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與信仰有相當深刻的關系。♀
一個民族的文明包含多種因素,比如文字、制度、禮儀、詩歌、音樂、繪畫、舞蹈等是文明的外在因素,或者說是文明的載體,信仰則是一種認同感和歸屬感——與文明的強大成正式。
要摧毀一個文明,必須同時摧毀她的外在和內在,並在這個過程中,用新的文明滲透、取代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
衛希顏慶幸的是,作為民族文明最重要的載體——文字,交趾人還沒有創立出來,13世紀,越南人才發明了本民族文字的喃字,,至今使用的仍然是漢字,只是口頭交流語言是越族人的語言,被稱為越語。這就省去了推廣漢字的過程,只需要在安南路推行官話取代越語的地位,就能很快在語言文字方面實現大宋化。
除開文字之外的禮儀、制度、文化等,有很多都還帶著華夏文明的影子,在安南路的文治要做的,就是強化華夏文明,滲透、融合帶交趾特色的文明,對于完全背離華夏文明精神內涵的,一律摧毀。
在滲透、融合、摧毀交趾文明的過程中,必然影響越人對自己文明的信仰。衛希顏要做的,就是加速這個進程。
摧毀王宮,是衛希顏的第一步。
一個國家的王宮,是王權的象征。衛希顏記得秦瑟琳說過,建築是凝固的歷史。能象征交趾王權的建築,衛希顏當然不能讓它存在。如果這座王宮在建築藝術上有獨特之處,或許衛希顏還會有些猶豫,但它們明顯是遺自華夏風格的宮殿群,比起華夏本土的皇宮,無論藝術還是建築技術都不在一個層面,而整個都城的建築,也都是唐宋風格的翻版,全部拆了衛希顏也不會覺得可惜。
而拆毀都城,就是衛希顏的第二步。
當然,在拆毀都城之前,要先建起新州城。
新州城位于都城東面二十里以外,在六萬交趾戰俘的辛苦勞作下,僅用一年時間建成。當然,這也與采用了大宋的建築器械、新的建築技術和新型建築材料有關。新城完全按照工部的城市規劃進行建造,包括︰磚木與水泥結合的房屋建造,水泥沙石攪拌凝築的城市道路,便利的排水渠及下水道,美觀環保的道路綠化帶,交通便捷的公共馬車站,等等。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居住坊的建造,規劃整齊的紅磚歇山頂房屋十分醒目,既有給普通人住的安居屋,又有深宅大院的富戶豪宅,當然,房價不一樣。♀
所有搬遷去新城的居民官府會給一定的交鈔補貼,但只限于住宅房產,並且分漢戶、越戶,區別對待︰漢戶根據住房的坊區和面積大小進行補貼,一般都高于購買時的原價;對越戶的住房則不管坊區、面積大小,均按統一價進行補貼,越是富戶損失越大,補貼的錢還不夠修一個花園的費用。
越族富戶們都很不滿,越是房產多的家族損失越大,不僅僅是住宅屋的損失,更大的損失于都城內的經營產業,酒樓、茶肆、商鋪、織造工坊等等,全部都得廢了,卻得不到一文錢的補償,而要在新城內重建這些產業,還得花錢向官府買地皮。如此巨大的損失,哪個家族不心疼?
