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 第十七章

作者 ︰ 金剛心;文鑫

我們把這些經歷寫出來,就是想更多的家長意識道︰

家長如果總是伴讀不陪讀的話,孩子和家長就少了很多溝通的橋梁。♀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如果家長不給學習壓力,少一些共同語言就無所謂;可是天下哪個父母會不給孩子督促、推動和說教呢?

所以,陪讀和伴讀看似一字之差,可是孩子學特長的過程和心里感受就相差甚多,說不好就是因為這一字之差,有的孩子把興趣學成了將來的特長了,有的孩子把特產學成了曾經的興趣。

家長陪讀還有一個好處,再看別的孩子的學特長的過程,就會對那孩子存在的問題看得比孩子的家長更清楚,接著更會關注自己孩子需要把握的「關鍵點」。

有個例子很典型。

學圍棋時,我的孩子班上來了一個小男孩,他只比我的孩子小兩天。我看他下的棋就會忍不住想︰「他學一年也頂不上我孩子半年的進度。」

于是閑聊時就和他媽媽建議︰「我們的經驗給您參考一下,我們會把老師教的東西拿回家再重擺的,你兒子如果補上了這一環節,進步會快很多的。」

他媽媽是個很用心的家長,果然下一節課,她就搬了個凳子跟著听了。另一個家長更用心,老師講的知識點,她不會的就拿筆趕緊記錄下來,顯然是拿回家後和孩子一起「復習」的。被這些家長一帶動,我們也有了更多的動力和緊迫感。

我把這些現象也講給我孩子听︰「那些小朋友的爸爸媽媽是不是很用心。」

她說︰「是。」

我馬上說︰「這就叫學而實習之,怎麼樣?」

我孩子接話︰「不亦樂乎?」

孩子需要家長一起「成長」的深層次理由

理由一,對孩子學特長所產生的「苦楚」很敏感

小提示︰孩子再感興趣的特長,只要想學進去就一定會有枯燥和煩悶的時候的,這個時候家長如果不敏感,就會少了同情的心而多了說教的嘴,就會「站著說話不腰疼」。

想到這個話題,我就想到一次談話。

有一次,帶孩子學聲樂時,藝術中心的平台上正在舉辦鋼琴比賽。

听著流暢的旋律,我感慨︰「彈到這個程度,肯定家長和孩子都花了相當多的功夫。我們院子里也有這麼大的孩子經常練琴,可是顯然沒這水平。」

身邊有一個家長說︰「你別看孩子表演時很美,學的過程心里肯定不美。」

「為什麼?」

家長深有感觸地說︰「我也學過鋼琴。練鋼琴是個枯燥乏味的活兒。孩子的天性又喜歡玩,所以真心喜歡琴的孩子很難說到到底有多少?」

我听明白了。

家長接著說︰「很多孩子彈的挺好,實際上不能說他真喜歡,他彈的只是個對曲子的熟練度。家長如果不懂這個,就會一邊听著琴聲一邊心里很安慰,有時還很驕傲,可是與此同時呢,屋里彈琴的那孩子可能正盼著有一天可以做點別的呢。」

接著這個家長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我們那里有一個孩子,他家里人老是把他關在房間里,不練琴就不讓出去。有一次他很想出去玩,他听到外面的孩子玩的聲音心里癢,可是出不去。這個時候他家里人會時常在外面喊︰學習要進入狀態啊,不認真彈等于浪費時間。——有一小會兒,家里人沒有听到琴聲,就推門進去,一看傻眼了,那孩子正在站在椅子上對著鋼琴尿尿呢。」

我問他︰「那你怎麼帶動你的孩子學特長呢?」

他說︰「定時間。到了時間孩子就要坐在琴旁邊。我們不是法西斯家長,如果孩子覺得實在不想彈,那他自己就可以在時間表上再定個時間,反正必須補回來。」

我听明白了︰「這個辦法好。學琴不練肯定不行,但是強制自己去練肯定練壞了心情。——可是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他自己定的時間還是不想談怎麼辦?」

那個家長說︰「是啊,如果孩子坐在琴邊就不想彈,他自己另設的時間卻積累越來越多,那就說明鋼琴在目前肯定不適合孩子了。再要求他把琴當特長已經沒有可能、也沒有意義啦。」

我問︰「那孩子就放棄了?」

家長說︰「我肯定就隨孩子去了。上課就去學,學得怎麼樣也無所謂啦。再逼著學肯定適得其反。幸好這種情況在我家孩子這發生的不嚴重。」

我說︰「你這個辦法好,有彈性又不失理性。」

理由二,對孩子的學習態度上的漏洞有個客觀而清醒的認識

小提示︰孩子學特長學出點成績,那一天心情最好的一定是父母。這說明潛意識里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學出點收獲來。天下的父母同此心。但是此心理也會有有問題,家長對孩子寄予的希望,會不知不覺地在言談舉止中轉變成對孩子的壓力。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態度上的漏洞,有個清醒而客觀的認識很重要。

