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有效溝通好方法 §§§15.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

作者 ︰ 未知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願望的人。

(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經典事例

袁磊上小學5年級,十分喜歡畫漫畫,他的夢想就是將來當個漫畫家。但父母對他的這個愛好卻頗為不滿。他們認為,袁磊畫漫畫是「不務正業」的表現。身為學生就應該好好學習,成績優秀,至于其他的東西都是次要的。

父母開始制止袁磊在課余時間畫漫畫,再後來干脆就沒收了孩子的畫本。每天,父母都要盯在袁磊身邊看他學習,防止孩子再去動畫筆。

時間久了,袁磊對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小。就算在學校上課,他也不再專心听講,而是開始在教科書上畫漫畫。袁磊的學習成績也逐漸地退步了。

面對孩子慘不忍睹的學習成績,父母也有些疑惑︰「明明已經制止了孩子畫漫畫的行為,為什麼學習還是上不去呢?」

智慧點撥

孩子不是學習的機器,他也需要有個人興趣。袁磊的父母就是因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才會有那樣的困惑。可以說,孩子學習沒有成效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父母身上,父母不能將學習成績與分數當成是孩子的全部。而且,孩子只有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才會全力以赴;若是父母剝奪了他的個人興趣,強迫他做別的事情,這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與父母直接發生沖突。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過︰「身為父母,千萬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而應該注重孩子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盡量留住孩子最寶貴的興趣與好奇心。絕對不能用考試分數去判斷一個孩子的優劣,更不能讓孩子有以此為榮、辱的意識。」個人的興趣愛好,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而擁有興趣愛好,也可以讓人的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同時得到發展。

有興趣愛好的孩子,才能更靈活地去學習,才能開闊眼界,學到更多的知識。父母若是不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對其忽視甚至干涉,都將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而若是父母強迫孩子改變愛好或者取消愛好只顧學習,更會影響孩子的人生發展。

所以,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並幫助孩子將興趣向著可以促進個人進步的方向發展,讓孩子有一個多彩而美好的未來。

參考建議

一個人對其感興趣的事情,總是會竭盡全力做到最好。而沒有感興趣的事情,甚至缺乏興趣愛好的人,他的一生將是遺憾的。因此,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要讓孩子的人生過于單薄。

1.承認孩子有愛好的權利。

有人喜歡音樂,有人喜歡讀書,有人喜歡運動,有人喜歡冥想……就算是父母,也會有自己的興趣下棋、郊游,甚至上網沖浪。既然人人都會有興趣愛好,父母為什麼不能對孩子寬容一些呢?

所以,父母應該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孩子的興趣,應該承認孩子有「擁有屬于自己的愛好」的權利,並且尊重他的個人興趣,不對他的興趣指手畫腳。

2.不隨便干涉孩子的興趣。

這里的干涉有兩種,一種是徹底阻止孩子的興趣發展,另一種則是要孩子放棄自己的興趣,轉而發展父母喜歡的興趣。當然,這兩種干涉都是不正確的。

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正是他思維活躍的表現,父母的橫加干涉,會抹殺掉他的這種活躍,會導致孩子的思維匱乏。而要孩子由自己的興趣換成父母選定的興趣,則更是對孩子個性發展設立障礙。畢竟,父母選定的是父母喜歡的,哪里還稱得上是孩子的興趣呢?而對于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無論是學習還是別樣的興趣,孩子都是不可能認真做好的。

3.培養與引導孩子的興趣健康發展。

孩子的興趣也許會有許多,但是,父母應該注意的是,有的興趣可以起到推動孩子成長的作用,但有的興趣則不會產生積極作用,甚至還會有反作用。因此,在面對孩子的個人興趣的時候,父母要帶著尊重的態度,來培養與引導其向健康進步的方向發展。

另外,父母也要注意,培養與引導的態度也應該是指導性的,不要將自己的意願與決定強加給孩子。

4.開發孩子的興趣潛能。

孩子對某些事物的興趣,往往都蘊含著他在這方面的潛力。因此,父母可以通過對孩子的興趣進行培養,進而發掘出孩子的潛力,使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所作為。

