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學-全本珍藏版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個集團

作者 ︰ 李宗吾

世界上英、蘇、美、法、德、意、日成了兩個集團︰德、意、日三國成為一個法西斯集團;英、蘇、美、法四國成為一個集體安全集團。♀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我國同弱小民族另成一個三民主義集團。把世界剖為三個集團,這又是魏、蜀、吳三國的形勢。法西斯集團主張侵略,是我們的敵人;集體安全集團主張維持世界和平,是我們的友人。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這個集團與英、蘇、美、法集團等于蜀、吳二國,有聯合的必要。我們把中國主義宣布出來,世界弱小民族信從中國主義的加入中國集團;信從西洋主義的,加入英、蘇、美、法集團。這兩個集團同向法西斯集團進攻,不言互助,而互助自在其中。

就現在的局勢看來,德、意、日三國仿佛擺下了一個「長蛇陣」,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西方的德、意,則東方的日本應之,擊東方的日本,則西方的德、意應之。他們把這種長蛇陣擺下了,就可掠奪中、蘇兩國的地方,就可掠奪英、法等國的屬地,這是他們的陰謀。這種陰謀一揭開,世界大戰就爆發了。到了那時,我們三民主義集團,圍攻日本,英、法那個集團,圍攻德、意,使他首尾不能相救,蘇聯東西兼顧,美國為後方糧台,那條長蛇,一擊就斃。須知國際上的或離或合,純以利害為轉移,利害相同則合,利害相反則離。現在國際局勢已明白擺起了,我們無須同蘇聯定約,無須同英、法、美諸國商量,也無須強拉弱小民族加入我們這個集團;只消把中國主義昭告世界,就全國總動員,同日本抗戰到底,弱小民族自然會參加我們這個集團,英、蘇、美、法自然會朝著我們預定的路線走去,這是決然無疑的。而且人貴自立,即使無人與我國聯合,我國單獨對日作戰,不過犧牲較大,時間較長,最終的勝利,決然屬于我國,是之謂自力更生,是之謂自主外交。

國際上的情形,任它如何變化,我們總是抱著一定的國策做法——抱定中國主義做去。此時英、美諸國,仿佛是同情我國;然而他們同日本都是資本帝國主義的國家,將來同日本妥協,阻礙我們收復東北四省,不是不可能的事;抑或把我國某某等處,劃為國際共管;甚或列強聯合起來,向弱小民族進攻,都是不可知的事。我們總是埋頭去干弱小民族聯盟的工作。英、美諸國能主張公道,抑制專講強權的國家,我們這個「弱聯」就同他們聯合,一致行動;如或列強聯為一氣壓迫弱小民族,那麼,全世界就明明白白劃為兩根戰線,我們就依著中山先生指示的途徑,糾合全世界被壓迫的弱小民族,向壓迫者的列強進攻,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組織「弱聯」是我國唯一的出路,無論如何困難,都應該做去;再困難,總沒有中山先生在滿清時組織「同盟會」那樣困難。以中山先生在滿清革命的精神,用以革列強之命,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呢?我們現在所以受日本欺凌者,全是失去此種精神之故。所謂「依賴列強」,不啻是「畏懼日本」的代名詞,這種心理,就是胸中早已為「強權」二字,所懾服了。♀中山先生敢于革滿清之命,正是胸中只有「正義」二字,沒有「強權」二字,這即是孟子書上所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是之謂中國主義。如果英、美等國贊成我國抵抗日本,我們就抵抗日本,不贊成抵抗,就不抵抗,他們借口調停,阻止我們收復東北四省,我們就接受其調停,抑或主張某某地方由國際共管,我們就交出共管,那麼,不惟是中山主義的叛徒,並且是中國主義的罪人。

有人問︰抵抗而不侵略既是我國的一貫主張,為什麼日本侵略起來,我國毫無抵抗能力呢?此種主義,以何因緣,消失淨盡?他說︰這可用力學公例來說明,依物理學的說法,凡是鐵條皆有磁力,通常的鐵條發不出磁力,是由于內部分子凌亂,南極北極相消之故,只消把磁石在鐵條上引導一下,南北極分子排順,立即發出磁力來,我國四萬萬五千萬人本有極大的抵抗力,只因連年內戰,分子凌亂,所以抵抗力發不出來。而今內部統一了,懸出日本為目標,四萬萬五千萬人有四萬萬五千萬根力線,根根力線直射日本,等于四萬萬五千萬支箭向同一箭垛射去,成了方向相同的合力線,內部自然莫得紛爭,對外自然有極大的抵抗力。

