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前世約了你 襄陽好風日

作者 ︰ 黃成松

襄陽好風日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就是這樣一句詩,引起我的興趣,非得去看看襄陽究竟是什麼樣,于是我跑到了鄂西北的襄陽城。那是我漫漫旅途的第一站。

那時候的襄陽還叫襄樊,名字是最近才改過來的,但我不叫它襄樊,我叫襄陽。我對襄陽這個名字情有獨鐘,那里發生過很多故事,比如古隆中有三顧茅廬的事情,比如關羽曾在這里「水淹七軍」;比如王維曾在這里寫下「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的著名詩句;比如岳飛曾在這里發動收復襄陽之戰,比如金庸武俠小說中郭靖黃蓉曾在襄陽城組織過襄陽保衛戰等。

襄樊是建國後的襄陽和樊城合並而成的,如同中國其他地區的很多城市一樣,這個更名是一個敗筆。古襄陽和古樊城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化名城,合並後的襄樊市反而讓人不知道是在哪里了,于是,襄樊的有識之士們大概是意識到這對城市的宣傳不力,前不久又重新恢復了原名襄陽。我覺得這是好事情,很欣慰。

我去襄陽的時候,天氣晴好,曾在一個「秋水共長天」的黃昏一個人沿著襄陽古城牆走了一圈。古城牆依然保存完好,憑山之峻,據江之險,借一江清水,贏得十里風光,外攬山水之秀,內得人文之勝,物華天寶,鐘靈毓秀。冬日的漢水漫江碧透,偶有船只悠然而過,讓人懷思之幽情。

《讀史方輿紀要》上說,「襄陽上游門戶,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可見其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之重要。蒙古鐵騎南下中原後,數年間基本蕩平九州,唯獨襄陽城久克不下,成為南宋朝廷與蒙古對峙的最後陣地。南宋朝廷擁漢水之利,襄樊之固,居然在神州陸沉的襄陽孤島苦苦支撐了十幾年,這實在是一個奇跡。把眼光再次投向歷史,巡視這場宋元之間的襄陽之戰,有一個氣壯山河的「二張援襄」的英雄故事值得一提。

蒙哥死後,元朝忽必烈即位,為了盡快統一中國,忽必烈把戰爭重點放在了攻打襄陽上。南宋降將劉整向忽必烈進言,他認為,「先攻襄陽,撤其捍蔽」,南宋「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可下也」。忽必烈采用了劉整的「攻宋必先下襄陽」的戰略方針,率軍數十萬,兵臨襄陽城下。

咸淳八年(1272年)春,元軍對樊城發動總攻,襄樊之戰正式開始。三月,阿術、劉整、阿里海牙率蒙漢軍隊進攻樊城,攻破城廓,增築重圍,進一步縮小了包圍圈,宋軍只好退至內城堅守。四月,南宋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招募襄陽府(今湖北襄樊市)、郢州(今湖北鐘祥縣)等地民兵3000余人,派總管張順、路分鈐轄張貴率領救援襄陽。

二張率輕舟百艘,士卒3000及大批物資出發,臨行前張順激勵士卒說︰「這次救援襄陽的行動,任務十分艱巨,每個人都要有必死的決心和斗志,你們當中的有些人並非出于自願,那就趕快離去,不要影響這次救援大事。」當時3000水軍群情振奮,斗志昂揚,表示堅決完成任務。五月,救援戰斗開始,二張在高頭港集結船隊,把船連成方陣,每只船都安裝火槍、火炮,準備強弓勁弩,張貴在前,張順在後,突入元軍重圍。船隊到達磨洪灘,被布滿江面的蒙軍船艦阻住,無法通過。張貴率軍強攻,將士一鼓作氣,先用強弩射向敵艦,然後用大斧,短兵相接,沖重重封鎖,元軍被殺溺而死者不計其數,宋軍勝利抵達襄陽城中,當時襄陽被困已有5年之久,二張入援成功,極大的鼓舞了城中軍民的斗志。然而,這次戰斗中宋將張順陣亡,幾天以後,襄陽軍民在水中得到他的尸體,披甲執弓,怒目圓睜,襄陽軍民懷著沉痛敬佩的心情安葬了張順並立廟祭祀。

張貴入援雖然給襄陽守軍帶來希望,但在元軍嚴密封鎖下,形勢仍很嚴峻。張貴聯絡郢州的殿帥範文虎,約定南北夾擊,打通襄陽外圍交通線,計劃範文虎率精兵5000駐龍尾洲接應,張貴率軍和範文虎會師。張貴按約定日期辭別呂文煥,率兵3000順漢水而下,檢點士兵,發現少了一名因犯軍令而被鞭笞的親兵,張貴大驚,對士兵們說︰「我們的計劃已經泄露,只有迅速出擊,敵人或許還來不及得到消息。」他們果斷地改變了秘密行動,乘夜放炮開船,殺出了重圍。元軍中阿術、劉整得知張貴突圍,派數萬人阻截,把江面堵死。張貴邊戰邊行,接近龍尾洲,在燈火中遠遠望見龍尾洲方向戰艦如雲,旌旗招展,以為是範文虎接應部隊,舉火曉示,對方船只見燈火便迎面駛來。等到近前,才發現來船全是元軍,他們先佔領了龍尾洲,以逸待勞。宋元兩軍在龍尾洲展開一場遭遇戰,宋軍因極其疲憊,戰斗中傷亡過大,張貴力不能支,被元軍俘獲,不屈被害,元軍派4名南宋降卒抬著張貴尸體曉示襄陽城中,迫使呂文煥投降,呂文煥殺掉降卒,把張貴與張順合葬,合修雙公祠。

二張援襄雖然失敗了,但他們那種「知不可為而為之」,堅持抗戰,精忠報國的血性精神卻是可歌可泣,激蕩神州,名垂青史。

襄陽古城牆上,殘陽如血,歷史如風過耳邊,我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城頭下有人叫賣。

「襄陽橘子,又大又甜的橘子,快來買咯。」

我循聲望去,被一籃子金黃的橘子吸引,招手示意賣橘子的老人等等,我要買橘。

老人會意,大聲喊道,小伙子,你先別下來,我挑上城頭上來給你。

這襄陽口音跟我的西南口音沒有一絲區別,听得很清楚,我不由得順口回了一句家鄉土話,老人家,別上來了,城牆太高,上來費力,我下來就是了。

老人居然听懂我的西南方言,連聲說,沒有,沒有,我經常挑上去的,你站著別動。

老人上來了,遞給我半邊剝開的橘子,道,小伙子,你先嘗嘗,感覺好了再買。

掰一瓣橘子入口,香甜可口,直入心脾,便有些感動老人的淳樸和善良,有意把所有的橘子買下。老人卻說,你是來旅游的吧,看樣子不像本地人。

我笑,老人家你怎麼看出來的啊。

老人道,呵呵,本地人很少買橘子的呢,我們這里是漢江谷地,盛產橘子,在農村每家每戶都差不多栽種都有呢。

我羨慕的道,生活在你們這兒的人有福了,有這樣好的橘子吃。

老人笑道,你不要買得太多,隨便買幾個就可以了,大街小巷都有賣的呢。

甜甜的橘子,樸實的老人,襄陽啊,你的風土人情,跟你的歷史文化一樣厚重可愛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誰在前世約了你最新章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文閱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