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春秋 第四十二章 朝堂問策

作者 ︰ 看雲的季節

為了穩住軍心,掩餘、燭庸二將嚴守秘密,吳軍眾將不知國內有變,獲知與楚軍決戰之命,莫不磨刀霍霍,只當早日月兌困,可以回歸故國。

第二日便為約戰之期。掩餘和燭庸二將,傳令下去,讓大軍飽食,制定排兵演陣之法,待明日與楚軍決戰。眾將士不疑,自去分頭準備不提。

是夜,掩餘、燭庸二人換上小校之服,率領心月復之人,扮成哨馬小軍,趁個空隙,疾馳出營。

趁著微星冷月,一行人馬瞬間消失于茫茫夜色。此時,正值半夜,小隊人馬已經離了吳軍的布防範圍,進入楚軍防區。

由于楚軍亦在為明日之戰做些準備,所以也沒料想到此,只是防患大營的安全,對防區的搜查便不太細密。那一行人便如漏網之魚,逃出潛邑之地。

出了潛邑,一行人馬便換上便服。掩餘道︰「兄弟,你我二人如今出了樊籠,自當立志報仇。姬光知道你我行蹤之後,定會圖謀剪除我等。不如你我分頭逃去,以後有了消息,再互相聯絡。」

燭庸道︰「兄長之言甚善。弟就奔鐘吾去了,兄長欲至何國?」

掩餘回道︰「愚兄欲往徐國。鐘吾與徐國皆為近楚之國,日後楚國君臣知曉姬光篡位之事後,我們再去聯絡楚國君臣,他們就不會相疑。眼下我們暫時尋個落腳之地,日後有了機會再想法奔往楚國,以圖大事!」

燭庸垂淚道︰「僚為你我二人之兄,如今慘遭毒手,母後也自縊而亡。此等國仇家恨,不可不報!只是還不知太子慶忌的消息。那日我細細問過回來的細作,據他講來,慶忌似乎出使在外,沒受此禍。」

掩餘微有些喜色,說道︰「近日忙亂,沒想到此處。既然太子還在,必然會藏匿他國,圖謀報仇。你我二人以後訪得太子下落,再逃奔相助。」

二人相誓揮淚而別,各自帶上幾個隨從,掩餘逃往徐國,燭庸奔鐘吾。

再說吳軍一早,將校來大帳候命,卻不見二位主將。經過一番詢查,便知主將已經自顧逃去,于是軍中大亂,人心惶惶,各自想法逃生。

吳軍兩寨兵馬便如無頭蒼蠅一般,各自結隊奔逃,也不管輜重糧草,個個丟盔卸甲,各自逃命。卻不想?s宛領楚國水軍在後斷了歸路,吳國甲兵被?s宛所獲甚多,逃回國者寥寥。2萬吳軍,一陣鳥散,失之大半。

?s宛和沈尹戍也不知什麼究竟,便率軍出動,收攏大網,清理俘獲、打掃戰場。正是不費一兵一卒便滅了吳國2萬大軍。二人便屯兵于潛邑,觀望吳國動靜。

細作來報,說是吳國長公子姬光已經弒殺了王僚,自立為吳王闔閭。諸將見吳國有亂,莫不勸二將趁此時率軍伐吳。左尹沈尹戍有些心動,便與?s宛相商。

?s宛力止道︰「吳軍趁吾大喪,出師無名,來伐我國,至有今日之敗。奈何我等仿效于他?再者,據我掌握的情報得知,吳王闔閭新立,已經令夫概為將,率大軍屯于鐘離和巢城附近,早已經做好防備,我等沒做好充分的征伐準備,如果孤軍深入,必會自取其辱!」

沈尹戍見?s宛所言有些道理,于是整頓兵馬,設置邊防,留兵駐守潛邑之地,二將便率師還都。

且說吳王闔閭,弒殺王僚之後,見人心未定,又失去掩餘、燭庸手上的2萬兵馬,致使吳國元氣大傷。心中十分憂慮,無日不思強吳之策。

一日朝散,群臣自去。闔閭獨留下伍員,賜坐畢,問政于伍員︰「先生胸懷奇謀,有定鼎之才。如今寡人新立,國事初定。敢問先生,以吳國現在的國力,可有圖霸南疆,稱雄列國的根基麼?」