我們陪孩子學習時間久了,和家長們交流多了,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孩子學特長時,家長如果不能同步成長,肯定只會對自己的孩子「學什麼」很清楚,對孩子「怎麼學」很不清楚。

這一點在圍棋這門特長上就表現得很明顯。

我們有一個熟人,她的孩子學棋比較早,

有一次我和另一位圍棋老師交流,他教棋有十幾年了,他深有感觸地說︰「家長通常對孩子怎麼學關心得很少。可是一到比賽,看到自己的孩子比不過別人,家長就著急了。」

于是我就和這位老師請教。

老師說︰「你看我們班上有些孩子,我和他下棋然後指出他漏洞。可是這孩子回家不去復盤,下過的棋很快就忘。家長如果不關心孩子怎麼學,他就不容易發現這個問題。問題都發現不了,怎麼能重視這個問題呢?當然回家後他也不會有意識地幫孩子補上這一環節。你說這樣的孩子怎麼學得過那些能回家復盤的孩子?于是一到升段賽,家長就必然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有差距啦。」

接著老師說︰「這些關鍵的環節上家長認識不到,然後看到孩子出不來成績就對孩子說教個沒完,這能解決實際問題麼?」

我說︰「可能是很多家長真的拿不出興趣跟著學,只能做到陪著學?」

老師搖頭︰「家長陪著學目的是啥?目的不還是讓孩子學到真東西麼?那你說家長對孩子學習態度上的漏洞都不研究,都不感興趣,那這麼辛苦地陪孩子為了啥呢?孩子如果能自己解決學習態度上的問題也好辦,問題是孩子有這麼能力麼?孩子沒這個能力,家長也不投入這個精力,那肯定就會讓學習的過程走形式啦。」

我明白了︰「學習態度上有漏洞就等于耽誤了特長的進步。——家長可以不和孩子一樣學特長,但是不能不去研究和體會孩子學習態度與方法上的漏洞,因為孩子是沒有能力總結出自己的漏洞的。」

帶著這個觀點,我有機會就會和有經驗的人交流和請教。有一次和一位教鋼琴的老師談到這個觀點,我問︰「學鋼琴應該也有常見的學習態度上的漏洞吧?」

老師說︰「當然有,你就拿剛學琴的孩子說吧,他們會去記琴鍵的位置,哪個對著哪個音,這樣的孩子就進步很慢。如果孩子能有意識听和記每個鍵發出的聲音,熟悉這些聲音,那這個孩子就比只是熟悉琴鍵的孩子多進步了一步。」

于是我有了進一步頓悟的感覺:「怪不得我們周圍學鋼琴的孩子有的只用三年就達到十級,有的談了四五年才達到八級。——家長不抓孩子的學習漏洞,想孩子進步快那只是一廂情願。如果看到別的孩子升級快,就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用功,這顯然是違背了孩子成長的規律。」

孩子學特長時,您屬于哪種類型的家長?

小提示︰愛孩子,就在帶孩子學特長時,把用「心」帶變成用「愛」帶。——有心,會有充足的理由把一件事做成,有愛才會有充足的耐心和細心把一件事做完美。

每個家長對自己的成長過程都有總結,哪里不滿意?哪里很有用?內心清楚著呢。于是有了孩子後,家長都會按自己的理解給孩子的未來做規劃。

長期帶孩子學特長的過程,讓我們發現不同的家長會給孩子做出不同的規劃,不同的規劃都有一個特點︰理直氣壯。

歸納起來,家長給孩子做出的規劃有幾個典型的特點,我們把這些總結起來,給天下更多的父母們參考。

第一種類型是全神貫注型。

這種家長的特點是︰把幾乎全部的期望和精力都集中在孩子的成長中。

舉個例子。

我們孩子出生時,我們的同事和我們住的院子里已經有了大批孩子。各個年齡層的都有。

有一個媽媽和我愛人很熟,于是她的每一天怎麼過的經常成了我們家談論的話題。

有一天我愛人買了牛扒,我心想︰「怎麼突然做起西餐來了。」

還沒等我問,我愛人就說開了︰「我那個同事啊,真沒見過象她這麼操心的媽媽,連孩子每天要吃什麼都在研究。今天我和她出去,她買了牛扒,說他兒子這些天學習量大,需要增補一些營養,也需要換換口味。」

