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昭王身著嶄新的王服,乘著駟馬之車,從紫煙宮出發,穿過那條熟悉的大道。♀車輪咿呀,旗幡招展,昭王被侍衛簇擁著到了王宮正殿,方才被宮監攙扶下車,然後踏上王宮正殿前那數十級高高的台階。
朱紅的木柱,金黃的垂幔,還有正中高台上那張象征權力的幾案……,對于昭王來說,今天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從自己居住的紫煙宮到王宮正殿,曾經多少次重復著這條道路,曾經都是那麼從容和理所當然。而今天,昭王卻是面色凝重,感慨萬端。
居中坐定,各位大臣分列兩側而立。透過大殿,穿過那道朱紅雕花大門,昭王知道,朝堂之外,便是自己的千里河山……
收回深思,昭王沉聲道︰「今日國遇大難,致使社稷傾危,幾近滅國!楚國能復國在望、重見天日,皆賴眾卿之力也!失國之過,罪在寡人,復國之功,皆屬諸卿。」
眾臣見昭王有如此胸襟,無不受其鼓舞。昭王續道︰「今日上朝,寡人決意只商議兩件大事︰一是論功行賞;二是犒賞秦師。」
此次跟隨楚王出奔的諸臣主要有子西、子期、王孫由于、斗辛、斗巢、子固、宋木、遠延、鐘建、申包胥等。大家一致合議,子西功勞最大,次為申包胥。
于是昭王下詔,按功行賞。♀任子西為相國(令尹),子期為左尹。因為申包胥功大,欲拜為右尹。又令相國子西主持犒賞秦師之事,並負責征收賦稅充實國庫。
但是申包胥卻不肯受昭王的任命,上奏昭王道︰「臣泣庭求于秦師,是為大王和社稷之故,非為我一人之利。敵師已退,大王能夠復國,臣的志願已經完成,臣還有什麼奢望呢?」
昭王不允申包胥之請。遣使三次至申包胥之家。包胥之妻十分不解,問其夫道︰「先生勞神費力,乞師于秦,吃了多少苦楚。今日楚國能定,先生功莫大焉!按功受賞,亦合乎常理,先生又何必固辭呢?」
包胥道︰「夫人有所不知。當時我為了朋友之義,不泄伍員之謀,私縱伍員逃走,致使楚國有今日之禍!事至今日。豈不是我的罪過嗎?有此一罪在先。我受此爵祿。心實恥之。」
夫人知包胥乃純良之士,亦不再強求。包胥便攜帶著家眷,離開郢都,隱居于深山。終身不出。
昭王四處尋訪申包胥不得,也只得罷了。為了褒獎包胥之功,昭王親筆手書四字︰「忠臣之門」。
昭王便改任王孫由于為右尹,對眾臣道︰「在雲中之時,偶遇賊寇,王孫由于為寡人擋戈,寡人不敢忘也!」,對跟隨自己出奔的各位大臣俱有封賞,均進爵封邑。並下詔欲賞賜斗懷。
子期奏道︰「斗懷對大王心懷不滿,欲行弒逆之事,大王不討其罪,已是對他莫大的恩典,大王為何還要封賞他呢?」
昭王道︰「斗懷為父報仇。乃孝子之舉,能為孝子,難道不能成為忠臣麼?再說其父斗成然有大功于國,先王失政,寡人宜補之。」
于是昭王不計前嫌,任斗懷為大夫。
一日,昭王上朝,庭外侍衛進殿來報,說是大夫藍尹萱覲見大王。昭王想起當日逃難成津之時,斗辛遇見藍尹萱並告知昭王在此,藍尹萱卻不肯同載。
昭王每每想到此處,恨得牙根癢癢,但一想當時都是各自逃命,事出有因,本不想追究此事,不想這家伙卻自投羅網。
昭王便對侍衛吩咐道︰「你便去告訴他︰你當日敢置寡人不顧,不願同舟相載。難道這是一個臣子應該做的嗎?你這有罪之人不逃得遠遠的,今日卻敢來覲見寡人,豈不是自投羅網?」
