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廣博的意義講,寬容這個詞從來就是一個奢侈品,購買它的只會是智力非常發達的人這些人從思想上說是擺月兌了不夠開明的同伴們的狹隘偏見的人,看到整個人類具有廣闊多彩的前景。
(美國)房龍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每一個人成就大業必備的素養。寬容是堅強,不是軟弱。寬容是以退為進,是一種積極的應對。要寬容得對待我們身邊的人,我們就會感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感覺和「化干戈為玉帛」的喜悅。
當年,曾經有人問大發明家愛迪生,讓他說說對小時候那位打聾他耳朵的列車員的看法。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愛迪生並沒有指責那位列車員,他沒有用自己的聲望去壓倒那位列車員,相反,他卻用幽默而機智回答了別人的提問︰「我非常感謝他,感謝他給了我一個听不到喧囂的環境,讓我能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完成更多的試驗和發明!」愛迪生不僅寬容地對待了那位列車員,而且他也在那次不幸中找到了發明創造的動力和源泉。
所以有人說,寬容了別人,就等于善待了自己。寬容是成就事業的基石,也是化解矛盾的良藥,更是利己利人的法寶。
穿梭在茫茫人海之中,面對一個小小的過失,報以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真誠的歉語,得到包涵的諒解,這就是寬容。在人的一生中,可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一件小事,甚至是一句不經意的話,都會讓人產生不理解或不被信任的感覺,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定不要苛求任何人,要以律己的一顆心來寬恕別人,而這也是寬容。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境界,一個人如果能夠真誠地寬容別人的過失,那麼,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個層級;一個人學會了寬容,就等于找到了一種提高自我的有效方法。
有一天,歌德在公園散步,迎面走來了一位批評家,他曾經對歌德的作品提出過尖銳的批評,他站在歌德面前高喊︰「我從來都不給傻子讓路!」而歌德卻微笑著回答︰「我正好相反!」歌德一邊說,一邊從容地讓在一旁。就這樣,他以幽默和寬容的方式避免了一場無謂的爭吵,同時也顯示了他的大度和忍讓。
寬容能別人感到松弛,也能讓自己感到寬慰。寬容是金。做人如果能夠寬容一點,那麼我們的生活便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一位詩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只腳落在了紫羅蘭上,踩扁了它。紫羅蘭卻把花香留在了那腳後跟上。」這,便是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人善于寬容,他的人格才會像海一樣偉大。寬容看似退縮,卻擴大著我們心靈的外延。
生活中需要有寬容,寬容後面是陽光,它是融洽人際關系的潤滑劑,是強者積極接納生活的一種樂觀態度。
應該記住哲人們的話,沒有對小溪的寬容,就沒有大海的浩瀚;沒有對風雨的寬容,就沒有雄鷹的瀟灑;沒有對嚴冬的寬容,就沒有春天的燦爛!
有一個男孩不懂得寬容,常常無緣無故的地發脾氣。于是有一天,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帶釘子,並且告訴這個小男駭,說︰「每當你發脾氣的時候,你就在後院的籬笆牆上釘一根釘子。」
第一天這個小男孩就在後院釘下了37個釘子,第二天釘子的數量有所減少,一天一天的下來,慢慢的小男孩每天釘在籬笆牆上的釘子的數量都會比前一天少。孩子也發現他控制自己脾氣的能力越來越強了,終于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而亂發脾氣了。
小男孩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父親,父親告訴他︰「那你從現在開始,每當你能夠控制自己脾氣的時候,你就把你釘在牆上的那些釘子拔下一根。」這樣,一天一天的又過去,釘子越拔越少,最後男孩告訴父親他終于把牆上所有的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听了孩子的話,拍著孩子的肩膀說︰「好,孩子,你做的很好。來,你跟我來。」說著父親就把孩子帶到了後院的籬笆牆跟前。他對孩子說︰「孩子你看看,那些圍牆上的洞,這些洞可能都永遠也不可能恢復到從前的樣子了,你發脾氣時所說的那些話就像這些釘子一樣,給別人留下了疤痕。你想想,如果你舀刀子刺別人一刀,然後又拔出來,不管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都永遠不能改變那個傷口。其實,你只要學會寬容,這些事情都是可以避免的啊!」
寬容可以消除心中的怒火。如果我們都懂得寬容,心中自然也就少了一份可能給別人給自己都帶來傷害的怒火。寬容是人生難得的佳境,是一種需要操練、需要修行才能達到的境界。學會寬容,就意味著不會再患得患失。
寬容不是無端的退讓,不是怯懦的容忍,不是無原則的和稀泥。寬容是飽含自信的微笑,是面對他人的從容。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態,是一種難得的處世佳境。
寬容能鑄造孩子心胸寬廣的人生,但願我們的孩子都擁有寬容之心。
現在的孩子很少有寬容之心,大都以自我為中心,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其實,一句「對不起」,一句「沒關系」,就完全可以把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就可以培養起孩子寬容的精神。
寬容是現代人必備的個性品質,是為人處世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因此,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寬容。孩子一旦有了寬容的品質,他就能容納不同的意見,就會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就會允許別人人犯錯誤並給人改正錯誤的機會,就會與人和睦相處。孩子有寬容之心也能較快地接受新生事物,並適應事物的發展變化,就會表現出較強的社會適應性。
那麼,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寬容習慣呢?
