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張狂 第68節 公孫戰袁紹

作者 ︰ 艾葉客

在關東諸侯的一片混戰中,初平二年總算是過去了。只可惜在初平三年192年,大漢的天下不但沒有變的平靜些,戰火反而越燃越烈。

正月剛過,在長安大肆清除異己,鞏固自身權利,甚至干掉了前任司空張溫及無數小蝦米的董卓,突然做出了一個奇怪的任命。

功勛卓著的朝廷重臣朱雋,被任命為河南尹,鎮守故都雒陽,以恢復朝廷對河南之地的統治。

大漢人都知道,朱雋與董卓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表面和氣罷了。作為與皇甫嵩齊名的討伐黃巾名將,朱雋同樣向來以忠勤國事著稱。而與皇甫嵩又有所不同,朱雋身為士人,向來對董卓擅自專秉國政不滿。

董卓居然會讓朱雋這樣一位被其忌憚的大漢名將,外出為地方大吏,大大出乎了天下人的預料。有點眼光的士人,都猜得出朱雋外出之後,將會做些什麼。他要做的事情,可不會對董卓有什麼好處。

果不其然,朱雋一到河南尹地界,立刻月兌離了董卓陣營,開始組建自己的部曲。他一方面寫信給關東諸侯,表示自己是站在關東諸侯一邊的,一方面也不斷向長安的天子劉協上表匯報地方事宜,以示對天子的忠誠。而關東諸侯介于朱雋昔年里累積下來的赫赫聲威,都紛紛對朱雋表示友好。

當然,對于朱雋要人要錢,打算重建東都雒陽的計劃,肯給予實際支援的諸侯不多。除了朱雋的故吏孫堅,支援了他一筆錢糧和兩千士卒,還就是徐州刺史陶謙賣了朱雋的面子,也送來了三千士卒和一批輜重。

從這些州郡大吏的行為當中,有識之士便可以發現。♀到底有哪些人,是真正將天子放在心上的;又有哪些人,只是表面上尊奉天子,實際上只顧自己擴大勢力。

有了這筆錢糧和士卒,外加朱雋歷年積累下來的聲望,他很快成為了河南尹的真正主人。為了防備西涼軍的騎兵。朱雋將河南尹的治所,遷移到人口和財富沒有遭到太大破壞的中牟縣。此外,他還積極的組織民夫修補城防,訓練士卒,進行戰備活動。

不過,連朱雋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其實成為隔離董卓與關東諸侯的一道緩沖帶。

關東諸侯想要進攻董卓,多半需要通過朱雋的地盤。可是,朱雋雖然不滿董卓。卻明確支持當今朝廷和現任天子的在位。否定當今朝廷,便是否定朱雋的地位。如果諸侯們從朱雋的地盤經過,前去討伐長安朝廷,朱雋出于對自身地位的考量,肯定不會為那些諸侯提供多少有效的幫助。

有了朱雋這道緩沖帶,董卓便可以躲在郿塢里,笑看關東諸侯之間的自相殘殺了。這便是董卓同意了女婿李儒的建議,讓朱雋出關的主要原因。

不過。朱雋勢力的成立,並沒有吸引天下人多久的注意力。很快。幾乎同時發生在冀州與兗州的兩場大戰,成為了天下人關注的新焦點。

在冀州,公孫瓚得到了袁術結盟支持,終于有了名正言順討伐袁紹的理由。袁紹在豫州刺史孫堅討伐董卓的關鍵時刻,居然派人去偷襲孫堅的居城。作為討董聯盟的盟主,袁紹既然做出此等破壞關東諸侯討董大業的惡劣行徑。當然是必須嚴懲不貸的,該殺!

以此為借口,公孫瓚高舉為盟友袁術出氣的旗幟,悍然推兵大進,陳列主力三萬人在河間國易縣一帶。威脅袁紹。

袁紹不想與公孫瓚開戰,卻不是怕了公孫瓚。見到公孫瓚如此咄咄逼人,袁紹自然不甘示弱,也開始調動手頭的兵力,積極備戰。

不過,袁紹從韓馥手中得到冀州的時間不長,短時間里,他還無法充分整合冀州各郡的兵力。所以,袁紹一面派人出使公孫瓚,與其談判,以拖延時間,一面全力調動淳于瓊、義所部與顏良、文丑、張頜、高覽諸將,打算集中兵力,與公孫瓚決戰。

袁紹派遣的北上使者陳琳,也是天下知名之士,不但文字飛揚,兼且辯才無雙,曾被大將軍何進征闢為主薄。可惜他此次出使,並沒有見到公孫瓚。在半路上得到一個消息以後,陳琳便果斷放棄出使,匆匆的返回了袁紹身邊。

原來,遠在東邊的渤海郡郡治南皮城,已經被公孫瓚的一支偏師,在大將田楷的統帥下,以悍將劉備為先鋒,一舉奪下了!

渤海郡是袁紹的地盤。袁紹從中平元年自雒陽離開以後,便一直擔任渤海太守。如今田楷奪下渤海,交到了公孫瓚從弟公孫範手中,自然意味著雙方的關系徹底破裂!

