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若水中央 二廢太子

作者 ︰ rebecca_shen

康熙五十年十月二十日,康熙任命隆科多為新的步軍統領,以患病為由將托合齊革職。二十七日,康熙爺在暢春園把耿額、齊世武、鄂繕等逐個痛罵,你們一個個都是我提拔的,飽受皇恩五十年,現在卻跟在太子後面天天叫嚷,你們這是打算干什麼?你們眼里還有我這個皇上嗎?康熙爺徹底發過一通火後,將所有參與喝酒的人羈押候審。另外,將托合齊交宗人府議處。

一時間,朝堂之上頓時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本來由于八月里四阿哥府里接連有弘歷和弘晝兩位小阿哥出生,大伙都挺開心,說等兩位小阿哥雙滿月了要好好慶賀一番,也因為最近朝堂上的緊張氣氛而擱置了。

所有的阿哥都在看著康熙爺,康熙雖然處罰了一眾會飲的大臣,但是尚未涉及太子,康熙究竟如何處置太子,大家都屏息靜氣,拭目以待。

太子胤礽自然是惶惑不可終日,行為卻愈加乖張,鞭撻家奴,誣告大臣,太子這些行為在我眼中看來分明就是在自殺。

我也和四阿哥和十三坐在一起認真分析過太子胤礽,其實他真正也是一個可憐人。

他有三個特點︰

一,沒有母親。胤礽出生當天額娘就去世了,這使得他從小就處在缺乏母愛的不安全感中,難免容易感到孤單。特別是後來兄弟們逐漸長大,其他兄弟都有母妃協助,例如大阿哥有惠妃,四阿哥和十四阿哥有德妃,九阿哥有宜妃等,而胤礽從來都沒有親額娘。都說「有媽的孩子象個寶,沒媽的孩子象根草「,就是皇家也並無例外,胤礽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了。

二,性格缺失。胤礽之所以習慣辱罵大臣,就是因為太子的身份讓他鶴立雞群,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自卑,怕別人忘記他是儲君。康熙爺從來都覺得胤礽慈孝,再加上對赫舍里皇後的愛和思念,所以對這個唯一的嫡子極其驕縱溺愛。康熙爺為了培養這個帝國的接班人,可謂是不遺余力,聘請張英、李光地、熊賜履、湯斌等院士級大儒,擔任家教,康熙曾苦笑著自嘲「朕于宮中諭教皇太子,諄諄以典學時敏,勤加提命,是習經書,朕務令背誦,復親加講解,夙興夜寐,未嘗間輟」,康老爺子親自開設百家講壇,就差給這個寶貝兒子听課抄筆記了。卻正是這過份的溺愛,不僅養成了胤礽乖戾驕奢的性格,還激起了其他一眾兄弟的不平。

三,靠山不靠譜。康熙爺這個父親靠山暫時不談,最有力量的靠山當屬索額圖,可索額圖對太子只是一貫放縱不說,關鍵是他根本沒有意識到太子要繼位,如果他有這個意識就會教育胤礽性格不宜張揚,還有不要老想著當一把手,這樣才能消除康熙爺對皇儲篡權的疑心。相反他卻和納蘭明珠展開黨爭,特別是明珠罷相後,他本應該主動辭職,歸隱養老,而不是繼續攬權,本來是胤礽後盾的索額圖居然反過來利用其為太子一黨的領袖地位來做些對太子不利的事情,最後竟至謀反事敗,胤礽以此人做為靠山焉能不敗?

當胤礽被復立太子後,內心驚恐,企圖重新結納親信,擴張勢力的****本就很正常。這時的他已經三十五歲,而其他幾個阿哥的勢力正在慢慢地擴大,尤其是八阿哥,居然在所謂的「民主選舉」新太子時幾乎全票通過。這樣的形勢放在任何人面前都會有所擔心,萬一再出變故怎麼辦?萬一自己再被廢怎麼辦?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不可預知,也不可能讓他自己安心。可就在他時刻擔心的時候,大臣中又有謠言說「東宮雖復,將來恐也難定」。這話對他來講猶如晴天霹靂。這個時候,他是真的著急了,然而驚慌之中難免就要出錯,這其實怪不得他,因為此時本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他嗅到了腥風血雨的味道,他不過想自保而已。

當我對著兩位阿哥娓娓分析時,兩位阿哥的眼楮幾乎落到桌上,我曉得他們的詫異,連我自己都很詫異,我怎麼記性突然好成這樣。在21世紀時因為喜愛二月河叔叔的《雍正王朝》,特別百度了一堆歷史大大們關于九子奪嫡方面的觀點和闡述,沒想到還真都派上了用場。我估計四阿哥心里一定在感謝菩薩,幸虧婉兒是嫁給了十三弟,若是嫁給其他非四爺黨的阿哥,就要輪到他慘了。十三握著我手的自己那只手一直在打顫,我很擔心他不會將我看成妖女吧。好在,最後兩位阿哥認同並接受了我,認為我是史上絕頂聰明的女子。唉,我汗顏哪。

