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 第十九章

作者 ︰ 金剛心;文鑫

第六章愛孩子的家長多「方法」

——讓孩子有興趣堅持學特長的一些小竅門

沒有學不到東西的學生,只有不會引導的家長

和用心的家長結成同盟

小提示︰在望子成龍的過程中,這一步可能起的作用無可替代。♀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所以推薦給家長們借鑒。

家長們之間形成同盟好處真的比想象的要多,有時候看到別人很用心,自己就會少不少懶惰。有時候看別人的方法很好,自己也會馬上有機會借鑒。

說句有點過的話,我覺得與其崇拜一些教育專家,不如和身邊的用心的家長結成同盟,這樣起的作用要長久,要大很多,而且更接近實際應用。

我女兒學圍棋前,我愛人就和她的同事交流很多。

有一天,我和愛人說︰「如果我們孩子將來圍棋有所成就,你那個同事在起步時幫了很多。」

我愛人的那個同事的兒子比我孩子大六歲,于是她帶孩子學圍棋的經歷就成了我們的教科書,她走過的彎路都成了對我們的提醒。我們女兒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就是她介紹的。

很快我就發現並不只我們會和用心的家長結成同盟,很多人都會。

我們樓下的鄰居有個比我女兒小三歲的女兒,她有一點心得就和我愛人分享。有時她還拉著我愛人一起看光盤,光盤錄制的是一為育兒專家的經驗。

我愛人也把我們帶孩子學特長的經驗統統倒給她。

我愛人的另一個同事也會,她的孩子到了四歲後,她就帶著孩子去看我女兒唱歌,藝術中心下了課,她還要帶這女兒隨我孩子去圍棋學校體驗一下,我們說你女兒可以去啟蒙班看看,我們院子里有別的孩子在啟蒙班,可是她不干,一定要帶著她的孩子看我女兒下棋的情景,要看就看最優秀的。

寫這些話,是很想天下家長們能和身邊積極和用心的家長多交流,多走動,讓彼此的優秀互補共震,最後受益的是孩子。

我在資料中看到名人們很早就主張這一點,比如著名教練邱鑫就是,邱鑫的兒子邱峻,他小時候和胡耀宇經常一起交流和下棋,現在兩人都是一線國手。

與老師結成同盟

我孩子上特長班,我和愛人都會囑咐她對哪一個老師都要禮貌,有時下課了,她回忘了和老師說再見,我們也會提醒她。

每次提醒她,我們還會多說一句話︰「為什麼要有禮貌啊?是不是圍棋國手謝赫有句很好的話︰棋藝加禮儀等于大師。」

我女兒慢慢地養成了尊敬老師的習慣,老師眼里是有對比的,所以沒有老師不喜歡有禮貌的孩子。

春節前最後一節課,老師有點疲倦,他看時間到了,就疲倦地說︰可以下課了。

孩子們呼拉拉就離開了,我女兒跑到門口說了聲︰「啊,忘了」。然後就跑回去︰「老師,新年快樂。」

我看見老師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我對女兒說︰「你看出來你們老師感冒了麼?你給他拜年,給他送了一點好心情。」

不光是女兒,我對孩子的每個老師也很尊重,遇到了就打招呼,有機會就和老師們談一點孩子學特長的狀況。

時間久了,沒有教我孩子的老師也會把自己的經驗說給我听。

有一天,我女兒下完棋,我帶她在一個空教室里復盤,另一個班的老師本是在門口休息,老師立即走進來指點我的孩子。

我們周圍也有一些家長和老師結了同盟。那個媽媽也是有時間就和老師請教和匯報,請教怎麼學,匯報學了什麼。這一方式永遠有效,我想里面的原因太簡單了,天下的老師哪個不喜歡學習態度好的「學生」,哪個老師不是帶過太多的學生,哪個老師沒有曾經對大批的學生的學習態度搖頭,所以老師一見到態度好的尊敬度高的「學生」,心里就會本能地涌起多說幾句的感覺。♀