藍尹萱假以侍衛之口,對道︰「大王立國十載,不再是懵懂少年,任囊瓦為政,貪賄失德,失屬國之心,國人皆怨。此乃大王任人不察之過。此次吾國大敗于柏舉,郢都陷于敵國之手,以致大王失國亡家。臣當日棄大王不顧,乃是希望大王有所警醒。今日臣來,就是想看看大王是否有所悔悟。如果大王不省視自己的失國之非,而是只怨恨臣當日的不載之罪,臣死不足惜!臣只為楚之宗廟所惜哉!」
相國子西對藍尹萱的這番說辭心知肚明,想到昭王剛剛復國,百業待興,首要的便是凝聚人心,便勸道︰「藍尹萱雖有狡辯之嫌,臣請大王赦免他的罪過,表示大王不忘記此次失敗的教訓。大王剛剛復國,人心待定,請大王允之。」
昭王便宣藍尹萱入朝覲見,並赦免了他的輕君之罪,復為大夫之職。
群臣見昭王如此度量寬宏,莫不大悅。
話說子西厚賞秦師之後,昭王又親至郢都東門,送秦將子薄、子虎率軍歸國。完成了這件大事,昭王便開始了自己的治國方略。
子西身為相國,對當前的天下大勢細細做了一番揣摩,對于楚國目前的形勢來說,卻並不樂觀。
首先是屬國之中,在囊瓦執政期間,由于囊瓦貪賄失德,使屬國背離楚國的不在少數,致使楚國外圍的屬國保護體系基本瓦解。而大國之間,秦國這次雖然出手相助,但是秦楚之間的聯盟並不可靠。申包胥泣庭求師佔了很多個人魅力的因素,而不是建立在兩國必要的戰略同盟的基礎上。
而其他的諸侯大國,在楚國受難之時,無一國相助,致使楚國獨擋大敵,如果沒有秦師出關,後果的確難以想象。吳國日漸強大的國力,對楚國來說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噩夢。
子西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把憂郁的目光投向了吳國南面的那個中等的諸侯——越國。
一日,子西與昭王在紫煙宮後殿的議政廳閑坐,子西道︰「臣以為現在周室越來越衰微,以前的諸侯強國會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進行霸主的爭奪。而以後隨著更加強勢的諸侯大國產生,那就會進行諸侯之間的吞並戰爭,而不再只是以圖霸為目標。我們楚國剛剛經歷大難,吳楚之間的爭斗會一直延續下去。吳國的國力現在正處于上升階段,臣以為要化解現在這個危局。必須與越國為盟,對吳國進行制約。」
昭王知楚國新敗,國力受到了很大的損害,如果沒有其它諸侯來牽制吳國,以楚國之力與吳國單打獨斗,的確難有勝算︰
「現在越國與吳國反目,正好可以利用越國對吳國的恐懼之心,我們與越國結成聯盟。然後與晉國、齊國、秦國等大國通好,先在戰略上孤立吳國,徐徐再圖滅吳之計。」
子西對道︰「臣以為我們應該先制定一個有計劃的外交策略,聯越制吳。而作為聯盟,以諸侯聯姻為主。大王何不與越國結為婚姻之國呢?」
昭王道︰「奈何寡人年紀尚幼,難與越國聯姻。」
子西道︰「公主季羋年紀已長。臣听說越王世子勾踐今年十六,可以為配。」
昭王搖頭道︰「寡人獨此愛妹,不能遠嫁他國。寡人想著她跟隨一路逃奔,與寡人同甘苦共患難,吃了不少苦,寡人豈忍將她遠嫁?」
子西道︰「大王差矣!對于國家大計來說,個人的得失應該服從國家的大局。越楚聯盟,是當前最重要的戰略舉措,請大王三思!」
昭王沉吟良久,嘆道︰「先容寡人想一想。但此事重大,寡人需向母後回稟明白,看看母後的意思。」
子西見昭王怏怏不樂,也不好再說,便告辭出去。昭王便親往秋闌宮來見太後孟嬴。l3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