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 第十一章

作者 ︰ 金剛心;文鑫

我在《圍棋報》上看到記者對我們國著名老一輩圍棋國手陳祖德的采訪。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陳老的話里有這麼一段︰

「奧數這些特長班我是很不贊同的,在教育孩子上走了極端。我們學數學,一般都不是為了當數學家,沒有必要搞得那麼高深。我記得一位世界知名的數學家來中國,別人拿了奧數題給他看,他看了看就連連擺手︰‘別難為我,別難為我’。一個數學家都搞不清楚的奧數,你去讓小孩子去學,這不是太難為小孩子了嗎?人要自然發展,這麼搞下去,就把孩子搞成畸形了。這種方式,我看了簡直是痛恨。孩子們必須讓他們快樂成長。學圍棋也是,不要搞壓力,要快樂圍棋。只要圍棋能給我們全民帶來快樂,這就是圍棋最大的成功,比什麼都好。世界冠軍當然能振奮精神,但當下最重要的,還是全民的幸福與快樂。」

第三個被撞擊的觀點︰要學就爭取學出點明堂來,不然就真對不起孩子投入的精力和家長投入的心血。

不少家長立即反對︰「報特長班就是想孩子學點東西,豐富一下心靈,跟得上時代就行了,學成什麼樣我可不去強求,根本不指望孩子將來靠特長吃飯,要是吃不成,就耽誤孩子了,還是指望學校里正兒八經地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的大學。」

也有家長支持這個觀點︰「我想我孩子好好學特長,用到心了學不出來我也不後悔,但是如果學的時候不幫孩子堅持下去,深入學下去,我覺得太對不起孩子,未來競爭多激烈啊,沒點特殊的本事孩子多難呢,我們這一代人還不清楚這些事麼?」

我的意見是︰「如果父母有這個眼光和輔助孩子成長的心,孩子又能學得小去,不妨把孩子的特長培養出來;如果父母對怎麼學特長不清不楚,自己又拿不出多少心思來輔助孩子,那最好還是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好,特長學成啥樣算啥樣。」

第四個被撞擊的觀點︰孩子最重要的是有個快樂的童年,所以上不上特長班都無所謂,況且很多做家長的小時候也沒學過什麼特長,不也長大成人立業過得不錯了麼?

這個觀點一亮出來,多數家長都表示出了反對的態度,有的說︰「能不學特長麼?幼兒園里一會兒冒出一個興趣班來,別的孩子都去學,你的孩子不學的話孩子心里不難受麼?別的孩子都去學特長了,老師就經常讓剩下的孩子集體看動畫片,有的幼兒園干脆通知家長提前把孩子領回去,你說怎麼辦?」

有的家長說︰「學校不到四點就放學了,孩子不學特長,他往哪去?建議學校晚點放學吧,學校說這是貫徹上級的指示。真是難辦。」

最有代表性的家長發言是︰「進了好點的學校,別的孩子都會這樣那樣,如果就你的孩子啥都不會,孩子心里會不自在的。♀如果因為不會特長被同學瞧不起,心里產生自卑,那影響就大了。——更何況,好一些的小學本身就想招有特長的孩子的。」

我听了這些發言心想︰「既然不得不學特長,那就多拿點時間好好研究怎麼輔助孩子學特長吧,這才是真正的答案。」

其實,在孩子學特長這個問題上,家長們觀點在孩子很小時就開始「打架」了。

我愛人懷上孩子後,我們周圍的人中,和我愛人前後懷孕的準家長們有十多位,大家經常一起嘻嘻哈哈中散步;

因為我們對孩子學特長的事情很關注,于是也忍不住會和周圍的家長們探討,于是發現兩個極端︰

有的家長對自己的小孩子的態度是「只要孩子健康成長,別的不想那麼多;」

有的家長對孩子學特長的事情比我們更積極,讀相關的書,做相關的胎教,可忙的事多著呢。

雖然是兩個極端,但是沒一個家長和我們一樣,把對孩子的關注延伸到了未來需要的職業規劃中。

時間在孩子三歲前過得真慢,可是到了四歲時,日子就開始提速嗖嗖地過去。

孩子一到四歲,前面兩種態度的家長突然變得高度統一起來,今天听說這個孩子報名學講故事,明天又听說另一個孩子報名學唱歌,而有的孩子已經開始背著畫筒去藝術中心學「畫畫」。

又過了半年,家長們變得更忙了,因為有的孩子肩膀上多了把小提琴,有的孩子穿上了舞蹈鞋,有的孩子小畫筒變成了大畫布。最有趣的是有的孩子嘴里冒出了「洋文」。

就這樣,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孩子冒出新花樣,特長的種類只見往上加沒見往下減。最忙呼的是那些帶孩子學古箏的家長,一有表演或者比賽,古箏、琴架子,椅子一起搬,象是小搬家。