那個媽媽有一次和我說︰「徐老師教了我孩子一招,很管用的。上次打段的時候就用上了。」

我忙問︰「什麼招?」

她說︰「我就問徐老師孩子太忙沒時間在家下棋,不下棋又進步慢,怎麼辦?徐老師就告訴我他以前學棋會在洗腳的時候拿本棋書,洗個十幾分鐘就看十幾分鐘。我女兒就這麼做,一本《手筋大全》就在天天洗腳中看了一遍,接著她就覺得自己長棋了。考段的時候,有的對手給她下怪招,我女兒就是拿《手筋大全》上的一招制服他的。」

不光是圍棋,在聲樂課也是這樣。

我每次帶女兒去學,有機會就和老師聊兩句,遇到老師就會打個招呼。孩子的老師每次都會告訴我孩子進步在哪里,還有哪個地方要注意提高,等等。

給孩子塑造一個產生學習興趣的氣場

小提示︰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這句老話在孩子學特長的時候很有用。值得天下家長多體會。

我孩子學圍棋這門特長後,我心里就老想著職業教育里的一句話︰「推動不如帶動,帶動不如環境燻陶。」

我跟我愛人說︰「現在寶貝要學圍棋了,既然學了,就爭取走在正確的成長軌道上。我研究了孩子學習的思維流程,孩子肯定對老師講的話吸收只有百分之二十,也就是我們花了一節課的時間和錢,只學到了二成的東西,如果對這個事情不警惕,我們就很可能以為孩子在學圍棋,實際上她在玩圍棋,一年後她的水平依然在被動學習狀態里出不來。」

我愛人對正確的思維有很好的接受力,當我們達成一致後,每次她帶孩子去學棋,都會在一邊旁听,然後回家後和孩子「下一盤」。

果然,有這一步和沒有這一步相差懸殊,兩個月後,同時學的孩子已經不是她的對手,她開始贏得了幾個學了半年的孩子,而且那些孩子都比她大一兩歲。

我又和我愛人商量︰「你知道學鋼琴的孩子很多,你知道為什麼有的孩子叫會談鋼琴,有的孩子叫鋼琴家麼?」接著我告訴我愛人一個研究結果,「研究發現,同樣學鋼琴的孩子,彈兩萬個小時的成了會鋼琴師,彈十萬個小時成了鋼琴大師。」

我的意思是說我們的孩子學圍棋,下棋的量要上去,不然也只是玩棋,學不到鍛煉思維的學習力。

于是以後有時間我和愛人都會陪她去學,去下。

每次我們帶孩子去學圍棋,別的家長在看小說,在聊天,我們則搬了凳子在一邊听。然後回去把我們學到的重點拿出來與孩子切磋。

果然我們的認識很科學,老師講的至少一半的知識點孩子是左耳听右耳冒的。

有了我們的伴讀和回家後的復習,我們孩子的進步就出來了,學棋半年後,教室里學棋一年的孩子也開始一個個輸給她。

因為有贏棋,于是她對棋的興趣也多了起來。

以後我們身邊有誰的孩子要學圍棋,我和我愛人都會告訴別人︰「別忘了和孩子一起學,這樣孩子才進步快。」

可以給孩子塑造「學習氣場」的方式很多。

不知道別人家里,家長和孩子有什麼固定的交流會?我們家有一起吃水果和零食的習慣,我們三個經常圍在茶幾旁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

因為吃是大家共同的興趣,于是共同的興趣拉動了共同的話題。這其中就有了「志」的燻陶,也有「道」的激發。

其實,可燻陶孩子的事情生活里有很多,只要多一點回憶就能找到。

有一天,我愛人帶孩子去學圍棋,她和一位家長交流。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個聰明的小朋友的媽媽。

那個聰明的小朋友雖然上課搶著發言,可是老師在棋盤上給他講棋的時候,他卻東瞧西看不認真听。老師講大課時他也喜歡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話,于是常被罰站。

