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春秋 第十章 負荊請罪

作者 ︰ 看雲的季節

一路顛沛流離,路途艱辛。♀伍奢隨衛隊回到了郢都,通報後入宮覲見楚王。楚王在宮內見過,眼楮望著大殿之上那紅色的木柱,心不在焉地問道︰「太師一路辛苦,寡人有事要請教太師,所以召太師回都。如今太子秘密接走家眷,是何居心?據寡人看來,太子已有謀逆之心,太師知道嗎?!」

楚王的心不在焉馬上變成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伍奢伏于地下,須發盡張。這個老頭還是有些執拗,也不會變通,拿出文死諫的精神,答道︰「大王以前听從奸人計謀,奪了太子之婦,已失人倫;事到今日,難道不是大王的過錯嗎?太子對大王奪媳之事一直也沒予理會,隱忍不發,作為人子,已算是孝道的了。而今大王听信諂媚之言,不辨忠奸,也不信任自家骨肉,近小人而遠至親,不知大王于心何忍?」

楚王面皮有些紅漲起來,漸起慚愧之色,無言以對。喝令甲士把伍奢囚入死牢,听後發落。

甲士把伍奢拖將出去,伍奢閉目無言,心憂楚國必將生亂,見楚王已無可救藥,還不如省些唾沫,從此閉嘴不言國事。

伍奢被甲士押出宮後,費無極從帳後閃將出來,枯瘦的身板萎縮在寬大的袍子里,那雙小眼發出賊光,就像冒牌的瓷器。他就給楚王出主意︰「如今伍奢被囚,不久太子在城父就能知道消息,老臣擔心太子听聞此變,會聯合奮揚和其他中原諸侯對王不利,到那時大王就難以應對了。如今之計,不如先下手為強,除了太子。」

楚王道︰「派其他人去城父,定不能完成使命,寡人當日就已經提防到此。捕殺太子之事寡人自會安排。先前寡人已經授命奮揚,沒有寡人的親筆手諭,太子就不能出得城父。」于是楚王就寫好密信,派使者星夜兼程,送往城父駐軍之地。

從鎮守城父以來,奮揚都少于與太子結交。軍隊之事也一般不去商量于太子。作為城父的軍事首領,雖然離郢都遙遠,但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在楚王的注視之下。奮揚明白楚王的駕馭之術,所以十分謹慎。那日奮揚從演兵場回府,自己在都城的暗探送來了消息︰蔡王後被廢,秦公主孟嬴被新立為王後,太子已經形勢危急。奮揚正沉思間,侍衛進來報告說朝中有密使到了。

奮揚就出去迎接,那密使是宮內的宦官模樣,他讓奮揚屏退隨從,說大王有緊要的事情相托,

見四處無人,那宦官便拿出楚王親筆寫的密信,交予奮揚。低聲說道︰「這是大王給司馬大人的密信,特命小人親自交與將軍之手,讓小人在這里等候司馬的消息。

奮揚展開楚王密書,上面只有兩句話︰殺太子,受上賞;縱太子,當死!

奮揚咀嚼了一陣這封楚王的密信,就像能從那些字里行間找出些其他的意思,奈何文字簡短,沒有任何提示。奮揚只好自己搖搖頭,安頓好傳書的使臣,回到後堂,召來謀士簡悅。向他問計道︰「大王欲要本帥除掉太子,我將如何應對?」

簡悅道︰「君王無道,听信讒言,如今廢了王後還欲殺太子,昏聵如此,大人不得做此受人唾罵之事。依下官之意,不若私縱太子逃往他國,也是為臣之道。」

「大王嚴命在此,縱太子死路一條。」

「我有一策,將軍可以試一試。先派心月復之人告知太子,讓他逃去,然後將軍回到郢都,向大王負荊請罪,也許可以免死。」

奮揚思忖良久,才下了決心︰「奮揚就依先生之言,縱太子逃出城父,也是我做臣子的應盡之責。♀至于回都後能不能保命,本帥已不計較了。」說完就派個心月復之人,密告于太子,讓他速速逃命,不得耽誤頃刻。

太子建得了奮揚之信,驚駭不已,就帶上腰玉和還在襁褓中的兒子連夜逃出城父,一路如喪家之犬,日宿夜行,往宋國去了。

那宦官在司馬府里等了兩天還沒听到消息,就找到奮揚,督促奮揚復命。奮揚道︰「太子已逃往他國,沒能抓獲。本帥失職,將隨使臣一道回都,自向大王謝罪。」

那宦官也無法,只得應允。奮揚便命營中的幾個親兵甲士,備好囚車,自己月兌了官服,換上囚服,準備坐了那囚車自往都城向楚王負荊請罪。

那日一早,是奮揚出發的日子。交代完公事,奮揚坐上囚車。那些部將和士兵見主帥如此,無不涕泣不已,便圍住囚車,不願離去。奮揚大聲說道︰「本帥有違王命,該當如此。君王當日曾囑咐過本帥,視太子有如大王,如今太子受難,我左右都難以保全,但是據本帥明察,太子並無逆反之心,也無反叛之情。所以奮揚應該順天道、倡人倫,只得有違王命了。諸位都快快退下,本帥自回郢都向大王請罪,與各位無干。」

