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憤怒出詩
董謝翔監牢中寫下不少詩篇。在柴達木第一監獄被冤枉地坐了一年牢房。他在那里,靈魂受到極大的震動。他感到窒息。他的靈魂想出逃。他要抗爭。他要向命運挑戰。一年後他留在了那里。監獄的管教干部見他一個文弱書生,舉目無親,沒有地方可去,他便留下來了。不久,他去一個公社的煤場拉煤碳。那個煤礦,洞里沒有支架,隨時都有可能倒塌。一個個的煤船爬進爬出。後來礦工查他的檔案,發現他有教養的一年歷史,又把他當成了階級敵人,要批斗他。他跑了。
一個更遠的地方。
那是一個瑤族鄉。叫西北某梅潭采茶廠。瑤山上遍地都是茶花開,采茶姑娘歌聲不斷。她們無憂無慮地采著茶,就像一群天使一般。他這里仿佛找到了靈魂的溫柔之鄉。他不再感到痛苦。也沒有風險感。成天,他和姑娘們歌舞翩翩,采茶生活,他想就在瑤山結婚生子算了。因為姑娘們個個都喜歡他。采茶女給了他寫詩的靈氣。溫柔之鄉啊溫柔之鄉,你能夠棲身遠方游子浪跡天涯的那顆漂泊蒼涼的心麼?
97、厄運難逃
「文革」風雲起,他有逃月兌厄運。他被揪出來,打成了「牛鬼蛇神」。茶廠一外調,左查右查,查出他的社會檔案,原來教養過,顯然地是「四類」、「黑五類」分子,給他扣上頂高帽子,送勞教,判10年徒刑。那時候,連判刑都不用宣判大會,由某人某官說一句就行了。這是一個黑白顛倒的歲月呀。
中央下了一個緊急通知。他平反了。
茶廠廠長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發現他表了不少文學作品,是個難得的人才,便備加厚愛。他為第一批知青上山下鄉,被批準回西北某市去了。
98、具有戰斗性的先鋒
作詩歌的源頭是什麼?
僅僅是坎坷和不平嗎?
不。梅花香自苦寒來!
是什麼,究竟是什麼東西,把一個完全可以繼承謝靈運時代的田園風光詩人,變成了另一個具有戰斗性的先鋒詩人?
細探董謝翔詩歌創作的源頭,他現他從少年時代起就一直受著謝靈運時代的影響,他孜孜不倦地學習著、苦苦追求著,練習著。
冰凍三尺並非一日之寒。梅花香自苦寒來。
從茶廠回到西北某後,他加了文化沙龍。這是60年代來,朦朧詩開始冒芽。他山之石朦朧詩的啟蒙者之一,他當時正潛心于文友家中創作。那位文友就在他家常舉行菊會詩會,以詩會友。他們常在一起討論一些問題。他于文學,啟蒙于少年時代。兒時他在靈運家鄉縣城西街生活。他發現縣城謝家一閣樓里有大批藏書,他一一拜讀。他就在那兒拜讀了鄧肯、惠特曼等人的大著。
父親有一本日記,名《父裕日記》。打開那本日記的扉頁,有一幅照片,一片晨曦照在湖泊上。有船兒靜靜泊著,幾句詩。他喜歡那幅圖和那首詩了。他至今還可以背下那首詩來︰
剎那間,白茫茫的晨曦一片
岸邊的追求者呀,你快往前推進吧
偉大的太陽正從深黑的地平線上漸漸
升騰……
這幾句詩給他一生的影響非常大。
每當他踫到厄運時,他便想起這幾句詩。
還有,惠特曼的詩他也格外喜歡。
「老年是更美的……」
父親留下的這批名著固然是他文學的啟蒙,而小桂城文化館的大量藏書,則是他的業余大學之所在。文化館管理員見他如此愛書如命,便允許他借大量的書出去。察其家族,他父母都是愛文學的,「文學細胞」比較地多。家庭、故鄉與文學三者構成了他的創作基因。由于他大量閱讀外國文學作品,因之他受外國影響頗深。比如美國、法國、盧梭、狄德羅,啟蒙哲學家,俄羅斯文學,托爾斯泰。在外面高呼萬歲的火熱斗爭時候,他熱衷于研究外國文學。同時研究繪畫、音樂。人們似乎把他忘卻了。他也樂此不彼。
99、《火炬之歌》
這樣,便有了他認為是處女作的《火炬之歌》。北京大學一位著名教授謝冕曾在《詩探索》中評論這首詩。他說︰「1969年他寫了《火炬之歌》。一支發光的隊伍,一條靜靜流動的河,它的背景是暗黃的蒼茫的天幕,這種行進是想像中輝煌,它無聲而且不具形,因而這火炬張大的是一萬條發光喉嚨。
「這出現在60年代末的火炬的長河讓人想起40年代初期艾青的《火把》,艾青的火把可能是某次或某幾次游行的詩意陳述;而他的火炬則是充分想象的,它只是詩人靈魂深處的某種幻覺的光的進行。