第五個被撞擊的觀點︰孩子學點特長沒壞處,所以只要孩子想學,做家長的就支持。

有位家長把這個觀點一亮出來,好幾個家長就不贊同,有代表性的發言是︰「孩子想學的東西太多了,一時一個樣,如果真把孩子的一時的興趣當愛好、當特長,那既把孩子耽誤了,又把大人累壞了。」

我對這話很贊同,我女兒看見人家彈鋼琴就想把我家的電子琴換成鋼琴,看到有的孩子彈古箏又來的興趣,嚷著要買古箏,這樣的興趣點在她四歲到六歲其間冒出過好多個。如果真按著她的興趣學東西,累著大人不說,時間會一晃就過的,那真的把孩子耽誤了。

所以听到這個觀點的爭論,我更加覺得有必要把「沿著潛特長培養孩子特長」的觀點推薦給更多的家長們。♀

幫孩子選「特長」,家長最容易出現的理由常常沒「道理」

小提示︰家長對孩子肯定都用心,關心的是孩子學特長能收獲啥。所以選擇特長不能很主觀、很隨意,因為這樣浪費的不只是時間,而是浪費了孩子成長的黃金。

我在職業咨詢中常會有意識得和家長們聊到孩子學特長的話題,進而咨詢他們的理由。

等我了孩子,更會本能地觀察周圍的孩子,然後有機會就和家長積極地交流。

在七八年的觀察里,我們發現孩子學特長,家長的理由通常來自三種︰

第一種是來自孩子的「糾纏。

有一段時間,我們住的院子里滑輪滑的孩子出現了,這個孩子立即吸引了好多孩子的關注,于是不久就出現了第二個,第三個,後來就發展到每個孩子一雙。過了不久,又有的孩子帶來的新花樣,那孩子在滑板上的神氣立即吸引了不少孩子,接著就出現了第二個孩子,第三個孩子。

每出現一個新「愛好「,家長就忙起來了。背著輪滑的大袋子,扛著劃板去專門場地向專門的教練學。

等溜溜球風靡起來,院子里又很難見到滑輪滑和滑板的孩子,到處是比溜溜球花樣的孩子。

我和愛人說︰「這樣哪行啊,孩子看別人學什麼,自己就要求什麼,被人不學了她也沒興趣了。我們的孩子可不能這樣。」

我愛人也覺得這個事情值得研究︰「時間過得好快,這麼東學西玩的,肯定啥特長都學不出來。」

于是我們給孩子買了輪滑後就沒再給她買滑板,每次她要求買滑板,我們都和她說︰「可以。只要你把已經學的學得很好就可以買下一樣啦。加油。」

開始孩子還有點胡攪蠻纏︰「我已經滑得很好了,我可以學滑板了。」

我們就讓她穿上輪滑︰「你滑一個轉彎看看。滑一個剎閘看看。」

還有段時間,孩子的幼兒園開跆拳道,她去上了一堂試學課,這小好了,被那身服裝吸引了,回家老是纏著要學。我們就讓她在舞蹈和跆拳道選一樣。可是她就是要學兩樣。特別是周圍的孩子接二連三報名後,她更是時常纏著我,我這里說不通,就糾纏她媽媽。甚至還說了︰「你們不給我報,等姥爺來了讓姥爺給我報。」

我愛人一次又一次告訴她同一個道理︰「學一樣就要學好一樣,學好一樣再學一樣,我希望我的女兒是個懂道理有主見的孩子。」

堅持久了,孩子的糾纏頻率就降下來了,之後她的注意力很快就又被別的興趣取代了,因為她的小朋友中有兩個小姑娘學拉丁,經常一放學就由家長帶著去上拉丁課,這下好了,她又開始不要跆拳道開始要拉丁啦。

我愛人又拿出了她的堅持︰「你在幼兒園舞蹈班學的東西回家復習了沒有?一樣舞蹈學不好,我們是不會讓你學另一樣舞蹈的。」

因為我們一直堅持這個理念,堅持久了,孩子就有了正確的思維方向。等那兩個小朋友又勸她一起學拉丁時,我的孩子就堅決地說︰「學好一樣才能學另一樣。」

我愛人繼續啟發她︰「媽媽為什麼讓你學好一樣再學另一樣?因為學透了一樣再學另一樣就很容易。」

于是鼓動她去嘗試。

沒幾天,她放學回家就把拉丁的幾個動作扭得象模象樣。她驕傲地說︰「我和小朋友學的。」

在我們為孩子選特長的其間間,孩子也提出了她選擇的「三個特長「。她先是提出「學古箏」,因為她在電視里看到有小朋友學古箏,就很向往;接著有幼兒園的兩個小女孩學古箏,這又進一步引發了她的向往。于是她的小嘴里經常嘮叨︰「什麼時候讓我學古箏啊?什麼時候給我報古箏啊?」每次這個時候,我和愛人都會堅定地表態︰「如果把這三樣學好了,就可以再學下一樣。」學古箏的念頭剛放下,聲樂班的小朋友背畫板的樣子又引起了她的興趣,我們就鼓勵她在家里想什麼畫什麼,如果她表現出很愛畫而且畫出的東西很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學,于是她就答應了先在家里畫。她選的第三個特長是「學講故事、學主持也行」,因為她看到了我們的鄰居老是給別人主持婚禮,她覺得當主持人真好,我和愛人和她商量︰「如果你听的故事能自己講出來,堅持講,越講越好,我們可以考慮讓你學主持人。」

