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黛玉來說,這個年節雖然有些糟心事,但整體還是相當不錯。
前一次的這個時候,她的父親也已經去世。她不得不穿著重孝寄人籬下,看著賈府中的喜慶繁華。在旁人歡聲笑語時,也只能躲在屋里垂淚。
就是那時候的寶玉,也半點都不可靠、不可信。
而這輩子,雖然年宴簡單,更沒有當初賈家人為之驕傲不已的聖眷。宮中還有個蘭妃表現得古古怪怪。可光是「
自由」、「舒心」兩事,就是原本的一輩子怎麼都沒法兒比的。
就算是穆逸蘭古怪,在年節的時候,當然也不可能三番兩次的頻繁召見黛玉。更何況就如之前黛玉見到的,宮中可是早就有所打算。穆逸蘭在非年非節的時候要召人進宮,卻也是要各方報備的。如今哪兒有這個空擋?
元宵節時,京城迎來了久違的盛事。
從皇後到幾位高分位的妃子的省親,那盛大的場面,讓京城中人看得津津樂道。雖也有說過于奢華的,但總體來說,還是稱贊皇帝仁慈得多。
借著這個機會,南方之事總算是徹底的塵埃落盡了。
那一次的刺殺,雖然讓皇帝感到了危機,但這樣的危機感,確實不是南方的局面能給與的。所以,他一邊認可了張灤等人的功績,一邊卻又肯定了那些刺客是懿文余孽的說法。
「朕繼位將及二載,不敢忘太上之仁德。余孽既已伏誅,再莫行誅連窮究之舉。」
皇帝是這麼說的。
言而總之,是他仁慈,不願意追究。張灤和北靜郡王這些人的功勞,自然也就該打個折扣——日後完全可以翻起來說!
也因此,張灤積功也只升到了輕車都尉,領羽林衛千戶。
北靜郡王恢復了父輩沒後削減的部分食邑,依然不領實職。
南安郡王和北靜郡王差不多。只是得到了更多的實物嘉獎,並且下屬之人頗有加官升職者。
可以說,這樣的嘉賞,基本上早在張灤等人的意料之中。且皇帝在一片喜慶中決定,固然是借了這份喜慶,讓人不好質疑,卻也是擺明了讓幾人難以因此揚名!
深閨中的黛玉當然不同于其他的京城人,但時到如今,連她也不再對皇帝過多期待。甚至連她的父親,都只是在听見的時候,微微搖了搖頭。
元宵省親之後,京城人還在津津樂道之時,話題接踵而來。倒叫人目不暇給。
太妃果然以「宮中寂寞」為名,連續召開了數次宮宴,請了些姑娘,到宮中表演才藝湊趣。又很請了些夫人為這些姑娘們評判。
不知有多少人稱贊太妃的妙想,說這比當初的群芳宴強多了。
可始終不曾參加的黛玉自然嗤之以鼻。
群芳宴辦好了。女子的地位能有所提高。太妃這辦的宮宴有什麼稀奇?不過就是規格高一點的相親宴罷了。
就是以往,京城里的宴會,有多少沒起類似效果的?
就和她當初進宮見太妃一樣。
如今太妃隱約是天下最尊貴的女人,就差個太後的頭餃。是以,連她辦的宴會都不同起來。
但賈家的姑娘們年紀限制,自然沒空參加。寶釵在省親的時候又見著了元春,黛玉相信她應該是努力過了。可元春顯然沒有幫她嫁進宗室的意思,是以,寶釵雖年紀到了,卻也沒有參加。
在元宵過後,正月里寶釵及笄的時候,黛玉自然去了賈府道賀。
寶釵已經和她記憶中的一樣。和薛姨媽從梨香院搬了出來,搬到了王夫人的院子里。將梨香院空給了新買來的戲班子。
這看起來賈家是更為親近了,卻也更像是依附于賈家的家族。
當然,那或者也就是事實。
黛玉還記得,前生的時候。寶釵進宮的夢想,差不多也就是這時候破碎的。盡管在及笄的時候,她還抱有極大期望。
那時弘治帝登基,也充實了後宮,卻根本就沒有寶釵什麼事。且那時還沒有這種擺明為了宗室和貴女相親的宮宴呢。
元春給寶釵寶玉賜同樣的東西,固然是一種試探,試探賈母的態度。卻也是委婉的拒絕——委婉的說明了她不會幫著寶釵入宮!
寶釵入宮不成,薛蟠不做正事。父親去世的惡果越來越顯現,不徹底的依附于賈家,只怕連家業都難以保住了。
這一次,顯然沒有黛玉參加的元春省親中,元春表現出了更為明顯的態度。寶釵已經想得到,沒有元春的幫忙,想要嫁給宗室也是極難的。
她又畢竟做不出迎春那樣的事來——
就算是能自毀名節作為妾室嫁去宗室,對家族能有半點幫助嗎?
