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橋到崖山 城下之盟篇

作者 ︰ 夢中宋韻55

14日,因病留京師的大宋首相畢士安听到澶淵定盟的消息,給寇準寫信「大計已定,唯君勉之」有人議論30萬兩是否太多,老宰相呵呵一笑「和議和議,雙方必然有所和解,方才議的成哪!蕭太後雖老,遼帝可還年輕。不如此,怎能保長久太平」

15日,澶州起駕。19日,風光回京。

25日,趙恆下詔,將邊境所有帶‘戎’‘虜’的地名全部改掉,以釋放大宋誠意…

26日,命功臣王欽若從大名府回朝。29日,皇帝因見到河北大地荒殘,下罪己詔。

而遼軍也在12月班師,次年1月9日回到幽州城。大賞百官。其中最突出的是2位漢人︰一位是澶淵之盟當仁不讓的第一功臣︰王繼忠賜名耶律顯忠。另一位是澶淵之盟的幕後功臣︰大丞相韓德昌賜姓耶律,轉封晉王。05年11月又特許其可組建只有皇帝有權設置的斡魯朵宮帳(遼史200多年,此斡魯朵一共只建過13個︰9位皇帝、應天太後述律平、承天太後蕭綽、遼聖宗的皇太弟耶律隆慶,最後一位就是漢人韓德讓)10年4月又賜名耶律隆運。這些都做完後,大契丹皇帝還給了他另一殊榮︰賜他丹書鐵券,由遼聖宗本人親筆書寫,齋戒焚香,召集蕃漢全體朝臣,在北斗七星下當眾宣讀,發誓對韓德讓永不相負!

以上種種,一般來說韓德讓就該當場昏倒,醒來後就選擇自殺了。免得以後死得更慘!他身為漢人,熟讀漢遼兩國經典,這樣的權勢和恩寵,在哪個朝代里都相當于把雪亮的屠刀了。百分百意味著不久後韓德讓及他全家全族的人都會腦袋搬家,絕無例外。哪怕你和太後或更多的皇後、公主都相好也于事無補!但韓德讓來者不拒,照單全收。弄得全世界都知道他被提高到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不得不讓後人對他與蕭太後的關系產生諸多猜想…

景德2年(1005)1月5日王欽若回朝。6日,大宋朝廷重新任命河北各州守將,並罷去290余人。定州大陣主將王超上表請罪。19日,被貶為崇信節度使,罷去軍職。

2月5日,大宋名將李繼隆去世。澶淵之盟就像一道分水嶺,多少英雄就像為他而生。而一旦它確定之後,這些人就隨之煙消雲散,全部消失在歷史長河里︰1005年,李繼隆、雷有終、張凝、畢士安…相繼去世;1006年。王繼英、高瓊…相繼去世。甚至還有他︰寇準!寇相仿佛就是專為澶淵那一刻而生,之後的寇相就會成為一個戀權不放的庸人、俗人…

8日,契丹在振武軍設置第一個榷場。

15日,大宋的孫僅、康宗元2人被任命為蕭太後生辰使,第一批使遼團在遼國得到了上自遼帝、太後,下至普通契丹百姓的熱烈歡迎…

3月6日,大宋科舉,這次共取李迪等1001人,可謂從古未有的大盛舉!

29日。回應大宋改地名之舉,大契丹也將易州飛狐路招討使改為安撫使,以釋放大契丹的誠意…

4月,寇準首席老冤家、從大名府回來的王欽若自動辭職。寧肯不要這參知政事。也絕不再和寇準在同一辦公室里上班!不過皇帝是念舊的。26日,王愛卿,朕特意為你發明一官餃「資政殿學士」你去上班吧。

話說大宋朝神童多,後來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個。不過是反面典型。正面典型更多,如澶州城頭和寇準喝得昏天黑地的楊億(11歲中進士。古今第一人)還有現在的晏殊(14歲)姜蓋(12歲)

