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掠奪了我們的臉 第三十三章

作者 ︰ 陳染

1、窗子也寂寞

——一個屬于自己的位置

我又在自己給自己「開會」了。♀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

我想,我為什麼要過這樣一種常年的面對一扇窗子、一張紙、一支筆或者一個冰冷的電腦的思慮生活?是誰強迫了我這樣一種令人厭倦的生活方式?為什麼要挖空心思讓那些已經銷聲匿跡、灰飛煙滅的念頭重新在腦海中蹁躚起舞,叮當作響?我不免詫異,自己居然用縴弱的指尖在寫字的鍵盤上敲擊了這麼多年。

我想了很久。其實,這個問題已經醞釀並且纏繞了我許多年。生活總是一個問題沒有解決新的問題又浮現出來,一個問題遮掩了一個問題,如同一個浪花覆蓋了另一個浪花,但是先前的那個浪花其實並沒有被消滅掉,它們涌動著渾然一體構成一種龐大的人生之海,向著人生寂寞的彼岸層層疊進。

對于我這種一向慣于「理論先行」的人,一向以理論指導現實的人,這個問題尤其重要。

這使我想起早年的一些事情。

記得小學時候,每次解答算術中的應用題,都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往一條船上裝500斤大米、725.9斤白菜、129.3斤土豆和7只綿羊(平均每只綿羊200斤),然後又卸下來276.2斤大米、130.7斤白菜、117.6斤土豆和3只綿羊,求這只船上總共還有多少斤物資?

天啊,為什麼呀?干嘛要這樣折騰人啊?!

高考時候,我不是一個高分的學生。那時候是80年代,教育體制中有許多問題有待完善。歷史題︰沒落的腐朽的垂死掙扎的帝國主義必然會自取滅亡的幾點規律?政治題︰為什麼說對剩余價值的追求是資本家的丑惡真面目?命題作文︰女排奪冠之我見……那些千篇一律的12345統一標準答案令我感到羞恥,但是我必須背誦它們,咬著牙把它們當做最親愛的人,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默誦,像想念一個人那樣痛苦!為的是使自己成為那種令我厭惡的標準答案之一。♀

我不再是我,我只是一個和別人一模一樣的人,一個考試卷上的數碼編號。

最令人感到尷尬的是,每次考試的成績單出來後,全班同學的分數會由高至低排列張榜公布。倘若,恰巧那一次自己的成績不理想,那麼,這個慌亂心跳的時刻真是令人無地自容!我當時想,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愚昧的人發明這種排行榜來摧殘蹂躪屬于青春期的脆弱的自尊心啊!但是,當我看到一些排名在我後邊的其他孩子繼續談笑打鬧、若無其事的樣子時,我就想,他(她)為什麼跟我的感受這麼不一樣?!

我那糟糕的過于敏感的天性,完全可以追溯到學生時代這些令人羞辱的場面,它激發、助長而不是削弱、完善了我性格上的弱點。本來我可以擁有那種我所喜歡的更加從容沉著、更加寵辱不驚的成熟性格的,它花費了我後天太多的努力來修正完善自己的個性。

我知道,任何過激的反應都容易流于膚淺,流于表面化。正如一個叫做戴維•梭羅的美國人所說,真正高貴和深沉的個性並不顯山露水,就像國王或征服者並不走在軍隊的最前列。

直到現在,有關考試的噩夢還會在我感到壓力的時候、趁著某個略顯脆弱的月黑風高的夜晚,侵襲而來。我至今痛恨考試,至今偏頗地以為考試是最為泯滅我們的個性與尊嚴、泯滅我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把所有的天才都打磨成一架按部就班的機器、把我們所有的人都馴化成一個人的東西!這當然是偏見。

等我成年以後才知道,小時候所想捍衛的那點可憐的人的尊嚴,在社會的大課堂里真是小巫見大巫啊!

這些不說也罷。

就我而言,一個內心里潛藏著「問題兒童」的軌跡長大的人,一個略顯悲觀、不容易被任何自欺欺人的信念所迷惑的人,一個不打算被任何一種強暴的力量按壓在一個不恰當的位置上以便贏得金錢或者贏得名譽的人……這樣的一個願意按照善良、按照人的天性發展自己內心的「自由主義者」,他不做一個作家或者一個藝術家,還能做什麼呢?倘若一個人不是到達喪心病狂的地步,倘若他的目的不是遠遠超出了廉恥的感受的話,那麼他的妥協到底是有底線的啊!

我甚至回憶起很久以前的一條遙遠而僻淨的老街,憶起那年我在愛丁堡的街頭被高聳肅穆的教堂震懾得像傻子一樣的情景。尖聳的頂部,華彩的玻璃,聖潔的耶穌受難像,陽光細細碎碎傾灑下來,低聲詠唱的多聲部和音從四面八方穿透我那僅剩下虔誠和寂靜的心。我的感動復雜得幾乎使我落下眼淚。我問自己︰我們每個人本來是可以不完全放棄內心的,本來是可以擁有一點精神撫慰的,可是啊……

在後來十余年中,這個場面一直在我的心里默默延伸,連同那些婆娑的樹影、起伏的斜坡和山崗、芬芳四溢的感傷、還有寂靜中的那種沉緬。甚至,一些記憶的殘骸和碎片,一直綿延至今。

我也經常思量︰你願意到一個高薪的雇主家的公司里听候他隨時可能爆發的吆三喝四、發號施令嗎?你願意在一個刻板的位置上看著別人的臉色點頭哈腰、做一件重復了幾萬遍的事務嗎?你願意領略或者重蹈那些個泯滅我們僅有的那點尊嚴的時刻嗎?你願意喪失殆盡所有內在的堅持、只留下在人群中拼殺較量或者成功經商的智力嗎?

