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皋相馬,在牝牡驪黃之外。♀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我國古哲,師法古人,全在牝牡驪黃之外。遺貌取神,為我國學術界最大特色。書家畫家,無不如此。我們本此精神,去采用西歐文化,就有利無害了。
有人問道︰「西洋自由競爭諸說,雖有流弊,但施行起來,也有相當效果,難道我們一概不采用嗎?」我說︰「我國學術界,有一種很好的精神,只要能夠應用此種精神,西洋的學說,就可采用了。」茲說明如下︰
魯有男子獨處,鄰有嫠(li)婦亦獨處,夜雨室壞,婦人趨而托之,男子閉戶不納,婦人曰︰「子何不學柳下惠?」男子曰︰「柳下惠則可,我則不可,我將以我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孔子聞之曰︰「善學柳下惠者,莫如魯男子。」這種精神,要算我國學術界特色。孔子學于老子,老子尚陰柔,有合乎「坤」。孔子贊周易,以陽剛為貴,深取乎「乾」,我們可說︰「善學老子者,莫如孔子。」孟子終身願學孔子,孔子言「性相近」,孟子言「性善」。孔子說︰「我戰則克。」孟子則說︰「善戰者服上刑。」孔子說︰「齊桓公正而不譎(jue)。」又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曰︰「微管仲,吾其披發左(ren)矣。」孟子則大反其說,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又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諸如此類,與孔子之言,顯相抵觸,然不害為孔門嫡系。我們可說︰「善學孔子者,莫如孟子。」韓非學于荀子,荀子言禮,韓非變而為刑名,我們可說︰「善學荀子者,莫如韓非。」非之書,有《解老》、《喻老》兩篇,書中言虛靜,言「無為」,而無一切措施,與老子全然不類,我們可說︰「善學老子者,莫如韓非。」其他類此者,不勝枚舉。九方皋相馬,在牝(pin)牡驪黃之外。我國古哲,師法古人,全在牝牡驪黃之外。遺貌取神,為我國學術界最大特色。書家畫家,無不如此。我們本此精神,去采用西歐文化,就有利無害了。
孟子曰︰「規矩方圓之至也,聖人人倫之至也。」規矩是匠師造房屋的器具,人倫是匠師造出的房屋,古人當日相度地勢,計算人口,造出一座房屋,原是適合當時需要的。他並未說︰「傳之千秋萬世,子子孫孫,都要住在這個屋子內。」又未說︰「這個房子,永遠不許改造修補。」匠師臨去之時,把造屋的器具,交給我們,將造屋的方法,傳給我們。後來人口多了,房屋不夠住,日曬雨淋,房子朽壞,既不改造,又不修補,徒是朝朝日日,把數千年以前造屋的匠師痛罵,這個道理,講得通嗎?