13日,2人同時上殿接受皇帝考試.晏殊要作詩賦各1篇.姜蓋作詩6首。結果晏殊才思敏捷。迅速完成,詩賦俱佳。趙恆非常欣賞,立即就要封官。但寇準走了出來,板起臉說了句話「陛下,封官就封姜蓋吧」

「啊?為什麼」皇帝有點發愣。

寇準表情更怪,仿佛听見了一反天地反人類反祖宗的大謬論「這還用解釋嗎?姜蓋是大名府人,晏殊是江南人」這是規矩!終北宋一朝,長江以南的人,能不用就不用,用了也不可大用。太祖陛下重要語錄就貼在東府宰相政事堂的辦公椅上——南人不可坐此位!

所以這時寇準說得理直氣壯,想必眼角還瞟向了在旁邊怒火萬丈,卻只能忍氣吞聲的王欽若︰怎樣?老王,江南人就是不能重用的…而你就是個地道的江南金陵人,李煜的老鄉。

眼看事情就要決定了,王欽若、晏殊的終身就要結束了。卻不料趙恆突然一笑「江南人怎麼了?唐朝張九齡也是江南人,不也是一代名相」

6月,終于搞定了契丹,且先期做掉了李繼遷,趙恆終于長出口氣。讓樞密使王繼英負責對殿前、侍衛2司禁軍汰老弱、選精兵。

9月8日,李德明遣使者白文壽進貢。

22日,皇帝命王欽若、楊億負責編修北宋四大類書的最後一部——史學類書《歷代君臣事跡》

10月5日,一叫丁謂的三司使官員獻上《景德農田敕》5卷。他才是這時代里最強有力的一位權臣,不管王欽若、寇準,甚至趙恆,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間。個個翻身落馬狼狽不堪,且再沒卷土重來的機會。他的事跡都可與太祖代周、平荊湖、收兵權、契丹和戰、西夏叛服等等這樣的天下大事所抗衡,在《宋史紀事本末》里**成章「丁謂之奸」…當然這都是後話了。不過聖相語錄里就有關于他的一句…或許只有李沆才能對付他吧,不過也僅是在第一步上防範︰永遠不升他的官!如一旦讓他得位,歷史證明︰他橫掃了一切…

10日,寇準的大恩人、大宋的頂梁柱畢士安老宰相病逝。

11日,命周漸為遼主生辰使,韓國華為蕭太後生辰使,張若谷為正旦使。28日,第一批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給付大契丹。自是歲以為常…

11月29日,契丹人耶律留寧、耶律委演使宋,來賀承天節。

12月,下詔退休官員可領在職薪俸的一半。在唐朝以前的制度,除非享受特殊津貼的官員,否則是沒有退休工資的…由此看來,大宋朝的官員還真是幸福啊!

歲末的一天早朝,皇帝突然發現貼心的資政殿學士王愛卿怎麼站班在翰林學士李宗諤之後呢?原來是寇大宰相又在拿王欽若開涮!他利用手中職權,把資政殿學士頭餃降到了翰林學士下面,讓前副宰相王欽若連個剛考上的狀元都不如…這實在太不仁道了。大宋從開始到結束。都沒這麼虐待過宰相。

皇帝看不過眼,在王愛卿官餃中加了個「大」字,變成「資政殿大學士」然後皇帝才笑著問「大‘學士’愛卿,做這個官還滿意吧」寇準很不滿意,于是他把邪火都撒向了當時漢人中等級最高、最神聖不可侵犯的那個人——宋真宗趙恆!

