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歸司馬氏
公孫淵完蛋的當年,魏吳兩國各出了一件大事,對政局的影響相當大。在吳國,孫權誅殺了橫暴不法的校事呂壹。呂壹曾經深受孫權寵信,連太子孫登揭發他的劣跡,孫權都听不進去。等到呂壹終于奸惡暴露,孫權宰了他以後,痛悔自責,下詔向諸臣道歉,並且派使者就國政向他們征詢意見。使者的回奏讓孫權大吃一驚,諸葛瑾、呂岱、步騭、朱然等都推說不管民政,搞不大懂,把皮球踢給陸遜和潘濬,而陸遜、潘濬見了使者竟然哭了,一副害怕遭打擊報復的樣子。孫權這才知道這兩年自己多失人心。可是知道歸知道,從此他的行為收斂了沒多久,又再故態復萌。
在魏國,三十三歲的明帝曹睿得了重病,自知命不久矣,就召司馬懿回京,並且拜曹真的兒子曹爽做大將軍,政治格局重新組合。果然,當年臘月,他就去世了,太子齊王曹芳繼位,年僅八歲,曹爽和司馬懿都做了輔政大臣。
倭女王卑彌乎派使者難升米來到魏國,被封為「親魏倭王」,賜予金印,也在當年。這是中國史書第一次有關中日交往的記載。
拉回來說曹爽,他具有其父曹真所沒有的野心,但是能力連老爹的一成都不到。借著老爹的威望,以及自己位極人臣,大批趨炎附勢者很快包圍到他身邊。第二年二月,他用親信丁謐的計策,加司馬懿為太傅,削奪他的兵權。司馬懿知道自己現在還不是曹爽的對手,隱忍不發,甘心當無權高官——好戲還在後頭哪!
第三年,東吳發動了最大的一次北伐,全琮略淮南,諸葛恪攻六安,朱然包圍樊城,諸葛瑾攻柤中,可惜全部都失敗了(似乎吳人防御戰打得都不錯,但自從周瑜死了以後,進攻戰就從來沒贏過)。沒多久,馬馬虎虎算半個將才的諸葛瑾也也病死了。
又兩年,漢大將軍蔣琬也得了重病,把國事都交托給了費。當年諸葛亮去世,蜀中一片恐慌,蔣琬繼其執政,神態舉止和平常一樣,才逐漸把人心穩定下來。他被評價為「方整有威重」,漢國在其治理下,經濟狀況略有起色。因為諸葛亮屢次北伐隴西不成功,蔣琬想要改變方略,從水路東下,通過漢水、沔水,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兩郡。可惜才開始大規模造船,他自己先就病倒了,計劃也因此擱淺。
同時候,當了東吳十九年丞相的顧雍去世了。漢吳兩國同時最高執政完蛋或接近完蛋,被曹爽以為是個大好機會。于是,曹爽、夏侯玄發動十萬大兵進攻漢中。自從魏延死後,先是吳懿,後是王平,接替的漢中太守的職務。魏延鎮守漢中,講究用《周易》「重門」之意,層層布防,讓敵人沒有下嘴的地方。吳懿、王平繼任,也遵從這個方略。這次魏軍打過來,漢中只有三萬人馬,有人建議說不如固守漢城和樂城,放敵人進來,找機會圍而殲之,被王平否決了。王平派護軍劉敏、參軍杜琪在興勢山布陣,自己于後接應,大戰曹爽。曹爽無法前進,被迫撤退,士卒死亡很多,他個人的威信也從此一落千丈。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漢延熙八年、吳赤烏八年(公元245年),兩國的執政者,蔣琬和陸遜,先後去世。陸遜去年才當的丞相,因為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不和睦,孫霸的黨羽進孫登的讒言,他勸孫權不要听,孫權竟然不高興。陸遜遂憤恨而死。
漢國和蔣琬一起over的,還有尚書令董允,這兩個家伙一完蛋,朝政為之松馳,一直窩在**的宦官黃皓終于冒了出來,開始干預政事,埋下了蜀漢滅亡的種子。從這點上也看得出來,繼任大將軍的費,比他前任要差得遠了去了。
魏國的政治越來越是**,究其根源,是大將軍曹爽和他的親信們實在太不象話,用人唯親,掠奪田產,奢侈浪費,無所不為。司馬懿看到這種局面,不知道是傷心還是高興,他干脆以退為進,告病不理政事。于是天下人都奔走相告︰曹爽亂政呀,司馬仲達是好人,可惜病重,否則定能規勸曹爽,扭轉乾坤。
到了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馬懿看時機成熟,終于動手了。他趁皇帝曹芳和曹爽一起去祭拜明帝陵墓的時候,突然發動政變,控制了洛陽城。幫助司馬懿的都是些什麼人?司徒高柔、太尉蔣濟、尚書令司馬孚,這都是曹操一手提拔起來的重臣——可見曹爽多麼失人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