中國一切制度,大概是依著孔子的主義制定的,此種制度,原未嘗禁人修改。♀孔子主張尊君,孟子說︰「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又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又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孔子說︰「入公門,鞠躬如也。」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仞,榱(cui)題數尺,我得志弗為也。」孔子尊君的主張,到了孟子,幾乎莫得了。孔子作春秋,尊崇周天子,稱之曰天王,孟子以王道說各國之君,其言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那個時候,周天子尚在,孟子視同無物,豈不顯悖孔子的主張嗎?他是終身願學孔子的人,說︰「自生民以來,未有聖于孔子。」算是崇拜到了極點的。他去孔子,未及百年,就把孔子的主張,修改得這樣厲害,孔子至今兩三千年,如果後人也像孟子的辦法,繼續修改,恐怕歐人的德謨克拉西,早已見諸中國了。孟子懂得修屋的法子,手執規矩,把孔子所建的房屋,大加修改,還要自稱是孔子的信徒,今人現放著規矩,不知使用,只把孔子痛罵,未免不情。
從前印度的佛學,傳入我國,我國盡量采用,修改之,發揮之,所有「天台宗」,「華嚴宗」,「淨土宗」等,一一中國化,非復印度之舊,故深得一般人歡迎,就中最盛者,厥惟「禪宗」,而此宗在印度,幾等于無,唯有「唯識」一宗,帶印度色彩最濃,此宗自唐以來,幾至失傳,近始有人出而提倡之。我們可以得一結論︰「印度學說,傳至中國,越中國化者越盛行,帶印度色彩越濃者,越不行,或至絕跡。」我們今後采用西洋文化,仍用采用印度文化方法,使斯密士、達爾文諸人,一一中國化,如用藥之有炮制法,把他有毒那一部分除去,單留有益這一部分。達爾文講進化不錯,錯在因競爭而妨害他人,斯密士發達個性不錯,錯在因發達個性而妨害社會,我們去其害存其利就對了,第一步用老子的法子,合乎自然趨勢的就采用,不合的就不采用。第二步用孔子的法子,凡是先經過良心裁判,返諸吾心而安,然後才推行出去。如果能夠這樣的采用,中西文化,自然融合。今之采用兩法者,有許多事項,律以老子之道,則為違反自然之趨勢,律以孔子之道,則為返諸吾心而不安,及至行之不通,處處荊棘,乃嘵(xiao)嘵然號于人曰︰「中西文化沖突,此老子之過也,此孔子之過也。」天乎冤哉!
聖哲之等級
我國周秦之間,學說紛繁,佛學雖是印度學說,但傳入中國已久,業已中國化,就我個人的意見,與它定一個等級,名曰「聖哲等級表」。一佛氏,二莊子,三老子,四孔子,五告子,六孟子,七荀子,八韓非,九楊朱,十墨翟。
我國周秦之間,學說紛繁,佛學雖是印度學說,但傳入中國已久,業已中國化,就我個人的意見,與它定一個等級,名曰「聖哲等級表」。一佛氏,二莊子,三老子,四孔子,五告子,六孟子,七荀子,八韓非,九楊朱,十墨翟。
此表以老子為中心,莊子向後走,去佛氏為近,是為出世法,孔子以下,向前走,俱是世間法,告子謂性無善無不善,其湍水之喻,實較孟荀之說為優,古來言「性」之人雖多,唯有告子之說,任從何方面說,俱是對的,故列孟荀之上。凡事當以人己兩利為原則,退一步言之,亦當利己而無損于人,或利人而無損于己,楊朱利己而損于人,故列第九,墨翟利人而有損于己,故列第十。此表以十級為止。近來的人,喜歡講斯密士達爾文尼采諸人的學說,如把這三人列入,則斯達二氏的學說,其弊流于損人,斯氏當列第十一,達氏當列第十二。尼采倡超人主義,說︰「剿滅弱者,為強者天職。」說︰「愛他主義,為奴隸道德。」專做損人利己的工作,其學說為最下,當列第十三,共成十三級。尼采之下,不能再有了。中國之盜跖,和西洋之希特勒、墨索里尼,就其學說言之,應與尼采同列一欄。
我們從第十三級起,向上看,越上越精深,研究起來,越有趣味。從第一級起,向下看,越下越粗淺,實行起來越適用。王弼把老孔融合為一,晉人清談,則趨入老莊,尤偏重莊子,這是由于老子的談理,比孔子更精深,莊子談理,比老子更精深的緣故。程明道把儒釋道三教,融合為一,開出「理學」一派,而宋明諸儒,多流入佛氏。這是由佛氏談理,比孔老更精深的緣故。從實施方面言之,印度行佛教而亡國,中國行孔老之教而衰弱,西人行斯密士達爾文諸人之說而盛強,這即是越粗淺越適用的明證,我們研究學理,當力求其深,深則洞見本源,任他事變紛乘,我都可以對付,不致錯誤。至于實踐方面,當力求其淺,淺則愚夫愚婦能知能行,才行得起走。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