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皇後臉色蒼白一片,神色卻淡定,語聲輕微地將早已和東帝編排好的一切告訴她︰「你外公曾是東國的國師,為東國祈雨求福,你外公批命素來不曾出過錯
「國師?兒臣怎麼沒听說過東國曾有國師?」東惜若詫異,有些不信,「既有國師,那當今東國的國師是哪個?」
惠皇後料知她會這麼問,便說︰「是羽皇廟的主持大師。國師不得參與政事,若兒當然未曾說過,如今東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國師于東國也可有可無了
東惜若微微攏眉听著,將信將疑。
「既然外公是東國國師,那母後怎麼都未曾提過?」
惠皇後將她起來,拉她一起坐在炕上,忽然就嘆氣一聲,說道︰「你外公作為國師,身懷絕技,能欲知後事。當年東國風雨蕭條,朝政不穩,國師可參與政事,他是你父皇的寵臣。再後來,我坐穩後宮,執掌鳳印,朝中就有人彈劾你外公把持朝政,挾制天子,你外公心高氣傲,便自刎以證清白和忠心她不由悲從中來,「你父皇後來便下禁令,禁止任何人談論你外公任何事跡,國師也不得干預政事
「可兒臣听離母妃說,母後只是一個民間平女,說您身世成謎東惜若依然半信半疑。
惠皇後不禁冷哼了一聲︰「離妃是怎樣的人,若兒心里難道不清楚?因為你外公一事,父皇幾乎斬殺了所有朝中彈劾他的重臣,如今知道你外公的只寥寥幾人,離妃料想沒人敢提及此事,便想詆毀你母後,逞心頭之快罷了
見她終于信了,惠皇後拍拍她的手背,神情凝重︰「若兒,就當母後求你,日後再也不要去見那蕭重月,他只會給你帶來厄運!」
東惜若見母後說得情真意切,只點頭面上同意,心中卻是另一番想法。
當晚,惠皇後不放心,便留在未央殿用膳,臨去之時,神色嚴重地吩咐殿中宮人看好長公主,否則人頭落地,宮人們噤若寒蟬地點頭稱是。
天幕已然漆黑一片,仿佛一層層黑紗重重疊疊向九重宮闕拂過來。宮人們開始在各個宮殿一一掌燈,整個皇宮如同一顆耀眼的明珠在黑幕里閃閃發光。
東惜若靜靜坐在菱花鏡前,執著玉角梳輕緩地梳著快要曳地的墨發,想著母後聲淚俱下的痛哭,心中不解,外公給她的批命和蕭重月又有什麼關系?
母後今日說的那番話,卻令她更加好奇難抑,原本以為秘密呼之欲出,然而此時此刻,卻仿佛又覆了一層紗,愈發難辨莫測。
不知為何,自重生以來,她的心思變得越發敏感謹慎,總隱隱覺得母後和父皇,包括她身邊的親近之人對她隱瞞了什麼。
從外室進來的李嬤嬤听到東惜若輕輕嘆了一聲,她一邊抽出香爐底下的銀針,撥弄著紅燭上裂開的燭花,一邊問道︰「公主遇到了什麼難事?」
東惜若想了一想,似是不經意地提道︰「也沒什麼,今日听母後說了外公的事,心中有些感慨罷了她忽然轉過頭來看李嬤嬤,問,「嬤嬤,當年外公為東國國師,當真能預知後事?」
李嬤嬤頓時大驚失色,忙走過來捂住她的嘴,小聲道︰「公主,此事不要再提,陛下當年下了禁令,不得任何人提及你外公,若是有違者午門斬首,即便是公主也不例外
東惜若大吃一驚,看她認真恐慌的神色,莫非母後說的都是真的?
她輕輕點頭,李嬤嬤終于松了一口氣,又說起今日的事來︰「公主今日去見什麼人,竟然去了那麼久,那送信的人又是誰?」
東惜若微笑著安撫︰「嬤嬤放心,那送信之人不會對我不利
李嬤嬤這才放心,一邊伺候她就寢,一邊口中絮絮叨叨了幾句關切之言。李嬤嬤放下了床幔,吹滅了房中的燭火,退了出去。因惠皇後的囑咐,這段時日她都睡在寢宮的外室,密切關注長公主的言行舉止。
月已至中天,清輝如銀紗,從九天之上蔓延至大地。
直到外室響起了一陣輕微的鼻鼾聲,東惜若才從床上起來,隨意披了件外衣,就著窗外灑進來的月光,她磨墨提筆,在紙上迅速寫下了幾行字。
「暗玉她朝虛空里輕輕喚道,將折好的紙遞給落于身後的人,「交給蕭重月,若是他回了北國,就交給福來客棧的掌櫃
暗玉領命,掠身探出窗外,身影轉瞬湮沒在黑夜里。
給讀者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