于是有憋不住氣的家族挺身反抗了,自恃背後有越族舊官宦勢力的支持,認為安南經略司會讓步,不求與漢戶同等待遇,至少能多爭取些補償。
但安南經略司一如衛希顏所在時的安南行營一樣,手段強硬,果斷以「反抗官府執法罪」,出動武安軍合族大抓捕,除了十三歲以下的男丁和婦人外,其余男丁全部抓捕入獄,判三年役刑。這個刑期不算長,但「役刑」意味著他們不會是在大牢里蹲三年,而是要在礦冶場里服苦役三年,這些平日養尊處優的男人們最後能不能活著出來還真不好期待。
隨後,大牢里的男人們便醒悟了,他們奚家是被推出來當了試探經略司的棋子,後悔莫及的奚家男人們對背後攛掇的越族勢力充滿了憤恨。安南經略司適時給出了「仁政」,允許非主謀的從犯可以交錢保釋。而在交完高額的保釋金後,奚氏也傾家蕩產了。
目睹奚氏的慘狀,再也沒有哪個家族敢吭聲了——盡管暗地里都恨得咬牙。
但是,正如安南經略司副使李易的警告︰「沒有家族是不可代替的——越族人也不是一塊鐵板,想要踏著豪門家族往上爬的大有人在,以前受豪門壓迫的平民,只要有機會誰不想翻身做人上人?安南經略司要扶植平民出身的新家族並不是難事女帝亦菱最新章節。
而且,這些家族脖子上還系著繩索︰在安南行營頒布的戰爭犯名單中,「謀逆」而死的杜英武是甲級一號戰爭犯,交趾越王因年幼未親政列入甲級戰犯最末,其他交趾官員則按在職官階高低列入甲級至丁級戰犯,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員每人都背著「戰爭犯」的罪名,雖然交納了令人肉痛的「戰犯保釋金」後可以不入獄服刑,但有一年到三年的「保釋觀察期」——若在觀察期內安分守法,觀察期滿便釋其罪名;若在觀察期內有反官府的言行,那就不是「保釋觀察」了。♀
越族最有勢力的家族們都不敢吭聲了,那些中等勢力的家族當然也不敢要求「同漢戶待遇了」,而且有損失更慘重的大家族在前,中等人家也覺得平衡了,至于小門小戶的越族人,居屋本就不大,住的也是平民坊,甚至貧民坊棚戶屋的也不在少數,如今官府給的補貼雖然不多,但仔細一算並不吃虧,而新城的安居屋比起以前住的實在是好太多了。
盡管這些安居屋普通越戶多數買不起,但是可以向城內的幾家大錢莊申請住房貸款,先付首期,再按月分期支付本金和利息。這在大宋已經不是新事物,繼青苗貸為人熟悉後,朝廷又頒布了《民營錢莊住房貸款條例》和《個人住房貸款條例》,隨著城區安居屋的興建,城內坊郭戶們也逐漸接受了這個新事物。當然,這是在商業繁榮的大城,中小城市則還沒涉及。畢竟除了人們的觀念外,這個新興的行業也還很稚女敕。而交州城的居民們已經沒有接受新事物的觀望期,在舉城搬遷的壓力下,不管接受還是不接受,要想不流落城外成為「鄉村戶」,就必須要在新城居住入戶。如果確實困窘到連首期都支付不起的,也可以申請租住平民坊的安居屋,按月向交州官府轄下的樓店務支付租金。
而漢戶們除了在住房搬遷上享有優待補貼外,還享有購買新城住房的低息貸款,搬遷前擁有商業房產的也有補償,官府不給予現錢補貼,但是劃出一塊地皮作為補償——可在上面自建商鋪,也可將地皮賣出去得利。
這些優待政策讓越人們嫉妒得眼都紅了。
于是便有許多越人拼命往上「尋根」,找出祖上是否有「宋民」血統,以期修改戶冊成為可享受優待的「漢戶」。
交趾人在**為國的百多年間,明里暗里從廣西擄去了不少宋人女子,總計不下十萬,其中有漢族女子,也有峒族女子,她們被交趾貴族佔有,成為侍床的女奴,交趾都城內的大貴族家族,可以說每一家都有這些女奴孕育的子孫後代。安南行營法令,公告凡是被擄的大宋子民,無論男女,其三代以內的子孫,在新造戶冊中都入「漢族」,登記戶冊後便與原家族月兌離,成為**的漢族宋戶,即漢戶。
這些新晉「漢戶」在搬遷新城的優待政策出來後,頓時成了越民最嫉妒的對象。
那些三代以外的宋民子孫心里都活躍起來了,因為安南經略司出了新的策令,允許他們這些人申請為「漢戶」,更改登記戶冊後,就可以補發住房補貼的差額,並享受其他待遇。布告的當天,州衙戶曹司公廳就擠滿了前來申報的「宋民」後裔。在登記十多天後,有膽子大的越族有,根本就不是「宋民」後裔的,揣著偽造的證據,心里打鼓地來申報,結果卻通過了。因為戶曹司的審查並不嚴格。越民中不乏聰明人,尤其商人,精明的頗多,趨利性也強。當假的也通過的消息暗中傳開後,動這種心思的越人就悄然增多起來。