「60年代較之40年代更為嚴酷的現實,60年代事實上不可能有這樣公開的火的宣告。但他們對于光明的向往以及抗爭的熱情都完全相通,他從艾青那里得到理想精神的承傳。
「但他屬于在瘋狂的民族自我戳殺中呼喚光明和良知的一代人
他「要喚起那些‘被時間遺忘了時間的/思想像機械一樣呆板的’人們從麻木中醒來,他對于現實的尖銳批判展現極鮮明的時代性,‘為什麼我們要對偶像頂禮膜拜/被迷信囚禁我們活的意念、情愫和思想。’這一連串的拷問出現在取締思想自由的年代,表現出銳敏和勇氣
董謝翔的《火炬之歌》作于1969年。那麼,他是在怎樣的一種情境下創作這首長詩的呢?據詩人本人介紹說,當時,他在一個天主教堂的頂樓上。白天,他蒙住窗,用黑布罩住燈光,在一個光圈下寫成這首長詩。寫作之前,他一個勁地躲在床上抽煙,看一個火星接一個火星在跳躍。突然間,靈感被激活了,他來來去去地走動,心無法安寧了。他迅速伏案疾書,只穿一件白襯衣,最後他把襯衣也扯破了。據他說,這事已半個月,他的心情都無法平靜。逢人便朗誦。在街上遇到人便大聲朗讀。一次,他居然斗膽在西北某公安局門口朗讀。當時听他朗誦的人挺多,人家說詩人你快走,公安局的來抓你了。但他還沉浸在藝術作品的快感之中,完全忘記了自身的危險。直到有人猛地在他後腳窩上踢一腳,他才清醒過來……
這就是他,一個率直、沒有城府,幾分兒童式的天真的當代詩人。
這時期他寫了許多詩,都是關于故鄉的回憶。這些詩都是在陪斗、游街之余,人們把他忘記了的時候寫出來的。
100、平反
1968年他平反後回原單位工作。次年調西北某針織廠。
完成《火炬之歌》這樣一部人生全景式體驗,包括了人文、自然科學的詩。他出了第一部詩集,反映「文革」的。題目叫《騷亂》。「他是這一類在黑暗與光明交會時刻的詩人代表,像他們在壓抑中用傳統方式唱出受壓抑聲音的詩人還有啞默等。這些詩人的詩歌創作以明確的對于災難性現實的批判思考而有別于傳統的頌歌形態。但他們又以堅定的理想激情體現了與50年代詩歌精神的接續,他們的力量在于批判歷史和現實的勇氣和**精神著名文學評論家評論他說。
《火炬之歌》寫于動亂年代,舉國上下都在高呼萬歲的狂熱時代,他卻寫出了否定文化大革命的詩篇,這是一個先智者詩壇先驅者所具有的獨特的眼光與勇氣。可惜,他這首詩在當時只被成千上萬的學生傳抄。他造訪故鄉的時候,一位縣委秘書就說他在大學時辦牆報,就曾抄錄過這首詩,並公布于眾。
《火炬之歌》發表後,他一鼓作氣,完成了一部《火神交響詩》。
請看評論家的說法︰「超前形態的憤激的聲音具有誘發的力量,開啟了一個時代的靈智。他們(指他等詩人)創造了傳統的方式而充盈著反叛精神的忠實于特定時代的藝術方式。這種方式面向中國新詩的未來,卻發于過去那些優秀的藝術經驗的積累,他們的激情淘篩了以往的矯飾和虛夸,而他們的追求和把握時代而對之實行批判,正是這些過渡性。詩人對中國新詩在新時代求得開拓發展的貢獻。可以說,正是由于他們的啟蒙──當然還由于別的一些因素,中國新詩隨後產生的巨變方才成為可能
他,毫無疑問成為中國新詩尤其是朦朧詩的啟蒙者之一。
《火神交響詩》寫于1969年至1976年這段特殊的動亂年代。
詩人的在這卷詩的前頁寫道︰「謹以此這寫在中國‘文化大革命’年代的詩,獻給在迷惘、懷疑、憤怒中思考的一代。它們是昨日的喘息,是未干的血淚;是夢境,是呼吸;是心靈世界的漩渦,是久久地久久地喑啞在喉頭的歌……」
101、《火神》
1976年初,正是「四壞蛋」橫行最厲害的時候,詩人以大無畏的勇氣,寫下了《火神》詩,表達了他對這個黑暗顛倒的世界的尖銳批判。這種勇氣,不是許多詩人都所擁有的。詩人在《火神》中,呼喚著文明社會的到來。
詩人一生追求光明,追求人性的徹底解放。他渴望「讓素不相識的人成了相識的朋友/讓彼此隔閡的敝開了解的門戶/互相怒視的因你而搭起了寬宏的橋梁/長久猜疑的因你而填平了世代的鴻溝……」
動亂年代,破壞了中國傳統的美好的人際關系,使人人自危,階級斗爭這根弦繃得緊而又緊。動亂即將結束時,他斗膽寫出了《火神》(當時還是「四壞蛋」橫行的後期)。二十多年來的歷史證明,詩人的預見是正確的。詩人呼喚的文明世界正在日漸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