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千別了楊開一路向浙江而來。懷揣著楊開贈送的三兩銀子,尤是令李千感激不已。若是無這幾兩銀子,李千本要打算一路乞討也要走到浙江歸安拜那凌雲為師學藝的。離開安順堂對李千來說雖是屬于無奈,最重要的也是听說了凌氏針法有天下第一之譽,所以也就顧不得許多了。至于即便尋到那凌雲,能否拜上師父去,人家收不收他,李千已是無暇考慮了。畢竟,他找到了一個希望,令自己去追求的希望。
李千身上盤纏少些,雇用不得車馬,一路打听著去浙江的路徑徒步走來,饑一頓飽一頓的,是能省則省。李千以前未曾出過遠門,莫說山東一省,就是莒縣地界,他也未曾離開過。現在方感覺這個世界是愈走愈大,愈走愈遠,好像是一只月兌了籠的鳥,無了羈絆,內里一松,四下皆空,自在無比,心中尤是生出一種莫名的激動和興奮來。行至野外無人處,放開喉嚨喊上幾嗓子,更是暢快,先前的郁悶一掃而盡。可見離家遠行是有諸般好處的。
風餐露宿,穿集過鎮,一連走了十余日,李千這才感覺到離家的百般難處和種種不便來。好在離家愈遠,距離自己的目標愈近些,李千的心情還是比較愉快的,雖然隨著日子的增加,這種愉快也慢慢的消失了去。
且說這一日,正值午後,天氣奇熱,毒日高懸,熾浪逼人。李千已是走得精疲力竭,口渴難耐,四下里莫說人家,就是連條溪水也沒有,僅剩下一條漫漫無盡頭的大道。
李千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咬緊了牙繼續走去。
待拐過了一片低矮的柳樹林,前方路邊呈現出了一棵大樹來,樹陰之下正坐著兩名中年漢子在歇息,旁邊還停了一輛木輪車,隱見那車上還躺著一個人。
一名漢子見路上風塵僕僕地走來一個少年,便好心朝李千招呼道︰"小哥,日頭正毒著呢,過來歇歇腳再行趕路罷。"
李千聞之,也正有此意,便走到樹陰下尋了塊石頭坐了,隨朝那名漢子點頭友好地笑了笑。
那名漢子面前放了一只陶制的壇子,里面裝著多半壇的清水,壇邊還扣著一個木勺。顯是這幾個行人隨車帶著解渴的。
那名漢子見李千口唇干裂,不時的朝水壇這邊瞄上兩眼,知其是渴了,于是舀了一勺水,遞上前笑道︰"小哥渴了罷,但喝上些解解乏。"
李千見了,忙謝了聲,接過來幾口喝盡。
那漢子見狀笑道︰"莫飲急了,會嗆著的。管你喝足了便是。"
另一名漢子從旁邊的包裹里取了張白面餅來,遞過來笑道︰"來,小兄弟,送你張面餅嘗嘗。"
李千見了,忙擺手拒絕道︰"謝謝兩位大哥了,討上口水喝就行了。"
那漢子笑道︰"莫客氣罷,出門走遠道的都不容易。"手中的面餅朝李千又讓了讓。
李千也是餓了,見人家誠意相送,便感激地道︰"那就再謝謝兩位大哥了。"不再客氣地雙手接過,就著水吃了。
此時李千見那木輪車上還躺著一位老者,由于天熱,沒有遮上被子,卻是月復大如鼓,此時似睡非睡,臉上時呈痛苦之色,顯然這是一個病人。那兩名漢子當是他的兩個兒子,不知要推去哪里尋醫求藥。
"兩位大哥,這位老人家患的是什麼病啊?"李千問道。
一談及老者,兩位漢子的臉上都呈現出了憂郁之色。一名漢子嘆息了一聲道︰"這是俺爹,一年前不知怎麼肚子里就壞了,患上了月復腫的病,先後請了幾位郎中來治了,也不知喝了多少包草藥來,總是不見好。"
李千在安順堂見過這種病,是一種水腫病,喚做臌漲,是種難醫之癥,王成順自然也治不好,推手過幾個了。
李千見對方父子三人的穿著,也知是個貧寒人家。這老者的病不知已經耗去了多少銀子。想起自己也是位習醫之人,只是初學淺入,還無甚成就,真正的病人也未曾治過一個來。心中不禁泛出些愧疚。要是早有著醫家的手段,一定要治好面前這位老人,以報答對方萍水相逢的贈送食水之恩。
"兩位大哥不知要帶老人家去哪里求醫啊?"李千隨後問道。
兩名漢子此時忽然又現出一種興奮之色來,一人應道︰"多日前,听說這里不遠有個葫蘆谷,出了一位葫蘆神醫。治好了許多的疑難之癥。這不,我兄弟二人推著俺爹趕了三天的路,估計今晚就能走到葫蘆谷了。"
"葫蘆谷!葫蘆醫!"李千听著新鮮,忙又問道︰"這是怎麼回事,如何都以葫蘆相稱?"