9歲的林錚一直對拆卸組裝東西很感興趣。有一次,他把爸爸最喜歡的一塊手表拆了。爸爸知道後不但不生氣,反而稱贊了他的動手能力,並鼓勵他自己再重新組裝回去。爸爸的鼓勵使林錚更堅定了自己的興趣。後來,林錚做的科技小發明,還在省里的科技競賽中獲得了不錯的名次。

可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像林錚的爸爸那樣,對于孩子的興趣給予鼓勵與支持,讓他的興趣得以發展,從而提高他的科學探索精神。

金玉良言

孩子的個人興趣,與他的未來成長有很大關聯。作為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興趣,不要讓孩子的興趣隨意發展,但也不要進行破壞。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使一個人的智能得到最大限度、最持久的發揮。

§§§16.尊重孩子的追求和理想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中國)費孝通

經典事例

楊程上小學6年級了,他一直都按照父母為他設計好的道路前進著。因為父母不停地在他的耳邊重申,要他一定要好好學習,從小就要刻苦努力,這樣將來才能上好大學,才不用像父母這樣因為沒上好大學而找不到賺錢的工作。

小升初考試,楊程很順利,依照分數,他能進入父母為他選定的好中學。假期中,楊程想好好放松一下,他從小就喜歡下圍棋,所以他想在假期中再鑽研下棋譜。可哪知道,才剛進入假期,媽媽就給楊程買了好多初中的教材輔導書。

楊程皺了眉對媽媽說︰「我還沒上中學呢,現在看太早了。」

媽媽立刻嚴肅地說︰「不超前學一些,你將來怎麼能上好大學?」

楊程央求媽媽︰「我想利用假期鑽研棋譜,成為國手是我的理想……」

「什麼理想!」媽媽一下子打斷了楊程的話,「只有上好大學才是你的理想,其他的你什麼都不能多想!好好看書,不然你看我和你爸,不就因為當初……」

楊程听著媽媽又開始了「長篇大論」,欲哭無淚。

智慧點撥

孩子一說理想,父母更多的是像楊程母親那樣,想到上好大學,將來有好工作。但許多父母都忽略了孩子心中的那個追求,那個夢,只是一味地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讓孩子順著自己的安排走下去。父母對孩子的追求與理想的不尊重,導致了多少孩子的夢想被扼殺。

有不少父母認為,孩子現在還小,他不理解父母的苦心,不知道現在社會上競爭的激烈。但父母卻忽略了孩子的自我意識,他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追求。只有孩子自覺自願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才會積極主動,而且也會竭盡全力。

父母對孩子的追求與理想的尊重,也能避免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從而更好地傾听分析父母對他的理想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畢竟,孩子的未來最重要,父母無不是想要讓孩子幸福生活的。所以,父母最好不要對孩子的追求與理想橫加干涉。

綜上所述,父母對于孩子的追求和理想,應該給予尊重和理解。並且還要引導與教育孩子,讓他要積極地為自己的追求與理想去努力奮斗,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夢。

參考建議

孩子的追求與理想,不應該受到父母的指責與輕視。孩子未來的道路,更不應該是父母遺憾的彌補。每一個孩子心中都有夢,又有誰知道不會美夢成真呢?所以,父母要改變觀念與態度,努力做到尊重孩子的追求與理想。

1.不要為孩子設計理想。

就如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所說的,現在許多孩子已經成為了「父母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不少的父母都熱衷于為孩子設計好理想與追求,讓孩子沿著設計好的路線前進。殊不知,這對培養孩子的**能力,以及自主選擇的能力都是有害而無益的。

因此,父母最好不要為孩子設計理想,應該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允許孩子向著自己的理想道路發展。當然,父母可以向孩子提出建議和意見,讓孩子經過深思熟慮後再作出選擇。

2.不要給孩子的理想過多壓力。

孩子的理想與追求產生的時候,可能他的年齡還小,父母需要給孩子的是尊重,然後才是鼓勵與支持。切記不要在孩子的理想剛有個雛形的時候,

就開始對孩子進行強迫式的教育,或者讓孩子為了他的理想不停地努力。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對理想產生厭倦,甚至是恐懼。而且,父母過多的壓力和警示,也會打擊孩子為理想而奮斗的積極性。一旦孩子放棄理想,則會不利于其未來的成長。

