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孽鷹 第五章 親情和利益大搏殺(2)

作者 ︰ 獨釣寒江1

皇親中還有一個尉遲迥,是周文帝宇文泰的姐姐昌樂長公主的兒子,論起來應該是周宣帝宇文的表叔,他對周朝皇室j ng忠不二,時任相州總管,是兵權在手的封疆大吏。而且深受周宣帝寵愛的尉遲熾繁皇後就是尉遲迥的孫女。楊麗華就特別注意和尉遲皇後友好相處,親如姐妹,通過尉遲熾繁和尉遲迥結成了同盟。

結交兩個權臣還真起了作用,周宣帝病危時,果然宇文述和尉遲迥站出來力保八歲的皇子宇文闡繼位,楊麗華就成了下正牌皇太後,楊太後的父親楊堅晉位隋王攝理國政。然後就發生了周靜帝禪讓和楊堅受禪。楊堅屠殺宇文皇族的時候,楊麗華出面力保宇文述一家免遭毒手,宇文述對楊麗華感激不盡,結黨更緊密。

歷史上有很多推翻前朝的英雄好漢,做了新皇帝就把前朝的後妃據為己有,不光是為了滿足s y ,更是為了炫耀勝利。楊堅做了皇帝,也可以把周宣帝的皇後和妃子們據為己有,可是他的老婆獨孤伽羅不準他多妾,就把周宣帝的皇後們趕到廟里當尼姑。前朝的朱太後、陳太後、元太後、尉遲太後、都當了尼姑。楊麗華太後怎麼辦呢?

周朝的江山改姓楊了,轉眼之間,宇文闡的江山和x ng命全都沒有了,楊麗華頓時從皇太後變成前朝遺婦,從至高無上變成寄人籬下。她的母親獨孤加羅當上了隋朝皇後,主動來看望落魄的女兒。獨孤皇後身著華麗的鳳冠霞披,容光煥發,神彩奕奕,而女兒楊麗華卻形容憔悴,神s 沮喪。見了母親不僅不感到親切,反而恨之入骨。

女兒的幸福生活被父親毀掉了,母親有些慚愧,就主動免去女兒行大禮參見。

「麗華,不要行禮了。快來和媽媽說說話。」獨孤皇後說。

「你當了皇後,我卻失去了皇太後的名份,還有什麼好說呢?這皇宮是你們楊家的了,我也準備像那四位太後一樣去當尼姑。」女兒本來就沒有打算行參拜大禮,她心里並不承認母親是皇後。

獨孤伽羅無言以對,也無法勸慰,只好默默離去。獨孤伽羅覺得女兒太可憐,她才二十二歲,一朵花才開,怎麼可以凋謝了呢?她回到本宮,就讓隋文帝楊堅封她為公主。

「陛下,麗華太可憐了,不是皇太後了,什麼也不是了。封她為公主吧,也算對她有所補償。」獨孤加羅對楊堅說。

「朕是皇帝,女兒當然可以封公主。只是宇文家媳婦的身份不合適,要讓她改嫁才行。」楊堅說。

「好,你下封號吧,我去勸她改嫁。」獨孤加羅說。

「立即擬詔書,冊封皇長女楊麗華為樂平公主。」楊堅說。

獨孤皇後就拿著皇帝詔書來見女兒楊麗華,動員她改嫁和接受封號。不料楊麗華卻把詔書撕得粉碎,對父母破口大罵。

「你們這對亂臣賊子,從前你進宮時要跪在我腳下稱臣。現在卻要封我為公主,真是厚顏無恥。殺子之仇不共戴天,竊國之恨刻骨銘心。我今生只做周朝皇太後,絕不會做隋朝樂平公主;只願和自己的女兒宇文娥英相依為命,絕不沾戀你隋朝的榮華富貴。」她不想當尼姑了。她咽不下這口氣,發誓要向楊堅討還血債。她活是宇文家的人,死要做宇文家的鬼。她要為宇文皇族報仇雪恨。

當親情和利益發生沖突時,只能是利益第一,親情第二。利益可以促使外公去奪取外孫的江山和x ng命,利益可以促使女兒發誓要殺掉父親。最根本的利益是皇權。北魏王朝曾經有一位公主鼓勵自己的丈夫割據d l 。事情失敗後,父母問她為什麼鼓動丈夫謀反,她說︰「當公主有什麼意思,當皇後才過癮。」可見,入主皇帝**,對女x ng們有多麼大的誘惑力。母親做皇後還不行,女兒一定要親自做才過癮;女兒做皇後還不行,母親一定要親自做過癮。為了當皇後,母女可以爭得死去活來,親情在利益面前什麼也不是。

