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 第二十四章

作者 ︰ 金剛心;文鑫

總結多了,就有了下面的內容︰

表面上優秀的學生肚子里裝了上千個單詞一張嘴還會緊張得不敢和老外對話;實際上優秀的學生會十個單詞就敢用外語表達自己的心思;

表面上優秀的學生很會考試,實際上優秀的學生很能辯證地思考問題、社會現象;

表面上優秀的學生很有志氣也容易很驕氣,實際上優秀的學生很有志氣也很能接受挫折;

表面上優秀的學生接受了很多訓練,實際上優秀的學生經受得起很多磨練;

實際上優秀的學生大多懂得去自動成長,而表面上優秀的學生大多只會延著已有的軌道長大;

表面上優秀的學生把很多精力用在學習上,實際上優秀的學生把很多心思用在提高學習力上面;

表面上優秀的學生很知道學習用功的重要,但實際上優秀的學生很知道學習如何學習更重要;

表面上優秀的的學生容易被必須學習的新知識壓得氣喘噓噓,實際上優秀的學生有本事去享受學習的過程;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可是表面上優秀的學生裝在心里的傳統很少;實際上優秀的學生心中向往的文明很多;

實際上優秀的學生對偉人的偉大都很珍惜;表面上優秀的學生沒有多少秒鐘在向偉人學杰出。♀+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

有了這些多的總結,我自然而然會去想,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上學後能成長為「實際上優秀的學生」,那麼,孩子成長為「實際上優秀的學生」需要什麼「獨特的特長」呢?學聲樂、舞蹈等特長的過程中怎麼才能為孩子上學後貢獻「獨特的特長」呢?

在學特長的過程中,

增加孩子「消化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才最重要

小提示︰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上學後學得快一點?至少也要跟上教學進度吧。但是關注孩子消化吸收知識的能力的家長似乎不那麼多。更少的家長會去想︰「這個能力能不能通過學特長來鍛煉呢?如果能,是不是會對孩子學功課有積極幫助呢?」——有一點一定是存在的,消化吸收知識的能力上不去,孩子上學還是將來上班都會「進步比較慢」。

前些日子,有個家長老是關注著我女兒。有一天我女兒課間休息跑到她身邊,她就和她聊了起來。問這問哪問了好多。

我過來找孩子,這位家長又和我聊了起來。

原來她心里出現了一個困惑,她的兒子從四歲多就開始學圍棋,一晃近四年了,可是她就弄不明白了,有的同班同學升班考段,可是他兒子卻停滯不前了。

她說︰「我每次都要花這麼多時間陪他,可是他老不進步,我好焦心。有的家長已經不堅持了,可是我還在堅持。」

我明白她關注我女兒的原因了,我女兒半年前來這所圍棋學校和他兒子一個班,現在我女兒已經升了兩個班,而且我女兒的年齡比她兒子還小一歲多。

這位家長說︰「我一直在關注你女兒,看她是怎麼學的。」

我和她分析了我女兒的學習狀態,我說︰「我知道你兒子,這幾個班的課我都旁听過,你知道我的感覺是什麼麼?老師講的方法和知識點講的很好,可是好多孩子听了一次兩次三次可是听過了就听過了,沒有消化;然後下起棋來還是用不上,老師一看水平還那樣,就又講一次。你想家長在外面等,以為孩子在里面學,可是家長忘了一件事情,孩子學到就悟到了麼?」

這位家長一下子就開竅了︰「是啊。學了消化不了,可不下次還得學?」

我說︰「我觀察,孩子學特長學不到真功夫的很多,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課堂上消化吸收的能力跟不上。在特長學校,老師要求不嚴,家長容易看不出來孩子這個學習能力上的漏洞,但是上學後,有考試做檢驗,孩子這個漏洞就很容易暴露出來了。如果這時家長老是抓成績不抓漏洞,那孩子就越學越累,越學越不開竅。」

孩子長大、進入學習期後,很多家長給孩子找來了大量的學習機會,孩子在靠背頌、靠熟悉來成長的階段很不錯,但是一進入靠創造性、靠理解力來學習的階段就很累了,就吃力了,就跟不上進度了,就遠離優秀那一檔次了,就半夜還在做功課了。很多孩子還遇到了畢業就是失業的危機,因為學到了文憑沒有學到本事……

那這一個關鍵的環節是什麼呢?

