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西洋學說傳入中國,與固有的學說發生沖突,正是眾說紛紜的時代。♀+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我們應該把中西兩方學說融會貫通,努力做由分而合的工作。必定這樣,才合得到學術上的趨勢。等到融會貫通之後,再分頭研究,去做由合而分的工作。
但是要做這種中西文化融合的工作,並不是沒有賓主之分,一味地將中西文化雜糅在一起,使人發生齟齬,以致影響我們的思想行動,無所適從,如近幾十年來的混亂現象,這是不足取的;而是應當以我們數千年來深入人心的民族文化為重心,或采取他人之所長,以補吾人之所短,或吸收他人之精英,以豐富吾人之生命。從前有個故事︰魯國有個男子獨處,鄰家有一寡婦亦獨處,夜雨室壞,婦人來求托庇,男子閉戶不納。婦人說︰「你何不學柳下惠呢?」男子說︰「柳下惠則可,我則不可,我將以我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這事被孔子听見了,就贊嘆道︰「善學柳下惠者,莫如魯男子!」還有九方皋相馬,並不取其皮相,是在牝牡驪黃之外。吾國先哲,師法古人,也是遺貌取神,為我國學術界最大特色。畫家書家無不如此。我們本此精神,去采用西洋文化,就有利無害了。
從前印度的佛學傳入我國,我國盡量地研究,如以修改或發揮的所有天台、華嚴、淨土諸宗,差不多成了中國化,所以很受一般人的歡迎。就中最盛行的禪宗,而此宗在印度幾等于無。唯有唯識一宗,帶印度色彩最濃,此宗自唐以來幾乎失傳。♀從此可見印度學說傳入中國,越是中國化的越盛行;帶印度色彩越濃的就不盛行,或至絕跡。我們今後采用西洋文化,仍是采取印度文化的方法,使其一一中國化,好比藥料之有炮制法,把那有毒的部分除去,單留有益的部分就對了。第一步,用老子的法子,合乎自然趨勢的就采用,不合的就不采用;第二步,用孔子的法子,凡事先經過良心裁判,返諸吾心而安,然後才推行出去。如果能夠這樣地采用,中西文化自然可以融合。本此原則,我們今後應走的途徑,就可以決定了。
西洋人用仰觀俯察的法子,窺見了宇宙自然之理,因而生出理化等科。中國的古人,行仰觀俯察的法子,窺見了宇宙自然之理,因而制定各種制度,同是窺見自然之理,一則用之物理上,一則用之人事上,雙方文化實有溝通的必要。
中國的古人定的制度,許多地方極無條理,而又極有條理,如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上者仁民愛物,在下者親上事長之類,隱然有磁電感應之理,不言權利義務,而權利義務自在其中,人與人之間生趣盎然。西洋人則人與人之間劃出許多界限,父子夫婦間的權利義務,俱用簿計學的方式計算,權利義務分明,生趣就減少了。所以西洋的倫理,應當灌注以磁電,才可把冷酷的氣氛改變;但中國則未免太渾淪了,又當參酌西洋組織。果然如此,中西文化即融合了。
研究學問就如開礦一般,中國人、印度人、西洋人各開一個洞子,向前開采。印度人的洞子和中國人的洞子首先打通;現在又與西洋的洞子接觸了。宇宙真理,是渾然的一個東西,中國人、印度人、西洋人分途研究,或從人事上研究,或從物理上研究,分出若干派,各派都是分了又合,合了又分。照現在的趨勢看去,中西印三方學說,應該融會貫通,人事上的學說與物理上的學說也應該融會貫通。吾人生于斯世,即當順應潮流,做這種融合的工作,融合以後,不妨再分類研究。像這樣的分了又合,合了又分,經過若干次,才能把這個渾然的東西,研究得毫發無遺,依舊還它一個渾然的。
沖突是融合的預兆,無所謂沖突即無所謂融合。譬如幾個泥丸放在盤內,不相接觸,可謂不相沖突了;然而這幾個泥丸是永久**不能合並為一的。如把它們合在一處,擠之捏之,這幾個泥丸就可合為一個了。現在國際競爭劇烈,與戰國七雄時代相似。西洋學說傳入中國,與舊有學說發生沖突,如南北朝、隋唐時代佛學傳入中國相似。一般人看見這些沖突情形都很悲觀;不知這正是幾個泥丸擠之捏之的時候,乃是世界大同的動機,是東西學說融合的動機。所不同者,秦皇統一戰國之後是有一個君主高踞其上;將來世界大同是把君主換作民主的,宋儒的理學雖能融合眾說,但其學說的推行是仗君主威力,強迫人民信從;將來中、西、印三方學說融合,是學者自由研究的結果,並非強人信從。國際上、學術上這種現象都是天然的趨勢,非人力所能反抗,如水之東流入海,即使要反抗,也是萬萬無效的。如果看清楚這種趨勢做去,才不致違反潮流。