伍員略思半晌,點頭道︰「大王有沖天之志,吳國雖然狹小,只要大王勤政愛民、勵精圖治,定能圖霸南疆。」

吳王面有喜色,繼續問道︰「現在國中多難,致使吾國元氣大傷。真是千頭萬緒,寡人不知從何入手。」

伍員知闔閭不欲為自己報仇,以前曾經相約,助他得了大位,作為交換,便出兵伐楚。今日吳王卻問政于己,似乎忘了當日之約。

伍員便垂淚說道︰「臣只不過是一楚國的逃犯而已,含全家之冤,苟延殘喘。一直忍辱負重,投于大王門下。眼下大王已經心想事成,臣的使命已經完成,所以,臣豈敢聞吳國之政?請大王下詔,讓臣歸隱一隅,有片瓦豆食即可,臣已經心滿意足。」

吳王面有尷尬之色,垂頭半晌方答道︰「非先生相助,寡人不免屈于人下。寡人得有今日,皆先生之賜。寡人今日欲與國事相托,先生為何心生退志?難道寡人能力不足,不值得先生輔佐麼?」

伍員立刻起身謝罪,跪下說道︰「臣豈敢如此?並不是大王有所不足,而是吳國人才濟濟,自有良臣猛將助大王振興吳國。臣一楚之亡臣,豈敢居吳國謀士之上?再者,臣大仇沒報,棲棲遑遑。自己尚沒謀得周全,有何能力為大王謀國耶?」

吳王見伍員報仇之心甚急,自知國事初定,國力不殆,只得安撫一番︰「吳國謀臣,沒有能超過先生才識的,先生不必推辭。先生可盡力輔佐寡人,以強吳國,只要國力能及之時,寡人一定為先生報仇。以今日吾國之力,非楚之敵手,先生是明白人,寡人並非無意為先生報仇雪恨,而是力不能及。寡人今日有言在此,絕不有負先生!」

伍員稍安。問道︰「大王所謀者,無外乎強國之法。據眼下吳國的形勢看來,臣以為先安內、再攘外。」

吳王點頭道︰「是也!吳國偏居東南,國土狹小。又有海潮之患,國庫空虛,民有饑饉之憂,軍有守土之虞。寡人欲要圖霸東南,必先富民強兵。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伍員道︰「臣以為富民之道,先要愛民。要剔除苛政,安民心,使民自富。民不富則國不振。國之賦稅均來自眾生百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庫有余之後,便可大制兵革,操練軍隊,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之後,內可守,而外可以應敵。」

吳王稱善,但憂都城梅里褊狹,便問策于伍員。

伍員道︰「大王所慮,臣也有同感。待百姓稍有喘息,大王便可新築大城。現在國力不及,只能由近及遠,先遷都,再于吳境之內,選發達之地,築新城,完善防御之備,振興商貿,扶持農桑。有了國力作為保障,再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依現在列國之勢,只要能打敗楚國,其它小國不足道也。大王便可圖霸南疆,問鼎中原矣!」

「其他諸侯強國,如晉、齊、秦都有強大的國力,我欲圖霸,如何安諸侯之心?」

「大王只要把楚國謀定,圖霸南方,就佔了華夏半壁江山。諸侯列國何人能與大王為敵?」

吳王連連點頭。嘆道︰「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頂,寡人受先生之教,先生就為寡人一一謀劃罷。只是舊太子慶忌,逃到衛國,也是心月復之患。先生有何策除之?」

伍員道︰」臣以為,慶忌實為縴芥之疾,宜徐徐圖之。大王必先安內,等騰出手來,再圖謀除去慶忌。臣听說掩徐、燭庸二將已經逃奔于徐國和鐘吾,此二人一旦和慶忌聚集,再與諸侯勾結,也不可不防。臣已經暗自準備,如果此事有了頭緒,自會向大王享報。」闔l司大喜,謀劃剪除慶忌、即與國事相托,依伍員之策,先安內再攘外,欲富國強兵;同時著手掩徐和燭庸之策。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吳楚春秋最新章節 | 吳楚春秋全文閱讀 | 吳楚春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