它就是「消化、吸收知識的能力」。——如果在這一環上家長和孩子不下功夫,那孩子的成長就是事倍功半的、越學越累的、作文老是寫不出名堂的、心里快樂越來越大越少的、一離開父母**上學就容易自由主義泛濫的……

和這位家長聊天以前我就時常會想︰「愛孩子的家長,有哪個沒曾經上過十幾年學?可是為什麼這麼多家長只關注孩子的成績,關注孩子特長學得怎麼樣,就忘了自己上學那會兒有的同學‘消化吸收知識’很快,有的同學怎麼學也學不過別人?」

這麼一想,我就一直非常關注和研究這樣的主題,這里也把這個主題分享給天下的家長︰「怎麼學特長,才能為孩子將來上學和上班貢獻‘消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能不能為增加‘消化應用知識的能力’啟動學特長的過程呢?」

我們在培訓和咨詢工作中,會抽空咨詢一下學員︰「上學時,你對學到的知識消化得快不快?」

我這麼問是有個很大的原因的。因為我發現很多孩子長大上了班以後,學東西的熱情還在,消化知識的能力卻差得很。比如——

有的學員是做高級酒店服務工作,工作中需要專業的禮儀才能讓各式各樣的客人都能覺得「這家酒店的員工素質不錯。」可是很多大孩子培訓課也上了,禮儀書也讀了,錄像也觀摩了,可是職業禮儀依然「專業不起來」。很多人只會擺禮儀姿勢,說客套話,可是態度和服務細節里很難輸出「滋潤客人心情、溫暖客人心情」的內容。這樣的員工在高端服務業是很難找到升職的突破口的,干久了心累了干不下去的機率倒是比較大。——做父母的沒有誰希望自己的孩子學了特長,上了十六年的學,最後工作了會因為無力成長為崗位專家而被工作邊緣化。

可想而知,但我們咨詢大孩子們上學時「消化知識的速度」快不快時,很多人會說不清楚,那些無力成長為崗位專家的大孩子如果回答「快」,那他的小名一定叫「逗你玩」。

也有的大孩子回答「快」。我發現︰「在工作中成長為崗位專家的速度,這類孩子也比很多同齡人要快。」

我的一位學員畢業後進了外企銷售部,他的書架里枕頭邊很快就堆上了各式各樣的營銷書籍。這些書里的內容很快就為他帶來了實質的幫助,因為他們公司有個制度是定期招回所有的銷售人員,然後外方經理一個接一個單獨談話。經理很快就發現他的談吐與眾不同,心里就悄悄把他當做了貯備干部。外企里業務骨干的流失率還是不低的,因為獵頭會盯來盯去。于是他很快就有機會升為辦事處代理主任,接著就扶正。我問起他「上學時消化知識的能力怎麼樣」時,他說︰「我英語沒過六級,可是我主辦了英語角。英語角里好多人私下里會說我的口語很爛,可是我可以和老外自由交談,反正他們能听懂我的話。」

因為有這樣的認識,于是我就會自動去想︰「什麼叫特長?消化知識的能力算不算特長中的特長?」

听到我這個觀點,有些家長會很支持︰「恐怕這種能力才是最有實際價值的特長,這個特長會幫助孩子們在十六年漫長學習里輕松些,幸福些。」

接著,我就會拿出更多時間去觀察去體會︰「上學和工作後消化知識比較快的大孩子,他們應用知識的能力是從哪里培養出來的?」

上面那個做銷售的大孩子的回答給了我啟發,他說︰「我上學時參加過一個寫作特長班。老師特別鼓勵我們投稿,誰的稿件發表了,老師就帶我們給他開一個小的慶祝會。我覺得這個過程對我幫助比較大,我發現我寫的東西不停地投稿,不停地修改,雖然最後一個稿件都沒發表,可是我覺得身上多了一股勁兒。」