楊麗華立定了報仇的志向,就不再消極低沉,她要采取行動。暗中聯絡死黨宇文述,商議發動政變,除掉楊堅,恢復大周江山。

宇文述卻不敢輕舉妄動,他說︰「楊堅有楊素高穎等實力派輔佐,勢力強大,一時難滅。不如等待時機,再作定奪。」

楊堅屠殺了宇文皇族之後,也轉為攏絡人心。他發現宇文述頗具影響力,為了攏絡周朝老臣,就和宇文述談判。

「你是五姐夫,我是七妹夫,都是獨孤信的女婿。如果聯手治國,必能造就盛世。如果反目為仇,必有一家要滅亡。不知五姐夫意下如何?」楊堅對宇文述軟硬兼施。

「周朝是大姐夫的江山,隋朝是七妹夫的江山,對我來說沒有區別。以前j ng忠保周,今後仍會j ng忠保隋。七妹夫大可放心。」宇文述實際上是在麻痹楊堅。

楊堅信以為真,任命宇文述為右衛大將軍。宇文述就乘機潛伏下來。楊麗華也只好帶著女兒暫且安居,暗中去找尉遲熾繁另謀良策。

「楊堅篡國,你我都淪為遺婦。挽救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鼓動外官造反。尉遲妹妹,有什麼辦法能讓你爺爺起兵救國嗎?」楊麗華悄悄來和作了尼姑的確尉遲熾繁商議。

「爺爺忠心可信,起兵救國義不容辭。爺爺最听後n i王氏的話,要想促成起兵,必須讓我後n i勸他才行。」尉遲熾繁說。

「那就好辦了,我們傾盡所有私藏的財帛,送給王氏,讓她勸你爺爺起兵。」楊麗華說。

楊麗華暗中派人收買相州總管尉遲迥的夫人王氏,再以皇太後懿旨傳達尉遲迥,希望他站出來拯救周朝社稷。尉遲迥在王夫人的一再催促下,斬了楊堅派來的使臣韓裒和晉昶,召集手下文武百官齊集鄴城北門,尉遲迥在城樓上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誓師陳詞︰

「楊堅這家伙簡直要什麼沒什麼,就憑著是楊太後的老爹,竟然挾持了年幼的皇帝、對天下指手劃腳起來,篡逆之心連掃地的大媽都知道。先帝(宇文)當時把我安排在這里,為的是什麼啊?為的就是有那麼一天可以匡扶周室。今天,這樣的時刻到來了。我準備與大家一起糾合義勇、匡國庇人,進可以享榮名,退可以終臣節,大家認為怎麼樣?」

相州的輿論早已把楊堅宣傳得一文不值,弱小得像一只誰可以捏死的螞蟻。既然如此,大家當然認為起兵再好不過,就一哄而起。尉遲迥的勢力中心處于華北平原的心髒地區,他在那里能夠動用驚人的資源,並且在地方強大的氏族中還有一批強有力的潛在的追隨者。他們在看到了尉遲迥的號召後,紛紛響應。

尉遲迥的叛亂讓楊麗華興奮異常,又看到大周朝即將死灰復燃的希望,r 夜翹首盼望尉遲迥大軍勝利的消息。

尉遲迥所管轄的相、衛、黎、毛、洺、貝、趙、冀、瀛、滄,尉遲迥弟子所統青、膠、光、莒諸州,一起叛亂,人數達到數十萬。叛亂規模越來越大。滎州刺史邵公宇文冑、申州刺史李惠、東楚州刺史費也利進、東潼州刺史曹孝達,各據州以應尉遲迥。尉遲迥又北結高保寧以通突厥;南連陳朝,許割江、淮之地。鄖州總管司馬消難以其管轄的七州叛變投降陳朝。益州總管王謙又以其管轄十八州響應尉遲迥。而北周荊、襄、豫境內諸蠻也造反,焚燒村落,攻略郡縣。

但也有不響應尉遲迥的地方總管。幽州總管于翼拒絕起兵響應尉遲迥,並倒向楊堅,截斷了尉遲迥與北部少數民族聯系。徐州總管源雄不理尉遲迥號召。毫州總管賀若誼出兵出兵消滅了叛亂的申州刺史李惠,分隔尉遲迥和司馬消難所部的聯系。利州總管豆盧勣死守本州,擋住王謙北進,為楊堅大軍進入四川提供敞開門道。

隋文帝派韋孝寬和為行軍元帥,討伐尉遲迥。任命老將梁睿為益州總管,但王謙在益州叛亂而改任行軍元帥討伐王謙。命令楊素領兵討伐宇文冑。派王誼領兵討伐司馬消難,又任命韋世康為絳州總管,保衛關中安全。韋孝寬所部開至武陟,與盤踞武德郡的尉遲迥之子尉遲惇所部十萬人隔著沁河對峙。

隋文帝乃命少內史崔仲方往監諸軍,為之節度。又派高前往前線。高至軍中,在沁水上搭建橋梁。尉遲惇見陣,在沁河上游縱火筏想用它們燒掉橋,高則命人填土以阻火筏。尉遲惇布陣二十余里,想等韋孝寬軍半渡而擊之;不料,韋孝寬卻將軍隊略作後退,然後鳴鼓齊進。軍隊一過河,高命令焚燒橋,以絕士卒後退之心。因此,士兵作戰時一往無前,尉遲惇大敗,單騎逃亡。韋孝寬乘勝進擊,追至鄴。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欲海孽鷹最新章節 | 欲海孽鷹全文閱讀 | 欲海孽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