3.讓孩子有正確的人生追求。

父母要注意,尊重孩子的追求和理想,其前提是孩子的人生追求與理想必須是合理的,必須是有利于他的成長的,也必須是有利于他人、社會的。

孩子還處于成長時期,他眼中的所有東西都是新奇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刺激的。而具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對一些事情總是會想去嘗試。因此,父母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孩子密切關注,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指導與幫助。要讓孩子以現實的準備為前提,讓孩子有一個正確合理的人生追求,讓他的理想真正成為他可以為之奮斗的目標。

4.鼓勵孩子為理想而努力。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理想的建立不是說笑話。一旦一個人確立了追求的目標,確立了奮斗的方向,有了遠大的理想,那麼這個人就一定要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只有經過努力實現了理想,這個人的一生才算活得有意義。否則,只樹立理想而不為之奮斗,那就變成了空想,空想家是永遠都不可能成功的。

金玉良言

孩子的追求和理想也許幼稚,也許太過遙遠。但無論哪一種,都是孩子的一個夢,父母都應該用尊重的態度去看待,並且還要給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只有尊重孩子的追求和理想,父母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為他的追求而努力,更好地為他的理想而奮斗。

§§§17.尊重孩子的**和秘密

人類最不能傷害的就是自尊。在家庭中建立親情樂園,要從尊重孩子開始,尊重孩子的**開始。

(中國)盧勤

經典事例

上小學6年級的吳丹最近經常听同學訴苦,她們說媽媽總是偷看她們的日記。吳丹想起了自己的日記,自己的媽媽有沒有偷看呢?

這天,吳丹寫完了日記,故意放在了書桌上沒舀。她躲在書房門背後,想要看看媽媽對她日記的反映。

媽媽從書房門口經過的時候,看了看屋子中沒有孩子的身影,于是媽媽只站在書房門口說︰「吳丹,你的日記本忘在桌子上了,記得收起來。」說完,媽媽轉身又去忙了,並沒有進書房關注吳丹的日記。

吃完晚飯,吳丹與媽媽坐在一起看電視,她問媽媽︰「媽媽,您真的不看我的日記嗎?」

媽媽笑笑︰「你都說是日記了,我怎麼能看呢?」

「我的同學們都說,她們的媽媽偷看她們的日記的。」

「那是她們的媽媽,你放心,你的媽媽不會偷看的。因為那是你的小秘密,除非你自己想要告訴我。你信任媽媽,媽媽也就信任你,我尊重你的秘密與**。」

智慧點撥

**是每個人藏在心里的,不願意告訴別人或者不便于告訴別人的事情。孩子的日記與信件,往往都是他的**與秘密的隱藏地。父母要向吳丹的母親學習,既要與孩子開誠布公,同時也要尊重孩子的**。父母只有與孩子相互信任,孩子才有可能將自己的秘密吐露出來。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的生活領域漸漸拓寬,他所吸納的知識越來越多,而他的情感也自然豐富起來。孩子的自我意識與自尊心也在不斷增強,原來毫無顧忌地什麼都說的情況會越來越少,他的心門也在慢慢關閉。但很多父母卻並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成長,他們認為孩子不應該有秘密,必須所有一切都是公開透明的。于是不少父母便隨意地闖入孩子的「私密地帶」,甚至私拆孩子信件、監听電話、偷看日記,而且這些行為還屢見不鮮。而孩子面對父母的這種做法,反感心理就會驟升。這樣一來,孩子與父母的溝通將變得更為困難。

因此,父母應該杜絕這些不尊重孩子**與秘密的行為,還給孩子一個寬松的隱藏秘密的空間。父母要讓信任構架通往孩子心靈深處的橋梁。

參考建議

擁有**與秘密,是孩子成長的一大特點。面對孩子關閉的心門,父母不應該有焦慮和憤怒的情緒產生。父母需要放松心態,並且應該對孩子的**與秘密表現出尊重,只有用合理的交流方式,才能幫助孩子解決各種問題。

1.從細節上多觀察孩子。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所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他也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想法,而有自己的秘密更是很自然的事情。盡管孩子有些秘密並不一定對其成長有利,但是這也一樣是孩子成長的表現。所以,父母要對孩子的**與秘密,給予充分的尊重。