他的這些話我很容易理解,十八年前,我開始做培訓工作,需要不斷地寫培訓提綱,設計培訓會議的氣氛,等等,我發現從那以後,消化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大增。

說這些話是從和天下的父母說︰如果您和我們一樣覺得培養孩子消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對孩子的未來相當重要,那麼從孩子學特長開始,就讓孩子學了就用吧。」

怎麼學了就用呢?借鑒下面的方向,一定會有啟發——

把「講故事」做特長的孩子,就鼓勵他用自己的話把讀過的故事重編一編講出來吧。

把「鋼琴」做特長的孩子,就鼓勵她自己隨便寫幾個音符湊成個曲子,然後彈出來听听,不滿意就修改吧;

把「圍棋」做特長的孩子,最怕在家里老是不做死活、手筋和對殺,最怕孩子在學校老用熟悉的定式布局,這樣計算的速度和量就上不去。所以就鼓勵孩子在家多做題,在學校經常學些新方法,然後不要管輸贏反復用這一新定式、新布局、新戰術去和別的孩子下一盤,直到掌握為止,如此反復吧。

把「舞蹈」做特長的孩子,就鼓勵她經常編些新的舞蹈動作跳一跳吧。

把「畫畫」最特長的孩子,就鼓勵他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然後陪著他把想畫的東西畫下來吧。

把「英語」做特長的孩子,就鼓勵他在家里在和大人說中國話時,把學過的外語單詞加進去。

等等。

這樣鍛煉孩子,收益肯定是很大很現實的。

有了這些認識後,

我的孩子在學「聲樂」這門特長後,我就希望她「一邊學特長一邊鍛煉應用知識的能力」。

我們說到做到。

從我家到她的幼兒園有二十分鐘左右的路程,我每天帶她去上學的路上,就開始「編歌詞」——

我說︰「爸爸唱一段你唱一段好麼?看到啥就唱啥好麼?」

她很高興。

開始我用她幼兒園學過的歌唱,她接下一段;

看她喜歡這樣配合,我就開始編詞,看到小草唱小草,看到小樹唱小樹。這一點對四歲的孩子太簡單了,她看到的東西聯想到的東西比大人要生動。

認準這個理兒後,我就想把這個「道理」弘揚一下,我想讓她感覺一下︰歌詞可以編得更有內容。

我愛人說︰「你別拔苗助長。」

我說︰「我有我的辦法。辦法對了,就不會拔苗助長,也不會刻舟求劍。」

于是很快我就開始了新的實踐。記得有一天,我把孩子叫過來︰「咱們上學的路上是不是編了好多歌?」

她很夸張地說︰「我編了好多好多。」

我說︰「你在藝術中心是不是也學了好幾首歌了?」

她立即張嘴就唱。

「你覺得我們編的歌和藝術中心的歌是不是有點不一樣?」

她說︰「一樣。超級一樣。」

我說︰「你明天放學,爸爸給你寫首歌好麼?把我們編過的歌詞編成一首完整的歌好麼?以後你到藝術中心去唱給老師听好麼?」

她立即高興得跳起來。我這孩子有這個特點,有點高興的事情,她就象點燃了的火箭,有向上的能量噴發出來。

于是我就把我和她去幼兒園的路上編歌的感覺找出來,編了一首歌,一整天的時間,我修改再三,再三修改,最後成了這個樣子︰「上學的路上,有棵小樹,每天都向我親切招手,問聲早上好,問聲早上好,今天上學學些啥,學些啥,能不能教教我吧。」

可是有了「歌詞」還得有「曲」才叫完整的歌啊?我又不通樂律,怎麼辦呢?