寶釵不能不懷疑,這是她那會兒幫助王夫人導致的惡果。
總之,黛玉正月里去參加寶釵的及笄宴,看到的是難掩消沉的寶釵。就連難得出家門放風的湘雲都有所察覺,不敢太過笑鬧。
只是黛玉觀察了寶釵一天,也不能肯定,寶釵有沒有因為這番挫折,將心思重新放到「金玉良緣」上?
上輩子的寶釵,在確認了進宮無望之後,可也沒消沉多久,就打疊起了精神去討好賈母,以求金玉良緣——可那一次的寶釵,終究是有些喜歡寶玉的。對此她再清楚不過。
便是惦記著權力富貴,說要嫁給寶玉,她也不會有真心的不滿。
現在,卻是很難說了。
不過,既然已經離開了賈府,此寶玉又非彼寶玉,前世里心心念念惦記著的事情,也就變得無關緊要起來。反正寶釵對婚姻的期許,和她、和迎春全然不一樣不是?
在自己家,黛玉算是悠閑的度過了自己十二歲的時光。
林如海成功致仕,榮退家中,整日窩在書房里看儒家經典。
從春季起,因為那一系列的宮宴,整個京城的宗室並勛貴之家,似乎就開始忙著議親,忙著排隊在一個個的黃道吉日里成親了。
倒是賈家,迎春為妾且沒有回門,寶釵從隱隱獨立的梨香院搬去了王夫人院子——後來又得以賜住大觀園,給了京城的媒人充分的暗示,竟沒有眼色的好人家上門求親。
此後,百花盛開之際,京城中,乃至于整個大楚,開始出現了一系列的商鋪。
香料坊、成衣坊、首飾坊,還有推出新食品的酒樓……
如寶玉和張灤都能看得出迎春的手筆。
迎春對于工業上的東西,可能沒有什麼見地。但要說衣食住行上的享受之物,寶玉墨玉乃至于青玉都是,捆在一起,那都拍馬也趕不上她!
賈家實在是束縛了她的手腳。當忠烈王府的實際主事人向懷荊放開了手腳來支持她的時候,迎春的才能就理所當然的迎來了爆發!
林家的財力固然豐厚,但若論人手、人脈、勢力,哪里能和忠烈王府相比?
到了這會兒,墨玉等人也只能慶幸迎春不是男人了。至少他們想鼓搗的東西,迎春對原理和原料都所知甚少,鼓搗不出來——就算知道名字,如那些必須的礦物,難道迎春還能找得出來?
而黛玉還因此看到了另一件事。
——從冬日里進忠烈王府,到次年春日才開始在外面發威。這多半是說,迎春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收拾了向懷荊的正妻洪氏!
雖說在京城里,這洪氏本來就沒什麼存在感……
而直到今日,忠烈王府也沒傳出寵妾滅妻的傳聞。甚至那一系列的商鋪,都沒多少人知道和迎春有關。
于是……
——珍珠到底還是變成魚眼楮了。
除此之外,黛玉也感覺到了沒有改變的地方——春季的時候,就有數個行省報澇。但災情並不嚴重。但等到了夏季,報旱的省份開始多了起來。就是京城里也是少雨。
這些事情,卻是前生的她也沒怎麼關注的。
那時候賈母對她暗地里的教導,更多是集中在朝局變故上。且這一次的災害,說嚴重也不能說特別嚴重,雖多省天災,但有太上皇在位時的積蓄,開倉放糧就基本能解決問題。完全沒有災民涌到京城附近——說來,有無流民近京,這素來是朝中區分是否全國性大災的標準。
若非如此,那一年的大觀園,也沒法子那麼肆意的笑鬧、飲宴了。
後來她會注意到這些,還是因為這些災害,拖延了弘治帝備戰的腳步。
而這一次,因為特別注意了,黛玉還注意到了一些其他的事——在邸報上,登了近十樁官員貪瀆,導致倉庫中存量不足,或者官商勾結、囤積居奇的事情。
對照大楚的歷史,沒有被判定的全國性大災,卻能牽扯數十地方官員,這簡直是只有太祖在位時才有可能發生的事。
黛玉清楚,這應該是各方的斗爭,延續到了地方。
但到底是哪一邊在拖延戰爭的腳步,她卻是不能肯定。就連張灤,也沒有這麼多的人手去調查細節。
如此一直到了九月,報災害的、開倉放糧的消息尚且沒有斷絕,黛玉才總算是結束了自己的悠閑生活。
二皇子小病一場,穆逸蘭成功找到了機會,再次宣黛玉進宮。
而在同時,景穗終于要出嫁,將帖子送到了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