又有一天,我愛人下班拎回來一袋活蝦,我立即敏感地問︰「是不是你那個同事又要給孩子補蝦了?」

這個媽媽在吃的上面都這麼用心,可想她在孩子學特長這方面,會如何用心。

有一天我愛人回來大為感慨︰「我看見我那個同事拿著她兒子的作業本,真讓人佩服,算數題寫得清清楚楚,工工整整。我贊揚她兒子學習習慣真好,同事又拿出她兒子以前寫的作業,以前根本不是這樣。」

我趕緊問︰「那是怎麼變回來的呢?」

我愛人說︰「她真是太用心啦。她也不知道從哪打听到的,有一個退休的老教師開了一個奧數班,全班就收五十個學生,多一個都不要,她費了好大勁才排上隊讓老師認可她兒子。才學了幾天,看學習態度立即就轉變這麼大。」我愛人說得上勁,「以後我們女兒長大了,我也想辦法讓她去跟這種老師學。」

這個媽媽這類事例很多,她一直高度關注著她兒子成長的各個細節。我愛人常把一些事例拿回家燻陶我們的孩子。我孩子學做圍棋的死活題,做不出來就悄悄偷看後面的答案,我愛人就說︰「你看那個哥哥,每天做奧數題。有一天她媽媽突然說糟糕了,忘了把書收起來,兒子不知道會不會去偷看答案。等她回家後,她兒子專專心心做著題,那本書根本都沒翻動。以前她兒子也會翻答案,可是他媽媽就反復告訴他︰如果你是學著玩你就看答案,如果你要是練本事,就堅持自己做。你看哥哥多懂道理,以後再也沒翻過答案。」

這個媽媽如此用心,工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兒子在考試和升學上一點沒讓她操心,更沒因為成績不夠多花學費。

我愛人說︰「她是個另類成功者。她把單位看透了,覺得自己很難發展了,就把全副身心放在培養孩子上。」

我說︰「這很對啊。讓單位老壓著她不給她升職的領導看看︰我可以贏在第二代。」

對這種家長類型有了認識後,我和我愛人就很希望自己也能「關注到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細節。孩子學特長,我們要做最用心的家長」

第二種類型是「想法快、行動慢」型。

這種家長的特點是,听到什麼對自己的孩子有好處都會心動,可是心動的速度象火箭,行動的速度象蝸牛。

舉個例子。

我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她性格開朗,待客厚道。這樣的為人特點也顯現在她孩子的成長規劃上。

五歲時,我愛人要帶孩子去學圍棋,我愛人就和她商量一起去。她很爽朗就答應了,到了圍棋教室看到那麼多孩子在學,立即就要給老師交學費。老師說︰「先來試讀一個星期,覺得合適再交學費也不遲。」

到了下一次試讀時,我愛人又邀約她。她在電話里說︰「我想我們孩子還是晚點學吧,五歲有點早。」

一晃一年過去了,別人和她提起我孩子的圍棋水平已經能贏那些學了幾年的孩子啦,她又動心了︰「學一年圍棋就能進步這麼大?」于是她又立即決定給她孩子報名。

我愛人說︰「我們又可以一起去學啦。」

她說︰「我還是給孩子選一個離家近一點的。」

我愛人說︰「你是選學習質量,還是選學個形式?」

她還是覺得選個近一點的好,因為路遠太浪費時間啦。

幾天後我和愛人帶女兒學圍棋,路上正遇到她帶著兒子學棋回來。她兒子興高采烈地對我們喊道︰「我們在離家最近的學校學圍棋。有一天我會打敗你的。」

我愛人和她太熟了,說起話來就直來直去︰「大概沒這個可能啦。」這話把她氣得夠嗆。

過了兩個月,她听別人說我女兒選的新圍棋學校,那里的老師很有經驗,就打電話來咨詢,她也想換學校。

我給她要來了小班老師的電話。

她立即把電話打過去了,可是最終還是猶豫了好一會兒,她和我愛人說︰「那里能不能上午開課。我們晚上沒時間。」

終于在暑假,原來的圍棋學校也要放暑假,她終于把孩子帶到了新的學校來,她說︰「雖然我孩子才學半年多,可是我看到圍棋給他帶來的好處實實在在的,他以前在教室根本坐不穩十分鐘,現在穩定多了,所以我也不求他學成啥,只要堅持學就好了。」

我和愛人總結完這種家長類型,我也會老實承認︰「偶爾我也象這種類型的家長。你看我一直希望我們寶貝學圍棋,可是真正帶她去學圍棋的是你。如果按我的計劃,要耽誤寶貝差不多一年。」

第三種類型「志向高、辦法少」型。這種家長的特點是,心高志遠,對孩子教育起來理直氣壯,可是引導孩子學特長時就會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後自我原諒︰「反正我們做家長的都盡心了,你學不出來我也沒辦法。」

舉個例子。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最新章節 | 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全文閱讀 | 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