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端坐在崇德殿上,意氣風發。
陳摶老祖笑呵呵地望著當今天子,拱手為禮︰「貧道山野鄙夫,何勞天子掛懷?」因陳摶老祖與寂空禪師為了先帝之事,四處奔走,希望能救之于危難。可惜,終是積重難返,無力回天。周世宗對陳摶老祖好生相敬,即位後命華陰縣令王逵上華山求見老祖,望能再次相見。
王逵上得華山,恰遇老祖在九石岩上打坐,煞是驚奇,便上前詢問居所。陳摶老祖當即口吟一詩︰「蓬山高處是吾宮,出即凌虛跨曉風。因此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王逵慕老祖高風,極力懇請為其築宮,陳摶老祖慨然拒之。
「先生世外高人,卻心系天下黎民,急公好義,朕甚仰之,奈何先生閑雲野鶴,無拘無礙,失之交臂,甚憾也!不知先生如何看待大周?」陳摶老祖略微沉吟,「呵呵」一笑,吟道︰「好塊木頭,茂盛無賽。若要長久,添重寶蓋。」周世宗甚喜,周世宗姓柴,暗扣「好塊木頭」,又有「茂盛無賽」,「長久」之意,如何不喜?可是,那關鍵的「添重寶蓋」,卻讓他始料不及。
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二月。周世宗上殿听到的第一個消息,就是「北漢」劉崇的三萬兵馬和「遼國」的一萬契丹兵馬已經殺向中原。
周世宗望著群臣,目光堅毅,道︰「朕要御駕親征,攻破漢兵。」宰相馮道出班言道︰「皇上!劉崇算不上什麼?而且先帝也曾多次打敗他。可是,現在皇上初登大寶,還是派大將抵擋吧!」周世宗道︰「昔日唐太宗,哪一次不是自己親自抵御外誨?」不料,馮道卻慢悠悠揶揄道︰「可皇上你不是唐太宗,你也沒有無往而不利的‘定唐刀’。」周世宗冷笑道︰「不!我有。我要像泰山壓頂一般,徹底毀滅他。」馮道輕輕一笑︰「可是,皇上!你做得了泰山嗎?」
周世宗看著這個七十二歲的老夫子,有些不明白。馮道初為幽州劉仁恭的參軍,歷仕五朝,侍奉了十位皇帝,包括曾經入主中原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不,應該是十一位,再加上自己。幾乎所有朝臣都知道他謹小慎微、刻苦儉約、仁厚有德,可今天他怎麼了?周世宗終于明白,自己的根基太淺了,幾乎所有的朝臣都是先帝老臣,對于他們,自己沒有一絲德望。馮道是眾臣之首,更何況他受民愛戴。在契丹人佔領開封之時,馮道只是個外臣。別人都避之惟恐不及,可他偏偏進京朝覲,目的只是為了鐵騎下的黎民百姓。這種殺身成仁的勇氣,即使是個武功高強之人都未必能有。可是,就是這個百無一用的文弱書生,他卻一無所懼。
當馮道見到耶律德光時,耶律德光直截了當地問道︰「汝為何見朕?」馮道答︰「無兵無城,怎敢不來?」耶律德光叱道︰「汝為何等老子?」馮道答道︰「無才無德,痴頑老子。」耶律德光又問道︰「天下百姓如何救得?」他此時最關心的是如何管制中原的百姓。因為他們令契丹人焦頭爛額,死傷慘重。從他入主中原以後,百姓就少則數百人,多則上萬人的聚集在一起,不時地攻襲各地的契丹人,令他們防不勝防。
馮道答︰「此時佛出亦無救,唯皇帝救得!」就是他的這一句話,活人無數。耶律德光如夢方醒,終于明白只有自己善待中原百姓,百姓方能承認自己這個皇帝。雖然,他明白了這個道理。可是,為時已晚。民心已失,大勢已去。他不得不悄然北返,放棄中原的大好河山。但是,他最終還是沒能活著離開中原,就在欒城外的一片桃花林中,他被一群中原武功高手圍攻而死,年四十五歲。耶律德光在「殺胡林」里面對死亡的時候,想的更多的是「長樂老人」馮道的話「佛出亦無救,唯皇帝救得!」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