父母應該多從細節上觀察孩子,密切注意孩子諸如態度語言行為上的一些不尋常,及時發現孩子的成長變化。好的變化,父母要給予支持與鼓勵;不利于成長的變化,父母不要過多地訓斥與責罵,應該用尊重的態度對其因勢利導,讓孩子能自然接受意見並改正。

2.由對話了解孩子的想法。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的秘密也越來越多。迫切想要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麼的父母,對于孩子秘密的好奇更是強烈。而這時候,就更要求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秘密與**,不能有偷看、偷听等不光彩的行為。父母應該相信孩子,並且要理解孩子。

父母可以為孩子營造一個輕松、民主、寬容的家庭環境,多和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在閑聊中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從而最終達到與孩子情感上的溝通。只有了解了孩子的想法,父母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幫助。

3.培養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有**有秘密是必然的,但是孩子還在成長過程中,他的分辨能力還不完善。孩子的想法有時候過于單純,因此他還不能很明確地分辨好壞。若是孩子的分辨能力得不到培養,再加上孩子對秘密與**的保護,父母很有可能發現不了孩子的變化,從而為他自身的成長埋下禍根,甚至直接釀成大禍。

因此,父母在尊重孩子秘密與**的前提下,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分辨黑白善惡,讓孩子知道什麼樣的秘密與**是不應該有的,讓他將一切歪曲與黑暗擋在成長的門外。

4.讓孩子學會自我教育。

父母要明白,苛求一個還在成長期甚至有些叛逆的孩子,讓他一定要如何一定不要如何是很難的。而有一些隱患,卻又是隱藏在孩子的**與秘密里的。因此,這就要求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教育與幫助,讓孩子學會自我教育,讓他自己將一些成長中的絆腳石搬開。父母可以通過一些故事、實例或者道理,來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讓孩子自己通過行為與思想的調整,杜絕危險因素。

父母也要注意,讓孩子自我教育,並不等于放縱。不是說所有的危險都要孩子自己去認識,自己去改正。父母要密切觀察孩子,不要讓孩子的**秘密變成他藏匿污點的死角。

金玉良言

孩子的**與秘密不是「苛政」,因此它不會猛于虎。只要父母能以尊重的態度去對待,當孩子真正將父母當成朋友的時候,他自然會將心中藏著的事情說給父母听。這是一個規律,父母越是尊重孩子的秘密與**,孩子與父母的距離就會越近。

§§§18.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想法

教育最復雜的任務之一,就是把服從法律的強制性向善于動用自己的自由權利結合起來。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應當讓他們有行動的自由,不要硬去改變孩子的意願,要讓孩子懂得,他們只有為別人提供達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德國)康德

經典事例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出生在一個民主的家庭中。他的母親薩拉在他幼年時期,總是非常尊重他的意願與想法,這不僅促進了富蘭克林與母親之間的關系,而且使富蘭克林從小就非常有主見。

幼年的富蘭克林有一頭漂亮的卷發,看上去十分帥氣。因此,母親經常喜歡用各種服飾來打扮他。但不少時候,富蘭克林卻並不喜歡母親為他選的衣服。

有一次,母親想給他穿帶花邊的套裝,富蘭克林大聲說出了自己的不滿。接著,母親又想給他換成蘇格蘭短衫,但富蘭克林也拒絕了。後來,母子二人經過商量,一致同意富蘭克林穿水手服。

母親薩拉曾經這樣說︰「父母們對于衣飾的品味雖然高雅,可是父母們執拗的兒女卻並不喜愛……我們從來不曾試圖對他施加影響,來反對他的喜好,或者按我們的模式規定他的人生道路。」

智慧點撥

僅僅是一件換衣服的小事,但卻反映出來富蘭克林的母親薩拉的明智,反映出她對孩子的想法與意願的尊重。這位母親的做法,使得富蘭克林從小就有良好的個性發展,同時也形成了良好的品格。因此,這種做法十分值得父母學習。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對自身與外界的一些事情產生自己的意願與想法。而不少時候,孩子的想法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他的意願也並不是完全不能被接受。因此,父母應該以尊重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想法與意願。在與孩子的溝通交流過程中,父母應該少一些類似于「你必須……」、「你不能……」的強制性、命令性的說法,而是要用商量與建議的口吻,尊重孩子的意願與想法,用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孩子。