大凡列國紛爭之際,弱國唯一的辦法是聯合眾弱國,以攻打強國,已經成了歷史上的鐵則。像春秋時的管仲,戰國時的蘇秦,楚漢時的張良酈食其,三國時的諸葛孔明,都是這種主張。齊桓公漢高祖是成功了的;六國聯合,最終為秦所滅,是失敗了的;吳蜀二國最終為魏方的司馬氏所滅,也是失敗了的。因此,又可得出一條公例︰「凡聯盟集團中,有負責的首領就成功,無負責的首領就失敗。」齊桓公和漢高祖,是集團中負責的首領,戰爭的責任,一肩擔起,對敵人作正面的攻擊,其余聯盟的人從旁協助,故能成功。至若齊、楚、燕、趙、韓、魏六國,則地位平等,沒有負責的首領,所以有「連雞不能俱棲」之說。吳、蜀二國亦然。蛇無頭而不行,致遭敵方各個擊破。現在若組織弱小民族聯盟,我國是天然的首領,等于齊桓公漢高祖一般。戰爭的責任由我們一肩擔起,對日本為正面的攻擊,其他聯盟者,從旁協助,是為有頭之蛇,日本不敗何待?

有人問︰我們可以組織弱小民族聯盟,難道日本不能組織強國聯盟,與德、意聯盟;且或進而與其他列強聯合,一致向弱小民族壓迫嗎?他說︰日本想是這樣想,其他強國,也未嘗不這樣想;但是這種聯盟,即使組織起來,也斷難持久。何以故呢?列強聯盟,恰犯了當時六國聯盟「連雞不能俱棲」之弊。兼之列強與列強有矛盾,列強與自己的殖民地又有矛盾。而「弱聯」方面,以我國為首領,只要堅持到底,抗戰到底,他們那個聯盟自然會破裂。為列強計,反是與弱小民族聯合,還少些矛盾,而于他們有種種利益。我們須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強國對強國作戰,弱小民族牽入旋渦,而居于被動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弱小民族對侵略的國家抗戰,其他強國牽入旋渦,而居于被動地位。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大戰截然不同的地方。這種趨勢,英、美諸國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盧溝橋戰事發生,他們很想從中調停,就是生怕牽入旋渦之故;然而大勢所趨,他們欲不入旋渦而不能。何以故呢?請問日本能自動退出東北四省嗎?既不退出,請問我國能甘心、戰爭能幸免嗎?戰爭既不能免,他們能逃出旋渦嗎?他們倒是眼光放遠點,與我們的「弱聯」,取一致行動,和平的曙光,或可早點出現。

他以為對日抗戰,當應用三種戰爭︰全民抗戰,是為武力戰爭;組織弱小民族聯盟,施以經濟制裁,是為經濟戰爭;將中國主義,在國際上盡量宣傳,是為心理戰爭。這三種戰爭,必須同時發動,才可戰勝日本。講到武力戰爭,又可分為三部分︰一是戰斗的精神,一是戰斗的經驗,一是戰斗的器械。前二者,我國俱佔優勢;唯有器械一項不如日本。因此當避其所短,用其所長,換句話說,就是「斗智不斗力」。必須一面采取持久戰,把陣地戰和游擊戰,交互運用;一面必須組織「弱聯」,宣傳中國主義,把中國主義,把心理戰爭、經濟戰爭,同時發動起來,才能把日本在國際上的矛盾,本國中的矛盾,完全暴露,相持越久,日本的敗著越多。最終就成了垓下的項羽,七十二戰,戰無不利,忽聞楚歌,一敗涂地。

他在《制憲私議》上所說事項,多與國際戰爭有關系,因為政治、經濟、外交三者,原是一貫之事,那篇文內主張︰「銀行由國家設立,私人不得設立,每村各設銀行,全村糧稅若干,責成村長收繳。」這種主張,如果見諸施行,在長期抗戰中,即可把各村銀行之款,提作戰費,而以該村糧稅為擔保品,于全國有大益,于私人亦無傷。

他在《制憲私議》上主張︰「工廠由國家設立,工廠以供給需要為目的,不以賺錢為目的,多設小工廠,分布鄉間,便于人民做工。」此項辦法,在戰爭中極有利。外國工廠是大規模的組織,多設都市,一遭轟炸,所損實多;我們的小工廠分設鄉間,依山臨水,飛機轟炸不易,即遭轟炸,損失不大。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厚黑學-全本珍藏版最新章節 | 厚黑學-全本珍藏版全文閱讀 | 厚黑學-全本珍藏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