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成鼎足
孫權雖然接下了老哥的龐大遺產,可是他實在年紀太輕,沒有威望,父兄用過的老人很多未必服他,他急切地需要培植自己的親信。就在這個時候,人才從天而降,那就是曾經因為歸葬其母而與孫策失之交臂的魯肅魯子敬。
老哥的鐵哥兒們兼連襟周瑜推薦的魯肅,孫權當然萬分重視,拉了合榻對飲,于是魯肅就獻上了著名的「榻上策」。魯肅試圖打消孫權的割據念頭,告訴他漢室將傾,不可復救,身為江東之主,應該西征劉表,吞並荊州,然後合荊揚之兵,北圖天下。孫權大為高興,感覺自己眼前,突然敞開了一扇明亮的窗戶。
可惜,魯肅的計劃還沒能開始,曹軍就已經南下了。劉表憂懼而死——他也沒能搞好繼承權問題,兩個兒子爭位,最終靠山強大的劉琮獲勝。劉琮還是個孩子,根本沒有主見,曹操一逼近,就在手下的慫恿下投降了。只可憐暫居新野的劉備,淒淒慘慘失了靠山,舉城逃往江夏去依附劉琦。
劉備前此才得了兩個軍師,一個是徐庶元直,一個是諸葛亮孔明。可是再好的軍師,也不可能在勢力比超過十比一的情況下打勝仗。逃亡途中,徐庶的老娘被曹軍俘虜了,徐庶是個孝子,告別劉備,投往曹營。曹操知道劉備的價值,這個家伙如果活著,比劉表在世更加危險,于是派精銳騎兵不眠不休地猛追,終于在當陽長阪趕上,大敗劉備。可惜劉備比兔子還滑,拋妻棄子,保住小命逃到了江夏。
魯肅在江東听說劉表死了,要求前往吊喪——多少年的仇敵,吊的哪門子喪啊,其實他別有用心。他對孫權說︰「我去查看一下情況,如果劉備和劉表的兩個兒子可以聯合一心,咱們就暫時放下冤仇,聯劉抗曹,否則,看看能否趁亂取利沒想到才走到半路,就听說劉琮投降了。可能他看到劉備賊心不死,劉琦兵馬尚在,覺得還有一線希望,于是帶上諸葛亮回江東,游說孫權抗戰。
曹操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大半個荊州,志得意滿,寫信給孫權說︰「我準備了八十萬水軍,準備和你在吳地會獵這時候,連益州劉璋都被迫派了一支部隊來支援曹操。江東文武大恐,紛紛要求投降,孫權也猶豫,還是魯肅一句話點醒了他︰「你在想什麼啊,我們投降了照樣做官拿俸祿,你投降了想曹操把你往哪兒擱?」孫權恍然大悟,終于決定鼓起勇氣,和曹操拚個你死我活。
赤壁之戰的第三年,也就是周瑜去世的當年,中華三國聯盟之三國志黃巾風雲赤壁之戰,演義中說,曹操有八十三萬,孫劉聯軍才五六萬——這樣懸殊的比例,怎麼可能取勝!實際上,曹操三十萬撐死了,而且第一線未必有那麼多人,孫劉五六萬倒差不多。
曹操有點驕傲了,也有點心急了,北軍不嫻水戰,荊州軍新降,難免心生疑慮,他要是多在荊州穩定休整一陣子,也許還有勝算。結果甫一交鋒,曹軍就打敗了,退回江北駐扎。周瑜用了黃蓋的詐降計,火燒曹軍的戰船。曹操知道勝利沒有希望了,于是把剩余的船也付之一炬,免得落到敵人手里,然後安排大將曹仁等守備北荊州各軍事要隘,自己逃回了北方。
赤壁之戰,曹操的損失,應該沒有傳統認為的那麼大,否則不可能他的北方實力絲毫未損,也不可能曹仁此後守備江陵一年多才失敗。估計戰船是燒光啦,新降的荊州兵是死光或者被逮光啦,真正北軍,只是暫時潰退而已。不過敗就是敗啦,至于曹操自己說的︰「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不過自我掩飾和自我解嘲罷了。
赤壁之戰,演義中說,曹操有八十三萬,孫劉中華三國聯盟之歷史與游戲此後,是長時間的荊州爭奪戰。劉備吞並了荊州南方四郡,周瑜打敗曹仁取了江陵,但是未能全部統一北荊州——從此,荊州分裂將近百年。以魯肅的意思,把荊州暫借劉備,以期維持聯盟的穩定。周瑜老大不高興,可是也無力改變現有的分治局面,就勸孫權趁劉備前來江東的機會把他留住,用美酒和美女消磨劉備的斗志(這招對俺肯定管用,哈哈)——和演義中不同,孫權沒有采納一代俊杰周瑜,才取下江陵,就想著遠征四川——他肯定要趁機拿劉備當炮灰。可惜,才剛準備階段,就年紀輕輕的病死了。他究竟真的有能力取下四川呢?還是好高騖遠,會引發災難性的後果呢?也就成了一個永遠沒有答案的謎。