因為家長態度很明確,道理鮮明,慢慢地,她也不倔強她選的特長啦。

幼兒園也會經常推薦一些興趣班,手工班、跆拳道、珠心算,真的好多。手工班我們讓孩子去上了,小孩子通過動手帶動動腦,這種方式挺好;珠心算也讓孩子學了,因為想到心算會有利于增加圍棋的棋感,也有助于孩子早點體會上小學的感覺;總之有可能的興趣班都讓她去上了。選擇這麼多興趣班還有另一個原因,我們擔心別的孩子都去上興趣班了,剩下的少數孩子就只能學認字,學兩句英語,或者就是看動畫片,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第二種來自旁人的意見。

我的孩子還在媽媽肚子里時,一個朋友的孩子就開始學琵琶。小小的孩子穿上旗袍抱著琵琶,成了一道很好看的風景線。孩子的家長很享受這個場面。

我就問她︰「你眼光很獨特麼?別人都學鋼琴,你選琵琶。是你家里有人通這個樂器是吧?」

她說︰「家里沒一個人會。就是別人老說我的孩子很秀氣,學了古琴、琵琶什麼的,肯定往台上一坐很淑女。我們就想反正孩子要學一樣特長,選哪樣不是選,于是就選了琵琶。」

還有一個熟人帶著孩子去報英語興趣班。她嘴里的意見老多︰「學費這麼貴,就學那麼幾句對話。」我愛人就問她︰「那你為啥要報名呢?」她說︰「有三個孩子都報了,加上我們正還可以包一輛車。」接著她又說︰「管他的,反正上學了還要學英語,現在就當打基礎了。」

我和我愛人研究這些事,我說︰「一個孩子上學前真正學特長的時間就兩年,如果沒有想清楚學什麼最有收獲,那這兩年很容易就一下過去的,然後還是啥都不會。最擔心的是,上學後興趣一改,原來學的東西就全給丟了。家長不肯讓孩子丟,就會逼迫孩子繼續學,然後孩子帶著一心的不情願繼續熬。」

我愛人說︰「關鍵不在這里。關鍵問題是孩子玩也玩著,學也沒學成,但是時間還給花啦。」

我說︰「于是就形成了一個幽默的現象,家長上班老講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可是在孩子學特長這件事情上卻這麼能容忍沒效率的學習。」

這種事情在家長中反復發生,一批孩子還沒從沒效率的特長學習中走出來,另一批孩子就前僕後繼了。

我還記得我孩子到了四歲開始學特長時,周圍有幾個孩子報了講故事班。我就問其中一個家長︰「你怎麼選的這一門。」

她說︰「她們叫我一起去,我就跟著去了,然後就報了。學學也好,孩子上學要和老師交流的,鍛煉一下講話的能力也好。」

想到這些,我在和咨詢職業困惑的媽媽級、爸爸級學員聊到孩子學特長的話題就說感慨︰「時間不等人呢。您看大學畢業差不多22歲,一晃四年五年就過去了,人也到26、7歲,想想這四五年要真學點東西的話還是能學到的,如果不學東西的話四五年也是一晃就過去了。——用這個道理來看孩子學特長就很有緊迫感了,同樣的,孩子的一年一年過得也是非常快的,沒個規劃真不行。」

第三種︰來自家長的「自私」

我的學員中有位家長,她一天到晚真是很忙,有時拉著兒子去學跳舞,有時拉著兒子去學樂器;英語倒沒學,因為她覺得自己可以承擔。數她忙不是因為孩子學了兩樣特長,而是她那股投入和認真的態度,都有點偏執狂的味道了。對跳舞和樂器有關的信息異常敏感,對這類的話題異常有共鳴。有一次听她發表了對唱歌的觀點︰「唱歌不用當特長學,如果樂器學好了,唱歌很容易的。唱知心愛人那個傅笛生就是這樣教孩子的。」听這話我才知道她為啥沒給兒子選聲樂,于是也知道了她有心把兒子朝演藝明星方向培養。細問,原來她小時候就是興趣廣泛,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唱歌跳舞朗誦樣樣紅,可以每一樣能紅成特長,于是她對自己的「特長」老停留在「個人興趣」上,很失望,接著這股勁就用在了對兒子的培養上。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最新章節 | 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全文閱讀 | 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