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妃 16第15章

作者 ︰ 林錯

喜生神,愁傷身,老話是絲毫不錯,自七月十四數到七月二十九,半個月功夫,崔成秀瘦了七斤。御前人人把他變化看在眼里,卻沒人有閑心理會——一群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的人,誰能笑話誰呢?

太監們不通朝政,看不出朝廷上下一片風雨欲來的局勢,也不懂內閣諸位大人花團錦繡的奏章,但只要是御前的老人,都猜得出內閣封駁是怎麼一回事︰皇上主政,大人們輔政,皇上傳了旨意,大人們憑著旨意寫了詔書,分派到各部或地方去實行,如今主政的和輔政的眼看要爭起來,豈不是要天下大亂了?

皇帝這一次仿佛拿定了主意要一意孤行,自中元節後,又給內閣下旨。按先頭的舊例,封駁三次,便要下發至六部九卿同議,當初太祖皇帝時閣臣們不肯奉詔,太祖皇帝一日三旨意,當日便六部九卿同議,禮部尚書與光祿寺當庭奉皇帝口詔準備冊後典禮,御史竟不及諫——因有這樣的前車之鑒,閣臣們擔心良莠不齊跳出些邀寵小人壞了事,便不急著封駁,只是流水般遞牌子苦諫。

閣臣們走馬燈似地進宮,自然瞞不過有心人眼目,眼看著就是滿城風雨,崔成秀幾乎是欲哭無淚︰不過是獻媚討好,想博個進身的台階罷了,誰承想這通天大道居然能變成要命的繩子呢?在他心里,顧沅這件事本是個天大的便宜,皇帝高居九重,抬舉一個人進宮何等容易?宮里頭空出來的殿閣多了去了,隨便安置個地方,給個名位,天子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誰能說出不是?誰能想到這位小爺如今認了死理,非要把人往鳳座上安呢?

大臣們日日進諫,又上書請皇帝「遠小人近君子」,儼然就是御前有小人作祟的架勢,皇帝全部留中,鎖在昭乾殿奏章櫃子里落灰。君臣一來一往,雖然還不到針鋒相對,但眼看著就要相敬如冰,太後也坐不住了。

八月初一是大朝會,當著諸多大臣的面,倘若皇帝與內閣公然撕破了臉,事情勢必不可收拾,

七月三十,崔喜傳太後懿旨,招御前正副總管到仁壽宮問話。崔成秀魏逢春兩個戰戰兢兢進了殿門,眼見太後高座,身邊一左一右兩位婦人,左邊的一身宮裝,是鸞儀司掌印鄭葭,右邊的一身戎裝,是鸞儀衛提督林遠,登時腿都軟了。

鸞儀衛外掌鎮撫司內掌慎刑司,專管欽命要犯和重罪宮人,崔成秀覺得小命已經去了半條,勉強賠著笑臉跟魏逢春一道給太後請安︰「小的崔成秀、魏逢春,給老娘娘叩頭。老娘娘康健吉祥。」

「要你們來也沒別的話,」太後開門見山,「如今為大婚冊封的事,皇帝和閣臣們生分鬧脾氣。原本政事我不插手,可君臣這麼樣兒總不是事。凡事先有因後有果,皇帝這麼固執,想必是心里有了人,你們兩個是離皇帝最親近的,可知道什麼?」她目光落在崔成秀身上,神色驟然嚴厲起來,「崔成秀,皇帝出宮是你跟著的,如今鬧出這樣的事,是不是你起了什麼心思,領著皇帝去了什麼不該去的地方?」

崔成秀一張笑臉幾乎變成了哭臉︰「老娘娘在上,小爺出宮時奴婢一步不落的跟著來著,除了和幾個士子談論文章時事,旁的可什麼都沒有呀!不是奴婢說謊搪塞主子,不只是奴婢一雙眼楮看著,也有上直衛許游擊在,不信,您老人家傳他來,奴婢與他當面對質!」

旁邊林遠也點了點頭︰「我也問了許游擊,陛下勤政,微服體察民情時也多半听人談論國事民生,別的都不怎麼入眼。那幾個士子的來歷我也派人去學政衙門查了,看著像是正派讀書人,年紀也比陛下長得多。」

「不是那些個歪門邪道就好。」太後松了一口氣,「既然不是宮外頭的,那就是宮里頭的。我知道皇帝謹慎,想必有什麼也封了你們的口,這也是應該的事。今日我就把話撂在這里︰得皇帝喜歡是天大的好事,斷不是什麼奸佞。只是有些超分寸的事兒做不得,有大臣們攔著,鳳位是別想,不過哀家做主,給個妃位,倘若是個真好的,日後封貴妃,也不是不成的。」

眼見太後把心思放在了宮內,崔成秀松了一口氣,一推二六五地不認賬到底︰「回老娘娘的話,奴婢當班的日子,多半都輪著日講,小爺上午讀書下午看奏章見大臣,總不出這幾樣兒。其他沒日講的時候,小爺有時候也在宮里頭溜達散散心,奴婢不曾伺候過,就不知道了。」

