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前世約了你 抗旱救災

作者 ︰ 黃成松

奢渡河的青龍潭祈雨儀式落幕後,人們就天天盼望著下雨。他們在干燥的氣候中等了一個多月,直等到桃李謝了,雪梨初白,雨仍然還是沒有來。我家農村的土地在十年前差不多全部退耕還林,種上了不少果樹。我父親在干旱的日子里經常去山上看,每天回來都帶來不幸的消息,比如,有多少棵核桃樹已經干死,有多少棵梨樹再已發不了芽,有一大片桃樹由于缺乏水分,掛的果干癟而細小。

奢渡河畔的村民們每天都在傳達著這樣不幸的消息。3月下旬的時候,國家氣象局再次發布了西南干旱性天氣還將繼續的信息,盼望了一個春天的人們開始絕望了。奢渡河畔地勢比較崎嶇的村落,開始斷水。一寨寨,一村村,干旱的瘟疫無情地蔓延。從上年的9月,一直飽受干旱的人們麻木了,放棄了反抗,四鄉八村的土地都無法下種,丟荒了。我曾經在那個時候去調查過情況,果然發現所有的土地都干得冒煙,放眼望去,看不到一片綠意。只有土質和水分稍微好一點的地方,才會冒出那麼一丁點綠色的影子。與此同時,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開始投入財力人力物力組織抗旱。奢渡河畔的鄉鎮組織起了抗旱聯盟,統一調度生活用水,宣傳車天天在四鄉八村掛著喇叭大喊︰為缺水地區節約用水,為新農村建設盡一份力。一輛通過油罐車改編的送水車開始奔走于奢渡河嚴重缺水的村落,按人頭和牲口的多少適當給以配水。

眼看清明就要到了,雨仍然還是沒有來。奢渡河畔的梨花開了,依然粉白如雪,只是如果你細細的看,那花瓣由于缺失水分,伸展不開,卷曲蜷縮成一團,上面還粘有泥土的粉末。但這些梨花,還是堅強的開放了。清明前一天,天開始陰了下來。縣領導來了,奢渡河畔的所有鄉領導來了。在奢渡河老公社的小廣場上,縣鄉兩級政府組織了奢渡河片區「抗旱救災」動員大會。

縣領導說︰「鄉親們,明天就是清明,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你們致以節日最誠摯的問候。自去年9月以來,我省遭遇了100年不遇的特大災害。我們奢渡河更是遇到了歷史上從未遇見過的大旱災,你們受苦了。奢渡河的旱情牽動著黨和政府的心,縣里專門成立了抗旱救災指揮部,由我親自擔任總指揮,與你們一道,共同抗旱。我們要眾志成城,打贏這場戰爭。黨和國家不會放下你們不管的,我們社會主義是有水同喝,有飯同吃。」

其中某鄉鄉領導道︰「鄉親們,災難面前一家親。我們處于奢渡河的上游,得奢渡河水的保佑,目前基本沒有受到災害性天氣影響。在抗旱期間我們窯上水庫會夜以繼日的保證缺水鄉鎮的供水,做到水資源共享,不囤積居奇。配合好縣里的抗旱工作。」縣領導滿意的點頭。

又有某鄉領導道︰「在抗旱救災的特別日子里,我鄉將會組織特別工作組,深入礦區,整頓煤礦污水處理工作,堅決杜絕有污染的水排入奢渡河里,確保人畜飲用水的安全。」

有村民在下面竊竊私語︰「奢渡河的水呀,早都被污染好幾年了,某鄉那幾個大礦的污水,不是直往奢渡河里倒的麼。現在才杜絕污水排放,有點晚了吧。」

又有人接過話頭道︰

「等著瞧吧,抗旱工作結束後,那污水還不是照樣往河里流的。」

縣領導豪情萬丈的說︰「就不信這個邪了!咱們奢渡河畔所有鄉鎮齊心合力,你鄉無水我鄉給,他鄉有水我去取,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我就不信打不贏這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

