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官場秘事大全集 第72章 為官當先為人(2)

作者 ︰ 雅瑟 編著

傅昭字茂遠,是北地靈州(今寧夏靈武北)人。傅昭一生經歷宋、齊、梁三朝,任過州郡屬官、地方長官、朝廷官員,在各種險惡的政治環境中,保持了自己的地位和名聲,可謂深通立身之道。?

傅昭的立身之道,概括起來有二個字︰一慎,二清。?

傅昭的父親名叫傅淡,在南朝劉宋時以善《三禮》知名,曾任竟陵王劉誕的屬官。劉誕謀反,傅淡也受到牽連被殺。當時傅昭年僅6歲,但父親之死,在他幼小的心靈中記下了為人須謹慎的教訓。後來,司徒建安王劉休仁欲召傅昭為屬官,傅昭看到宋朝的政局不穩,沒有應召。南朝蕭齊永明初年,傅昭長期任南郡王蕭昭業的侍讀。後來,蕭昭業繼帝位,他舊時的屬僚臣工紛紛爭求權寵,唯有傅昭守正無所參入,不求榮耀,僅求保身而已。後來,蕭昭業僅當皇帝6個月便被廢,傅昭因未卷入這場政治爭斗而免禍。南朝蕭梁時,有一次兒媳從娘家帶回牛肉以孝敬傅昭。那時候有個法令,禁止私自屠宰耕牛。傅昭便對兒子說︰「這牛肉吃了則犯法,告發則害了親家,還是將牛肉收下埋了吧傅昭用此法,既保全了自身,又保護了親家,可見其處事謹慎周到。?

梁武帝天監十一年(公元512年),傅昭被任為信武將軍,安成(今廣西賓陽東)內史。安成郡中有溪無魚,有一年盛夏,有人獻給傅昭一些魚。傅昭不願意收,又不願得罪送禮者,便把魚放在門邊。別人見此,便不好意思再送了。天監十七年(公元518年),傅昭任智武將軍、臨海(今浙江臨海東南)太守。郡中有一處蜜岩,以前各任太守都把此地封為官地,借以收利。傅昭到任,下令勿封,與民同利。?

史載傅昭所蒞之官,常以清靜為政。傅昭居朝廷,無所請謁,不畜私門生,不交私利。其處世立身可謂明智,傅昭得以善終,被皇帝謚為貞子,正是得益于清廉、謹慎這兩個立身之法。?

五、荀攸自謙不爭可避禍?

有才能的為臣者,不僅是眾矢之的,更容易引起主上的猜疑。如果遇事再自以為是、惟恐落于人後而爭之不已,早晚一天會大禍臨頭。聰明人能夠有才而不傲、有功而不驕,內有大智、外示以愚。荀攸正是以這種處世之道在亂世之中、雄主之下得以善終的。?

荀攸是曹操的一個謀士,他自謙避禍,很注意掩蔽鋒芒。?

荀攸自從受命軍師之職以來,跟隨曹操征戰疆場,籌劃軍機,克敵制勝,立下了汗馬功勞。平定河北後,曹操即進表漢獻帝,對荀攸的貢獻給予很高的評價。公元207年,曹操下了一個《封功臣令》,對于有貢獻之臣論功行賞,其中說道︰「忠止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可見在曹營眾多的謀臣之中,足見曹操對荀攸的器重了。後來,荀攸轉任中軍師。曹操做魏公後,任命荀攸為尚書令。?

荀攸有著超人的智慧和謀略,不僅表現在政治斗爭和軍事斗爭中。也表現在安身立業、處理人際關系等方面。荀攸在朝二十余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上下左右的復雜關系,在極其殘酷的人事傾軋中,始終地位穩定,立于不敗之地。三國時代,群雄並起,軍閥割據,以臣謀主,盜用旗號的事情時有發生。更有一些奸佞小人,專靠搬弄是非而取寵于人。在這樣風雲變幻的政治舞台上,曹操固然以愛才著稱,但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的鐵腕人物,鏟除功高蓋主和略有離心傾向的人,卻從不猶豫和手軟。荀彧身為第一號謀臣,因為死保漢室而不支持曹操做魏公,一樣被逼迫自殺,別人又當如何呢?荀攸則很注意將超人的智謀應用到防身固寵、確保個人安危的方面,正如文書所載「深密有智防」。?