建議一︰父母自己要有寬容之心
要培養孩子寬容的品質,我們做父母的首先要有寬容之心。我們要以身示教。試想,如果我們自己就心胸狹窄,不懂寬容,無視他人意見,習慣于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為一點小事爭執不休、斤斤計較,孩子又怎麼能學會寬容呢?孩子活在我們的影子中,只有我們有一顆寬容之心,寬容的品質才會再現在孩子身上。
我們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單位的同事的缺點,這樣無形中就給孩子一種不好的影響。孩子可能就會想,爸爸媽媽的同事怎麼有那麼多缺點呢?我的同學是不是也有很多缺點呢?這樣容易讓孩子對他的同學過于挑剔,在心中形成對同學的偏見甚至有偏激的看法,這樣不利于孩子寬容心的養成。
相反,如果我們盡可能地發現他人的有點,比如單位同事的優點,孩子的小伙伴的優點等,孩子可能就會明白,原來每個人都是有優點的。所以,當同學或小伙伴做的事情有讓他不滿意、不高興的時候,孩子就會想到人家的優點,于是就會原諒同學或小伙伴,這樣就有利于孩子寬容品質的培養。
我們的寬容之心不只是對外人,也要學會對自己的孩子寬容。我們學會寬容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這種寬容是建立在孩子做了錯事的基礎上,我們以一種寬大的胸懷接納孩子的過錯,從而使孩子的內心受到自責,感到悔恨,促使孩子改正錯誤。
我們學會寬容並用寬容的心影響孩子,要比對孩子無休止地嘮叨和斥責所收到的效果強得多。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一點,寬容孩子,絕不等于放任或縱容孩子,放任和縱容的態度只能是害了孩子。
家庭生活中,各成員之間也應該相互寬容,彼此友愛。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寬容的家庭氛圍,才可以讓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得到燻陶。孩子也就會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逐步形成穩定的寬容忍讓的良好品質。
可以想象,這樣的家庭氛圍是多麼和諧,多麼幸福!和諧和幸福來源于是寬容和忍讓。那麼,從這樣的家庭中走出來的孩子會沒有寬容的品質嗎?
建議二︰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
理解是為了寬恕,理解一切也就是為了寬恕一切。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人人都有缺點和不足,只要不是特別過分,就應該理解和寬容。
看藺相如,他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置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並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他非常理解廉頗當時的心情,所以,藺相如盡量回避、忍讓,避免與廉頗發生正面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略我們趙國,就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而把個人的恩怨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听到,就有了後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上面的故事是說明理解別人的重要性。所以,讓孩子學會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別人,真正理解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也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而只有學會理解別人,才能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寬容的意義。
一個不肯理解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余地,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犯過錯而需要別人理解的時候。要讓孩子在與同學或小伙伴的交往中學會理解他人。
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理解和寬容比自己強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以及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為難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真正做到理解同伴,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強的同伴學習,幫助比自己「差」的同伴,學會與競爭對手合作。孩子也只有通過交往,才能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寬容帶來的快樂。
建議三︰教孩子善待他人
讓孩子明白,他人是自己的影子,所以說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對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其實就是支持和幫助自己,如同中國有句古語說的那樣︰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有這樣一個孩子,他不知道回聲是什麼回事。有一次,他獨自站在曠野,大聲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聲︰「喂!喂!」他又叫︰「你是誰?」回聲答道︰「你是誰?」他又尖聲大叫︰「你是個大笨蛋!」立刻又從山上傳來「你是個大笨蛋」的「回答聲」。孩子十分憤怒,向小山罵起來,然而,小山仍舊毫不客氣地回敬他。
孩子怒氣沖沖地回到家,他對母親說了這件事。母親對他說︰「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對。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對它說話,它就會和和氣氣地對待你。」孩子說︰「那我明天再去那里說些好話。」「這就對了,」他的母親說,「在生活里,不論男女老幼,你對人好,人便對你好;如果我們自己粗魯,是絕不會得到人家友善相待的。所以,你一定要記得,只有善待別人,別人才會善待你啊!」
這位母親非常聰明,她恰到好處地教會了孩子怎樣待人。孩子一旦學會善待他人,就學會了寬容別人,因為孩子已經有了一顆友善的心、寬容的心。那麼,自然地孩子也就懂得了容忍他人,寬容他人了。
建議四︰讓孩子多親近大自然
大自然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可以培養孩子寬容的品質。因為大自然有著無窮無盡的奧秘和神奇,是最生動的教科書,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教科書。
很多學者都說過,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山水蟲魚、無不蘊含著美的因素。大自然的博大與雄渾可使人心胸開闊,性格開朗,心情愉悅,進而促人產生寬容之心。
所以,如果有條件,我們應多帶孩子到郊外,讓關在鋼筋水泥世界中的孩子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另外,盡可能創造條件,帶孩子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讓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河流、秀麗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靈,開闊孩子的視野和胸襟。
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也應該利用節假日或周末帶孩子到附近的公園里玩一玩,這樣也算是親近一下「小自然」,也會對孩子寬容品質的養成有一個積極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