,再乘勢而起。
不過,起伏多山的泰山,雖然讓黃巾軍和山賊們得到了有力的保護,卻也限制了黃巾軍實力的大規模增長。沒有足夠的人,黃巾軍數量便不能爆發。而泰山民風強悍。讓當地的郡兵實力不俗。在新上任的泰山太守應劭打擊下,泰山黃巾並無多少發展的空間。
就在曹豹努力驅趕實力虛弱的徐州黃巾軍進入兗州之際,一股來自青州的黃巾大軍,突然間便涌入了泰山郡。這支青州黃巾軍連結泰山黃巾軍,在試探性的對泰山郡兵發動進攻後。立刻意識到泰山不是個好啃的果子。若是來硬的,黃巾軍未必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代價卻是黃巾軍所不願意接受的。
于是,青州黃巾軍首領張饒派出使者,與泰山太守應劭達成協議。應劭私下里向黃巾軍放開一條通向兗州內部的道路,而張饒將放棄對泰山的攻略,西進兗州。
如此一來,青州黃巾軍、泰山黃巾軍就與徐州黃巾軍湊巧撞到了一起。徐州黃巾軍的渠帥,是張饒的舊識樓異。當年兩人曾經一起追隨青州大帥管亥,救援兗州大帥卜己。後來管亥軍在谷城被皇甫嵩軍擊破,張饒隨著管亥逃回了青州,樓異卻失散流落到徐州,另外成就了一番局面。
就在張饒與樓異為重逢而高興的時候,又有一個故舊找上門來。那就是兗州黃巾軍的最強者于毒。
于毒當年月兌離張狂部之後,本來想要趕回谷城與管亥帥匯合。不過,在半路上,他便遭到了皇甫嵩大軍的游騎襲擊。在發現管亥被皇甫嵩盯上以後,于毒立刻打消了冒險前往谷城的意圖,而是暫時找了個小村莊屯駐下來,觀望戰斗的勝負。就是這樣,于毒便逃過了當年的那一劫。
此後,隨著兗州黃巾軍的逐漸被平定,于毒深知如此下去不是辦法。他也是明白事理的人,便主動退往太行山一帶,找了個小山頭暫時安身。
後來張狂崛起于太行山,于毒由于曾經拒絕投奔張狂,不好意思再次見到張狂,便離開了太行山,在兗州四處流竄。由于他手中的幾百騎兵頗為強悍,郡縣兵都不太願意招惹他,所以一直得以幸免于官兵的圍剿。
當兗州大吏們忙于反董時,于毒眼看時機到來,便在兗州再次豎起黃巾戰旗,裹脅流民,成為兗州十萬黃巾共同尊奉的大帥。
于毒、張饒與樓異的匯合,讓三州黃巾軍的精銳都合在一起,戰斗力大為強化。如此一來,中原黃巾軍的規模,一下子躍升到三十余萬,其中精銳壯丁不下五萬,戰力頗為可觀。(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