那麼,荀攸是如何處世安身的呢?曹操有一段話很形象也很精闢地反映了荀攸的這一特別的謀略︰「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可見荀攸平時十分注意周圍的環境,對內對外,對敵對己,迥然不同,判若兩人。參與謀劃軍機,荀攸智慧過人,迭出妙策;迎戰敵軍,他奮勇當先,不屈不撓。但荀攸對曹操、對同僚,卻注意不露鋒芒、不爭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勞盡量掩藏起來,表現得總是很謙卑、文弱、愚鈍、怯懦。作為曹操的重要謀士,為曹操「前後凡畫奇策十二」,史家稱贊荀攸是「張良、陳平第二」。但荀攸本人對自己的卓著功勛卻是守口如瓶、諱莫如深,從不對他人說起。?

荀攸大智若愚、隨機應變的處世方略,雖有故意裝「愚」賣「傻」之嫌,但效果卻極佳。荀攸與曹操相處二十年,關系融洽,深受寵信。從來不見有人到曹操處進讒言加害于荀攸,也沒有一處得罪過曹操,或使曹操不悅。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在從征孫權的途中善終而死。曹操知道後痛哭流涕,對荀攸的品行,推崇備至,被曹操贊譽為謙虛的君子和完美的賢人,這都是荀攸以智謀而明哲保身的結果。?

嫉賢妒才,幾乎是人的本性。願意別人比自己強的人並不多。所以,有才能的人會遭受更多的不幸和磨難。很多位居高官的人或者尸位素餐,或者「告老還鄉」,主要就是因為收斂鋒芒,以免成為眾矢之的緣故。?

六、呂僧珍立身謹慎受皇封?

當官處事,一定要誠實,如想偷梁換柱,蒙混過關,萬一事情敗露,其結果只會罪加一等,而且這也不是修身養性的方法。百種欺詐,不如一實;反復無常,不如開始就注意;疑心太重,不如謹慎;百密一疏,不如少些事情。一般人遇見這種事,往往迷惑而手足無措,都是因為分不清孰輕孰重啊!因此,這個道理如果平時就弄不懂,事到臨頭再去想,肯定來不及了。古時要拜見別人時,其父兄會以此來教導他;中等以下能力的人,在遇事時怎能短時間內就能達到目的呢?只有平時教養有方,才能求得心安才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當官處事,務必誠實。為官之人若是靠欺騙造假來糊弄上司和百姓,其結果最終必定會被識破,那得到的肯定是罪加一等、更嚴厲的制裁。所以,回歸根本的上上之策就是踏踏實實地做人為官。?

呂僧珍字元瑜,是東平郡(治今山東濟寧市北)範縣人,家世居廣陵(今江蘇揚州)。從南齊時起,呂僧珍便隨從蕭衍,蕭衍為豫州刺史,他任典箴;蕭衍任領軍,他補為主簿;建武二年(公元495年),蕭衍率師援助義陽抗御北魏,呂僧珍隨軍前往。蕭衍任雍州刺史,呂僧珍為蕭衍手下中兵參軍,被當作心月復之人。蕭衍起兵,呂僧珍被任為前鋒大將軍,大破蕭齊軍隊,為蕭衍立下大功。?

呂僧珍有大功于蕭衍,被蕭衍恩遇重用,其所受優待,無人可以相比。但呂僧珍從未居功自傲,恃寵縱情,而是更加小心謹慎。當值宮禁之中,即是盛夏,呂僧珍也不敢解衣。每次陪伴蕭衍,呂僧珍總是屏氣低聲,不隨意吃桌上的果品。有一次,呂僧珍喝醉了酒,拿了桌上一個柑桔,蕭衍笑著說︰「卿真是大有進步了拿一個柑桔被認為是大有進步,可見呂僧珍謹慎到什麼程度。?

呂僧珍因離鄉日久,上表請求蕭衍讓他回鄉祭掃先人之墓。蕭衍為使其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不但準其還鄉,還封其使持節、平北將軍、南兗州(治今江蘇揚州)刺史,即管理其家鄉所在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然而,呂僧珍到任後,平心待下,不私親戚,沒有絲毫張狂之舉。呂僧珍的從佷,是個賣蔥的,他听說自己的叔叔做了大官,便不再賣蔥了,跑到呂僧珍處要求謀個官作。呂僧珍對從佷說︰「我深受國家重恩,還沒有做出什麼事情以為報效,怎敢以公濟私。你們都有自己的事干,豈可妄求他職,快回蔥市干你的本行吧!」?