天下的媽媽都比孩子更希望孩子能「上進」,看到兒子老被批評,這位媽媽就告誡孩子「好好听,認真听。」可是效果不大。

有一天老師又批評她兒子,讓他站到一邊听課別影響其他人。這位媽媽實在急了,就拉著他兒子出去︰「再不認真听,就不學了。」

可是下節課那聰明的小朋友又來了。她媽媽對我愛人說︰「我們真不想他學了,可是他一定要學。怎麼都攔不住,就是要來教室下棋。」

我愛人對這段話很感慨,于是就在吃水果時問我們的寶貝︰「如果老師批評你,你還要不要學?」

我女兒說︰「要,我要。」

我愛人又問︰「如果爸爸媽媽不想帶你去學了,你會不會象小哥哥一樣堅決要去?」

我女兒說︰「我要學。」

這個聰明的小哥哥的一點閃光點被我愛人開發成了燻陶孩子的「教材」。她總會變換話題把個閃光點說出來︰「那孩子一定會學出來,因為他自己想要學。如果自己不要,只是爸爸媽媽想要,那肯定進步不快。」

我女兒立即說︰「我還不是?我還不是這樣?」

這段燻陶對孩子影響很大。有一段時間,我發現我女兒又開始「喜歡吃子」,不去研究「怎麼圍空」,我就生氣了,我說︰「喜歡吃子,你就是在玩棋;圍空才是下棋。你說你要玩棋還是下棋?你要是玩棋那我們就不去這麼遠的地方學了,就在附近找了幼兒園的圍棋班就可以了。」

女兒立即覺得很尾曲︰「你不帶我去,我就自己去。」

我說︰「你怎麼自己去?你太牛了?」

她說︰「我自己坐公共汽車去。」

我回家把這話講給我愛人听,我愛人被逗得哈哈大笑。我女兒很倔強地說︰「你們不給我交學費,等我掙錢了我就自己交。」

我立即親了她一口︰「寶貝,爸爸巴不得你喜歡學,巴不得你有一天學到中國棋院少女圍棋隊里去。以後我們學下棋不學玩棋好不好?」

她說︰「好!」

我愛人對別人身上出現的閃光點很是敏感,圍棋教室里出現的「小優秀的小故事」都會變成她的感慨,拿到我們的聊天里說個夠。

有一天,圍棋老師講了一個小哥哥的故事︰「這個孩子是比賽的材料,他有股不服輸的氣勢,不象有的孩子在教室里水平不錯,一比賽就水平不見了。這孩子因為不服輸,一年七個月的時間就從業余一段打到了業余五段,他家里也沒人教,全是他自己喜歡學。」

我愛人有段時間總會對這個故事感慨有加,大概我的女兒耳朵都被磨出繭了。我愛人不管這些,每次都象第一次一樣把這個故事講出來,那表情不象是在對孩子說而象是對我說。

我也由心地感嘆︰「這孩子是個材料,說不定將來能成國手。」

我愛人說︰「可惜那孩子學的有點晚,現在要上六年級了,沒時間學了。家里條件也一般,所以他好象就沒繼續沖業余六段了。不過五段就是國家二級運動員了,將來升學有加分的。有些中學有圍棋隊,所以五段可以做特長生。」