因此,父母應該注意到孩子長大的信息,注意到孩子成長的特征。對于孩子說出的「我認為」與「我覺得」,父母要給予重視與尊重,要讓孩子的**思考意識與抉擇能力得到鍛煉與成長。

參考建議

當孩子想要向父母表達他的想法和觀點時,父母要對孩子的這種行為表示尊重,要給他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同時更要耐心傾听孩子的話語。畢竟,做父母的都不想錯失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環節,所以,對于孩子的想法與意願,父母也要給予尊重與理解。

1.允許孩子自己做決定。

孩子在對待一些事情上,尤其是關乎于其自身的事情時,經常會有其自己的意見與想法。不少時候,孩子總是期待事情的發展能如他所願。但有的父母卻會代蘀孩子作出決定,剝奪了孩子表達意願與想法的權利。

因此,父母在處理孩子的事情的時候,最好多听听孩子的意願與想法,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畢竟自己最了解自己的需要與渴望。如果孩子的意見可行且有利于他的成長,父母要允許孩子自己作決定。而且,就算孩子的意見不完善,父母也只能是提出意見與建議,讓孩子自己斟酌後再作選擇。

2.理智對待孩子的意願與想法。

許多父母都會將孩子的一些想法當成是孩子的幼稚話,認為孩子說出來的語句多半沒有意義,這種認知是錯誤的。

對于孩子的意願與想法,即使他說得不正確,即使听來的確十分幼稚可笑,父母也不應該嘲笑與打擊孩子,更不能忽略孩子的想法,要通過講道理來讓孩子學會辨認是非。而對于孩子的想法與意願,父母也不能采取壓制的做法,更不能用權威來強迫孩子順從,讓他丟棄自己的意願。

3.傾听孩子的完整表述。

有一些父母不理會孩子的想法,不接受孩子的意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並沒有將孩子的話听完。孩子的想法剛說了個開頭,父母就自認為理解了孩子的真正意圖,從而阻止孩子繼續說下去。這樣的做法,一樣是不尊重孩子想法與意願的表現。

父母應該認真地將孩子的話听完,將孩子的完整想法听進去。只有完整地了解了孩子的意願,父母才能給孩子提建議或意見,才能讓孩子重新思考。

而且,讓孩子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願與想法,也是對孩子思維邏輯能力的一種鍛煉,這對其未來成長也是大有益處的。

4.為孩子的錯誤意願與想法「撥亂反正」。

父母尊重孩子的意願與想法,並不代表對孩子的所有想法都全盤接受。對于孩子的一些錯誤意願與想法,父母也要及時地進行「撥亂反正」,要讓孩子的思想保持純淨。

對待孩子的錯誤思想,父母不能如臨大敵般地進行嚴苛批評或懲罰。父母要正確看待這些錯誤,要知道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還不成熟,父母需要對孩子進行引導與教育,讓孩子自己意識到錯誤並自行進行改正。

金玉良言

孩子也是有思考能力與決斷能力的,父母不能將孩子當成私有財產。只有意願與想法受到尊重的孩子,他的思維意識與表達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鍛煉。而擁有自己的意願與想法,也是孩子長大的表現,父母應該對其表現出賞識與尊重。

§§§19.尊重孩子的各種權利

當父母尊重孩子的權利,並引導孩子珍惜自己的權利時,真正有益的家庭教育才能開始。

(中國)孫雲曉

經典事例

一天,一位母親發現上5年級的女兒在屋里走來走去,而且不停地嘆氣。母親想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困難,要麼就是遇到了什麼挫折,再不難道是女兒自己出了什麼問題?