呂僧珍的舊宅在市北,前面有督郵的官府擋著。鄉人都勸呂僧珍把督郵府遷走,把舊宅擴建。呂僧珍說︰「督郵官府自我家蓋房以來一直在此地,怎能為擴建吾宅讓其搬家呢?」遂不許。呂僧珍有個姐姐,嫁給當地的一個姓于的人,家就在市西。她家的房子低矮臨街,左鄰右舍都是開買賣的店鋪貨攤,一看就是下等人住的地方。但呂僧珍常到姐姐家中作客,絲毫不覺以出入這種地方為恥。?

君子立身處世,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婬。這是封建社會中理想的作人準則。然而,這並非常人可以做到。更有甚者,貴而忘賤,得志便猖狂,恣意妄為,最終身敗名裂。呂僧珍可謂深知立身之道的智者,他功高不自居,身貴不自傲。從而使皇帝對他更加信任、放心。呂僧珍58歲時病死,梁武帝蕭衍下詔說︰「大業初構,茂勛克舉,及居禁衛,朝夕盡誠。方參任台槐,式隆朝寄;奄致喪逝,傷慟于懷。宜加優典,以隆寵命,可贈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常侍、鼓吹、侯如故不但如此,呂僧珍還被加謚為忠敬侯。呂僧珍善有其終,當和他立身謹慎是分不開的。?

七、岑文本的家教?

顯達及遠、富貴相傳,這是人人都盼望的。對那些身享富貴的人來說,這種願望就更強烈了。他們深知富貴的好處和獲取富貴的艱辛,自不願意自己的子孫把這一切葬送。在此,每個人對兒女的教育都是不同的,其效果也有著顯著的差異。貪婪者以搜刮為能,以自私為訓,其子孫只會產生出一批紈褲子弟。賢明者知足常樂,以德育人,自甘其苦,言傳身教,這對子孫的影響就深刻多了,他們長大後才能獨當一面,真正擔得起重任,肩負起光耀門庭的責任,並發揚光大。?

唐太宗時,岑文本以一介書生的身份,憑其出眾的才華,步步升遷,最後被委以宰相的高位。上任之初,朝中大臣紛紛作賀,岑文本家一時車馬不絕,門庭若市。?

岑文本對此不喜反憂,他對前來作賀的人說︰「我剛剛上任,一無政績,二無賢德,有什麼可以祝賀的呢?我今天只接受你們的警告,好听的話就不要說了?

岑文本的家人見眾人悻悻而去,都責怪他不近人情,岑文本便開導他們說︰「他們雖是好心,卻也難免其中有勢利小人,借此攀附。如若皇上借此觀察于我,我如此聲張,還會有好結果嗎?你們要切記︰一個人萬不可得意忘形,更不可失去應有的警惕;凡事取之實難,失去卻在一夜之間啊?

岑文本的家人自覺門庭高了,便勸岑文本另置大屋,多購產業。岑文本的妻子為此反復說過多次,岑文本就是不肯。他的妻子氣得一天不吃飯,還發牢騷說︰「你得此高位,就是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子孫謀劃啊。現在人人都是這樣,你自作清高,苦了自己,還要苦了孩子,遭人譏笑,這是何苦呢?」?

岑文本把子女都招到妻子床前,苦口婆心道︰「你所說的,都是俗人之見,近則有利,遠則有害。想我本是一個讀書人,兩手空空來到京師,本沒有想到得此高位。這固是皇上恩典,也是我勤勉不懈之果。由此可見,一個人出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勇于任事、才學為本。我深知此中真意,頗有心得,又怎會學那凡夫俗子之舉,廣置產業、富貴而驕呢?這只能讓你們養尊處優,無有憂患,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對你們的將來,這才是真正的禍患,我怎忍心這樣做呢?還望你們明白此中道理,不要再怨怪我了?

家人深受教育,妻子也理解他了。岑文本特別高興,他說︰「我不置產業,是以子孫為業,這才是最值得炫耀的?

岑文本這般清醒,唐太宗也對他另眼看待,寵幸不衰。岑文本死後,朝廷又給他在帝陵陪葬的崇高榮譽,以示褒獎。到了唐睿宗時,岑文本孫子一輩的人中,位居高位的達數十人之多,是當時最顯赫的家族之一,倍受世人的艷羨。?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正說官場秘事大全集最新章節 | 正說官場秘事大全集全文閱讀 | 正說官場秘事大全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