這些燻陶是很有作用的,她在看圍棋時就不再是一堆棋子在擺來擺去,她心里會藏一個目標︰「我的前面還有很多高手。」

不過這樣的燻陶也要辯證。

我們很快就發現一個「小毛病」,我的女兒有個顯著的特點︰一旦比賽贏棋,她就牛得不知道天外有天了。

有一次,在市里舉辦的中小學生圍棋錦標賽,我女兒以幼兒的身份參加小學女子混合組,和她交手的都是大孩子,業余五段的就有兩個。

我們都以為她會一路輸到底,于是就反復囑咐她︰「和姐姐們學,別把成績當回事。」

可是她上去就和一個三段的姐姐下了一個小時。雖然輸了,那個姐姐對我說︰「她可以考段了,我覺得她應該有一段兩段的水平。」

接下來她又贏了一個一段的姐姐。這下她就不得了了,我覺得她明顯地興奮,我和她說話時她也沒了往日的注意力,說話也變成特別自信和強勢。主見似長江水滔滔不絕。

我馬上和我愛人意識到︰「不能讓她去考段,一旦考上了業余一段,她還不驕傲得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我把這個想法和著名教練羅老師說了,羅老師說︰「別把段位看得那麼重,我以前的一個學生都拿到全國比賽的第三了還沒考段,你看我班上有的五段的同學,段位高了就沒沒了那麼強的進取心,找不到目標了。我是主張考段就是種鍛煉,別看結果,重要的是大賽能拿出棋力來,拿到好名次。」羅老師還說了他的經驗,「一個娃兒,只要學習態度好,功夫下得到,都會拿到業余五段。這個不是問題。」

羅老師的話也被我們在家庭交流會上反復提起。讓我滿意的是,我的女兒是個能听進道理的孩子,她還沒上學竟然能听懂羅老師的這些話。有一天她和媽媽從圍棋教室回來,她見就說︰「媽媽鼓著我參加下一次升段賽。」

我問她︰「你想不想去麼?」

她說︰「爸爸說我學出了棋力,將來一年一口氣從一段打到五段。」

我又問她︰「你自己覺得本事重要還是段位重要?」

她說︰「本事!」接著她又說,「爸爸還說,全國賽拿到好名氣,一下子就升到五段。」

我問她︰「我說過麼?」

她說︰「說過的,你說拿到世界冠軍直接升職業九段。爸爸,亞運會比賽要是拿冠軍能不能升九段?」

這類的對話多了,我就很感慨︰「千萬別忽視了孩子的吸收信息的能力,如果不給孩子很多有意義的燻陶,她就會接收很多的其它信息,也許很多信息就是垃圾信息。」

盡管我們努力給她打開眼光的燻陶,可是依然擋不住環境中垃圾信息的滲透,有一天我嘴里哼北京奧運會的歌︰「我家大門常打開;」她立即接著唱︰「我家大門常打開,歡迎小偷近來。」唱完就很高興地笑。我就知道一定是圍棋班那些淘小子的「杰作」影響了她,于是趕緊糾正她︰「寶貝,是不是哪個小哥哥唱的給你听到了?」她老實承認。

我告訴她︰「寶貝,你將來想當國手麼?」

她說︰「想得要命」

我說︰「你想當國手,想當最優秀的人,那你就要知道不好的東西就不要學,听了就要忘;好的東西听了就要不忘。你听得懂爸爸的意思麼?」

她說︰「听得懂。」

我說︰「那爸爸下次多听說說別的小朋友的優點好麼?」

她說︰「好!」

我愛人在這方面也非常注意,她經常問女兒︰「你身邊的好朋友有什麼優點,說給媽媽听?」

女兒的回答常常很有意思,她喜歡的人她就說︰「優點多得要命,全是優點。」她不喜歡誰她立即就說︰「沒有優點,一點優點都沒有。」

顯然,如果孩子對外界的認識停留在這個層面上,這孩子的人格是不能與時具進的,如果人格不能與身體同步發育,那她心中的「道和志」更不可能燻陶出來。

我很佩服我愛人,她在這一點上比我更「固執」。我在書房里經常听到客廳里她在問女兒︰「你覺得你自己有什麼缺點?你覺得你自己有什麼優點?」等女兒說了,她就會問女兒︰「你最好的朋友有哪些優點?跟媽媽說說,看看我女兒今天是不是又有新的觀察?」