公孫瓚這次的動作,鬧得極大。他在奪得渤海之後,先是任命從弟公孫範,坐實了渤海太守的位置,又趁著青州刺史焦和由于黃巾軍熾烈,憂懼而亡的時候,直接任命部將田楷為青州刺史。另一員大將單經,則被公孫瓚任命為兗州刺史。就連他的小學弟劉備,也得到了平原相的職位。

至于董卓所封的那個冀州刺史頭餃,公孫瓚可看不上眼,居然直接給了心月復大將嚴綱。如此一來,公孫瓚一口氣任命了三州刺史,簡直把自己當成了北地的霸主。

公孫瓚這種大規模的亂封官,將袁紹都給氣笑了。既然公孫瓚如此囂張,袁紹也沒什麼好說的,直接動武,上吧!

初平三年春,袁紹與公孫瓚大戰于河間武垣縣。

這一戰,中間可謂是波折起伏。戰事延綿了一個月,雙方才算是決出了勝負。

在開戰前,公孫瓚攜大勝黃巾二十余萬之威,氣勢洶洶而來。雖然在兵力上,公孫瓚只有三萬,袁紹卻達到五萬,可是公孫瓚依然志在必勝。

袁紹軍的先鋒,是悍將顏良。不過,顏良雖然武力絕倫,卻不是很擅長指揮陣地戰。面對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騎士,顏良所部陷入了對方打得到自己,自己卻打不到對方的郁悶中。雖然這種戰斗死傷的士卒不多,卻極其挫傷己方的軍心斗志。

迫不得已下,顏良帶著部下的少數騎兵出擊,想要給白馬義從一些顏色看看。只是可惜雙方在騎兵上的差距太大,顏良的貿然出擊,除了白白損失了一百多珍貴的騎兵以外,並無太大作用。

乘著顏良軍士氣低落,白馬義從的指揮官嚴綱,與剛剛趕到的公孫軍步兵,發動了一次夾擊。這次夾擊,一開始取得了不小的戰果,成功將顏良軍的陣地擊破。

然而就在此時,顏良終于發揮出自身的「萬人敵」戰斗力。他率領親衛隊來了一次凶悍的反擊,便將公孫軍步卒的進攻擊垮。若非嚴綱見機得快,帶著部下趕緊撤退,就連白馬義從怕也要吃上一個小虧。

此時,公孫瓚的主力趕到了戰場。作為一名擅長騎兵的統帥,公孫瓚對硬磕敵人的嚴密步兵陣型,表示興趣不大。于是,他只是派出一支騎兵小部隊監視顏良所部,讓顏良所部行動不便,主力卻大膽的向側翼推進,猛攻顏良後方的高干。

高干是袁紹的外甥,平日里風度翩翩,在士人里聲名不錯,堪稱當世佳公子。不過,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可就算不上是多麼優秀了。若非副將郭援救援及時,高干只怕會被直沖過來的公孫瓚當場斬殺。

擊破了高干所部,公孫瓚成功的殺到了袁紹中軍的面前。

此時,袁紹中軍只有張頜統御的「大戟士」防御。面對公孫瓚騎兵的突擊,張頜表現得極為沉穩,一點兒也不像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果斷的派出兩百大戟士作為炮灰,抵擋住公孫瓚軍片刻。接著,趁這點兒部下用性命換來的時間,張頜簇擁著袁紹,在一處村落的宅院門前列陣,用建築物遮蔽住己方的背後弱點。

大戟士是久經訓練的精銳重裝步兵,正面對抗的戰斗力,只能用恐怖來形容。這支部隊的弱點,只在于陣型的側翼和背後,還有他們緩慢的移動速度。公孫瓚要是用部下的白馬義從與大戟士正面硬拼,也許拼光了手頭的三千白馬義從,怕是依然攻不破大戟士的陣型。

面對處于防御狀態中,變得沒有弱點的大戟士,公孫瓚也無計可施。在發動了兩次失敗的試探性進攻以後,公孫瓚放棄了強攻大戟士正面防線的打算,改而進攻袁紹軍其他部分。

一天的激戰下來,袁紹軍除了顏良、文丑、張頜、高覽四將的隊伍,沒有讓公孫瓚佔到太大便宜之外,其他與公孫瓚交戰的部隊,多有損失慘重的。

所以,戰後的袁紹,為了提升士氣,同意了謀士田豐的主意,將顏良、文丑、張頜、高覽四將並稱為「河北四庭柱」,以激勵己方的戰斗意志。

激戰一天後,公孫瓚軍雖然佔據了上風,卻沒有取得壓倒性的勝利。而袁紹軍在吃了一個不小的虧以後,也學乖了不少,不再嘗試與公孫瓚軍,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野戰。

如此一來,雙方的戰斗便陷入了僵持。公孫瓚軍佔據了上風,卻始終無法得到真正的勝利。(未完待續……)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黃巾張狂最新章節 | 黃巾張狂全文閱讀 | 黃巾張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