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春秋 第九十六章 各為其主

作者 ︰ 看雲的季節

伍員撤了鄭國之圍,率軍回到楚國邊境,駐大軍于麋地,時常派人打听昭王下落,又讓專毅和越朋練兵,自回郢都去面見吳王闔閭,商議平定楚國之策。♀

因為孫武提出的‘弱楚’方針不被闔閭采納,吳軍在戰場上的一時得勝讓吳國君臣上下沖昏了頭腦。以伍員為首的武將便主張趁此機會滅了楚國,把泱泱大楚的版圖納入吳國囊中。所以‘滅楚’方針的制定,讓吳軍試圖以佔據邊關重鎮為依托,以點帶面,完成滅楚大業。

伍員先入郢都王宮大殿,拜謁闔閭。向吳王奏明隨國、鄭國的戰事,還有自己對眼下局勢的看法︰

「楚王不知所蹤,臣以為楚國未定,所以暫且班師。楚國的屬國雖然眾多,但都不能成事,臣所擔心的主要是中原的諸侯。如果昭王獲得諸侯的出兵相助,則對我滅楚大業甚是不利。所以臣建議大王,派出使者出使諸侯之國,向他們進獻一些楚國的財寶,以安撫諸侯的蠢蠢之心。」

闔閭準奏,君臣旬月沒見,闔閭嘆道︰「寡人出師以來,已經快一年了,時刻夢回姑蘇。看來寡人已經老矣,如此情濃思鄉。」

伍員知吳王有回師之意,但楚國的現狀就是一頓半生不熟的米飯,讓吳國的傾國之兵都淹沒在這廣袤的國土之中。就如一瓢水,灑入干涸的沙漠,霎時不見影蹤。

「臣知楚人未服,楚國人心未定,且昭王不知所蹤,滅楚大業仍然任重道遠。大王此次親征,已經建立了不世之功,臣請大王堅持坐鎮郢都,完成最終的滅楚心願!」

闔閭點點頭。♀立起身來,喚伍員跟隨自己,進入了王宮的後苑。

「先生此次出兵隨國和鄭國。昭王不知其蹤。如果昭王不能得,楚國人心沒滅。這該如何是好?」

「臣已經派出了許多細作在楚國的各個屬國之中細細訪查,相信不久之後便自有回音。」

「寡人前些天接到了太子送來的奏報,說國內空虛,擔心越國有不軌之心。先生請想,吾國的精銳傾巢而出,長此以往,太子的擔心無不道理。」

伍員便與吳王商定。如果在半年之內依然不能滅楚,便采用孫武的‘弱楚’策略,退兵還吳。

君臣二人闊別多日,吳王恩寵有加。在後/宮獨宴伍員。

不過數日,伍員離開郢都,趕回麋地。

這時已是四月,春意正濃。一輛雙馬車駕在一條寬闊的驛道上向前飛馳。,騰起的煙塵。彌漫在整齊的林蔭道上。一支騎兵小隊緊緊跟隨其後,旗幡獵獵,兩側翠綠的樹木投下團團的濃蔭。

這時,只見一騎快馬對面而來,見了伍員旗號。便翻身下馬。

伍員輕輕掀起了車簾,望了一眼兩側飛快退後的風景,干咳了一聲。

車駕緩緩停了下來,伍員問道︰「前面來者何人?」

「是從麋地來的哨馬。♀「侍衛們答道。

侍衛把那人帶到車前,伍員便沉聲問道︰「難道麋地出了什麼事情麼?」

哨馬呈上來一封信札,回道︰「有人往麋地給將軍致書一封。專毅將軍怕有重要軍情,便令小人快馬送來。」

伍員接過那只封好的竹筒,見筒口蠟封如新,便揮了揮手,令車駕繼續前行。

伍員用短劍撬開蠟封,展開信札,原來是用絹寫就的一封私信。伍員展開看時,卻是故人申包胥之信︰

「聞子胥在郢都掘墓鞭棺,四處欲求昭王。但我想君乃平王舊臣,曾經有君臣之份。今日卻如此慘辱其尸,以報仇為借口,但如此折辱先君,豈不太過耶?任何事情物極必反,作為舊友,我勸吳國君臣還是回師還國,從此吳楚各求自安。不然,我當踐約前言︰‘君以滅楚為孝;欲滅楚;我當存楚為誓,必存楚’!」

伍員得書,沉吟良久。心里揣度了一番,心知這申包胥可是楚之良臣。如他有存楚的雄心,必定自有存楚的策略。那申包胥的存楚策略是什麼呢?伍員苦苦思索。現在,昔日的好友已經出招,自己該怎樣接招呢?