此時簡悅從人群中站了出來,一手提著酒甕一手拿只大碗,向眾將士掃了一眼說道︰「今日司馬為了國事蒙冤,雖然事出有因,司馬此次回都請罪,也許大王憫其忠直,或許會饒了司馬之罪也未可知。大丈夫能頂天立地,敢作敢當。今日我們就敬司馬一杯,壯其男兒肝膽、大丈夫之本色也!」

簡悅跪拜于地,斟滿一碗,站起來雙手奉與囚車中的奮揚。奮揚仰頭一氣喝干,朗聲道︰「此事皆我奮揚一人所為,各位請回罷。城父之地為楚國咽喉,是幾世君王用心經略的戰略要地,奮揚拜托各位將官,守好城池,不能因本帥之事誤了軍國大事,那奮揚就罪不可恕,死無葬身之地了。」說完向眾人揖了一禮,催促宦官和押送軍士立馬趕路,望郢都而去。

眾位軍將只得散去,按奮揚所托各歸本位,用心防守不提。

再說奮揚一路,自是囚車顛簸,搖搖晃晃經歷千辛萬苦好不容易看到了遠處模糊的郢都城郭。奮揚對那使者說道︰「請御使回去向大王稟報,奮揚自在城外候命。」那使臣便往王宮向楚王復命去了。

楚王听使臣述說太子已被奮揚私自放走,逃到他國;如今奮揚自囚回都,在城外候命。楚王十分惱怒,就召奮揚入宮。

楚王望了一眼跪在下面的奮揚,一身囚服,頭發蓬亂,臉上頗有風霜之苦。楚王怒道︰「寡人特別派了密使,帶上親筆書信與你,太子又怎麼知道消息的,他就能在你的眼皮下逃走了?你解釋給寡人听听。」

奮揚直言道︰「的確是罪臣報信給太子的。以前罪臣出兵鎮守城父之時,大王有過交代,讓臣視太子有如大王,所以罪臣無奈,只得縱太子逃去,以全君臣之分。」

「寡人也曾交代過你,讓你監視太子,要掌握他的一舉一動,現在你又有何說辭?」

奮揚道︰「罪臣在城父這些時日,一直在觀察太子的行事,據臣看來,太子並無謀逆之心,也無反叛之實,臣殺之無名。大王定是被讒言所惑,所以才猜忌太子。奮揚作為臣子,只得依天道而行。大王要降罪于臣,臣無怨無悔矣。」

「你既然私自放太子逃去,如今還敢來見寡人,難道你不怕死麼!」

奮揚答道︰「罪臣違背大王之命已是一罪,再若怕死避而不見大王是第二罪。大丈夫立世應敢作敢當,豈能因為怕死而置天道不顧嗎?臣願領死。」

楚王聞言,默然良久,心生憐憫之情,面有慚愧之色。再說太子逃去,也從沒見他有什麼反叛的事實,都是些猜測而已。楚王想了一陣,于是宣布詔令︰「奮揚雖說有違王意,私縱太子,本當問罪。念他事出有因,忠心可憫,寡人不予問罪。奮揚依舊任城父司馬之職,鎮守城父之地。望其不負王命,為國守城護邊。」

奮揚領命,謝過楚王。自去打點準備回城父行程,

楚王囚了伍奢,見太子又逃往他國,就向費無極問計︰「如今太子已逃,伍奢囚于牢獄,下面該當如何?」

無極道︰「太子雖已逃去,如果他向諸侯借兵,也是個後患。如今伍奢被囚,不如殺之。以絕後患,免得以後太子在外,伍奢在內,如他們內外勾結,也會對大王不利。」

楚王認為無極說的在理,問道︰「太子已逃,寡人就在此時廢了太子,立珍為太子如何?」

「那是最好不過的,蔡後被廢,那麼太子也理當廢黜,大王聖明。只是欲除伍奢,臣以為還有些阻礙。」

楚王有些不屑︰「還有什麼阻礙?我欲罷了他的太師之職,然後殺之可也。」

「不然,臣听說伍奢有二子,長為伍尚,次子名為伍員,字子胥。都是賢能之人。特別是這伍員,更是人中之杰。如不斬草除根,就算殺了伍奢,有此二子在,以後定會成為楚國的大患。臣以為先召伍奢二子進宮,一並殺之,則大王可以高枕無憂也!」

楚王也曾這樣想來,但是听說這兩個都是些人精,不會輕易上當。楚王就問無極︰「此二人明知其父被囚于死牢,豈會應召而來?」

「大王命伍奢寫信去召他二子前來,听說二子頗為孝道,听其父之命應當會來。大王讓伍奢去信就說大王已經赦免了伍奢之罪,讓二子進宮受賞,等二子一到都城,然後一並除之。」

二人計議已定,楚王就向全國宣召,立王後孟贏之子珍為太子,費無極為太子太孟贏和費無極一班人自稱願。楚王又召罪臣伍奢入宮,想用他之手賺伍尚和伍員入都,殺之以除後患。師是欲知後事,請听下回分解。請各位大大推薦收藏支持!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吳楚春秋最新章節 | 吳楚春秋全文閱讀 | 吳楚春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