答案是顯然的。

重新坐到自己冷清的電腦桌前,雖然窗子也寂寞,天井也寂寞,但是,我心里卻平靜了許多。

窗子外邊,已是初冬的有些黯淡蕭然的黃昏,一些枯樹葉在冷風里發出寂寥的沙沙聲,斑駁的光線透過窗子照射進來。

我坐在這兒,想想,寫寫。樓下不遠處那種屬于日常生活的顯得散亂而沉悶的腳步聲就落在我的窗欞上。

寫作于我,大概既是對現實的厭倦感的消釋,同時它本身又構成一種厭倦。但是,我知道,能夠寫作,已是莫大的溫暖,以及上蒼的厚愛。因為,有多少人住在並不寬敞的房中甚至是低廉租金的地下室里,每天清晨被鬧鐘強行吵醒,然後行色匆匆穿越整個城市去工作,就在這樣的寒風凜冽的冬日,或者在柏油馬路被烈日曬得發軟的炎炎盛夏。只為了延續生命活下去。或者,為了愛。

我命令自己進入靜寂,再進入靜寂,如同潛入深水之中,如同一條冷靜的喑啞的魚。

2、有關博客,有關時尚

a本來我是不想做網絡博客的,後來在新浪說服之下,遲遲疑疑做起來,每每看到網絡上那些溫暖的評論和留言,我說感謝已經遠遠不夠,只能用「感動」和「不舍」來表達我的心情!

我的工作是寫作,每天用很多時間坐在電腦前,寫字、想事、思考、讀書……但是我不上網,不玩游戲,不在電腦上听音樂看碟片(這些事我會選擇cd和dvd),只有離開電腦我才會感覺是在讓自己休息。

外面陽光明媚和風細雨之時,輕松的朋友們在餐廳里酒杯踫響的召喚,商城里新款時裝遙遙招手的時分……我經常以各種「理由」委婉謝絕,其實各種「理由」都是因為一件事︰我必須寫作和讀書,當然還有太多的生活瑣事,無法分身。

所以,我無法額外地在博客里回復朋友們長長的暖暖的問候、關愛和各種問題的討論,十分歉疚,這也是我最終選擇離開博客的緣由。

b網絡文學博客或手機文學博客都算是一種時尚。時尚就是你還沒來得及喜歡它,就已經被它拋棄在後邊了的一種迅速發展變更的事物。任何一種時尚都是精粹與糟粕並存的,正像我們不能因為害怕蜜蜂蜇而拒絕蜂蜜一樣,我們只從時尚中汲取有益于我們的東西。一個作家,一個知識分子,一個成熟的人,應該對一切新鮮事物心懷敏覺,既不盲目隨從,也不閉目塞听,更不拒絕一切,永遠懷著一顆探詢、學習和質疑的**的姿態在時代的任何潮流中認準自己的位置。

c于我個人而言,成熟意味著日漸平和,鋒芒內斂,善解人意,懂事包容,但決不是放棄個性。放棄個性就等于放棄我們最大的激情!我覺得,任何一個人都會為自己的個性尋找一個釋放的角落,寫作正是適于我的釋放個性的角落;也許,對于普通人來說,網絡或手機博客正是你釋放個性的角落,在這件事上因人而異。

d博客,鑒于它的篇幅短小,隨時隨地即可發生的特質,一定要尋找一個不同于我們以往的傳統文學創作的風格特色。強調它的民間性,不必向主流文學靠攏。韓少功說它是文學的零食,我以為極有道理。我覺得目前它屬于大眾文化娛樂範疇,而它的光彩、它的魅力也即在于它的民間性!在我們日漸多元化的文化中,這是一個具有開創精神的事件。

e很多時候,真正優秀的作家與名望沒有必然的關系,與點擊率或發行量也沒有必然聯系。但是,它們會帶來同樣一樣東西——孤獨。

f任何一種閱讀或寫作(包括博客)所帶給我們的交流,比任何一個朋友所能夠帶給我們的交流都更長久。它是最為低廉的消費,卻是最為持久的娛樂。

g博客帶給我的人生最大的收獲,就是加強了我對于人性中惡的免疫力。當網絡以匿名的方式展現的時候,現實中被人們隱藏起來的人性中的惡,夾雜在人性中的善與美當中,統統著滾滾而來。那些惡意和丑陋,對于生存環境相對單純的我,無疑是注射了一針抗體疫苗。這是我一生的收獲。我為此感謝博客。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誰掠奪了我們的臉最新章節 | 誰掠奪了我們的臉全文閱讀 | 誰掠奪了我們的臉全集閱讀