眼見著燙手湯圓塞進了自己懷里,魏逢春心里把崔成秀恨得牙癢癢。皇帝溜達散心他隨著,可那是皇帝背著手想心事的時候,什麼時候和各宮宮女說過話?他認定了是在宮外出的事,其中崔成秀肯定也使了不少力,打心里不願替這個禍頭子說話,可兩人眼下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根本沒得選擇,只得也苦著臉道︰「老娘娘明鑒,咱們小爺這個,這個,就像那些個大人們說的,聖鑒淵深、聖明燭照、聖學淵博,奴婢等實在是看不出來呀!」

他成語用得實在不倫不類,殿里略識得幾個字的內官宮女都捂嘴偷笑,太後也忍不住解頤。

眼見兩人都咬死了不松口,林遠與鄭葭對視一眼,向著太後微微欠身道︰「向來女子與男子心性不同,這些奴婢們看不出來也是有的。」

太後嘆了口氣。也是,女兒心,海底針,太監雖然淨了身,畢竟先天條件擺在那兒,端茶遞水跑腿巴結都成,女兒家閨中心思,怎麼揣摩得出來?祖宗傳下來的規矩,皇帝雖是女帝,身邊宮女依舊按男帝規制,並不做更改,一是起初太祖皇帝是馬上皇帝,並不在意這些微末細節,二是成宗擔心自己女兒成日與深宮婦人一處,性情柔弱擔不起江山,卻不想到了當今皇帝這里,卻露出了這一樁短處。

「而且此人也不一定當真有。」

這句話實在讓人費解,殿里人都是一怔,鄭葭卻依舊不慌不忙︰「太祖皇帝下旨,是立楚氏為後;陛下不提立何人為後,只提議禮,當時臣便有些疑心,只是閣臣們已經封還旨意,便不曾提——臣去查了之前幾日的奏章,果然禮部上書請選皇夫,听聞陛下對如今勛貴子弟並不中意,可歷來都是先立後宮後親政,臣私下揣摩,不是陛下沒有大婚的心思,又尋不出合適借口罷?

這些話卻正對上皇帝前些日子說的話,太後醍醐灌頂般了悟,一時喜上眉梢︰「想來是為了這個!真是,這種話有什麼說不得的?皇帝年紀小,這些地方又不曾接觸,羞嫁恐嫁,本就是女兒家本性,倒是我疏忽了。」

「倘若當真是這樣,事情也好辦。」鄭葭道,「女帝本就不同男帝,太早大婚,也與孕育子嗣不宜。不如請老娘娘下旨,大婚人選暫且推到三年之後再議。等日後陛下年紀再長些,識得兒女情長滋味,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這有什麼難的?」太後回想皇帝在宮里的日常舉動,越想越確信不疑,「我原本也想把婚期往後推些時日,待皇帝身子長成再行禮。如今索性直接問問皇帝,倘若當真為這個緣故,這麼辦就是了。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我替皇帝做個主,閣臣們也不該再說什麼才是。」

她午後便親自去清和殿,這一日沐休,皇帝令人把閣臣們的諫書挑揀到一處,正在一份份翻看,听人稟報,忙起身相迎︰「母後怎麼親自來了?」

奏章堆滿了整張書案,太後看著嘆了口氣︰「听閣臣們說,皇帝要學太祖皇帝?」

「兒怎麼比得了太祖皇帝?」皇帝道,「太祖皇帝立後,諫書一日就收了半櫃子,這一點兒比不了;太祖皇帝下旨意內閣不辦,禮部卻有人敢接旨辦差,這一點兒也比不了。」

這話語氣雖然平靜,內里溝壑卻讓人心驚,太後仔細想了想,心思反而更確定了些︰「都說天子金口玉言,可有的時候金口玉言也說了不算。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帝若有喜歡的人,不妨帶來給我瞧瞧,倘若真是好的,我與皇帝做主。」

皇帝想了想︰「兒並無心儀之人,兒只是奇怪,太祖皇帝可以立後,為何兒連議禮都做不得?」

這話說得依舊是一團怨氣,太後卻徹底松了一口氣。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親政收權是常有事,皇帝突發奇想,以此事入手,也是情理之中。然而這樣與政局相關,自己卻不好相勸了,便又尋了鄭葭來私下勸解皇帝。

鄭葭在朝議上並不發言,仿佛一心置身事外,皇帝本以為鸞儀司與閣臣們一樣,听了提議並不喜悅,反而仔細審視鄭葭︰「是你與母後提議,把大婚推到三年之後?」

「臣確是如此提議。」鄭葭依舊不慌不忙,「只是個中理由,卻不盡然。臣侍奉陛下理政,知道聖慮周詳深遠,非常人能及,想必陛下于大婚一事也是自有主張,那些話,只好與太後這樣的忠厚人說。」

「那你在朕面前,又想說些什麼?」

「請陛下先為臣解惑。」鄭葭微微一笑,「太祖皇帝英才偉略,只為後宮諸子相爭,身遭不測——陛下是一時兒女歡愉,還是當真要學太祖皇帝?」

作者有話要說︰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為妃最新章節 | 為妃全文閱讀 | 為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