原來那申包胥自從郢都被吳軍襲破以後,听聞昭王南逃;又見眾大臣有的听到消息後便去追趕楚王,有的就各奔西東,逃往偏避之地避禍。這申包胥就逃到了夷陵的石鼻山之中隱居了起來。但是他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郢都的時政,當他得知伍員在郢都毀掉楚王宗廟、掘墓鞭棺;吳軍搶掠奸婬、無惡不作之時,禁不住悲從心來。想著自己當日為了全朋友之情,放走伍員,不想楚國有今日之禍。

包胥自思︰「子胥必將滅楚,我定不可坐以待斃!」于是包胥立志存楚。為了保住楚國的江山社稷不被吳國吞噬,包胥確定了自己的存楚策略︰借助諸侯之力,使楚國不滅。

申包胥過濾了一番︰現在諸侯之中,國力能夠和吳國匹敵的只有晉國、秦國和齊國。而晉國雖然有霸主之名,其時君弱臣強,權臣各自為政,大大削弱了晉國的國力。而齊國的景公已經年老,志氣不振,加上朝無良臣、邊無良將,也無法依靠;那麼只有秦國可選。

申包胥認為,昭王之母楚王後孟嬴,是現在秦哀公的親妹子,秦王便是楚昭王的舅父。要解今日楚國之難,除非求秦。

申包胥確定求秦救楚的策略後,立即行動起來。從夷陵的象鼻山出發,徒步往西,晝夜疾行。

足踵雖然血跡斑斑,一層一層的布帛纏緊水腫的腳掌。申包胥步步流血,身上的衣衫破敗襤褸,一路經過千辛萬苦,向秦國的國都雍州而來。

申包胥到了雍州,欲求見秦哀公。

包胥先至楚國設在雍州的驛館,沐浴更衣之後,以楚國國使的身份朝見秦王。

踏上那層層的階梯,仰首便是巍巍大殿。這西部的黃土地,彌漫著彪悍的氣息。申包胥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隨著侍衛的腳步,抬腿步入那紅色大門濃黑的陰影里,那是秦宮大殿高大的黑色漆花木門,厚重而威嚴。大門兩側是一行長長的紅色木柱,托起頭上巍峨的屋檐。

走過那條灰色的青石地面,面見殿上正襟盤坐的哀公。包胥長跪叩拜,聲音沙啞︰「外臣申包胥叩見君王!」

秦哀公為包胥賜坐,略問勞苦,問及楚國現狀。

包胥道︰「吳國現在舉兵侵入我國,貪婪成性,欲佔我國土,毀我家國;按照吳國現在的戰略,將步步蠶食諸侯,先以我楚國開始。寡君一時失了社稷,逃亡于草莽之間,特命下臣向賢君告急,請君王念在甥舅的情分上,出兵施予援手,興兵為寡君解厄。」

哀公也早知吳楚之戰,可是現在吳軍勢大,以數萬之師就把楚國打得幾乎滅國,所以心存畏懼,便推月兌道︰「我秦國位于邊陲之地,居于西鄙,兵微將寡,自顧不暇,豈有能力救人解厄乎?」

包胥道︰「楚國和秦國是接壤之國,如果此時賢君見死不救,讓吳國最終滅了楚國。那麼,吳國的下一個目標也許就是秦國了。秦國如能興師救楚同時也是自固江山的行為,君王必定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吧?吳國已有稱雄獨霸之心,賢君應有所警覺。」

哀公不以為然,雖然吳軍僥幸破楚,但有晉國在自己的前面,吳國暫時還沒有能力在眼前形成對秦國的威脅。

「大王如果能夠興師存楚,我楚國君臣皆以賢君為恩,願意世世代代北面事秦!」申包胥帶著有些哀求的語氣懇求道。

哀公意猶未決︰「大夫暫且居于館舍,待寡人和群臣商議之後再做定奪,如何?」

「寡君逃難于草莽,不知所蹤。下臣豈敢安居館舍乎?」

于是申包胥拜辭哀公,退出朝堂,就立在秦宮朝堂之外,等候秦國君臣的消息。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吳楚春秋最新章節 | 吳楚春秋全文閱讀 | 吳楚春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