安南經略司不在乎越人造假,這道策令其實就是在引誘越人造假。這是在短期內增加「漢戶」、分化越人的有效措施,至于真正的血統,又不是繼承皇位,何必較真?——諸夷皆可入夏嘛。
這些更改民族的越人當然不會真心認同漢族,但安南經略司認為這不是問題。從他們登記為「漢族」的那一日起,就等于放棄了越族,而戶籍更改出去後,這些「越漢人」就會成為所有越族人憎恨的背叛者,以後也只能頂著漢族的名頭混下去。而隨著朝廷統治在安南的深入,作為華夏文明主體的漢民族的強盛將根植入他們心中,即使他們這一代還保留著對越族的感情,但到了下一代、下下一代,就會以漢人自居了。一個民族的歸屬感于對民族的自豪感和驕傲——在這個時代,有哪個民族能比華夏漢族更有民族自豪感呢?這是一個自詡「中國」的民族,即使是在中原王朝武力弱的時候,面對武力強大的胡族,他們也仍然打心底認為對方是「蠻夷」,這種驕傲根植在骨子里,來源于強大的文明蒼皇全文閱讀。安南路的大宋官員們同樣有這樣的驕傲,他們相信,這些越人最終會在大宋的文治下,成為真正歸心的漢人。
當然,那些自負為越國貴族的大家族,做不出這種背棄祖宗的事,財產上的那些損失雖然龐大,但還不到毀滅家族的程度,與當初選擇棄國投降不同——不投降就得死,而家族存續比國家的存亡重要。當初,他們越人的國家不也是從無到有嗎!只要族群在,就有希望,但背棄了祖宗,就沒有了越族。
安南經略司也沒有滅絕越族的想法,而是要分化、削弱她,然後教化,最終化夷為夏——成為真正歸屬大宋的一員,至于哪個族並不重要。
新城搬遷完成後,空蕩蕩的交趾都城就被宋軍夷為了平地。
——代表交趾國家存在的都城從此化為烏有。
安南經略司計劃在遺址上面修建一個商品批發集市,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倉儲集市,從安南路北部、西部運出的木材和特產將運到這個集市進行批發和倉儲,再由海路運到大宋其他路進行交易。等若干年後,這里就會是聞名安南的批發倉儲集市了,不會因為以前是越都而存于人們心中。
***
時光荏苒,安南路已經過去了十年。陳如瑛從一個州的武安軍統制,一步步升到了安南路的武安軍都指揮使。這十年的歲月,見證了一位女軍人的成長,也見證了安南路的「成長」。
陳如瑛心里泛起感慨,回首望向身後的書架,目光停留在一個靠牆的大樟木箱上。那里面存放著一箱的報紙,從最初的《安南周報》到後面的《安南日報》,沒有一期缺過。這些報紙從各種方面描繪展現了安南路的成長,合起來,也是一部「安南史」了。
其中,文化教育的成果是最為顯著的。
就在去年進行的大宋諸路識字率普查中,安南路的識字率名列前五,僅在京府、兩浙路、福建路、廣東路之下。
當然,這與安南路人口基數少也有關系,畢竟只計入安南經略司直接轄治的州治區人口,溪峒自治區的人口暫不計入其中——即使如此,這個成果也是相當驚人了。
陳如瑛認為,這是安南路十年治政都主要傾向教育的必然結果。
而開初的很多政策,都是強制推行,不允許百姓反對。
在安南路成立後的六個月內,安南經略司在籌建中,由安南行營進行軍管,很多策令都是在武力威懾下強制推行,教育策令就是其中的典型。
以前越國的所有官學都被安南行營征用,成為「大宋安南路x州官學」,以前的學官和夫子全部解職,學校停學。
新的學官和夫子全部由大宋進士擔任——朝廷不缺進士。從建炎朝復科舉起,每年科舉名額都不少于四百,但空缺的官職總有被進士填滿的時候,何況朝廷消減合並了不少官職,即使後來又恢復或開設新衙署,等候選官的進士也是越來越多了,包括進士科和制科的進士。那些沒有得到選官的進士都進入太學或國子監的教諭科,學習如何做夫子,學成後會下放到各州的縣學任教,或者派到海外華宋州、瑞宋州任教——作為去海外的補償,朝廷會發放一筆頗為優厚的海外補貼,而且干滿三年後可以申請回調。
朝廷以此措施吸引了不少進士前往海外任教,而今在安南路也采用了這個措施——頭批就有四十多名進士申請派遣。
作者有話要說︰文治才是王道啊~
華夏文明的主體是儒家文明,而儒家文明的主體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