周世宗沒有怪責馮道,只是派當朝宰相去給先帝修墓。
臨出征前,周世宗問身旁的趙匡胤︰「朕做的怎麼樣?」趙匡胤道︰「皇天在上!何謂皇天?皇帝就是臣子的天。」周世宗冷峻的臉上終于露出了微笑,道︰「每次朕不得意的時候,愛卿總能給朕勇氣。你知道嗎?朕自小就很向往成為兩個人,一個是‘天可汗’李世民,一個是‘神刀侯’關羽。想一想,李世民躍馬揮刀,率領著秦王府的眾將,殺奔敵營,‘定唐刀’下不死無名冤鬼,那份蓋世氣魄,令人心醉神馳。關羽關雲長,跨下赤兔胭脂馬,掌中青龍偃月刀,踏萬馬軍營如入無人之境,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那絕世的神功,天上人間,曠世難尋。」
趙匡胤在周世宗的眼里看到了一團火,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周世宗接著道︰「朕自幼勤練武功,等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橫刀立馬,傲笑天下。」
澤州高平,巴公原。
周世宗望著對面漫山遍野的敵人,他知道自己冒失地殺進了劉崇的包圍圈。現在,三面受敵,唯一的出路就是死拼,自己的後援大將劉詞的兵馬是等不到了。敵人開始進攻了,東面的樊愛能和何徽被後漢將張元徽擊破,而且已經投降了,還好西面的李重進面對的契丹兵沒有進攻。
周世宗突然下定了決心,策馬揮刀直接沖向了劉崇的中軍,刀光閃爍、日月無光,鮮血像花瓣般飄飛如雪,所向披靡。周世宗真的像李世民和關雲長一般殺進了千軍萬馬之中,他太想證實自己了。他想要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不僅能殺入百萬軍中,而且能取上將的首級。
趙匡胤眼見勢危,環顧四周,毅然向中軍主將先帝的駙馬張永德道︰「將軍,你快領軍沖擊東路。」言罷,自領禁軍侍衛,手持盤龍棍,如狼似虎般殺進了敵陣。
張永德和先帝的外甥李重進這時方才從驚駭中警醒,立即領軍分別攻向漢軍的東西兩路。
劉崇看著眼前的千軍萬馬居然在周世宗和趙匡胤等的沖殺下,風卷殘雲般,片片倒伏。東西路的軍馬也在周兵的強攻下,節節後退,不禁大驚失色,立即命令撤退。中軍一動,全線崩潰,兵敗如山倒。
是夜,劉詞後援大軍趕到,又一路追殺到了河東城門口,將城池團團圍住。當天,周世宗斬殺叛逃後返回的大將樊愛能和何徽等七十余人。從此,三軍整肅。周世宗的軍威終于如日中天,氣貫長虹。
翌日,周世宗命令攻城,屢攻不克。
趙匡胤心頭火起,舞動盤龍棍直接殺到了城門口。然後,他就放了一把火,將城門給燒了。再向里沖的時候,里面箭如飛蝗,他絲毫不懼。突然,他听到箭音怪異,待要閃避,已是不及。這箭卻射在了他的左臂上,血流如注。柴榮眼見危險,立即命身旁的貼身侍衛,拼死將趙匡胤救下。
趙匡胤對柴榮道︰「皇上!城里有武功高手,居然能用箭射歪臣的銅棍,還傷了臣的臂膀,功夫非比尋常。」周世宗仔細看了看趙匡胤的傷勢,微微皺起了眉頭。趙匡胤待包扎好傷口,道︰「臣再去會會這個高人。」
周世宗一把拉住了他道︰「朕已探听明白,城中的確有個高手,他叫楊業。」趙匡胤吃了一驚道︰「‘槍王’楊業!果然名不虛傳,能與他一戰是臣終身的榮耀。」周世宗搖頭道︰「我們何必跟他們逞匹夫之勇。」然後,毅然撤軍。