「預防針」的作用很大

小提示︰孩子學特長,不是從報名興趣班開始的,而是從打「預防針」開始的。

我很想孩子學圍棋這門特長。為了推行這個計劃,有時送她上幼兒園或者接她回家,走在路上會突然問她一句︰「你長大想當什麼?是圍棋大師還是歌唱家還是舞蹈家?」

她毫不遲疑地說︰「舞蹈家」

「還有呢?」

她有毫不遲疑地說︰「歌唱家」

我說︰「你喜歡圍棋麼?」

她很干脆地說︰「不喜歡。」

我對她的回答也不當回事情,因為她連圍棋都沒模過,她的話肯定是隨口說的。

我愛人說︰「你就別一根筋。我不反對她學,可是也不會讓她將來吃圍棋這碗飯的,該上的學還是要好好上。」

我說︰「孩子學不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對圍棋的意義是不是能想得通,如果我們自己覺得理直氣壯,那還有什麼可辯論的,肯定是要學,下一步就是怎麼學的問題了。」

我很堅定我的想法,如果父母對一個東西的價值認識不透卻強硬讓孩子去學,這里肯定有問題;現在的問題是我已經對圍棋的意義有了堅定不移地認識,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經常打預防針肯定是有好處的,我女兒第一次去圍棋教室就在融入了那里,以後不管天多冷,下大雨,她從來沒說過「不想去」。

有了圍棋這段打預防針的經歷後,

我們準備讓孩子去學芭蕾。之前,我愛人就帶著孩子去參觀別的孩子怎麼學的,回來之後就和我講。以後我帶孩子學唱歌時,孩子下課不願意馬上離開,硬拉著我去舞蹈班的場地上去看。

看了幾次,就發現一個問題,有些孩子在練基本功時做不到位,老師就會幫著輔正姿勢,這一輔助,有些孩子受不了啦。哭的哭,叫的叫。很明顯,老師手上的勁立即松了些。

孩子在家里是個寶,到了興趣班上,還是寶麼?老師眼里裝著三十個孩子,只有那麼吃得了苦,練功認真的孩子才是老師眼里的「寶」。于是我就發現老師更多的關注點會留在「懂事」的孩子的訓練上。

在去學之前,我和愛人還不望反復打預防針︰「學芭蕾舞很美,可是有點苦啊,如果吃不了苦咱們開始就不學了。

孩子立即說︰「我要,我要學。」

我也會跟她說︰「咱們要學就學到底,在我們家,沒有半途而廢的學習。你可要想好了。」

這樣的預防針打多了,真的有效果。我愛人回來對我說︰「老師教她們壓腿,我們寶貝眼淚直流,可是沒哭出聲來,繼續練。那真叫熱愛啊,她要是下圍棋也這麼熱愛,肯定將來能成國手。」

因為事先引導得多,于是她對學習的過程會出現的苦和波折有了認識,我們沒操什麼心就讓她在芭蕾舞班完成了基本的訓練,筋打開了,把腳拉到頭頂,一百八十度劈叉都順利做到了。

第五節:及時發現學習態度里的漏洞

我的孩子學特長前,就听到一個孩子的媽媽說過的一句話。她的兒子參加了奧數,老師是一位很有經驗的退休老教師,老師經常提醒家長們︰「要留意孩子的學習態度,有些孩子看似學得很認真,實際上會自動走神兒。尤其是女孩子這個現象更容易出現。」

「看起來很認真,實際在走神?!」這個觀點牢牢記錄在我腦海中,于是在我孩子學圍棋後,我就經常默默關注她學習的神情。

果然如老師說的,孩子听課很認真,可是旁邊哪個小朋友動一動,她的眼神就會飄過去;有時候听著听著我就看她眼神有點發呆。

下課後,我趕緊提醒她︰「你知道什麼叫听課麼?」

她說︰「不說話,不玩棋子。」

我說︰「你記得,听課要想听進去,必須眼楮跟著老師手里的棋走,耳朵必須跟著老師的聲音走。你重復一遍。」

這樣多次提醒後,她的狀態就比以前專注了些。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最新章節 | 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全文閱讀 | 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