一名漢子應道︰"我們也是听說的。據說這地方有個郎中,姓胡的。有天晚上做了一個奇夢,夢見天上有一個金光閃閃的大個的金色葫蘆,接著那個寶葫蘆就化成了一位仙人。葫蘆仙人便傳給了那個姓胡的郎中一種葫蘆丹藥的方子,說是可以包治天下百病。那葫蘆仙人說完後便不見了,姓胡的郎中也自醒了。說來也怪,腦子里還記著葫蘆仙人傳授的葫蘆仙丹的藥方,並且手中竟然還握著一只小葫蘆,里面裝著已配制好的葫蘆藥。這才恍然大悟知道是神仙來度化他了,令他濟世救人,解民疾苦。于是這姓胡的郎中便成了施以葫蘆丹藥濟世救人的葫蘆醫來。听說葫蘆醫的葫蘆藥可是靈驗,莫管多少年的陳疾舊病,買上一葫蘆藥吃下保管好得利利索索的。病好了之後,按葫蘆醫的吩咐,必要在他指定的山谷里種上一株葫蘆,以謝葫蘆仙人的傳藥之功德。那山谷里的葫蘆種得多了,便成了葫蘆谷了。葫蘆醫便也搬到葫蘆谷行醫治病。"
李千听到這里,不由得吃了一驚,心中訝道︰"這葫蘆谷莫不成又是一個杏林?"
"杏林"原指醫林之意。傳說三國時吳人董奉善醫。偶游至廬山,見此山清水秀,風光奇美,便自舍不得離去了。于是依山造屋,開闢杏園,在此行醫診病。立下規矩︰治病不收病家分文,但有治愈者,則要在園子里植杏樹五棵。輕病者可植一棵。于是四下風傳,加以董奉醫術也的確高明,數年間活人無數,杏園里也自達到了十余萬棵杏樹,郁郁蔥蔥,茂密成林。待杏子成熟時,董奉另立糧倉,告訴世人︰欲買杏者,但將谷一器易杏一器,自行取去,不必報知。再以谷實救濟貧家,歲有兩萬余斛。那董奉以杏林成名,德技雙行,譽滿天下。
李千這時尋思道︰"世間竟還有神仙夢中傳醫授藥的嗎?並且還大顯奇效。這等便利之事,實可令人一朝便能成就神醫之道的。此事若是真有,我還不遠千里的去尋那凌雲何用。莫不如轉投葫蘆醫門下,習得葫蘆方藥來,再行濟世救人,豈不美哉!"自是忍不住好奇的性子。年輕人心性,總有抵不住誘惑的時候,況且听到的更是一則奇聞。
想到這里,李千不由得一陣的激動。忙問道︰"兩位大哥,不知那葫蘆谷如何去得?"
一名漢子應道︰"我們已經打听過了,再前行五六里,然後轉入另一條路去,再行十余里地就可到葫蘆谷了。怎麼,你家里可也有人害病嗎,要去尋那葫蘆醫買葫蘆藥去?"
李千道︰"世間竟有此神奇之事,有幸聞得,豈能不去一觀。還請與兩位大哥一路同去。"
兩名漢子听了,倒也點頭應了。
又聊了一會,李千與兩名漢子互通了姓名,對方倒是與自己同姓,一個叫李大,一個喚李二。
又歇息了一會,天上的太陽不那麼的毒熱了,李氏兄弟這才招呼了李千站起身來,推了木輪車繼續趕路。
行不多時,後面趕上來一輛帶篷的馬車,車夫見了李氏兄弟的木車上躺著的李老漢,便招呼道︰"可去葫蘆谷醫病的嗎?"
李大應了一聲。那車夫道︰"快些趕路罷,到了葫蘆谷還有許多的事情要做呢。"車夫說著,揚鞭一呵,趕著馬車急著去了。顯是馬車內也載著病人,這條路是走熟了的,知道一些葫蘆谷的事。
前行了五里路的距離,又匯著了三四伙人,多是帶有病人的。步行肩扶,車載馬馱,看樣子都是遠道而來的。
李千見狀,心中驚訝道︰"這葫蘆谷果然是不同凡響!竟有這許多的病家去投。那葫蘆醫的葫蘆藥到底有何神效,竟令這麼多的人信服?"欲拜師葫蘆醫的決心又自足了起來。有此高醫在此,又何必舍近求遠呢。對自家先前立的獨修針法的志向,已是被那葫蘆谷子的傳奇沖淡了去。
李二這時忍不住說道︰"那葫蘆谷的葫蘆里倒底賣的是什麼藥?"
李大應道︰"一定是仙丹妙藥了!否則何以有這麼多的人去葫蘆谷。那葫蘆醫也一定是菩薩顯世來救苦救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