周瑜一死,魯肅終于得以完成自己的心願,把荊州借給了劉備。從此,開始了孫劉聯盟的真正蜜月期。孫權側翼無憂,放心地北取合肥,屢敗屢往,因為這是唯一的突破點。在南方,步騭進入交州,和中原割裂了十數年的嶺南地區,正式歸並入孫吳的版圖。而劉備,才不急著和樊城的曹仁硬拚哪,卻把目光瞄準了西方……
孫權雖然接下了老哥的龐大遺產,可是他實在中華三國聯盟之三國志黃巾風雲赤壁之戰的第三年,也就是周瑜去世的當年,曹操在鄴城造銅雀台,大賞文武百官,並且下《讓縣自明本志令》。這篇文章,可謂是一代英雄曹操真實的心理寫照。曹操寫道,他年輕的時候,不過想出力為朝廷征討外族,獲個征西將軍的名號,封個侯爵,然後功成身退,和夏侯兄弟們回老家「春夏讀書,秋冬狩獵」,只因為綱紀失統,諸侯紛擾,才起兵打出一片天下。現在貴為丞相,到處謠傳他要篡位,因此有人勸他交出權力,但是他不能夠,天下未定,「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篇文章說明了兩個道理︰一,從來英雄都是有自己成長的道路的,沒有人天生帝王相,從小就有超強的權力欲;二,亂世中做權臣要比做忠臣,對自己和國家都有好處。從來沒有人象曹操這樣敢說真話,所以他是真英雄!
孫、曹、劉三家都把目標瞄準了西方的益州。東吳若得益州,則足以和北方相抗衡,並且不再怕劉備這個梟雄盟友反復;劉備若得益州,則多了和東吳討價還價的籌碼;曹操若得益州,高屋建瓴,沿江東下,可以再圖荊揚。周瑜還未出師身先死以後,第二個有動作的是就曹操。
曹操首先要打的,是漢中張魯,取下漢中,就等于打開了通往西川的道路。張魯本來是五斗米道的教主,當年受劉焉的指使襲取漢中,就把他的道法在當地試行起來。他自稱「師君」,手下教徒稱「鬼卒」,高級教徒稱「祭酒」。到處建設義舍,內放米肉,讓過路人自己取用。犯法的原諒三次,然後才處刑。這樣寬容的政策,使得百姓人人擁戴。劉焉死了以後,劉璋因為張魯不听命令,把他留在西川的家屬都宰掉了(劉璋是暗,可是未必暗弱,殺起沒有還手能力的人來,絲毫也不手軟),于是張魯就干脆月兌離成都的領導**。朝廷奈何他不得,封他做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
曹操整合大兵向西,還沒有走到潼關,突然听說關中諸將造反了。原來關中韓遂、馬超、程銀、侯選等人,听說曹操發兵上隴,以為是來襲擊自己的,所以先下手為強。曹操心說︰好吧,那就先解決關西問題。
馬超等人屯扎在潼關,所部騎兵,多持長矛,威武雄壯,曹兵看了都有懼色。曹操笑了,說關西長槍騎兵厲害是厲害,可是我斗智不斗力,讓他們空有一身武藝,無法發揮。關中諸將紛紛前來會合,一共十支部隊。可是敵人兵,曹操不但不害怕,反而面有喜色。戰後他解釋說︰「關中地域遼闊,各反賊如果分兵拒險,沒有一兩年拿不下來。天幸他們聚攏在一處,各自誰都不服誰,沒有統一指揮,我一舉蕩平,就要簡單多了
演義中提到一樁軼事,說曹操強渡渭水,每每被馬超的騎兵沖擊,無法立起營寨,多虧一位老人教曹軍以沙築牆,再潑上水,一夜水都結冰,遂起沙城一座。這個故事,來源于當時的重要史料《曹瞞傳》,可是裴松之分析說︰「曹操渡渭水是在當年閏八月,關西再冷,怎麼可能閏八月就結冰呢?」
曹操知道韓遂和馬超的老爹馬騰素來不合,就用反間計使他倆自疑,然後出動弱兵誘敵決戰,打了大半天,突然命令精銳虎豹騎沖鋒,一下子把關西兵打得大敗虧輸。當陣斬殺成宜、李堪等,馬超、韓遂跑了涼州,楊秋逃去安定,程銀、侯選往漢中去投張魯。紛亂已久的關中地區,終于基本平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