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掠奪了我們的臉 第二十六章

作者 ︰ 陳染

10、賀卡潛台詞

聖誕、新年、春節,全世界的上空飛揚的花花綠綠的卡片比雪片還多。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

若把卡片歸類劃分,我想除了我們大多數通常意義上表示善良的問候、祝福和禮儀的賀卡之外,還有一些卡片具有另外一些不與外人道的隱蔽意圖——那一聲節日的問候以及一個溫馨的笑容背後,不便落在卡片上的潛台詞,我想可能還有如下幾種︰

1.以友誼方式出現的交換——潛台詞是,我記得你,給你寄上一張賀卡,希望在接下來的一年里,如果我有什麼事需要你、求助你,你一定不要忘記我啊。

2.禮尚往來,尋求等價——潛台詞是,我寄賀卡給你,只是因為你寄了賀卡給我,如果我不回贈你,就失禮了,也許以後有些事我們就不太好辦了。

3.淡化或消除隔膜和仇恨——潛台詞是,我們雖然有所分歧或矛盾,但我們依然是同事,是朋友,是合作伙伴,新的一年請不要再難為我吧,讓我們彼此隱藏起內心的反感,我先在這里求和了。

4.深摯情誼的掩飾——潛台詞是,這個歲數了,再說思念、傷感之類的就有點不好意思了,卡片上印刷的那些激情萬丈的肉麻句子,雖然不是我寫的,但是它代表了我的意思。

5.貌似禮儀的攀附——潛台詞是,你既不是親戚又不是酒友玩伴,我寄這麼貴重的賀卡,送給你的感激之言其實是想得到更大恩惠的隱秘渴望,請你來年封官加冕、發放獎金時多多想著我啊。

6.一份欠情的彌補——潛台詞是,你生病住院了我卻假裝不知道沒去看你;或你上次來看我之後我太忙沒有回拜你,而且近期仍然沒空去看你;再或,這次的事情我沒有辦好,實在不好意思等等……寄此卡是想請你不要為此斷了交情,說不定我日後還有求于你呢。

7.受傷者的報復——潛台詞是,雖然你把我「甩」了另圖新歡,但是我依然要乘節日之機寄上追憶舊情的甜言蜜語,只是盼望你的那一位新人醋意大發,祝你們驚天動地吵一架。

8.失散多年的人尋找舊夢——潛台詞是,「得到了所有,失去了最初的夢」,現在終于有錢又有閑拾起丟失已久的少年舊情了,若你能收到此卡,請回復,我的手機、電話、傳真、伊妹兒是幾幾幾幾,盼在酒樓一聚。傷舊懷古之心使膨脹的物欲得到了短暫的歇息……

這一部分卡片中,被隱藏起來的「利益」和「**」,在背後推動著那些美妙的言辭。有些人把那最初而最真實的意圖掩飾得連自己都不清楚了,或者是本來就不願意清楚。

好在,有更多的卡片像潔白的雪片一樣單純美好,滋潤著我們冷冬里干涸的心田。我一直懷著感激和溫暖之情接收我的友人們的每一張這樣的卡片,也努力懷著同樣的感情寄送每一張這樣的卡片給我的友人們。

11、快餐的意味

我們面前擺放著兩種快餐︰

先是忽然之間,快餐食品店在我們的身邊遍地開花,街頭上那些女敕黃或者艷紅的門廊里邊,木質的桌椅仿佛隨意搭起的積木,拼接出一種象征稚趣、簡約與速度的格局。快餐食品所呈現出來的強烈的共性,使人一進門就嗅到一股「**」的氣味,這種安全的氣味湮沒了人與人之間的等級、職業、學識以及經濟地位的差別,大家在這里彼此彼此,自我感覺良好,所以很多人喜歡它。可是,不知為什麼,無論中式還是西式,我對于快餐食品一律缺乏胃口,一直以為那應該是屬于少年兒童的嗜好,或者是那種要去趕路的人啟程之前匆匆忙忙的去處。如果,一個成年友人告訴我,他熱衷于快餐,我便會對他的口味不以為然。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在分別吃過晚餐之後,坐下來暢談。快餐食品純屬個人趣味,無可厚非。

步食品快餐之後塵,又出現了第二種快餐——精神快餐也旋風一般覆蓋了我們的視線。它在我們的身前身後彌漫,無處不在,似乎人人都浸泡在文化藝術的大染缸里——一幕今天誕生、明天就消失不見的新式戲劇,一本在最短的時間內即可讀完的最長歷史跨度的畫卷,一部第二天就過期作廢的堆滿了信息的書刊……立等可取的文化快餐鋪天蓋地,人人都被它的墨汁所涂染。那些精神快餐里邊絕對不會有從茶香中才品得出來的陰柔醇厚,不會有閑趣或把玩,更不會有沉思或憂郁,它永遠不會出現在一個佇立河邊的人的靜默的自語之中,它與內心和靈魂無關,它與詩性的東西一律無緣。布羅茨基有一句警言,「一個閱讀詩歌的人,比不閱讀詩歌的人更難取勝」,所以,詩性是它的頭一號敵人。它所含有的只與取勝相關,與生存廝殺和操作速度相關。它是由純粹的精神「激素」組成的,它造就了我們當今時代最為龐大的人選和群落——實用主義者。如果你知道吃速成飼料長大的家畜的特點,那麼你就可以大致領略吃精神快餐長大的速成之人。

不禁想起愛略特的話︰到哪里去找回我們在信息中丟失的知識,到哪里去找回我們在知識中丟失的智慧?