第二天,等孩子上學走了,萬般急切而且好奇的母親撬開了孩子的抽屜,找到了女兒的日記。當她舀到日記本的時候,發現有一張紙條被夾在了日記中。于是,母親先抽出了那張紙條,只見上面寫著︰「親愛的媽媽,我就知道您會看我的日記。您這樣做真是太讓我失望了!我有什麼煩惱是我自己的事情,我相信我自己能解決。」

母親有些後悔,她不尊重孩子的行為竟然被孩子猜了個正著。晚上。孩子放學回家後,母親鄭重地向女兒道歉,並說︰「以後,媽媽會尊重你的權利。」女兒听後,高興地撲進了媽媽的懷里……

智慧點撥

父母總是牽掛著孩子的,看見孩子有一些不尋常的舉動,父母的擔憂無可避免。就如故事中的母親,她的焦慮想必不少父母也感同身受。但是也正如故事中的女兒所說,盡管他會遇到問題,但他也有信心自己解決,父母過多地干涉,不但是對孩子權利的不尊重,同時也會失去孩子的尊重。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到,孩子也同父母一樣,是**的個體,也是發展中的人,也一樣是具有權利的個體,而且是積極的主動的權利主體,孩子的成長過程不僅是被動地接受父母影響和教育的過程,同時孩子也應當有主動性,並且還要對這個過程產生有利的影響。尊重和保護孩子的各項權利,不僅是家庭保護的根本,也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關鍵。

因此,父母應該重視起孩子的各項權利,並使他的權利得到充分的保護與維護,讓他能夠健康成長。

參考建議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是父母的附屬,所以孩子本身並不具有什麼所謂的權利。但事實並非如此,孩子也擁有同成年人一樣的權利。因此,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各項權利。

1.不為孩子包辦所有事情。

孩子是父母的寶,大部分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捧著」,一切本應孩子自己動手的事情,都由父母幫忙操持。長此以往,許多孩子都養成了不愛勞動、無法**生活、責任心差的壞習慣。這樣的孩子將無法面對人生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無法依靠自身能力生存下去。

所以,這種為孩子包辦所有事情的做法,不僅是不尊重孩子權利的表現,也會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父母應該為孩子創造成長的條件,培養孩子的生存和發展能力,讓孩子在生活實踐中充分行使其全部的體能、智能和社會性參與的權利。

2.父母要找對自己的「角色」。

父母通常認為自己是保姆、老師、安全員、提款機、警察、法官的集合體。而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又認為自己就是孩子「學習的拐杖」,只要孩子學習好,其他什麼都無所謂。

這些不能找對自己定位的父母,都忽略了孩子的權利,而且也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父母的首要職責,應該是保障孩子的生存權利,並且撫育孩子健康成長。孩子的學習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並不只是學習的教育,教育是多方面的。

3.不要忽視孩子的需求。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明確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和智力發展狀況,在做出與未成年人權益有關的決定時告知其本人,並听取他們的意見。」也就是說,父母不應該忽視孩子的需求,不應以自己的判斷來為孩子決定或者強迫孩子接受一些事項。

剛進寒假,母親告訴9歲的女兒︰「媽媽已經為你報了書法班、舞蹈班。」女兒不高興地說︰「您跟我商量了嗎?放假期間我不想去!」母親卻說︰「我這是為你好,還用得著商量?多學點東西對將來有用。」但女兒卻十分不領情,臉上寫滿了對母親的不滿。

父母總是沒與孩子進行過商量,就做一些自以為是對孩子有好處的決定。這反而會招來如故事中的女兒那樣的反感。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其參與到一些事情的決策中來,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一定要拒絕家庭暴力。

父母對孩子施以家庭暴力,是最不尊重孩子權利的表現。很多父母面對孩子不盡如人意的言行,總是非打即罵,甚至采取一些其他手段對孩子進行懲罰。盡管從主觀上來看,父母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在客觀上來說,父母的這些行為會給孩子的身心帶來極大的影響。

因此,父母應該轉變「孩子不打不成才」的舊俗觀念,要尊重孩子的各種權利,讓孩子以正確的方式糾正成長中的錯誤。

金玉良言

很多時候,父母習慣于用成人的眼光來衡量孩子的世界,來觀察孩子的言行與舉動,甚至評判孩子的好壞與善惡,但這些行為卻都在無意中剝奪了孩子的權利。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的各種權利,才能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與孩子有效溝通好方法最新章節 | 與孩子有效溝通好方法全文閱讀 | 與孩子有效溝通好方法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