但中西文化的沖突,其病根有應歸咎于西洋的地方。例如,西洋人對社會、對國家以「我」字為起點,即是以「身」字為起點。中國儒家講治國平天下,從正心誠意做起,即是以「心」字為起點。雙方都注重把起點培養好。所以西洋人見人閑居無事,即叫他從事運動,把身體培養好;中國儒者見人閑居無事,即叫他讀書窮理,把心地培養好。西洋人培養身,中國人培養心。西洋教人,重在「于身有益」四字;中國教人,重在「問心無愧」四字。斯密士倡自由競爭,達爾文倡強權競爭。西洋人群起信從,因為此等學說是「于身有益」的。中國聖賢絕無類似此等學說,因為倡此等學說其弊流于損人利己,是「問心有愧」的。我們追尋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很少尋得出像斯密士和達爾文一類的學說,只有莊子書中的盜跖,所持議論,可稱神似;然而此種主張,是中國人深惡痛絕的。
孔門的學說︰「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減其意。」從「身」字向內追進兩層,把「意」字尋出,以誠意為起點,再向外發展。就好比建築房子,把地上浮泥除去,尋著石底才從事建築。由是而修身,而齊家,而治國平天下。造成的社會是「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人我之間,無所謂沖突,這是中國學說最精粹的地方。西洋人自由競爭等說,以利己為主,以「身」字為起點,不尋石底,徑從地面建築,基礎不穩固。所以國際上釀成世界大戰,死人數千萬,大戰過後,還不能解決,跟著就要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上造成資本主義,種下社會革命的禍胎︰將來算總賬,還不知要流多少血!
我們再把前面所繪的「返本線」一書,就更可把中西文化的優劣看出來。吾國儒家主張從小孩時,即把愛親敬兄的心理,在家庭中培養好,然後擴充出去,以至「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就造成一個仁愛的世界了。所以中國的家庭,可說是一個「仁愛培養場」。西洋人從「我」字徑到「國」字,中間缺少一個「家」字,即是莫得「仁愛培養場」;少了由「丁」至「丙」一段,缺乏「誠意」功夫,即是少了「良心裁判」。所以西洋學說發揮出來,就成為殘酷的世界了。
講近代物質文明,中國誠然萬萬不及西洋;但從社會倫理部分來說,則以上諸點,確乎中勝于西。此等之處,應該西洋效法中國,不應該中國效法西洋。
最後,他站在中國文化的本位上,主張中國學說可救西洋印度之弊。他是以老子為中國學說代表的,前面已說過了。他認為西洋所講是極端的世間法,印度所講是極端的出世法,老子所講則把出世法、世間法打通為一。宋明諸儒都是做的老子工作,算是研究了二三千年。開闢了康莊大道。如把這種學說,發揚而光大之,就可把中、西、印三方文化融合為一。
以「返本線」言之︰西洋人從「丁」點起,向前走,直到「己」點或「庚」點止,絕不回顧。印度人從「丁」點起,向後走,直到「甲」點止,也是絕不回顧。老子從「丁」點起,向後走,走到「乙」點,再折轉來,向前走,走到「庚」點為止,是雙方兼顧的。老子所說「歸根復命」一類話,與印度學說相通。所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一類話,與西洋學說相通。雖說他講出世法沒有印度那樣精,講世間法沒有西洋那樣詳,但由他的學說,就可把西洋學說和印度學說打通為一。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