這一點難不住我,我在給畢業幾年的大學生做職業咨詢時,鼓勵那些需要崗位英語的人去攻口語,這時我總會說這樣的話︰「學英語要向外國人說中文學習,你看那些老外剛學中文時老是一個字一個字 ,為啥你的口語就必須說什麼標準的語法,然後又因為說不出標準的語句最後肚子里有貨吐不出來?」

因為有這個思想指導,于是我就開始哼曲,哼了改,改了哼。

等女兒放學,我就在路上開始教她︰「放學的路上」。

連續幾天,她學會了這一首新歌。

以往她放學老想在樓下喊「媽媽」。我說︰「今天你別喊,你唱‘放學的路上’。」

以後她就形成了習慣,一到樓下就放聲高歌「放學的路上」,然後就見窗口出現她媽媽的笑臉,她很享受這個過程。

我對我愛人說︰「看吧,放學的路上二十分鐘,作文也練了,發音也練了,將來大了自己寫歌作曲,她的唱歌興趣就可能延伸到一個職業,一個飯碗,弄得好延伸到一個事業里去。台灣那個齊秦不就是自己寫歌麼?東北那個龐龍不也是自己寫歌麼?還有那個黃蓉。」

我愛人說︰「你太功利了,我不想那麼多,自然而然。」

我說︰「我是說得遠了一點,但是不能用一個‘功利’的帽子就掩蓋了這種學習的意義。你看多少大學生進職場,一填表格寫愛好,唱歌,可是她們唱歌唱得做起勁的地方是卡拉ok。我可不想我的女兒今天學唱歌,將來在卡拉ok廳為自己的歌喉陶醉。反正我的觀點就是︰要不對未來的事業發展有幫助,要不對未來的學習能力有幫助,不然學特長就是走形式。」

我愛人支持後者︰今天學特長要為上學以後的學習能力有幫助。

這段交流強化了我的「自負」,我更加堅信︰要通過特長讓孩子學到學習力的道理。

我更希望她帶著比別的孩子強的學習力上學,不要象那些大孩子一樣學的那麼累,更不要象我們小時候被動地學了那麼多知識,可是職場和社會最需要我們具備的自學能力卻那麼差。

于是在孩子學唱歌的同時,一有機會我就和她一起編歌︰「好象又可以編個歌了,爸爸唱一段你唱一段好麼?」

頭一兩個月她很有興致,可是時間一長,她的小嘴就多了她的道理,我一說編歌,她就說︰「你編,你唱。」

我就自顧自的唱,她也不參與。

我知道我必須轉變方式引導她了。我在培訓企業白領的表達力時,特別主張大家「主題突出,表達主題的話題多樣化。」有了這個思想去指導,我就抓住她老想去中央電視台智慧樹節目的想法,和她商量︰「如果有一天咱們也上舞台,是不是得準備一首歌啊?別人寫的歌別的小朋友都唱過了,咱們唱自己編的好麼?」她立即愉快地答應。

有了這一目標,我們在去幼兒園的路上又開始見樹唱樹,見花唱花,見到公共汽車唱汽車。有一次公共汽車開過來,我隨口唱︰「你看,那個車里好多人,象不象個大悶罐?」

悶罐這個詞引得她笑個不停,以後每次見公共汽車來,她都會唱︰「你看,車來了,象個大悶罐?」

我就引發她的聯想,我唱道︰「還象啥呀?」

她就說︰「你說呢?你說象啥呢?」

這個習慣養成了,以後我也沒刻意引她老是編歌,有時我也忘了這事,不過一想起來就會唱著說︰「我們好久沒編歌了,是不是來一首?」

看來習慣養成了就會有持續的動力,寫上面那段話後,我帶她出去買水果,路上我又問她︰「是不是好久沒編歌了?」

她說︰「我編一首滑雪板。」

我唱︰「穿上滑雪板,我象個仙子在冰上飛?」

她說︰「那是第二段,我的第一段這樣的︰滑雪撬,滑雪撬,滑雪撬上坐著聖誕老人,他在飛,我在笑。」

我想孩子這樣鍛煉下去,應該能在她的心里種下一顆「寫作」的種子。將來大一點,這顆種子發芽成寫作的習慣,孩子就會多一只眼楮看社會,看生活和看學習,由此就會多一些主見,而不會腦袋一熱就崇拜這個喜歡那個。每次看到一些大孩子對一些「哼哼嘰嘰」的歌星喜歡得不得了,自己一點本事都沒有也不在乎,我就莫名其妙地有種悲天憫人的感覺冒出來︰「孩子啊,要喜歡也喜歡一些勵志的榜樣吧,少讓父母操點心吧。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最新章節 | 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全文閱讀 | 學特長,最重要的環節是家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