寇準在皇帝面前昂首闊步,趾高氣揚。我是功臣我要待遇,不僅僅工資那麼簡單,我還要尊重!趙恆都滿足了他,就像當年對待呂端那樣來恭敬寇準。呂端是直接幫助了趙恆登基即位。可如沒之前寇準幫他得到了太子名份,趙恆拿什麼去順理成章呢?再加上剛剛過去的澶淵之盟,無論怎樣,寇準都遠遠超過了呂端對趙恆的貢獻。所以他就更理直氣壯了。就像提醒皇帝的記性一樣,時不時就要在大庭廣眾下對趙恆說「陛下您可別忘了。沒我,您還能回到開封當這個太平天子嗎」

這句話多像三國時曹操打下袁紹的冀州,臨進城前。許攸笑嘻嘻說出的那句話「阿瞞,汝不得我,不得冀州也…」然後沒幾天。他就被曹操的愛將許褚砍了腦袋…

可寇準呢?他居然都可在皇帝與宰相們的朝會里遲到早退了。且在他單獨提前離開時,皇帝居然一路目送,敬畏不己。

這一切都被王欽若看在了眼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但只有聰明絕頂的人才能觀察到微妙隱晦的那一面——最強點即最弱點。可你必須得能發現!

王欽若發現了。就在寇準大搖大擺走出金鑾殿,在皇帝目送下昂首挺胸闊步在他人生巔峰上時,他的悲劇也己種下…

這一天,王欽若輕聲細氣地問「陛下,您這樣敬重寇準,是因他有大功于社稷嗎」

「當然」趙恆有點驚訝。這是全宋朝都知道的事啊。

「澶淵之役,陛下不以為恥,反以為寇準有大功。這…這從何說起」王欽若憂形于色。

「怎麼」趙恆習慣性地有點緊張。

「陛下您細想。結盟地點並不在宋遼國境線上,而是在我們大宋的月復地澶州。且您在城里,遼軍在城下…這是《春秋》中最典型,最恥辱的‘城下之盟’…是不折不扣的投降啊」

轟一聲巨響,趙恆的世界坍塌。所有的榮譽驕傲,都在這一瞬間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恥辱。以為人人都在稱贊歌頌他,卻不料自己已被釘在了恥辱柱上。尤其他所最得意的30萬兩歲幣,竟成了他投降的「罪證」

奇恥大辱…趙恆一時間覺得天旋地轉。要怎樣才能挽回自己顏面?就在這時,王欽若又開口了「陛下您知道賭博嗎?當賭注快要輸光時,賭徒往往就會把身上所有錢來個‘孤注一擲’而您在澶州城下,就是寇準的孤注!他一次次逼著您走上前線…這就是賭徒的心態啊」

「夠了」趙恆再不願听下去「城下之盟」「孤注一擲」這8個字就把寇準在皇帝心中形象及其最大功勞完全顛覆。再不要提什麼寇準、什麼澶淵之盟了,朕要好好靜一靜…

不知靜下來的趙恆有沒有去翻過史書仔細讀一下那段「城下之盟」或許之後的歷史就不會再是那個樣子了。因歷史上真正的「城下之盟」並不是屈辱,而是尊嚴者才配獲得的「盟約」

打開《史記.宋世家》公元前594年,楚**隊己包圍宋國國都長達5個月之久。弱小的宋國的確沒法支撐了。但對于投降,他們還有別的想法。宋國宰相華元在夜里縋城而下,悄悄潛入楚**營,一直模進楚國元帥子元的大帳,用一把匕首逼住了子元「我們己開始吃人肉,燒人骨過日子了。的確沒法支撐。但我們寧可戰死,絕不投降!要簽訂盟約嗎?現在楚軍必須退兵,還宋國以尊嚴!那樣我們就可和楚國簽訂盟約」楚莊王感嘆「誠實君子啊!我軍也只有2天的糧草了」于是楚軍退兵,之後2國結盟。這才是「城下之盟」的真相!試問宋國哪有半點屈辱?

但這時的趙恆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盡量挽回損失!人的名譽是第二生命,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把面子找回來…從此刻開始,大宋朝就陷入了長達16年的瘋狂之中…(未完待續……)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陳橋到崖山最新章節 | 從陳橋到崖山全文閱讀 | 從陳橋到崖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