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這一大段,已覺新穎可喜說得痛快。♀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接著他又追溯上去,更舉楚漢的事來證明。大意是說項羽不厚不黑,所以失敗;劉邦既厚且黑,故能成功。劉邦的心腸之黑,是與生俱來的,可說是「天縱之聖」;至于臉皮之厚,還加了一點學力。他的業師,就是三杰中的張良;張良的業師,是那位圯上老人。他們的衣缽真傳,是彰彰可考的。圯上受書一事,老人的種種作用,無非是教張良的臉皮厚罷了。張良拿來傳授劉邦,一指點即明,試問不厚不黑的項羽,哪能是他的敵手呢?韓信能受胯下之辱,可說是臉皮很厚;無奈他心腸不黑,偏偏系念著劉邦「解衣推食」的恩惠,下不得毒手,後來長樂鐘室身首異處,夷及三族,這是咎由自取。範增千方百計想教項羽殺死劉邦,可說是心腸很黑;無奈他臉皮不厚,一受離間,便大怒求去,結果把自己的老命和項羽的江山一齊送掉,真是活該。
他說,他把這些人的故事,反復研究,就將千古不傳的成功秘訣,發現出來。一部二十四史必須持此觀點才可讀得通,這種學問原則上很簡單,用起來卻很神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劉邦司馬懿得其全,統一天下;曹操劉備得其偏,稱孤道寡,割據爭雄;韓信、範增也各得其偏,不幸生不逢辰,偏偏與厚黑兼備的劉邦並世而生,以致同歸失敗。但他們在世的時候,憑著一得之長,博取王侯將相,顯赫一時;身死之後,史傳中也佔得了一席地。後人談到他們的事跡,大家都津津樂道,可見厚黑學終是不負人的。
當時,我越看越有味,舍不得放手,于是就買了一本,回到旅館一氣讀完。這本小冊子,包括《厚黑學》、《厚黑經》及《厚黑傳習錄》三部分。末後還附了《我對于聖人之懷疑》一篇。《厚黑經》是采用四書文體而作的。例如︰
李宗吾曰︰「不薄之謂厚,不白之謂黑,厚者天下之厚臉皮,黑者天下之黑心子。此篇乃古人傳授心法,宗吾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于書,以授世人。其書始言厚黑,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厚黑,放之則彌**,卷之則退藏于面與心。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天命之謂厚黑,率厚黑之謂道,修厚黑之謂教。厚黑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厚黑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厚,恐懼乎其所不黑,莫險乎薄,莫危乎白,是以君子必厚黑也。♀喜怒哀樂皆不發謂之厚,發而無顧忌謂之黑。厚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黑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厚黑,天地畏焉,鬼神懼焉。」
李宗吾曰︰「厚黑之道,本諸身,征諸眾人,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李宗吾曰︰「天生厚黑于予,世人其如予何?」
李宗吾曰︰「劉邦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曹操斯可矣;曹操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劉備孫權斯可矣。」
李宗吾曰︰「如有項羽之才之美,使厚且黑,劉邦不足觀也已。」
李宗吾曰︰「厚黑之人,能得千乘之國;苟不厚黑,簞食豆羹不可得。」
李宗吾曰︰「有失敗之事于此,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厚;其自反而厚矣,而失敗猶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黑;其自反而黑矣,而失敗猶是也,君子曰︰反對我者,是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用厚黑以殺禽獸,又何難焉?」
不過也有一種變體,就是在經文上下,自加說明的。例如︰
宗吾曰︰「不曰厚乎,磨而不薄;不曰黑乎,洗而不白。」後來我改為︰「不曰厚乎,越磨越厚;不曰黑乎,越洗越黑。」有人問我︰「世間哪有這種東西?」我說︰「手足的趼疤,是越磨越厚;沾了泥土塵埃的煤炭,是越洗越黑。」人的面皮很薄,慢慢地磨煉,就漸漸地加厚了;人的心,生來是黑的,遇著講因果的人,講理學的人,拿些道德仁義,蒙在上面,才不會黑,假如把它洗去了,黑的本體自然出現。
有一種天資絕高的人,他自己明白這個道理,就實力奉行,秘不告人。又有一種資質魯鈍的人,已經走入這個途徑,自己還不知道。故宗吾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厚黑者眾也。」
他的《厚黑傳習錄》又包括三部分︰一是求官六字真言,二是做官六字真言,三是辦事二妙法。他首先說出「厚黑學」傳習發揚的必要,並舉出幾種有趣的例子,然後假托一位想求官做的人來向他問業,于是他傳授了這三套法寶。
所謂「求官六字真言」,是「空」、「貢」、「沖」、「捧」、「恐」、「送」六字。他說明「空」即空閑的意思,分兩種︰一指事務而言,求官的人,定要把一切事放下,不工不商,不農不賈,書也不讀,學也不教,一心一意,專門求官;二指時間而言,求官的人,要有耐心,不能著急,今日不生效,明日又來,今年不生效,明年又來。「貢」字是借用四川的俗語,其意義等于鑽營的「鑽」字,他下的定義是︰「有孔必鑽,無孔也要入。」求官要鑽營,有孔者擴而大之;無孔者當取出鑽子新開一孔。「沖」即普通所謂「吹牛」,沖的功夫有兩種︰一是口頭上,二是文字上。口頭上又分普通場所,及上峰的面前兩種;文字上又分報章雜志,及說帖條陳兩種。「捧」就是捧場的捧字,戲台上魏公出來,那華歆的舉動,是絕好的模範人物。「恐」是恐嚇,如把「捧」字做到十二萬分,還不生效,這就少了「恐」字的功夫。凡是當軸諸公,都有軟處,只要尋著他的要害,輕輕點他一下,他就會惶然大嚇,立即把官兒送來。最要緊的,用「恐」字要有分寸,如用過度了,大人們老羞成怒,作起對來,豈不與求官的宗旨大相違背嗎?「送」即是送東西,分大小兩種︰大送,把銀錢鈔票一包一包地拿去送;小送,如春茶、火腿,及請吃館子之類。所送的人分兩種︰一是操用舍之權的人,一是其人雖未操用舍之權,而能予我以助力者。他說這六字做到了,包管字字發生奇效。那大人先生,獨居深念,自言自語道︰某人想做官,已經說了好多次(這是「空」字的效用);他和我有某種關系(這是「貢」字的效用);其人很有點才具(這是「沖」字的效用);對于我很好(這是「捧」字的效用);但此人有點壞脾氣,如不安置,未必不搗亂(這是「恐」字的效用);想到這里,回頭看見桌上黑壓壓的,或者白亮亮的,堆了一大堆(這是「送」字的效用),也就無話可說,掛出牌來,某缺著某人署理。求官到此,可謂功行圓滿了。于是走馬上任,又要實行做官六字真言。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