12、平常的浪漫

深刻之後是什麼?

不平常之後是什麼?

現在,我喜歡的倒是貌似膚淺的平常東西,因為對很多事物似乎已不再產生任何奇異的感覺了。r送了我兩瓶卵磷脂。近日以來,如果說卵磷脂改變了我的人生觀,似乎過分,但是,它的確大大改善了我的精力,我的思維在沉睡了這麼多天之後,終于啟動起來。

早晨,我步行去出版社的路上,呼吸著清涼的空氣,心境安然,腳邊滿是深秋的落葉,踏在上面脆脆地響。我不想坐車,路面的舒展使我的思維流暢地伸延。在團結湖路上,我遇到住在樓上的一位女鄰居,以往,她每次都是親熱溫暖地與我打招呼,手里提著菜籃或幾份報紙。菜籃里滿滿的,裝著白胖胖的蘿卜、女敕綠的**的豆角以及脆弱得猶如愛情一般一觸即碎的豆腐。有時候,那只菜籃其實並沒有裝滿,但是,從她心里流溢出來的滿足之感,也會使人覺得她手中的籃子豐盈得沉甸甸的。她的指尖盡管粘著蔬菜上潮乎乎的泥土,但是,顯然那手指是屬于浪漫主義的——修長而白皙。她的步履相當緩慢松弛,腳下的平底布鞋十分柔軟,看得出那鞋子的用途首先是合腳舒適,然後才是美觀。她的眼楮沉靜而有內容,正像戴維•梭羅在《瓦爾登湖》里描述的那種,她的目光已經在閱歷的磨刀石上磨過了。總之,她看上去,美麗而端莊,通體和諧而家常,是一種常規之美。她不是什麼大人物,但卻使我留有好感。

能夠對這樣一種平凡的美產生欣賞的感覺,于我是意外的,我以前總是對超常規的事物、甚而是怪異冷僻之美產生感覺的。

我一直對現實主義缺乏興趣,但純粹的浪漫主義又不免失之天真。我想,如果浪漫主義在閱歷的磨刀石上磨礪一番之後,再加上現代主義的作料,便是一種出色的境界了。

我們迎面而過時,彼此點頭致意。

我的腦子里迅速滑過「資深美人」這個語詞。

不知道她是做什麼的,也無須知道。她也許也在猜測我是何許人,也許她知道我是一個作家才如此熱情。這些都無關緊要。

重要的是,我現在對平凡的事物更感興趣。

13、路上的那個女人

初冬,天氣格外嬌好,晴朗無風且溫度偏高,白天可見安靜的雲彩,晚間能看到游走的星星。

她走在街上竟恍惚以為是一個月前身處柏林的感覺。這種清冷無風,就像是她清寂而無言的身影,沿街走動,影子一般輕,淹沒在雜亂喧嘩的人群里。她喜歡這種漫無目的地沿著街邊走,長衣隨風而擺,領子高高豎起來,像一條清涼的魚。她的身體看上去有些瘦弱,冰冷的指尖斜插在衣兜里,但她卻很有耐力,可以就這樣不經意地走上半天時間。她神情嚴肅而專注,仿佛奔赴一樁重大的事情。她不知疲倦地走著,習慣性地持續在一種思維狀態里,堅定地移動著腳步,朝著一個認準的方向。

其實,她並不打算到達哪兒,去哪兒都行,她只是想在街上閑走。初冬的禿樹、林立的大廈以及汽車站上一片片黑壓壓的人群,不斷地被拋向她的身後。她大大的黑眼楮總是茫然地搜尋著什麼新鮮事物,又似乎空洞洞地什麼也不想看到。她所看到的風景也許只是她腦中所想之物。她總是這樣走著,走著……然後,忽然之間,就會孩子般地崩潰坍垮下來,一步也走不動了。

總是在黃昏時候,她的薄而瘦的身影就會移動在車水馬龍的街上。她走路的時候,腦中的畫面跳躍而繁雜,腦子里面那些聲音和顏色的擁擠,使得她的外表看上去恬靜得近乎冷漠。她走在街上,但她實際卻離街上很遠,街道似乎只是一個道具。她很難遇見什麼熟人,即使是有哪一位熟人與她擦肩而過,她也肯定不會看見。如若湊巧被她看到一位,她便似乎像是撞見了一位相距很遠很遠又很久很久沒有見過面的人(即使這個人——比如是她的一位近鄰——經常在她的身邊出現),她會措手不及,慌亂和局促使得她不知說什麼好。不知為什麼,這種時候,對于她好像永遠是第一次,沒有經驗,無所適從。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誰掠奪了我們的臉最新章節 | 誰掠奪了我們的臉全文閱讀 | 誰掠奪了我們的臉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