是年,四月中旬。
周世宗詔令國丈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為先鋒,周世宗自領大軍再攻「北漢」,將太原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劉崇急忙派人求救于遼國,並傳位于兒子劉承鈞。
周世宗攻城月余,卻毫無進展。這時契丹大軍集結來援,而阻截契丹軍的大將史彥超不幸兵敗陣亡。面對月復背受敵的境況,再加上久雨不息,士卒中開始流行疫病,周世宗只好飲恨太原,焚毀大量的糧草、軍需,悄然收兵回京。
趙匡胤現在是殿前都虞侯,受命招募天下壯士,選拔精銳為殿前諸班,並命將帥挑選以為馬、步軍。很快,他就招募到了十八座軍州。他每到一個軍州都告訴這些軍士,要想做官,就必須通過自己的盤龍棍。但是,前提是你必須是這個軍州里最強的。
最後,趙匡胤在這些身手高強的人中,特意留下了幾個放在了自己手下。曹彬、潘美、張瓊、米信、黨進等人成為趙氏日後平定天下的中堅。
趙匡胤設宴款待各軍州的首領。酒酣耳熱之際,石守信提議,眾人結義成兄弟。他們歡宴的這個地方,是義社,是軍中聚會議事的地方。所以,他們自稱「義社十兄弟」。因為慕容延釗年歲最長,做了大哥,趙匡胤是十兄弟的老二,石守信是老三。下面是高懷德、張令鐸、趙彥徽等依次排了下去。
周朝的禁軍的確強大了,尤其是他的殿前諸班,更是兵強馬壯,以一當百。當周世宗檢閱他的殿前司時,他的確非常滿意。他回頭對趙匡胤笑道︰「朕今天有個好消息告訴你,劉崇死了。他沒有等朕去殺他,自己卻先死了。」他突然臉色一沉道︰「還有一個壞消息,朕的宰相馮道也死了。朕沒想到有那麼多京城百姓為他送行,公道自在人心啊!馮道是個真正的君子,他雖然歷仕了十余位君王,難得的是他都能竭盡所能地造福黎民,實在難能可貴。朕已經詔令罷朝三日,為他哀悼,朕有愧于他。」
趙匡胤久久地沉默著,心中感懷不已。周世宗半晌無語,突然又笑道︰「朕听說你棍掃十八座軍州未逢對手,你的棍法和長拳堪稱天下第一了吧!朕非常想知道,你和你父親三朝武王趙弘殷大人比,武功孰強孰弱?」趙匡胤面不改色地道︰「皇上!天下第一談何容易。再說臣的武功乃是家父親傳,臣何敢檀越?」周世宗听罷,哈哈大笑。
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初春。
周世宗開始修建大梁城,廣招軍民,任其自便造屋。一時間,屋宇連綿,館舍酒肆,遍及大街小巷,盡顯繁盛。又詔令天下寺院除赦賜寺額者外,全部廢除,禁止私度僧尼及僧俗舍身、斷手足、煉指、掛燈、帶鉗之類。是年,天下廢寺三萬零三百三十六所,存寺二千六百九十四所。存僧四萬二千四百四十四人,尼一萬八千七百五十六人。廢寺完後,將銅器、佛像,一律充公鑄錢。他要天下的百姓都去安居樂業,不必再避世離家,青燈伴古佛。另外,他也由此得到了許多自己需要的東西,比如「銅錢」。
同時,周世宗又听王樸策,「先南後北」。命駐守西南的王景等將攻取了「後蜀」侵佔之秦、階、成、鳳四州,解去了西南的威脅。其中趙匡胤居功至偉,因為從查探,到謀劃,所有的攻略全都出自趙匡胤之手,就連攻取的日期,都在趙匡胤的預料之中,滿朝文武不禁為之側目。周世宗此時終于志得意滿了,因為他不僅有了顯赫的戰功和強悍的殿前禁軍,還有了一些為國為民的國策。他的下一個目標,將是「南唐」之淮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