有大膽的鄉民道︰「干涸的人們盼望的還是雨啊。光有決心沒有用,送水車送的那點水暫時能夠支撐一時半會,勉強能夠支持家庭用水。可是這干旱是一個無底洞啊,那些水簡直就是杯水車薪,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縣領導道︰「這個老鄉說得對,所以縣里正在開會討論,準備在奢渡河畔建立覆蓋所有鄉鎮的水池進村入戶工程。我們這地方從來沒有這樣干過,據考察,咱們都是靠水吃水,所有的村落基本都沒有水池蓄水,干旱的問題,很大部分在于沒有水池,所以這個問題必須亟待解決。」

一直沒有說話的某鄉領導道︰「你們不要恐慌,沒有過不去的坎,天干不要怕,怕的是失去了信心。總理說了,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總理也說了,要保證每一個人都有水喝。政府會即刻上馬水池工程建設,陪大家一起渡過難關,我們是同呼吸共命運的。」

有人問︰「修水池是自費的麼,還是政府給報銷?」

一個自稱是農業局的發話了︰

「目前是政府出資一半,你們自籌一半資金,放心,不管什麼情況,我們都要保證家家戶戶有水池的。」

「那沒有錢了怎麼辦。自從去年干旱以來,我的幾畝蔬菜地全報廢了,什麼都種不了,現在別說修水池,就是給女圭女圭買一件衣服都買不了。拿不出錢啊。」

「這個情況,不只是你一個人的。政府會上門調查情況的,實在困難的話,政府會考慮報銷全額資金的。現在大家不要恐慌,先穩定下來,該做什麼的做什麼。」

有人喊道︰「首長,我家撐不下去了,幾天都揭不開鍋了。」

縣領導問言色變,馬上嚴肅的道︰

「老鄉,你是哪個鄉的,居住在哪一個村?把你的困難說出來,我為你做主。」

某鄉領導趕忙叫那人︰

「楊大力,你家不是剛在上月領了一包救濟糧嗎?又沒有了?」

縣領導轉身問︰

「這個老鄉是你們鄉的?」

「是的,縣長,楊村八組的,叫楊大力。」

「他家是什麼情況,在低保範圍內不?」

「在,吃了好幾年低保了。他家土地沒有多少,兒女又多,前幾年剛從浙江躲計劃生育回來。這人老實本分,就守著那幾畝薄田過日子。以前是計劃生育的釘子戶,讓政府傷了不少腦筋。現在是政府重點扶貧的對象。女圭女圭們都在吃飯長身體的時候,家里是有些入不敷出的。」

縣領導好半天沒有說話。

鄉領導道︰

「縣長,這個事情我會處理的。回鄉里後,我會通知民政的同志給楊大力點幫助。」

縣領導道︰

「不要把抗旱大會搞成了扶貧大會了,這兩者性質不同。我半天沒有表態,實在是農村的問題很復雜。你們幾個今後要注意。消除貧困,任重道遠啊。」

那個叫楊大力的鄉民眼巴巴的等著縣領導的訓導。楊大力的鄉長道︰

「楊大力,領導說了,像你這樣的情況縣里有很多,你要想辦法找找出路,關鍵是靠自力更生。」

楊大力道︰「我也想過自謀出路啊,可是我沒有文化,出門打工人家不要,回家來想去礦山打工,人家嫌老,下不了井了。我只能種莊稼了。可是天卻干成這樣,我無法呀。」

縣領導同情的道︰

「大力同志,困難是暫時的。政府會重視你的情況的。」

楊大力千恩萬謝。

抗旱救災誓師大會結束後,緩緩開來三兩水車。縣領導率領所有的鄉領導深入重災區,挨家挨戶送水去了。我們伏牛山莊不是重災區,伏牛山下的泉水仍然清澈的流淌著。但縣領導也把水送到我們那里來了。我父親象征性的收了一箱礦泉水,清明節我回家,父親就興致勃勃的和我談起抗旱誓師大會和縣長送水的事情來。他說,政府是好的,只是天災太不長眼了,老百姓的日子總體上是好過的。我笑笑說,我們是和諧社會嘛。

老百姓很淳樸,一個政府要取得人民的信任說容易很容易,說難也很難。那就要看你做的事情是否合情合理,是否深得民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誰在前世約了你最新章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文閱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