現在萬事俱備,只是等康熙爺什麼時候將最後一根稻草扔在太子身上罷了。

如今的朝堂之上,所有非太子一黨的阿哥全部有著默契,保持高度一致,再無人出頭替太子講話,而深受康熙爺器重的兩位漢大臣,大學士李光地和侍值南書房的張廷玉也認同廢太子的觀點,李光地更是放出話來「目下諸王,八王最賢」。

四阿哥仍是嚴格按照一早定好的「兩親兩不」原則,誠孝父親,友愛兄弟,不和大臣過多結交,也不和人結怨,雖然在一眾阿哥里並不顯得突出,卻也不會招人眼熱嫉妒。

康熙五十一年就在這樣沉重壓抑的氣氛中到來了。

因為太子一事仍未有個明確的態度,而且此次康熙爺正是對結黨一事大為惱火,這些皇子們個個是人精,自然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什麼紕漏,除了一年一度的家宴,阿哥們之間的走動竟都是很少。十三本已是失寵的阿哥,更沒有什麼人上門,只除了四阿哥還會偶爾登門。所有的人都在安靜耐心地等待一個大結局的出現。

我在家,每日里不過料理府中的事宜,然後就是陪著惜文和弘昌玩耍,弘昌已經兩歲多,正是好玩的時候,我看著孩子每一天都在健康成長,心里也滿是欣慰。惜文自從有了兒子,心思全轉到孩子身上,她本來就無爭寵之意,加上又是我設法讓她有了孩子,也就是讓她有了在十三阿哥府安身立命的保障,她對我除了敬重還是敬重了。

這年四月,康熙爺突然抖出戶部貪污案,其實不過就是幾位大臣收了手下的紅包,大致是托合齊兩千四百兩、耿額一千兩、齊世武三千兩,竟然就判了耿額、齊世武絞監候,秋後處決,還判了托合齊凌遲處死。可是還沒有等到執行凌遲,托合齊已經病死。康熙爺居然連死人也不肯放過,命將其剁尸揚灰,不準收葬。還將齊世武是用鐵釘釘在牆上,呼號數日才閉眼。

放眼歷朝歷代帝王,康熙爺都算是個仁慈之主。鰲拜和索額圖當初如此專權擅行,只是判了個拘禁而已。而在處置托合齊等人時,康熙爺手段之狠辣,為本朝處置大臣所僅見。

康熙爺為什麼會用如此殘忍恐怖的手法對待這些大臣呢?這里只有一種解釋︰康熙爺對太子胤礽已經徹底失望,他動了再廢太子之心。

康熙爺向來是個事業型的帝王,他絕對不可能將江山社稷托付給象胤礽這樣乖張悖亂的人。為了合理合法合情地再廢太子,罪名必須夯實,絕不能再留下任何遺患。因此,他重提會飲結黨案,並重重查處貪贓枉法案,以不靠邊的謀逆罪名和輕微的經濟問題,嚴厲處治耿額、齊世武、托合齊一眾,完全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目的就是想做實胤礽的罪名,使再廢之舉有充分的理由。

經過深思熟慮和認真準備後,這年十月,康熙爺在暢春園宣布將胤礽拘禁,並親筆寫了朱諭,坦陳了拘禁理由︰「(胤礽)數年以來,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莫辨,大失人心。朕久隱忍,不即發露者,因向有望其悛改之言耳。今觀其行事,即每日教訓亦斷非能改者。」正式宣布廢黜太子。

然而我萬萬沒有料到的,同時被拘禁的竟然還有十三,理由是結黨的這些武將在會審時攀扯到了十三,因為十三曾經在古北口練過兵,與這些將領都是舊時相識。宣布當日十三就交宗人府給圈禁在養蜂夾道,而且康熙口諭任何人不得探望。

當我從連滾帶爬回到家中的小栓口中听到這個消息時,我的第一感覺竟是輕松,終于來了,我日日擔憂,夜夜無法入眠的苦難一刻終于來了。我這兩年來一直在心里埋怨四阿哥,因為雍正朝的時候為尊者諱,將十三從康熙四十九年到康熙六十一年這十幾年的記錄都刪去了,搞得我完全沒有方向,成天捧著腦袋在想,到底十三將要面對的是怎樣的災難。原來真的是圈禁,對我而言,只要可以和十三兩人在一起,圈禁又有什麼了不起,我根本不害怕。而且我知道,四阿哥一定會想盡辦法救十三和我的,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他不會讓我這個超級智囊埋沒在養蜂夾道。

我扶起小栓,低聲卻堅定地關照他,「現在不是哭的時候,我這就去乾清宮請見皇上。你和玲瓏先把家給我看好了。側福晉那兒能夠拖多久就拖多久,最好等我回來我自己和她說,免她過份擔心。」

小栓和玲瓏听後,都抹干了眼淚,神色毅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婉若水中央最新章節 | 婉若水中央全文閱讀 | 婉若水中央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